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越弱越水解
例 (节选)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表1.
表1
弱酸CH3COOHHCNH2CO3
Ka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解析:本题大多数学生判断错误,认为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CN,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可知,水解能力CN->CO2-3>HCO-3>CH3COO-,故pH顺序为bcda.之所以出错,主要是理解存在误区.一是以偏概全,“越弱越水解”是从一元弱酸强碱盐溶液概括而来,而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有它的特殊性,该原理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通过引入水解常数加以计算证明(盐的浓度均设0.1mol/L).
CH3COONa的水解平衡是CH3COOH电离平衡和H2O电离平衡的共同结果,平衡时溶液中同时存在弱酸和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c(H+)必然同时满足两个平衡的要求,则:
Kh=c(CH3COOH)·c(OH-)
c(CH3COO-)
=c(H3COOH)·c(OH-)·c(H+)
c(CH3COO-)·c(H+)=KW
Ka
Kh为水解平衡常数,其值大小表示盐的水解程度大小.由此可知,弱酸强碱盐的水解常数与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成反比.CH3COONa的
Kh=1×10-141.8×10-5=5
.6×10-10,这个值很小,表明其水解程度相当小,平衡时,未水解的CH3COO-浓度近似等于盐的总浓度
c盐,c(CH3COO-)≈c盐.根据水解反应式可知,
c(CH3COOH)=c(OH-),于是有
c2(OH-)
c盐=
KWKa=Kh,
c(OH-)=Khc盐=
KWc盐Ka,将有关数据代入得:
c(OH-)=
7.5×10-6 mol/L,pH=8.88.
同理可推得0.1mol/LNaCN溶液的pH=11.15.
Na2CO3等多元弱酸盐的水解与CH3COONa有所不同,是分步进行的:
CO2-3+H2O HCO-3+OH-
HCO-3+H2O H2CO3+OH-
其二级水解比一级水解困难.主要原因是带两个负电荷的CO2-3对H+的吸引要比带一个负电荷的HCO-3强,加之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对第二步水解平衡产生同离子效应,从而极大地抑制了后一步水解的进行,这在水解平衡常数的大小上可体现出来.平衡时其水解常数分别为:
Kh1=c(HCO-3)·c(OH-)
c(CO2-3)
=KW·c(HCO-3)c(H+)·c(CO2-
3)=KWK2
Kh2
=c(H2CO3)·c(OH-)
c(HCO-3)
=KW·c(H2CO3)c(H+)·c(HCO-
3)=KWK1
由H2CO3的第一、二步电离常数可得:
Kh1=1.8×10-4,
Kh2=2.3×10-8,
Kh1Kh2 ,不难看出,Na2CO3溶液中的OH-主要来源于CO2-3第一步水解,当近似计算c(OH-)时,忽略HCO-3第二步水解只考虑第一步水解,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有:
c(OH-)=KW·c盐
K2=
10-14×0.1
5.6×10-11
=4.2×10-3 mol/L
pOH=-lg4.2×10-3=2.4,pH=14-2.4=11.6
而0.1mol/LNaHCO3溶液中:
c(OH-)=KWK1
=10-14×0.14.3×10-7
=4.8×10-5 mol/L
pH=9.68
由以上讨论可知,水解程度大小顺序为Na2CO3>NaCN>
NaHCO3>CH3COONa.
弱酸的酸性越弱,其电离就越困难,则弱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能力就越强,形成的盐水解程度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越弱越水解”.多元弱酸的强弱是由其一级电离常数决定的,而弱酸根的水解程度是由其一级水解决定,也就是与它的第一步水解产物的电离常数Kn(多元弱酸的最后一级电离常数)有关,其值越小,盐水解程度则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因此,“越弱越水解”这个规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用于同类型弱酸盐之间的比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误解.
二是搞不清“越弱越水解”规律中“弱”的对象,
认为CO2-3、HCO-3对应的弱酸都是H2CO3,甚至出现
了CO2-3的酸性比HCO-3弱的想法.这里的“弱”指的是盐中酸根离子对应酸的酸性强弱,即酸根离子水解后所形成的酸其酸性越弱,对应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CO2-3对应的弱酸是CO2-3,CO2-3对应的是H2CO3,明显H2CO3比HCO-3易电离,即HCO-3比H2CO3酸性更弱,酸性较弱的HCO-3对应的离子CO2-3更易水解.正确的分析应是:因电离能力:CH3COOH>H2CO3>HCN>HCO-3,则对应离子的水解能力CH3COO- 二、双水解反应
学习了盐类水解知识后,同学们在遇到两种性质相反的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判断,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联靠到盐的双水解上面.如CuSO4与Na2S、AgNO3与Na2CO3、FeCl3与Na2S等在溶液中混合反应,多数同学认为它们水解能力强,且溶液酸碱性相反能互相促进水解,必然发生双水解反应,但实际上它们只是发生简单的复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发生双水解反应.这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双水解反应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夸大、拔高了水解的作用所致.其实盐类之间的反应是比较复杂的,与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凡是能减小离子的浓度,离子反应就能进行.从水解角度来看,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两种性质相同的盐溶液反应.
(1)两种盐(无酸式酸根离子存在)水解后性质相同且能反应,如可溶性金属氯化物(AlCl3、FeCl3、CuCl2等)与AgNO3的反应,ClO-与S2-、HS-、SO2-3之间的反应等,它们虽然有水解趋势,但由于水解后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相同,相互抑制,不利于水解反应进行,只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或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不考虑其水解.
(2)水解和电离相互促进:这类如NaAlO2与NaHCO3(
NaHS、Na2HPO4等)溶液混合后,AlO-2和HCO-3均发生水解:
AlO
-2+2H2O Al(OH)3+OH-
HCO-3+H2O H2CO3+OH-
溶液都显碱性,由于AlO-2水解程度大于HCO-3,使得HCO-3水解受到抑制,但却促进了反应
HCO-3+OH-=CO2-3+H2O
的发生,这样在溶液中,NaAlO2和NaHCO3的水解和电离互相促进,使反应
NaAlO2+NaHCO3+H2O=Na2CO3+Al(OH)3↓
得以进行.同理PO3-4和H2PO-4间的反应也是如此.
2.两种性质相反的盐溶液混合时,一般先考虑以下三类反应,然后再考虑双水解.
(1)两种含有强氧化性离子和强还原性离子的盐,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通常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不考虑水解.如Fe3+与S2-(HS-、SO2-3等还原性离子)的反应:
2Fe3++S2-=2Fe2++S↓
(2)两盐能发生配合反应,如Fe3+与SCN-(CN-、F-、C6H5O-)的反应:
Fe3++3SCN-=Fe(SCN)3
还有Ag+与S2O2-3的反应等,由于其配合趋势大于水解趋势,均不考虑水解.
(3)两种盐溶液性质相反,直接交换离子就能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盐时,它们只是发生普通的复分解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反应.如Na2S、Na2CO3与CuSO4(ZnCl2)的反应,AgNO3与Na2CO3(Na3PO4)之间的反应等.
在优先考虑以上三种情况的前提下,两种水解情况相反的盐溶液混合时,由于它们会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就要考虑双水解反应.依据两盐的水解产物弱酸和弱碱的性质又有不同:
①完全双水解:如泡沫灭火器原理,饱和的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各自存在
水解平衡:
Al3++3H2OAl(OH)3+3H+
HCO-3
+H2OH2CO3+OH-
当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反
应
H++OH-=H2O
促使两盐的水解平衡都正向移动,生成碱性极弱的Al(OH)3,难溶于水,易沉淀,H2CO3酸性弱,聚集到一定浓度会分解放出CO2气体,由于
有沉淀和气体离开水解体系,使Al(OH)3与H2CO3的中和反应无法进行,促使两种盐的水解趋于完全成为不可逆反应,导致灭火器内压强增大,CO2、H2O、
Al(OH)3一起喷出,覆盖在着火物质上使火焰熄灭,总反应为
3HCO-3+Al3+=3CO2↑+Al(OH)3↓
②部分双水解:如NH+4与HCO-3(CH3COO-、CO
2-3、S2-、HS-、F-、SO2-3、PO3-4等)混合,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水解生成的弱酸和弱碱溶于水,没有离开反应体系,聚集到一定浓度时,又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原来的弱酸和弱碱,存在于平衡体系,致使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若不加热,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只是浓度有所降低而已(这一点在判断离子共存时尤其要注意).总反应可表示为:
NH+4+HCO-3+H2O NH3·H2O+H2CO3
至于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是由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溶于水水解显碱性:
CO2-3+H2OHCO-3+OH-
水解产生的OH-与铵态氮肥中的NH+4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
NH+4+OH- NH3·H2O
NH3·H2O在光照或热的作用下,NH3挥发而使肥效降低,并非发生水解互促反应的结果.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的弱酸盐和弱碱盐混合都能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只有两种盐的阴阳离子水解程度较大且能互相促进(必要条件),水解产物是易挥发的气体或比复分解产物更加难溶的沉淀,离开平衡体系,产生的弱酸和弱碱不再发生中和反应(充分条件),才能促进水解反应进行完全.完全双水解反应的范围不大,中学阶段主要记住图1几组常
见水解程度较大的离子间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就足够了:
图1
总之,盐类水解涉及知识面广,多重平衡共存,相互竞争制约,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抓住本质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浓度这一关键因素,从各个角度、层面去领悟水解原理及应用.
例 (节选)已知25 ℃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见表1.
表1
弱酸CH3COOHHCNH2CO3
Ka1.8×10-54.9×10-10K1=4.3×10-7
K2=5.6×10-11
等物质的量浓度的a.CH3COONa、b.NaCN、c.Na2CO3、d.NaHCO3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序号).
解析:本题大多数学生判断错误,认为酸性强弱顺序是CH3COOH>H2CO3>HCN,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可知,水解能力CN->CO2-3>HCO-3>CH3COO-,故pH顺序为bcda.之所以出错,主要是理解存在误区.一是以偏概全,“越弱越水解”是从一元弱酸强碱盐溶液概括而来,而多元弱酸盐的水解有它的特殊性,该原理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通过引入水解常数加以计算证明(盐的浓度均设0.1mol/L).
CH3COONa的水解平衡是CH3COOH电离平衡和H2O电离平衡的共同结果,平衡时溶液中同时存在弱酸和水的电离平衡,溶液中c(H+)必然同时满足两个平衡的要求,则:
Kh=c(CH3COOH)·c(OH-)
c(CH3COO-)
=c(H3COOH)·c(OH-)·c(H+)
c(CH3COO-)·c(H+)=KW
Ka
Kh为水解平衡常数,其值大小表示盐的水解程度大小.由此可知,弱酸强碱盐的水解常数与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成反比.CH3COONa的
Kh=1×10-141.8×10-5=5
.6×10-10,这个值很小,表明其水解程度相当小,平衡时,未水解的CH3COO-浓度近似等于盐的总浓度
c盐,c(CH3COO-)≈c盐.根据水解反应式可知,
c(CH3COOH)=c(OH-),于是有
c2(OH-)
c盐=
KWKa=Kh,
c(OH-)=Khc盐=
KWc盐Ka,将有关数据代入得:
c(OH-)=
7.5×10-6 mol/L,pH=8.88.
同理可推得0.1mol/LNaCN溶液的pH=11.15.
Na2CO3等多元弱酸盐的水解与CH3COONa有所不同,是分步进行的:
CO2-3+H2O HCO-3+OH-
HCO-3+H2O H2CO3+OH-
其二级水解比一级水解困难.主要原因是带两个负电荷的CO2-3对H+的吸引要比带一个负电荷的HCO-3强,加之第一步水解产生的OH-对第二步水解平衡产生同离子效应,从而极大地抑制了后一步水解的进行,这在水解平衡常数的大小上可体现出来.平衡时其水解常数分别为:
Kh1=c(HCO-3)·c(OH-)
c(CO2-3)
=KW·c(HCO-3)c(H+)·c(CO2-
3)=KWK2
Kh2
=c(H2CO3)·c(OH-)
c(HCO-3)
=KW·c(H2CO3)c(H+)·c(HCO-
3)=KWK1
由H2CO3的第一、二步电离常数可得:
Kh1=1.8×10-4,
Kh2=2.3×10-8,
Kh1Kh2 ,不难看出,Na2CO3溶液中的OH-主要来源于CO2-3第一步水解,当近似计算c(OH-)时,忽略HCO-3第二步水解只考虑第一步水解,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有:
c(OH-)=KW·c盐
K2=
10-14×0.1
5.6×10-11
=4.2×10-3 mol/L
pOH=-lg4.2×10-3=2.4,pH=14-2.4=11.6
而0.1mol/LNaHCO3溶液中:
c(OH-)=KWK1
=10-14×0.14.3×10-7
=4.8×10-5 mol/L
pH=9.68
由以上讨论可知,水解程度大小顺序为Na2CO3>NaCN>
NaHCO3>CH3COONa.
弱酸的酸性越弱,其电离就越困难,则弱酸根离子和水电离出的氢离子结合能力就越强,形成的盐水解程度就越大,这就是所谓的“越弱越水解”.多元弱酸的强弱是由其一级电离常数决定的,而弱酸根的水解程度是由其一级水解决定,也就是与它的第一步水解产物的电离常数Kn(多元弱酸的最后一级电离常数)有关,其值越小,盐水解程度则越大,溶液碱性越强.因此,“越弱越水解”这个规律有一定的局限性,它适用于同类型弱酸盐之间的比较,否则容易造成学生误解.
二是搞不清“越弱越水解”规律中“弱”的对象,
认为CO2-3、HCO-3对应的弱酸都是H2CO3,甚至出现
了CO2-3的酸性比HCO-3弱的想法.这里的“弱”指的是盐中酸根离子对应酸的酸性强弱,即酸根离子水解后所形成的酸其酸性越弱,对应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碱性越强.CO2-3对应的弱酸是CO2-3,CO2-3对应的是H2CO3,明显H2CO3比HCO-3易电离,即HCO-3比H2CO3酸性更弱,酸性较弱的HCO-3对应的离子CO2-3更易水解.正确的分析应是:因电离能力:CH3COOH>H2CO3>HCN>HCO-3,则对应离子的水解能力CH3COO-
学习了盐类水解知识后,同学们在遇到两种性质相反的盐溶液之间的反应判断,总是自觉不自觉的联靠到盐的双水解上面.如CuSO4与Na2S、AgNO3与Na2CO3、FeCl3与Na2S等在溶液中混合反应,多数同学认为它们水解能力强,且溶液酸碱性相反能互相促进水解,必然发生双水解反应,但实际上它们只是发生简单的复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而不发生双水解反应.这是由于没有真正理解、掌握双水解反应发生的充分必要条件,夸大、拔高了水解的作用所致.其实盐类之间的反应是比较复杂的,与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配合物的稳定性等因素有关,凡是能减小离子的浓度,离子反应就能进行.从水解角度来看,主要有下列几种情况.
1.两种性质相同的盐溶液反应.
(1)两种盐(无酸式酸根离子存在)水解后性质相同且能反应,如可溶性金属氯化物(AlCl3、FeCl3、CuCl2等)与AgNO3的反应,ClO-与S2-、HS-、SO2-3之间的反应等,它们虽然有水解趋势,但由于水解后溶液性质(酸性或碱性)相同,相互抑制,不利于水解反应进行,只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难溶物或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一般不考虑其水解.
(2)水解和电离相互促进:这类如NaAlO2与NaHCO3(
NaHS、Na2HPO4等)溶液混合后,AlO-2和HCO-3均发生水解:
AlO
-2+2H2O Al(OH)3+OH-
HCO-3+H2O H2CO3+OH-
溶液都显碱性,由于AlO-2水解程度大于HCO-3,使得HCO-3水解受到抑制,但却促进了反应
HCO-3+OH-=CO2-3+H2O
的发生,这样在溶液中,NaAlO2和NaHCO3的水解和电离互相促进,使反应
NaAlO2+NaHCO3+H2O=Na2CO3+Al(OH)3↓
得以进行.同理PO3-4和H2PO-4间的反应也是如此.
2.两种性质相反的盐溶液混合时,一般先考虑以下三类反应,然后再考虑双水解.
(1)两种含有强氧化性离子和强还原性离子的盐,既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通常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主,不考虑水解.如Fe3+与S2-(HS-、SO2-3等还原性离子)的反应:
2Fe3++S2-=2Fe2++S↓
(2)两盐能发生配合反应,如Fe3+与SCN-(CN-、F-、C6H5O-)的反应:
Fe3++3SCN-=Fe(SCN)3
还有Ag+与S2O2-3的反应等,由于其配合趋势大于水解趋势,均不考虑水解.
(3)两种盐溶液性质相反,直接交换离子就能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盐时,它们只是发生普通的复分解反应,几乎不发生水解反应.如Na2S、Na2CO3与CuSO4(ZnCl2)的反应,AgNO3与Na2CO3(Na3PO4)之间的反应等.
在优先考虑以上三种情况的前提下,两种水解情况相反的盐溶液混合时,由于它们会相互促进对方的水解,就要考虑双水解反应.依据两盐的水解产物弱酸和弱碱的性质又有不同:
①完全双水解:如泡沫灭火器原理,饱和的NaHCO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各自存在
水解平衡:
Al3++3H2OAl(OH)3+3H+
HCO-3
+H2OH2CO3+OH-
当两种溶液混合后,发生反
应
H++OH-=H2O
促使两盐的水解平衡都正向移动,生成碱性极弱的Al(OH)3,难溶于水,易沉淀,H2CO3酸性弱,聚集到一定浓度会分解放出CO2气体,由于
有沉淀和气体离开水解体系,使Al(OH)3与H2CO3的中和反应无法进行,促使两种盐的水解趋于完全成为不可逆反应,导致灭火器内压强增大,CO2、H2O、
Al(OH)3一起喷出,覆盖在着火物质上使火焰熄灭,总反应为
3HCO-3+Al3+=3CO2↑+Al(OH)3↓
②部分双水解:如NH+4与HCO-3(CH3COO-、CO
2-3、S2-、HS-、F-、SO2-3、PO3-4等)混合,虽然两种离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进,但水解生成的弱酸和弱碱溶于水,没有离开反应体系,聚集到一定浓度时,又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原来的弱酸和弱碱,存在于平衡体系,致使反应不能进行到底,若不加热,它们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只是浓度有所降低而已(这一点在判断离子共存时尤其要注意).总反应可表示为:
NH+4+HCO-3+H2O NH3·H2O+H2CO3
至于草木灰和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是由于草木灰的主要成分K2CO3溶于水水解显碱性:
CO2-3+H2OHCO-3+OH-
水解产生的OH-与铵态氮肥中的NH+4结合生成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
NH+4+OH- NH3·H2O
NH3·H2O在光照或热的作用下,NH3挥发而使肥效降低,并非发生水解互促反应的结果.
综上所述,并不是所有的弱酸盐和弱碱盐混合都能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只有两种盐的阴阳离子水解程度较大且能互相促进(必要条件),水解产物是易挥发的气体或比复分解产物更加难溶的沉淀,离开平衡体系,产生的弱酸和弱碱不再发生中和反应(充分条件),才能促进水解反应进行完全.完全双水解反应的范围不大,中学阶段主要记住图1几组常
见水解程度较大的离子间发生完全双水解反应就足够了:
图1
总之,盐类水解涉及知识面广,多重平衡共存,相互竞争制约,这就需要我们仔细分析,抓住本质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握浓度这一关键因素,从各个角度、层面去领悟水解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