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资源 锦上添花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zhensheng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九大指出,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不断巩固和发展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课上就需要我们广大民族团结教育的一线教师深入思考与挖掘课堂的有效实施,需要有效开发与利用民族团结教育的课程资源。
  可用的课程资源到底在哪里呢?就在教师的眼睛里,在教师的心里,只要我们虚心、耐心、潜心、细心、专心、精心,就一定能够找得到它。現在我就按照课程资源分布的空间不同,把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两方面,系统阐述课程资源应该怎么用。
  一、虚心、耐心、潜心——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把校内资源分为两类,即无形资源和有形资源。
  1.无形资源
  学校的教师、学生和其他工作人员都是学校无形资源的本源,其中,教师的教学策略、教学经验、教学模式都是我们丰富的资源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而“虚心”则是最有效的探索工具。
  此外,教师自身的生活经验也是丰富的课程资源。这个课程资源会随着教师年龄、学习情况而不断丰富、积累和延展。
  2.有形资源
  在校内更多的是有形资源,如:电子阅览室、校园橱窗、各班展板、图书室等。
  学校有形资源,大家可能会马上想到小黑板、挂图、模型等这些传统教具,录音机、幻灯机、放映机等电教设备,这些教具与设备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直到现在我们也无法摒弃这些传统课程资源。但是我们也不能局限于这些资源之中,要潜心研究探索,寻找更多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如各种教学器材、电子阅览室、校园橱窗、各班展板、图书室等。
  比如,《绚丽多彩的服饰》《风格各异的住房》这两课,我们就可以在电子阅览室里上。在教师简单的举例引入新课之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在网上查找民族服饰或住房的图片并制作PPT,然后依次汇报自己查找的民族服饰或住房的特点,教师随机进行点评。
  二、细心、专心、精心——积极拓展校外资源
  按照要素来源不同,我把校外资源分为五类,即“人文资源”“基地资源”“网络资源”“乡土资源”“信息媒介资源”。
  1.人文资源
  学校外围学生熟悉的从事各种职业人们的经验、观念、智慧等统称为人文资源。这些与学生相关的人们包括家长以及其他孩子们熟悉的人。他们的经验、观念、智慧等有时会比教师在课堂上讲述、转述和学生的联想更直接。
  2.基地资源
  基地资源包括派出所、消防队、社区、交通队、博物馆、图书馆、家庭、工厂、公园、购物场所等可以为学生提供活动与学习的校外场所,它可以作为一种校外课程资源,系统地、深层次地开发这一资源,将会为我们的课程创造更为广阔的教学空间。
  对于民族常识学科来说,东北民族民俗博物馆是孩子们必需参观的博物馆之一,它会让孩子们对民族常识学科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在那里孩子们可以看到、听到,甚至有的馆藏品还可以亲自动手摸一摸,动手操作一下。有什么比这样更直接、更生动的呢?当然,近几年来学生出行重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学生安全不可小视。正是因为学生的安全大于天,便阻挡了教师们想带学生走出校门看世界的愿望。
  虽然目前我们还做不到让教学地点随心所欲,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的那些切合实际的基地入手。
  3.网络资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与普及,网络给教师课堂教学注入了活水,学会开发网络课程资源,为我们的教学插上丰满的羽翼。
  在网络中,我们可以寻找到教学设计、课件、说课、资料等许多信息作为参考,也可以找到视频、音频、图片等辅助教学。
  以《少数民族著名人物》一课为例,教材中提到的英雄人物嘎达梅林、政治家成吉思汗、科技文化名人扎马鲁丁等,教材只能以图文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我就在网上查找到了嘎达梅林、成吉思汗等著名人物的电影、记录片、新闻的视频,截取片段给孩子们看,让这些著名人物在孩子们面前更直观、更立体。
  4.乡土资源
  学生所居住地方的人、事、物,包括生活环境、历史人物、自然景观、传统艺术与文化等,统称为乡土资源。正确利用乡土资源,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能够引导学生认识乡土环境,传递家乡文化;欣赏乡土风情,了解家乡风俗。
  在我们生活的吉林省,可以开发的乡土资源也很多,比如代表东北民风民俗的二人转,有满族特色的东北大秧歌;还有朝鲜族特色冷面、辣白菜。更多的乡土资源等待着有心人去观察、去寻找、去利用。
  5.信息媒介资源
  还有一些资源是我们平时所接触的信息媒介资源,如报纸、新闻等媒介信息。这就需要信息收集者细心于此,不断做好资源更新。当然,也要对所教教材了解得透彻,这样可以有针对性地留心这些方面的材料。
  随着时代的变迁,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生活和教学中时刻做个有心人,树立寻找课程资源的意识。勤于观察、勤于思考、勤于实践、善于积累,热爱这个职业,喜欢这些孩子,只有真的用了心,才能做好一名民族团结教育教师。
  编辑 赵飞飞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品德是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针对当前信息技术教育与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整合存在一些误区,我校课题组教师立足课程性质,结合教学实际,致力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有效整合的探索,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分析教材、上研讨课、积累课程资源等大胆尝试,发挥各种信息媒体的最佳效能,改变了信息技术与品德教学因种种原因不能有效整合的艰难局面,切
摘 要:教学活动目标是活动过程的出发点和归宿。在设计活动时,要综合考虑目标与过程之间的关系,把目标与过程融合在一起看待,活动设计中的目标与过程是一个交融、渗透、依存、促进的整体。  关键词:活动目标;追随幼儿;师幼互动  集体教学活动,不仅要有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而且还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活动过程。目标的制定决定着集体活动的价值取向,过程的匹配影响着目标的达成情况,两者都是集体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核心
摘 要: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深入解读教材是基础。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每一道习题都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与目标,每一个要求、问题背后都蕴涵着特定的意图。对小学数学教师而言,要用好、用活教材中的习题,首先要认真解读教材中的习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苏教版教材;习题;研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习题是教材文本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教材习题的选择和编排合理精炼,涵括了学生应
语文不仅具有人文性还具有工具性,无论是阅读文章,还是与人交流,语感成为衡量一个人语言修养的标杆。有了一定的语言修养,就等于具有较为直接、敏锐感悟语言文字能力的丰富经验。对小学生培养语感这一教学任务,教师要不断探求新方法、新形势,为培养学生的语感开辟天地,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借助对语感的培养,还能有效推进学生的思想教育。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感呢,笔者结合课堂实践经验,谈几点浅见。  
一、小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意义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六年级毕业时应该达到的水平是:学习所学单词的音、形、义;掌握600~700个单词和50个左右的习惯用语。小学时期是英语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学生如果能用科学的方法有效记忆和掌握单词,将为以后继续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加强英语词汇教学的研究,探索英语词汇教学的新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有着十
摘 要:阅读是小学生增长见闻、拓展知识面和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广泛的阅读不仅能够为小学生日后学习语文奠定良好的基础,还能够有效地锻炼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形成语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并适当地对学生的阅读范围进行拓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语文基础知识,具备了初步的阅读理解以及文字使用
摘 要:副校长角色如何定位,怎样定好位是一个一直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工作经历,通过不断的摸索、反思,认为:学校管理中副校长在角色定位时要定在“三手”“三心“。那就是:副校长首定在“教手“;副校长定位在助手;副校长要做好推手。在学校管理中副校长一定要用好“教手”的实力抓业务、摆好“助手”的心态来定位、用一个有力的推手,助力学校教育,服务学校教育。所谓”三心“即:第一,要有“推恩施惠”之心;第二,要有
学期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也是学前儿童用于表达自己内心感受、意愿和情感的视觉语言。当儿童反复感知和多次观察周围的事物,并在头脑中形成事物的表象之后,他便想通过绘画等美术活动把头脑中形成的事物表象表达出来。所以教师应积极引导幼儿参加艺术活动,创造条件和机会,增强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去感受和发现美,同时研究各年龄阶段适合幼儿绘画的方式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来打造具有美术特色的区域环境,
摘 要:把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转化为学生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中思,在思中悟,在悟中得,以此提升思维水平,有效解决学生的认知冲突,达到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思维的深度发展。  关键词:捕捉;发展;问题  镜头一:捕捉“疑点”,在思辨中发展  在学完多边形的面积计算后,为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新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出了几道习题。其一是: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0米,宽40米,扩建后长和宽分别增加5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二、语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对字、词教学重视不够;(2)对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技能和熟练技巧的培养重视不够;(3)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语言教学与文学教学的关系。  学会语言的标志是会运用。课堂上,教师应避免分析讲解课文而脱离语言运用的现象。因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他“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