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新课程改革越来越重视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应该充分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更好的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提问对所教的历史知识进行研究和探索学习,充分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掌握更强的分析能力、历史能力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对学习产生更主动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养成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对高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展开研究,进一步分析其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策略
问题教学是中学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人类开展各项思维活动的前提就是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当我们在实际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积极寻找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式。当有了多种方式供人们选择的过程中,人们就将对所采用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黄金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也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则是希望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激发,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这也要求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进行知识讲解,而是需要巧妙的进行课堂提问,通过生动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发展。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对问题教学引进的必要性
第一,对问题教学法进行引进是对当前社会人才进行培养的客观需求。随着近年来我国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对人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社会中,要求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基础,同时也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创造和适应能力。大量的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其各种能力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二,对问题教学法进行引进,也是当前更好的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改革工作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全国普通高校在进行历史考试的过程中都逐渐加强了改革工作的力度。这个事实也表明,如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将很难对当前形式进行适应。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注重对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科学引入。
第三,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也是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落实的全新要求,是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明显指出,中学课程中的历史教学,需要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进行掌握,通过对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进一步对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进行培养。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进行运用的策略
(一)避免出现偏差,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探究
在进行历史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科学性,从而展现课本知识的精髓。做到问题的深浅适中,并且具备较强的探究性,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生怕学生回答不上相关的问题,所以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过于简单肤浅,这种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思维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学生也会疲于参与和应答。比如“战国时最终哪个国家灭了六国?”“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些问题相对来讲比较老套和传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但是如果问题太难也很难起到对学生思维锻炼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掌握,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设计,做到因材施教,设计更符合学生思維发展的课堂提问方式。
(二)注重对提问方式的有效转变
如果说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的最佳方式是兴趣,那么有效的提问就将是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的钥匙。比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文的讲解过程中,建议教师在对解放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的时候,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而是直接向学生展示蒋介石的几张漫画,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从图片中解放战争都经历了怎样的转变。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明显的激发作用,同时这一知识点也将被深深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问题要精炼并对重点进行突出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都是“一言堂”、“满堂灌”,但是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使得课堂逐渐走向了“满堂问”的状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你来我往,十分热闹。但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问题过多也对于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不断提问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被取代,学生在课堂中需要不断进行应答,相应的自主思考时间就将大大降低,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提问过多,难免将造成问题的繁琐,使得问题的层次性不够明显,重点也很难得到突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突出问题的重点,分清主次,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问题中得到相应的知识。
(四)要从没有疑问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对学生深入引导,让其认识到容易被学生忽略但是具有相应层次的知识内涵还应该被进一步挖掘。比如在对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在对额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历史结论产生相应的疑问,并在学习过程中将疑惑进行解除。比如“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有一学生对这个环节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时间帮助学生对问题和疑惑进行解决,充分例举中国在二战后所成为了联合国创始国的事实等,并对这一事实问题进行论证。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说明学生在课堂中也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因此对于具备挑战性的问题也将充满兴趣。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更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对于结论性的文字分析却出现;忽视,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开发。在对新课程进行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要从结论性文字着手,更好的挖掘更多的问题,从而在问题中帮助学生开启智慧。 (五)对主体地位进行尊重,主次分明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从教师进行操控,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缺乏问题意识,同时其创新意识也常常被教师所忽略,那么在教育改革工作发展到今天来说,要想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同时将历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浓厚问题情境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养成更为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发,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也将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对问题的有效设计,同时还应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环节中,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在对学生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制定相应的情境,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并提出疑问:“在同盟会中的纲领中并没有涉及反帝内容,说明孙中山先生对于帝国主义还保留着幻想,但是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具备反帝性质的革命呢?”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
(六)问题在创设的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创造性
教师设计的相关教学问题,应该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不是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对各种问题提出大胆的想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将得到更为妥善的发展和提升。比如在学习《打开外交新局面》的时候,讲述到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的关系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逐渐走向了正常化的交往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相应的设置此种问题:在冷战的情况下,为什么中美关系能够得到改善?中美关系的转变对于两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对学生原本机械性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将更为自主的投入到学习环节中,良好实现了自身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推广和应用,都应该随着学科要求、学生情况和教师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使得教学逐渐走向了教条化和古板化。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黄金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也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则是希望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激发,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下,能更好的实现对学生历史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晓.高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2016,36(37):88-89.
[2]宿志高.浅谈“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6,26(2):133-134.
[3]王允.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37(2):15-15.
[4]杨宇.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以明水一中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62(3):189-190.
[5]廖仁凡.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5(2):158.
[6]何琎.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58(3):156-157.
[7]付照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探究——以汝阳县实验高中为例[D].河南大学,2015,95(2):123-124.
关键词: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策略
问题教学是中学教师进行历史教学的重要思想来源。人类开展各项思维活动的前提就是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的问题。当我们在实际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才能对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并积极寻找对问题进行解决的方式。当有了多种方式供人们选择的过程中,人们就将对所采用的方式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将问题进行解决。而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黄金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也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则是希望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激发,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这也要求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进行知识讲解,而是需要巧妙的进行课堂提问,通过生动有效的教学,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有效发展。
一、在高中历史课堂对问题教学引进的必要性
第一,对问题教学法进行引进是对当前社会人才进行培养的客观需求。随着近年来我国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全面发展,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对人有着更高的要求。在未来社会中,要求人才要具备良好的德、智、体、美、劳基础,同时也要求其具备较强的创造和适应能力。大量的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法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和培养其各种能力是一项十分有效的方式。
第二,对问题教学法进行引进,也是当前更好的适应高考历史改革和中学改革工作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国全国普通高校在进行历史考试的过程中都逐渐加强了改革工作的力度。这个事实也表明,如果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那么就将很难对当前形式进行适应。所以这也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加强教学改革的力度,注重对问题教学法等教学方式的科学引入。
第三,问题教学法的引入也是对新课程标准进行落实的全新要求,是对学生各种能力进行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明显指出,中学课程中的历史教学,需要学生对基本的历史知识进行掌握,通过对重要历史事件或人物的了解,进一步对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念进行培养。
二、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对问题教学法进行运用的策略
(一)避免出现偏差,从而更有效的促进探究
在进行历史问题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问题的科学性,从而展现课本知识的精髓。做到问题的深浅适中,并且具备较强的探究性,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生怕学生回答不上相关的问题,所以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过于简单肤浅,这种方式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锻炼学生思维是十分困难的,同时学生也会疲于参与和应答。比如“战国时最终哪个国家灭了六国?”“秦国统一六国的时间是什么时候?”这些问题相对来讲比较老套和传统,难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但是如果问题太难也很难起到对学生思维锻炼的作用。因此在实际对问题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对问题的难易程度进行掌握,也就是要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问题进行设计,做到因材施教,设计更符合学生思維发展的课堂提问方式。
(二)注重对提问方式的有效转变
如果说学生对知识进行掌握的最佳方式是兴趣,那么有效的提问就将是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的钥匙。比如在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文的讲解过程中,建议教师在对解放战争分为几个阶段的时候,改变传统的提问方式,而是直接向学生展示蒋介石的几张漫画,让学生畅所欲言,说一说从图片中解放战争都经历了怎样的转变。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将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明显的激发作用,同时这一知识点也将被深深的印刻在学生的脑海中。
(三)问题要精炼并对重点进行突出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的都是“一言堂”、“满堂灌”,但是随着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使得课堂逐渐走向了“满堂问”的状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你来我往,十分热闹。但是教师并没有认识到,问题过多也对于学生产生不利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中的不断提问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被取代,学生在课堂中需要不断进行应答,相应的自主思考时间就将大大降低,这对于课堂教学效率必然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提问过多,难免将造成问题的繁琐,使得问题的层次性不够明显,重点也很难得到突出。这就要求广大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要对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充分突出问题的重点,分清主次,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问题中得到相应的知识。
(四)要从没有疑问的地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要对学生深入引导,让其认识到容易被学生忽略但是具有相应层次的知识内涵还应该被进一步挖掘。比如在对学生讲解《抗日战争》的过程中,在对额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在“无疑处生疑”,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历史结论产生相应的疑问,并在学习过程中将疑惑进行解除。比如“在抗日战争中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都体现在哪些方面?举例说明”。有一学生对这个环节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这个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当下的时间帮助学生对问题和疑惑进行解决,充分例举中国在二战后所成为了联合国创始国的事实等,并对这一事实问题进行论证。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说明学生在课堂中也是一直处于思考状态的,因此对于具备挑战性的问题也将充满兴趣。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一些教师更注重让学生死记硬背,但是对于结论性的文字分析却出现;忽视,这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思维开发。在对新课程进行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也要从结论性文字着手,更好的挖掘更多的问题,从而在问题中帮助学生开启智慧。 (五)对主体地位进行尊重,主次分明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要从教师进行操控,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缺乏问题意识,同时其创新意识也常常被教师所忽略,那么在教育改革工作发展到今天来说,要想对教学观念进行转变,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同时将历史教学作为对学生进行帮助和指导的基本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浓厚问题情境氛围的营造,帮助学生养成更为强烈的问题意识。通过对学生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激发,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养成也将起到更大的帮助作用。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做到对问题的有效设计,同时还应该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环节中,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问题。比如在对学生讲解《辛亥革命》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制定相应的情境,召开一次记者招待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以记者的身份参与并提出疑问:“在同盟会中的纲领中并没有涉及反帝内容,说明孙中山先生对于帝国主义还保留着幻想,但是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场具备反帝性质的革命呢?”这些问题的提出,说明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调动学生参与提问的积极性。
(六)问题在创设的过程中要具备相应的创造性
教师设计的相关教学问题,应该给予学生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而不是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鼓励学生对各种问题提出大胆的想象,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将得到更为妥善的发展和提升。比如在学习《打开外交新局面》的时候,讲述到在20世纪70年代中美的关系得到了十分明显的改善,逐渐走向了正常化的交往方式。那么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相应的设置此种问题:在冷战的情况下,为什么中美关系能够得到改善?中美关系的转变对于两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通过对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对学生原本机械性的学习方式进行转变,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将更为自主的投入到学习环节中,良好实现了自身思维和能力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教学方式的推广和应用,都应该随着学科要求、学生情况和教师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不能一味的生搬硬套,使得教学逐渐走向了教条化和古板化。高中阶段正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黄金阶段,因此这一阶段也为学生的积极思考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由于高中生独特的心理特征和生理特征,所以在高中历史课堂中运用问题式教学法则是希望对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行激发,通过此种方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挥。希望在本文的研究下,能更好的实现对学生历史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方晓.高中历史课堂问题式教学法运用的策略[J].科学咨询,2016,36(37):88-89.
[2]宿志高.浅谈“关键词”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J].历史教学问题,2016,26(2):133-134.
[3]王允.高中历史问题式教学法初探[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5,37(2):15-15.
[4]杨宇.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历史课程中的运用——以明水一中为例[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4,62(3):189-190.
[5]廖仁凡.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35(2):158.
[6]何琎.问题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58(3):156-157.
[7]付照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运用探究——以汝阳县实验高中为例[D].河南大学,2015,95(2):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