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元旦前夕,笔者有幸在华东师范大学篮球馆观看了一节真正的美国SPARK体育课。本节课适用年级为小学六年级,主要授课内容为篮球技术课的传接球,授课教师则是59岁的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体育与运动科学学院博士生导师——Lynn Dale Housner教授,课中助教和翻译则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副教授汪晓赞老师担任。值得说明的是本节课的学生均由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40名男女在读硕士研究生扮演。
SPARK课程是美国开发的与健康有关的课程之中发展得最好的体育课程。它不仅是一门体育课程,而且还是将游戏、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课程。[1]它明确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要达到:积极投入和选择体育活动;发展各种有助于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运动技能;发展和保持理想的体能水平和增强在运动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等具体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至少有50%的时间进行高水平的中等强度至剧烈的体育活动。[2]
本节课从复习篮球运球技术开始,到篮球传接球技术中的三种基本技术的学习,即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反弹传接球和双手头顶传接球,以及在游戏中运用传接球技术和结束部分一共持续1小时5分钟左右。由于中途有翻译和解释的时间耽误,按授课的净时间计算则本节课持续50分钟左右。下面本文将主要从课的结构和课的组织方法、教研结合等角度谈一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全课结构围绕篮球技术的教习浑然一体
从简单的集合开始,整堂课中教师围绕篮球技术的教习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没有出现明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国内传统体育课固定操作流程,但是以主要授课内容来划分,则全课由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即以篮球基本技术中运球复习为准备部分内容,而对篮球基本技术中传接球的教习则为全课的基本部分。尽管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心率水平一度达到60%以上的强度,但是全课没有安排结束部分中的放松练习环节,刚开始的集中讲解和最后的集中复习总时间没有超过5分钟,所以这堂SPARK体育课与我国常规的体育课在课的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我国自世纪之交开始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从课程设计理念到课的结构调整均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新课程一改过去三段式、四段式的教学结构,强调授课内容的内在统一性,课的准备部分要紧紧结合课的基本部分来设计和安排,要在课的基本部分内容的教授中体现各种素质练习要求。因此,从美国教授的这一堂SPARK体育课来看,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于课的结构的更新和调整与其具有一致性和同向性。
二、学生在教学方式转换中不断运用所学技术
在篮球传接球教学过程中,即全课对于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反弹传接球和双手头顶传接球的教学中,Housner教授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方式和练习方法,以游戏和分组练习穿插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规定的课堂练习量,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比如他在课堂中运用游戏“一步一步往后退”来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提高并掌握三种传接球技术。该游戏规定同伴之间在传球练习过程中先从比较近的距离开始,每互相传接球十次向后退一步继续练习,两人向后退三步以后完成游戏,一旦完成同组队员一起单膝下跪表示完成练习。此游戏不但巧妙地规定了练习的量,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巩固所学技术的机会,还通过传接球距离的自动调整逐步加大了练习的强度,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另外,在“五人四球”传接球游戏的挑战中,让学生在灵活运用三种传接球技术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方面,这种以游戏为主要组织方式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利于持续吸引他们参与练习;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中不断运用刚刚学习到的技术,加强了技术的运用,使学生避免在枯燥的练习中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授课效果。我国新体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不断变换学习方法,加强新的体育学法的探索和运用,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方式,形成每一个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学习品质,但是具体落实在实际操作环节上,一线体育教师所采取的形式还比较僵化。因此,美国SPARK体育课中这种创造各种课堂环境让学生不断运用所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吸取和借鉴的地方。
三、教学的工具设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长期以来,在我国进行科学研究的专利均是在大学的教授或者专门的研究机构。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也逐渐开始承担一定的科研压力。然而一线体育教师苦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科研方法的欠缺,科研能力的提升则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绊脚石。通过这堂SPARK体育课,给看课的各位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老师和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在本节课上课之前,Housner教授就为每一位上课的同学准备好了一份技能练习任务单,背面是设计好的一份个人健身记录。在短短的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学生需要根据个人拿到的这张技能练习任务单从易到难地复习篮球运球技术。比如其中的第三条提示学生要“用惯用手行进间运球(快走),将球拍到腰的高度。运行20秒,同时大声数出秒数”和第九条提示学生要“用另外一只手行进间运球(慢跑),将球拍到腰的高度。运行20秒,同时大声数出秒数”。这些任务给学生明确而具体的指令,练习的数量、方法均有所交代,在学时练习的同时,教师可以做循环指导而不用花时间分配每一个任务。
对于个人健身记录,全课共有五次让学生用事先带好的笔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其中三次是学生记录自己的即时每分心率(BMP),一次是运算自己的目标心率,一次是书写自己的姓名和上课时间。五次记录共花去课堂时间约3分钟。其次,在记录表中还有12次体能测试结果的表格,便于前后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上课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个记录表,让学生准确地记录好自己的相应指标,为自己的科学研究积累下了宝贵的材料。从课后大家与Housner教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的这份任务表和健身记录表已经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中使用了20多年。可见,一线体育教师要做好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其中更需要的是能够创造性的制作出可行的教学工具。
SPARK课程是美国开发的与健康有关的课程之中发展得最好的体育课程。它不仅是一门体育课程,而且还是将游戏、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课程。[1]它明确规定了学生通过学习将要达到:积极投入和选择体育活动;发展各种有助于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运动技能;发展和保持理想的体能水平和增强在运动中与他人交往的能力等具体目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至少有50%的时间进行高水平的中等强度至剧烈的体育活动。[2]
本节课从复习篮球运球技术开始,到篮球传接球技术中的三种基本技术的学习,即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反弹传接球和双手头顶传接球,以及在游戏中运用传接球技术和结束部分一共持续1小时5分钟左右。由于中途有翻译和解释的时间耽误,按授课的净时间计算则本节课持续50分钟左右。下面本文将主要从课的结构和课的组织方法、教研结合等角度谈一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一、全课结构围绕篮球技术的教习浑然一体
从简单的集合开始,整堂课中教师围绕篮球技术的教习组织各种教学活动,没有出现明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的国内传统体育课固定操作流程,但是以主要授课内容来划分,则全课由准备部分和基本部分两个部分的内容构成,即以篮球基本技术中运球复习为准备部分内容,而对篮球基本技术中传接球的教习则为全课的基本部分。尽管上课过程中学生的心率水平一度达到60%以上的强度,但是全课没有安排结束部分中的放松练习环节,刚开始的集中讲解和最后的集中复习总时间没有超过5分钟,所以这堂SPARK体育课与我国常规的体育课在课的结构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我国自世纪之交开始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以来,从课程设计理念到课的结构调整均有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新课程一改过去三段式、四段式的教学结构,强调授课内容的内在统一性,课的准备部分要紧紧结合课的基本部分来设计和安排,要在课的基本部分内容的教授中体现各种素质练习要求。因此,从美国教授的这一堂SPARK体育课来看,我国新一轮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对于课的结构的更新和调整与其具有一致性和同向性。
二、学生在教学方式转换中不断运用所学技术
在篮球传接球教学过程中,即全课对于双手胸前传接球、双手胸前反弹传接球和双手头顶传接球的教学中,Housner教授采用了丰富多彩的教学组织方式和练习方法,以游戏和分组练习穿插结合,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规定的课堂练习量,达成本课教学目标。比如他在课堂中运用游戏“一步一步往后退”来帮助学生不断巩固提高并掌握三种传接球技术。该游戏规定同伴之间在传球练习过程中先从比较近的距离开始,每互相传接球十次向后退一步继续练习,两人向后退三步以后完成游戏,一旦完成同组队员一起单膝下跪表示完成练习。此游戏不但巧妙地规定了练习的量,同时也给学生创造了巩固所学技术的机会,还通过传接球距离的自动调整逐步加大了练习的强度,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和掌握。另外,在“五人四球”传接球游戏的挑战中,让学生在灵活运用三种传接球技术基础上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一方面,这种以游戏为主要组织方式的教学方法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利于持续吸引他们参与练习;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游戏的环境中不断运用刚刚学习到的技术,加强了技术的运用,使学生避免在枯燥的练习中失去学习兴趣,从而影响授课效果。我国新体育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与探究等新型学习方式,不断变换学习方法,加强新的体育学法的探索和运用,让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体育学习方式,形成每一个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勇于实践的良好学习品质,但是具体落实在实际操作环节上,一线体育教师所采取的形式还比较僵化。因此,美国SPARK体育课中这种创造各种课堂环境让学生不断运用所学技术的手段和方法是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还需要进一步吸取和借鉴的地方。
三、教学的工具设计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
长期以来,在我国进行科学研究的专利均是在大学的教授或者专门的研究机构。伴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体育教师提出的更高要求,广大一线体育教师也逐渐开始承担一定的科研压力。然而一线体育教师苦于教学任务的繁重和科研方法的欠缺,科研能力的提升则成为他们职业发展的绊脚石。通过这堂SPARK体育课,给看课的各位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老师和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研究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思路。
在本节课上课之前,Housner教授就为每一位上课的同学准备好了一份技能练习任务单,背面是设计好的一份个人健身记录。在短短的10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学生需要根据个人拿到的这张技能练习任务单从易到难地复习篮球运球技术。比如其中的第三条提示学生要“用惯用手行进间运球(快走),将球拍到腰的高度。运行20秒,同时大声数出秒数”和第九条提示学生要“用另外一只手行进间运球(慢跑),将球拍到腰的高度。运行20秒,同时大声数出秒数”。这些任务给学生明确而具体的指令,练习的数量、方法均有所交代,在学时练习的同时,教师可以做循环指导而不用花时间分配每一个任务。
对于个人健身记录,全课共有五次让学生用事先带好的笔在表格中填入相应内容,其中三次是学生记录自己的即时每分心率(BMP),一次是运算自己的目标心率,一次是书写自己的姓名和上课时间。五次记录共花去课堂时间约3分钟。其次,在记录表中还有12次体能测试结果的表格,便于前后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上课过程中,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这个记录表,让学生准确地记录好自己的相应指标,为自己的科学研究积累下了宝贵的材料。从课后大家与Housner教授的交流中了解到他的这份任务表和健身记录表已经在不断改进和更新中使用了20多年。可见,一线体育教师要做好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至关重要,其中更需要的是能够创造性的制作出可行的教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