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多媒体,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ljdhnaliuh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在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传统的语文教学的确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功不可没。但“一支粉笔、一张嘴”的传统语文教学也有其弊端,如:缺少生动形象的直观性,学生感到枯燥单调、不感兴趣。而多媒体技术恰恰能够弥补这一不足,它集声、文、图、形于一身,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时代感强、信息量大、交互简便等特点。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境。在语文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使语文教学焕发出夺目的光辉,产生了巨大的艺术魅力。
  一、应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的途径之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标准逼真的情景朗读、悦耳的音乐背景、妙趣横生的益智游戏,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它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他们带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让学生主动探索与进取。这较之教师的讲解、板书更容易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兴趣。如教《荷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闭目倾听配有音乐的课文朗读录音。生动、优美的音乐声,让学生想象自己仿佛来到了荷花池边,紧接着教师让学生一边欣赏荷花不同姿态的美景,一边讲解启发。这样,美丽的荷花活生生地呈现在儿童的面前。再通过借助电教媒体的优势,让小蜻蜓飞来,小鱼儿游来后,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它们会对荷花说些什么呢?在活动画面的引导下,学生纷纷表现自己。学生在趣中探索,在乐中求知。
  二、运用多媒体,攻破“难点”
  每篇课文、每个课时,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一些教学难点。这些难点,有的是因为课文的内容较难理解,有的是因为学生自身的生活阅历还不够丰富,有的则是受一些条件的影响等等。对于这些在教学中出现的难点,解决的方法当然很多,比如联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等。但有些课文或句子,却不是这些传统的方法所能很好地解决的。此时,如果运用多媒体来进行理解,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利用笔画变形突破字型教学中的难点。如《美丽的公鸡》一课有个生字“啄”,是本课字形教学上的难点,学生受先前所学“家”的影响,在书写时往往会漏掉一点。于是我在教这个字时,先联系课文提问:“啄木鸟为什么不跟大公鸡比美?”学生回答:“啄木鸟要给老树治病,啄去老树身上的虫子。”我接着说:“请同学们看清楚这个虫子在哪里?”这时将屏幕中出现的“啄”字中间那点变成小虫子,与点轮流闪烁出现。这样既形象又直观,学生书写时再也不会忘了写这一点了。
  2.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突破理解的难点。例如《瀑布》一课,若单凭语言文字和课文插图,学生很难领会到瀑布声和形的雄伟壮丽。教学时,可利用多媒体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课件,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使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和谐统一。
  3.借助多媒体教学突破朗读教学的难点。朗读录音是朗读大师们给予我们的优秀作品,它用响亮、清晰的语言转换了书面文字语言,恰到好处地再现了语言、节奏、格调乃至蕴含的情趣、意味,能给学生提供语言、节奏、语气和语调等方面的示范。配乐朗读,可创设意境,调动情绪,对学生领悟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具有积极的作用,使语文教学进入一种美的意境。从内容上说,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富有理性意义的内容,无疑可以给听者带来美的享受;从形式上说,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将教与学连成一个整体,使课堂生动活泼,教学艺术化、多样化,这也是一种美的形式。
  三、运用多媒体,激发想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练、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在教学实践中应借助多媒体的播放功能,让学生以直观为线索进行启发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美。例如教学古诗《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理解第一行诗句后,播放配有优美音乐的录像,学生边听、边看、边想。教师问:“如果你置身在这般景象中会有怎样的感觉?”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香炉峰上的团团雾气,在阳光中变成了紫色的云霞,啊,多美的景象,我仿佛漫步在烟雾缭绕的仙境中。”在让学生边看壮观的瀑布边展开丰富想象的同时,教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眼前的瀑布像什么?”有的说:“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奔腾而下,仿佛一条白色巨龙从天而降。”有的说:“这长长的瀑布像天上仙女手上挥舞的银纱,美极了。”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在教学中展示美的对象,能使学生从中体验美、发现美、表达美,创造想象出一幅幅美的画面。
  四、运用多媒体,拓展延伸
  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课堂上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本领,引导他们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同时深化课内知识。例如在教学《海底世界》一文时,由于学生对海洋比较陌生,对海底世界更几乎是空白。因此,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海底真实资料,既帮助他们了解课文内容,又丰富了他们的海洋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也等于是让他们将大量的信息存入了自己的大脑。教学结尾时,告诉学生这些知识来自《十万个为什么》、《百科全书》,还告诉他们这些书上还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知识,并在屏幕上出示这些书,鼓励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中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除了能创造出良好的气氛之外,还能让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老师教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语文课中学得有滋有味。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只要我们很好地利用它,让它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服务,就一定能上出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
其他文献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指的是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学习。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那么,学生该怎样进行前置性学习呢?  一、认真阅读课文,自觉完成前置性作业,自行梳理知识点  在学习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正式发布,不久,省委省政府也正式公布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为今后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笔者所在的学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我们青少年一代接受教育,通过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存的目的。其中,学会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和目的之一。要使學生学会学习、有效而实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
[摘要]朗读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笔者就怎样才能提高朗读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朗读效率做了一些探索。从依据教材,指导朗读;提供示范,模仿朗读;抓住重点,质疑朗读;巧用形式,提高水平;园材施教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什么叫细节?简言之,它是指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或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那什么叫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细节的刻画,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环境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常见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为班级发展助力。  班主任需要跟不同的对象交流:如跟直接的教育对象——学生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思想动向,才能号准脉搏,对症下药。跟合作伙伴——家长交流,家校协同,形成合力;跟班级任课教师交流,全面了解班级及学生情况;跟我们的上级——学校领导交流,寻求领导理解和支持……  班主任面对班级出现的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应避免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更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则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趣味和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带入政治课堂。    爱因
【摘要】本文试从中小学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和英语教师的比较中探讨中小学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阶段重视并实施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探求衔接教学的契合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 英语衔接教学    中小学两学段长期以来都是处于各自独立相对封闭的状态。由于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彼此缺乏相向的直接交流,“闭门造车”的情况较普遍,从而给中小学两学段之间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衔接上形成了较多
学校管理过程是一种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的运动过程,协调是其中重要环节。不协调现象客观存在于学校管理过程中,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作为一名校长,要想适时有效地做好协调工作,除了正确认识协调的意义和作用外,还要对存在于学校管理过程中的种种不协调因素进行准确的分析、正确的认识,采用适宜的方法和途径进行有效的协调。导致学校管理过程中不协调现象的原因很多,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由学校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