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朗读教学回归本色语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tulzh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笔者就怎样才能提高朗读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朗读效率做了一些探索。从依据教材,指导朗读;提供示范,模仿朗读;抓住重点,质疑朗读;巧用形式,提高水平;园材施教,评价朗读;常抓不懈,培养习惯等方面入手达到培养学生朗读水平的目的。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应该始终把朗读教学放在首位,贯彻始终,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理解后再朗读。将分析、理解、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关键词]朗读教学;本色语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朗读的训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实践证明,语言的感知积累、理解靠读;掌握语言的规律靠读;情感的激发熏陶也靠读。朗读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人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朗读教学到底如何进行?怎样才能提高朗读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朗读效率?
  
  一、依据教材,指导朗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朗读在理解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方面的作用。尤其是意境深远,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课文。更要让学生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上,用恰当的语调、语速,有感表情地朗读。
  语文课文中有诗歌、散文、小说、童话、寓言、说明文等多种体裁的文章,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要根据不同的文体来进行朗读指导。如朗读感情浓郁,语言优美,笔调活泼的写景文章。就必顺采取鲜明的节奏,抑扬的语调,一气呵成的语势来朗读,从而感受到景物的秀丽风光,抒发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的情感。如《长江之歌》我们在朗读的时侯一定要用一种洪亮的声音、抑扬的节奏、饱满的激情、去朗读,这样才能走进诗的意境中去,才能体会得到伟人的远大抱负和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而要朗读说明文、童话、寓言等文章,那就截然不同了。
  
  二、提供示范,模仿朗读
  
  学生的朗读水平与教师的示范朗读密切相关。因此,必须重视示范朗读的积极作用。示范朗读即通常说的范读。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讲应该怎样读,而不应该怎样读,学生是很难学好朗读的。他们的认识还是很模糊的。并不知道怎样读才算表情达意了。但孩子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如果他们亲耳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学起来就容易得多,读起来也就有情有意得多。因此,教师的范读及录音示范能让学生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并进行模仿。在朗读课文的同时,再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背景音乐,更能吸引住学生。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教师在范读之前应认真“备读”,反复研究朗读的语气、语调,发挥出最佳的水平,让学生听了以后,产生强烈的想读好的欲望,达到以读促读的目的。
  
  三、抓住重点,质疑朗读
  
  宋代学者陆九渊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小进,大疑大进”故学生在学习中没有问题就没有兴趣,没有思维,没有创新。有些学生在朗读课文时不抓重点、疑点,几遍下来,仍不知其所云。每一篇课文总有它的精湛之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部分段落或语句,让学生反复诵读,实现情有所感,理由所谓。
  教是为了不教,语文课的任务不仅是教给学生,更重要是培养学生能力,使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句子,有质疑地朗读。例如: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觉得哪个词用得好等等,此时教师不必担心学生有不同的意见,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各抒己见,在比较中求同存异,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创新的精神。
  
  四、巧用形式。提高水平
  
  朗读形式的多样性,对于提高朗读水平的提高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说的朗读形式有:(1)范读:教师的范读,对学生是一种朗读的信息暗示,学生们总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模仿、借鉴。一般地说,学生在学习前骄范读,是对朗读的感知;学习中听范读,是对朗读的感悟;学习后听范读,是对朗读的赏析。恰当运用范读,对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2)赛读。(3)自读自评。(4)帮读:如甲读后,乙点评,再由乙给甲示范读。这样的读有利于双方的共同提高。(5)分角色读。(6)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结合等多种形式。要让学生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但即使这些形式,也还可以创新。譬如分角色朗读,有时教师也担任某一角色参与学生共读,学生兴致会更高。有的课文涉及到某些特殊人物,教师根据他们的地方方言,知道学生模仿模仿,会给人一种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感受。尤其带小学低、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生动有趣的童话寓言,在朗读教学中,不妨像电视动画片里的配音演员那样,把语言的音调作一些有趣的夸张,学生会兴趣盎然。不要怕模仿不像,学生要的就是那种氛围,那份学习的快乐。如此一来,加强了对学生朗读方法的指导,运用了富有变化的朗读形式,学生的朗读水平自然而然也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五、因材施教,评价朗读
  
  人选的教材的课文,一般都文质皆美,语言规范。朗读时速度的快慢是由课文的内容和体裁决定的;声音的高低是依照思想内容的变化而调节的。读《孙中山破陋习》中“妈妈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语调应显得低沉、语调较为缓慢。许多学生读不出其中的感情,此时教师不能作壁上观,应当面指出缺点,给予适当的点评。当然,教师应当注意评价。一位教师是这样点评的:你读得真爽快,这仅有的一个“爽”很好地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艺术。
  只有指导学生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才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加深岁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敏锐感受力。“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也就是如此。
  
  六、常抓不懈,培养习惯
  
  叶圣陶说:“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学到真本领a”吕叔湘也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在阅读教学中,教者应该始终把朗读教学放在首位,贯彻始终,在朗读中分析,在分析中理解,理解后再朗读,将分析、理解、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课外,凡有阅读的机会,我都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读出感情;在背诵课文时,不单要求背得流利。还要求背得有感情;在定期举办的朗诵比赛中,坚持用朗诵要求评比a总之,从课内到课外,我通过各种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从而达到朗读教学的目的。
其他文献
【热点材料】  材料一:2017年6月26日,“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同心创前路,掌握新机遇”成就展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参观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就展时强调指出,香港回归祖国2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别行政区实现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取得世所公认的成就,彰显出“一国两制”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一国两制”不仅是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的最佳方案,也是香港
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这”喜欢”之情,便是来自教师在教学中所创设的课堂教学环境。试想,学生在教师所营造的环境”刺激”下,充满了求知欲望,群情激奋,每个大脑都在充分运转起来,那这样的教学效果该会有多好!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思想上的共振,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全班都活起来。教学中,
【摘要】英语写作既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部分,也是一个难点。作者通过对学生们写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搜集,对其进行归纳和分析,旨在能对今后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一些启发性意见。  【关键词】大学英语 写作错误 对策    1.错误的定义  关于错误,很多语言学家给出了不同的定义。Corder (1967) 认为,错误即违法规则的形式。但什么是“规则”,他没有具体说明。James(1998)把错误看做“不成功
[摘要]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实现多媒体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整合,必须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素质。必须把信息技术恰到好处地用到教学中去,必须注重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探索性、自主性学习,必须解决好几个主要的矛盾。  [关键词]整合;信息技术素质;自主性学习;矛盾    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强有力的工具”;“现代信息技
一、论题的提出    千百年来师道尊严思想根深蒂固,“我说你听”的教学模式天径地义更是千古不变的法则。有些老师固守驾熟就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不放,试图把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从外部单向注入给学生,让其消化、理解,其结果:老师加班加点给学生补课,很辛苦,学生挑灯夜战总有做不完的习题,很被动;学生的课业负担不堪重负。渐渐地师生的关系变得不和谐了,学生的厌学情绪也日益高涨了。  如何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指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巧妙运用课件,让课件中的文字成为学生思维的延伸;让课件中的视频成为学生心灵的延伸;让课件中的乐曲成为学生情感的延伸。课件正确有效的使用,丰润小语课堂教学,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  【关键词】课件 丰润 思维 环境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指出:“注重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确有其独到的优势,我们应予充分发挥。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声像并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幅生动的画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指的是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学习。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那么,学生该怎样进行前置性学习呢?  一、认真阅读课文,自觉完成前置性作业,自行梳理知识点  在学习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正式发布,不久,省委省政府也正式公布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为今后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笔者所在的学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我们青少年一代接受教育,通过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存的目的。其中,学会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和目的之一。要使學生学会学习、有效而实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