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流水线”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463878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试从中小学英语教材、课堂教学和英语教师的比较中探讨中小学英语阅读衔接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初中阶段重视并实施英语阅读教学,从而探求衔接教学的契合点。
  【关键词】阅读教学 英语衔接教学
  
  中小学两学段长期以来都是处于各自独立相对封闭的状态。由于各成体系,中小学教师之间彼此缺乏相向的直接交流,“闭门造车”的情况较普遍,从而给中小学两学段之间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的衔接上形成了较多的难题与障碍,直接影响了初中英语教与学的发展。
  在我校重组之后,我与小学部老师就阅读教学的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发现了两者之间所存在的较大差异,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教材设置、教学容量(尤其是阅读课的教学容量)、课堂气氛、学习兴趣、学生参与度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直接造成了衔接问题的产生,也是形成“脱节”现象的直接因素。
  一 造成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脱节的因素
  1、中小学英语教材的差异。试对比牛津英语中小学教材,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小学阶段接触的比较多的阅读教材都是以对话的形式出现的,而且都有插图,难怪有的外教看到我们的教材都说像日本的卡通书。然而,在初中教材中却更多的是直接一个或者多个的语篇,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飞跃。小学阶段的教科书即使从五年级开始有一些语篇,但也只是出现在每篇课文的开头,只作为一种背景介绍,且篇幅较短。学生喜欢而且习惯于表演对话部分,对此类阅读材料不感兴趣,因此记忆困难。
  2、中、小学英语课堂的差异。小学英语课堂,主要以对话课为主,即使在高年级有一定的阅读课,但并不被重视。读课文往往只是走马观花,一带而过。对于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课文,很难把握,只是重视学生是否能表演,在听和说上比较重视。对少数阅读课型的分析,我们又发现老师们往往只重视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缺少阅读技巧的指导和培养。而中学课堂与小学的情况就有很大的差别,对话课不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主宰,阅读课被提上了一个新得层面,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受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拥有更多的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思考。这样由“动”到“静”的飞跃对于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以至于造成“脱节”。
  3、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方式的差异。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少,自控能力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跟得紧、管得严、过问多,保姆式地扶着学生走,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由于学生所学学习容量相对较少、内容的难度较少,大部分学生能过关,因无法跟上进度而放弃学习或厌学的情况相对较少。但是由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只重听说,不重阅读,在词汇和对话教学中缺少对阅读内容的提前渗透,所以就造成了小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不足,这使得我们老师们在面对阅读课型的教学时有一种手足无措的感觉。同时在面对学生课外阅读辅导时,并不注重学生课外阅读的辅导,所以给阅读课型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再者,传统的阅读教学局限以应试为目的,教学过程中没能严格遵循阅读课教学的要求而过于关注中考题型的分析研究。讲授阅读课则过分强调单词、短语和语法,往往违背了学生阅读心理的规律,这种情况的后果是很容易使学生逐渐失去英语阅读的兴趣。
  二、在初中阶段重视并实施英语阅读的衔接教学
  (一)抓好初一过渡阶段,在“渐变”中顺利完成衔接
  初中一年级是中、小学衔接最关键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衔接过渡是否顺利和成功,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学生整个中学阶段英语学习能力的正常发展。在此阶段教师要特别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接受能力。教学上宜采用平缓、渐进的发展模式,切忌大刀阔斧式的冒进方式。虽然该时期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有所加强,但形象思维仍占主导地位。因而初一刚开始时候的阅读教学,教师切忌单调呆板,教法要灵活多样,应尽可能采用实物、简笔画或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让学生有一个适应期。
  (二)开好英语阅读课,在“阅读”中自然形成衔接
  “The more you read,the better you get at it;the better you get at it,the more you like it;and the more you like it,the more you do it.And the more you read, the more you know;and the more you know,the smarter you grow.”(Jim Trelease2001)
  要提高阅读能力,关键还在于多读。我认为可以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开设阅读课型。对于七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只需定位在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掌握,在课文掌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课外知识的阅读训练。但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时,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三大要素:1.内容要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可读性强并能启发心智。2.难度要适中。3.涉及面要广。阅读材料所涉面要尽量广,让学生接触各类的阅读材料,如故事类、科普类、时事类、图表类等等,让学生感受到阅读会给他们带来无穷的知识。同时逐步渗透阅读技巧。到九年级,可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重要的是阅读技巧的指导和培养。同时教师必须精心筛选和讲评练习题,以达到通过阅读学会阅读的目的。
  (三)做好阅读引导,在“实践”中深化落实衔接
  1.阅读前,扩充文化背景知识,减少阅读理解障碍。在日常阅读课的教学中,尽管学生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但仍然无法完全读懂和理解文章。显然,问题并不在于他们的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而是由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自己已有知识的能力。因此阅读理解的关键之一是要先弄懂篇章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适当扩充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就越可能产生高质量的阅读效果。
  2.阅读中,立足课堂,活用教材。阅读中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应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视教材为渠道,培养学生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根据上下文猜测生词意思的能力、读懂短文并抓住大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等能力。
  牛津英语7B 《Unit3 Finding your way》的阅读A lucky escape是一则故事,生词相对较多。教师在阅读前可创设情境,教授一些主要的生词如escape,fail,robbers,police uniform,push,van等。
  接着教师指导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并回答以下问题:Who has a lucky escape? Are the robbers in the police uniform? 这个环节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3.阅读后,挖掘文章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开展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何玉平,2005)。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可以设计所学课文的一般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亦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衔接是是一条“看不见的‘流水线’”。如何在当前的教改现实中探寻一种能顺利进行衔接过渡的有效途径和策略,探寻中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契合点,以减低或避免因“脱节”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中小学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处理好这一问题,是全体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初中英语教师必须面对和深入探讨的教研专题。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2] 梅水英《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3] 陈静波《有效教学—初中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指出:“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巧妙运用课件,让课件中的文字成为学生思维的延伸;让课件中的视频成为学生心灵的延伸;让课件中的乐曲成为学生情感的延伸。课件正确有效的使用,丰润小语课堂教学,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  【关键词】课件 丰润 思维 环境 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在谈到建设有活力的语文课堂中指出:“注重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要促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方式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强化个体实践为中心,以信息交流为中心,变被动教育为主动教育,变知识教育为智能教育,促进教学和学习效益的提高。  一、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确有其独到的优势,我们应予充分发挥。根据我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声像并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幅生动的画
前置性学习,又称为前置性小研究或前置性作业,是生本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前置性学习,指的是在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学习。前置性学习充分到位,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更好地把握重难点,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养成前置性学习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那么,学生该怎样进行前置性学习呢?  一、认真阅读课文,自觉完成前置性作业,自行梳理知识点  在学习新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正式发布,不久,省委省政府也正式公布了《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作为今后10年我省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在发展目标中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笔者所在的学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我们青少年一代接受教育,通过培养和锻炼,最终达到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生存的目的。其中,学会学习,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要求和目的之一。要使學生学会学习、有效而实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培养和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和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真正
[摘要]朗读是一种教学艺术的再创造,它能使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课堂上让学生细细地读,理解地读,入情地读,有助于学习积极性的调动。笔者就怎样才能提高朗读的效率,增强学生的朗读效率做了一些探索。从依据教材,指导朗读;提供示范,模仿朗读;抓住重点,质疑朗读;巧用形式,提高水平;园材施教
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品。”,什么叫细节?简言之,它是指文学作品中描绘人物、事件或环境的最小组成单位,那什么叫细节描写?所谓细节描写就是对细节的刻画,是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或周围事物、环境某一细微特征所进行的具体而细致的描绘,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的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描写常见的作用表现如下:    一、突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点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反之,读者只有在领悟意象寓意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和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整合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为班级发展助力。  班主任需要跟不同的对象交流:如跟直接的教育对象——学生交流,全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思想动向,才能号准脉搏,对症下药。跟合作伙伴——家长交流,家校协同,形成合力;跟班级任课教师交流,全面了解班级及学生情况;跟我们的上级——学校领导交流,寻求领导理解和支持……  班主任面对班级出现的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教育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必修课程,是中学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它对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课程应避免形式主义和脱离实际的倾向,更符合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教学则强调针对性和实效性,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把趣味和创新真正意义上的带入政治课堂。    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