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初中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研究学生。本文从“直面现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多方关注,以生为本,科学引导”“提升思想,健全人格,健康心理” 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相应能力和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情感与思想、交往与理想,都随着青春年华的每一个血管的膨胀、每一块肌肉的强健、每一节骨骼的增长,而发生深刻变化,不断呈现出崭新的进步。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开始显现,同时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独立思考,他们成长着,叛逆着,迷惘着,焦虑着……
一、直面现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
初中生的生活空间无非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而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有人曾做过我市中学生重要生活事件调查表明:压力大、负担重、厌学、沉溺网络、谈恋爱,周围环境不好、父母和老师的管教方式,排在影響学生思想心理前几位。而更有甚者,出走、暴力、自杀,触目惊心,令人悲惋。究其原因,不一而足,关键是思想道德出了问题,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家庭教育的过度关注和缺乏关注,两极存在。为追求分数、升学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弱化或异化。社会不良现象(如公德心缺失、社会冷漠等)的冲击,不良活动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的影响。缺乏沟通,“隔代教育”等,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值得清醒的是,要冷静客观对待这些现象,积极应对,找出对策,想出办法,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落实,切实做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多方关注,以生为本,科学引导
关注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网络,各方齐抓共管,密切合作,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学生来说,都将是致命的。社会教育方面,尤其是社区,大力净化文化环境,整治好网吧网络、游戏厅和充满低级趣味的影像书籍,营造适宜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护他们身心健康。注重载体建设,努力构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平台。开放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教育资源,建好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设施和场所,开展好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活动。学校教育方面来讲,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走出偏重功利实用的“谋生教育”,多点“人格教育”。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以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学生的身心,使之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加强班主任思想工作的力度,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尤其是语文课和道德与法治课,要使初中生初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是育人之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心中引导,在实践中强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1]。所以,要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初中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鼓励他们自觉地把道德规范付之于行动,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构建起一座不可动摇的强大的心灵大厦。
三、提升思想,健全人格,健康心理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培养的人,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化没教养,有个性没品位,有青春没热血,那是教育的悲哀。中学教育在于培养这样的学生:思想成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精神。针对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思想疏通。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施教,通过课堂、班会、阅读、活动等,正面教育,重在预防。如榜样示范,自强男孩刘凯健用仅剩的一只右脚夹起画笔,同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执着地追求艺术梦想,使大家见贤思齐。另一方面,如果出了思想问题,就要挖掘根源,进行思想疏通引导,有时辅以必要的惩处。如对于纪律方面“后进生”,要针对不同情况,热处理和冷处理相结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之以心,采用成功教育和赏识教育,促其认识改正,积极转化他们。
2、心理辅导。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复杂和个体的特点,初中生的心理障碍问题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必须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结构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积极发挥市心理援助中心的作用,学校最好配备能够进行技术性处理的心理专业专职老师,举办心理讲座,设立心理信箱,开展心理辅导,进行师生谈心,建立心理档案。如上网成瘾者、厌学轻生者、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对这些心理不健康的初中生,通过理解、宽容和挽救他们,为他们治疗心理,支持他们情感,鼓舞他们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大力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和面对挫折与承受压力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3、德情感化。教育是心灵上的耕耘,是智慧对智慧的培养,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是道德对道德的感化,是情感对情感的感染,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如对于学纪双困生,要花点心思,捕捉闪光点,多给阳光,多做辅导,多给鼓励,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以心换心,以情交情,以德服人,唤醒他们的自尊、赢得自信,懂得自强,改变自我。
4、文化熏陶。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华部分用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上是极其必要的。诸如“仁义礼智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用这些古训、校训、座右铭等文化精髓武装他们的大脑,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激励他们奋发向上,鼓舞他们战胜人生中面临的一个个困难。如通过传节日活动加强教育。端午节,学校可以开展“纪念屈原的爱国诗朗诵”活动;“五一”劳动节,学校可以组织“我是劳动能手”的技能比赛;中秋佳节,学校可以开展“明月传情福满多”的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生、家人共同分享幸福团圆的中秋节[3]。
总之,德育无小事,对每一个初中生来说,其实都是大事。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初中生成长为本,真正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和幸福,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 史洪波,廖明丽,徐梅.关于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1998,(Z2):24-25.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思考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期,也是学生相应能力和素养发展的重要时期。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情感与思想、交往与理想,都随着青春年华的每一个血管的膨胀、每一块肌肉的强健、每一节骨骼的增长,而发生深刻变化,不断呈现出崭新的进步。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规划和自我发展的需要开始显现,同时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独立思考,他们成长着,叛逆着,迷惘着,焦虑着……
一、直面现状,分析原因,积极应对
初中生的生活空间无非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社区),而学校是中学生的主要学习生活场所。有人曾做过我市中学生重要生活事件调查表明:压力大、负担重、厌学、沉溺网络、谈恋爱,周围环境不好、父母和老师的管教方式,排在影響学生思想心理前几位。而更有甚者,出走、暴力、自杀,触目惊心,令人悲惋。究其原因,不一而足,关键是思想道德出了问题,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做到位。家庭教育的过度关注和缺乏关注,两极存在。为追求分数、升学率,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弱化或异化。社会不良现象(如公德心缺失、社会冷漠等)的冲击,不良活动场所(如网吧、游戏厅等)的影响。缺乏沟通,“隔代教育”等,导致学生产生心理障碍。值得清醒的是,要冷静客观对待这些现象,积极应对,找出对策,想出办法,思想上要重视,行动上要落实,切实做好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二、多方关注,以生为本,科学引导
关注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成长,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网络,各方齐抓共管,密切合作,互为补充,形成合力。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对学生来说,都将是致命的。社会教育方面,尤其是社区,大力净化文化环境,整治好网吧网络、游戏厅和充满低级趣味的影像书籍,营造适宜中学生成长的良好环境,保护他们身心健康。注重载体建设,努力构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平台。开放德育教育基地,青少年科技馆,图书馆等公共教育资源,建好中学生道德实践活动设施和场所,开展好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活动。学校教育方面来讲,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走出偏重功利实用的“谋生教育”,多点“人格教育”。切实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以美好的心灵和言行影响学生的身心,使之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加强班主任思想工作的力度,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尤其是语文课和道德与法治课,要使初中生初步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德育是育人之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做到在服务中教育,在关心中引导,在实践中强化。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1]。所以,要创新德育内容和形式,充分调动初中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去,鼓励他们自觉地把道德规范付之于行动,在亲身实践体验中构建起一座不可动摇的强大的心灵大厦。
三、提升思想,健全人格,健康心理
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人,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培养的人,有知识没思想,有文化没教养,有个性没品位,有青春没热血,那是教育的悲哀。中学教育在于培养这样的学生:思想成熟,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个性精神。针对初中生思想道德的现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思想疏通。提升学生的思想水平,一方面通过教师的施教,通过课堂、班会、阅读、活动等,正面教育,重在预防。如榜样示范,自强男孩刘凯健用仅剩的一只右脚夹起画笔,同命运进行顽强的抗争,执着地追求艺术梦想,使大家见贤思齐。另一方面,如果出了思想问题,就要挖掘根源,进行思想疏通引导,有时辅以必要的惩处。如对于纪律方面“后进生”,要针对不同情况,热处理和冷处理相结合,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感之以心,采用成功教育和赏识教育,促其认识改正,积极转化他们。
2、心理辅导。由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复杂和个体的特点,初中生的心理障碍问题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必须遵循初中生身心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结构特点,进行不同的心理辅导。积极发挥市心理援助中心的作用,学校最好配备能够进行技术性处理的心理专业专职老师,举办心理讲座,设立心理信箱,开展心理辅导,进行师生谈心,建立心理档案。如上网成瘾者、厌学轻生者、问题学生、留守学生,对这些心理不健康的初中生,通过理解、宽容和挽救他们,为他们治疗心理,支持他们情感,鼓舞他们精神,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和性格缺陷,大力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自律能力、合作能力和面对挫折与承受压力的能力,使他们成长为有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3、德情感化。教育是心灵上的耕耘,是智慧对智慧的培养,是人格对人格的影响,是道德对道德的感化,是情感对情感的感染,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2]。如对于学纪双困生,要花点心思,捕捉闪光点,多给阳光,多做辅导,多给鼓励,要深入他们的内心,以心换心,以情交情,以德服人,唤醒他们的自尊、赢得自信,懂得自强,改变自我。
4、文化熏陶。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中的精华部分用在初中生思想道德教育上是极其必要的。诸如“仁义礼智信”“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等,用这些古训、校训、座右铭等文化精髓武装他们的大脑,在他们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激励他们奋发向上,鼓舞他们战胜人生中面临的一个个困难。如通过传节日活动加强教育。端午节,学校可以开展“纪念屈原的爱国诗朗诵”活动;“五一”劳动节,学校可以组织“我是劳动能手”的技能比赛;中秋佳节,学校可以开展“明月传情福满多”的主题教育活动,与学生、家人共同分享幸福团圆的中秋节[3]。
总之,德育无小事,对每一个初中生来说,其实都是大事。初中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初中生成长为本,真正为他们的一生发展和幸福,打下一个良好坚实的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文.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3] 史洪波,廖明丽,徐梅.关于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思考[J].贵州教育,1998,(Z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