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蕴含诸多传统文化元素的经典古诗。站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下,我们把这首诗置放于宏大的时空中来解读和思考,并设计教学流程。设计主要抓住“朗读”和“品赏”两条主线来实现教学目标,“朗读”这条线从读准古诗-吟诵古诗-咏唱古诗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品赏”这条线从懂得大意——想象意境——描绘画面三个阶梯体悟诗情,力求让学生的每个细胞都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从而达至理解、欣赏和传承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视域;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细绘画面;咏唱经典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富含文化元素的古诗,因此,我们站在文化的视域下来设计教学的思路。先以“知人论世”为基点,让学生了解诗人王维的作品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为下面的诗、歌、画互相交错的教学作好铺垫,然后,紧紧抓住“朗读”和“品赏”两条主线来实现“了解和欣赏”的教学目标。“朗读”这条线从读准古诗——吟诵古诗——咏唱古诗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品赏”这条线从懂得大意——想象意境--感受画面三个阶梯体悟诗情。我们力求站在文化的层面,引领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徜徉,在古曲今唱中游走,让他们的每个细胞都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从而达至理解、欣赏和传承经典诗篇的目的。
一、知人论世,明确诗类
“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解读古诗词用得尤其之多。在这首诗中,“知人”就要知道王维不但是诗人,还是画家和音师,为下面诗、歌、画融合的学习作好铺陈;“论世”就要知道唐朝时的“安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为深入理解诗句作好铺垫。同时,为奠定整节课作好感情基调,在启课时要点明此诗是送别诗。
1.检查学生对诗人王维的预习情况,然后出示王维簡介。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王维是唐朝诗人,他还擅长绘画和音律;二、王维诗画的主要特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勾连旧知,引导学生朗读已学的《别董大》《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再点明《送元二使安西》也是送别诗。
3.读古诗题目后指名学生说说“使”的意思。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元二”其人、“安西”其地。
二、读准节奏,吟诵古诗
古诗的朗读从来都是有讲究的,特别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一直都是传统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诗的朗读要达成三个目标:一读正确,二读节奏,三读平仄,学会吟诵这首古诗。这首诗的生字不多,经过预习,学生读准字音不难。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学生读准七言诗的节奏和韵律,学会平仄的读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平长仄短”的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诗句上,对因今古音调的问题产生变化的特殊情况加以说明。本板块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的基础上进行读准节奏的教学,预设教学这两点:一是读准七言古诗“二二三”的节奏;二是读好压韵的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长音,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的短音。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为长音,│”为短音)
渭城╱朝雨╱浥轻尘――
【关键词】文化视域;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细绘画面;咏唱经典
《送元二使安西》是一首富含文化元素的古诗,因此,我们站在文化的视域下来设计教学的思路。先以“知人论世”为基点,让学生了解诗人王维的作品特点和当时的社会环境,为下面的诗、歌、画互相交错的教学作好铺垫,然后,紧紧抓住“朗读”和“品赏”两条主线来实现“了解和欣赏”的教学目标。“朗读”这条线从读准古诗——吟诵古诗——咏唱古诗三个步骤层层递进,“品赏”这条线从懂得大意——想象意境--感受画面三个阶梯体悟诗情。我们力求站在文化的层面,引领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徜徉,在古曲今唱中游走,让他们的每个细胞都浸润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从而达至理解、欣赏和传承经典诗篇的目的。
一、知人论世,明确诗类
“知人论世”是解读文本的重要方法之一,解读古诗词用得尤其之多。在这首诗中,“知人”就要知道王维不但是诗人,还是画家和音师,为下面诗、歌、画融合的学习作好铺陈;“论世”就要知道唐朝时的“安西”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为深入理解诗句作好铺垫。同时,为奠定整节课作好感情基调,在启课时要点明此诗是送别诗。
1.检查学生对诗人王维的预习情况,然后出示王维簡介。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王维是唐朝诗人,他还擅长绘画和音律;二、王维诗画的主要特色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勾连旧知,引导学生朗读已学的《别董大》《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再点明《送元二使安西》也是送别诗。
3.读古诗题目后指名学生说说“使”的意思。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简单了解“元二”其人、“安西”其地。
二、读准节奏,吟诵古诗
古诗的朗读从来都是有讲究的,特别是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一直都是传统诗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诗的朗读要达成三个目标:一读正确,二读节奏,三读平仄,学会吟诵这首古诗。这首诗的生字不多,经过预习,学生读准字音不难。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学生读准七言诗的节奏和韵律,学会平仄的读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把“平长仄短”的方法落实到具体的诗句上,对因今古音调的问题产生变化的特殊情况加以说明。本板块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1.在学生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的基础上进行读准节奏的教学,预设教学这两点:一是读准七言古诗“二二三”的节奏;二是读好压韵的一二四句最后一个字的长音,第三句最后一个字的短音。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律。(“―”为长音,│”为短音)
渭城╱朝雨╱浥轻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