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应台并不是教育家,她的《孩子你慢慢来》也不是教育学专著,而是饱含母子亲情的生活散文。但是,从那细腻而又干净利索的语言中,从那充满生活情趣的真实细节中,我们却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教育理念。请看下面一段摘录: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看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捏着细细的草绳。……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看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叙述,即使不太敏感的读者,也能从这些文字中读出许多,如要尊重孩子,对孩子要有耐心,教育孩子要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啊,这些理念并不新鲜啊!”是的,这些东西我们的古人就知道了,正面的例子有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反面的例子有孟夫子的“拔苗助长”。现当代的相关论述就更多,国外有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国内有教育家陶行知的“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有文学家鲁迅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老师就让他复述比小学课文还长的故事;为了培养他的“良好习惯”,老师让我每晚给他出40道计算题。现在他上了学前班,班上有一名调皮的男同学,从4岁开始学钢琴,现在的视力是0.3:还有一个男同学,字写得不好看,老师让他每天回家把自己的名字写10遍,小家伙有好几次是一边哭一边写。有位朋友住在机场,却不惜路途遥远把儿子送到市内一家名校上学,孩子每天要在路上花很多时间,周六,这个小男孩要学奥数,周日,他要学英语。如此种种,太多了。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看到别人的孩子那样忙碌,哪个家长还能沉得住气,“慢慢来”呢?况且,也有许多教育专家在大声疾呼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潜能,还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告诫家长:“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外,还有很多成功的小神童在我们周围大放异彩,激起无数家长的“野心”。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孩子5岁半上学还是6岁半上学?孩子必须考i00分还是90分也好、及格--也行?作业完成就可以还是必须每个字都很标准?周末带孩子去公园还是去教室?……无数个“快慢选择”横在我们面前。龙应台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她想让儿子经历一下中国的幼儿教育,园长介绍:“九点开始上课”,“我们有认字课、美术、音乐、体育、算术,还有英文……早上三节课,每一节课四十五分钟”。龙应台忐忑不安:“这真是三岁的孩子需要的吗?”她想让儿子专心致志地、认认真真地写作业,想让儿子的作业得“三只老鼠”的最高评价,但儿子抗议:”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要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儿子的好朋友偷超市的东西,儿子不仅没有劝止反而分了一杯羹……怎么办?不知是母爱,还是学识,或是自身经历,让龙应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参考参考龙应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做老师的,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就知道该快还是慢了。
龙应台也有快的时候,她也会气急败坏地说:“从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每一件事都要我用尽力气缠三十分钟你才肯去做——我怎么受得了啊你?”她用手扯着前额一撮头发:“你看见没有?妈妈满头白发,都是累出来的,你替我想想好不好?妈妈老死了,你就没有妈了……”这些细节如此真实和平常,好像昨天才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有的只是愤怒,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却能得到反思。
真实地再现亲子关系,却“无心插柳”地展示了许多生动的教育案例,不是教育家的龙应台在教师和为教育孩子问题而苦恼的家长中间广受欢迎,原因大概如此。去年看到她的《亲爱的安德烈》时,我很遗憾地想:“要是安德烈是个小小少年该多好,我家那个小家伙才6岁呀。”现在,《孩子你慢慢来》来了,我真幸运。
我在石阶上坐下来,看看这个五岁的小男孩,还在很努力地打那个蝴蝶结:绳子穿来穿去,刚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开来,于是重新再来;小小的手捏着细细的草绳。……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看这个眼睛清亮的小孩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
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的叙述,即使不太敏感的读者,也能从这些文字中读出许多,如要尊重孩子,对孩子要有耐心,教育孩子要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不能急于求成……也许有人会说:“这有什么啊,这些理念并不新鲜啊!”是的,这些东西我们的古人就知道了,正面的例子有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反面的例子有孟夫子的“拔苗助长”。现当代的相关论述就更多,国外有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国内有教育家陶行知的“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有文学家鲁迅的”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
但是,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做到?就拿身边的例子来说吧。我的孩子上幼儿园中班的时候,老师就让他复述比小学课文还长的故事;为了培养他的“良好习惯”,老师让我每晚给他出40道计算题。现在他上了学前班,班上有一名调皮的男同学,从4岁开始学钢琴,现在的视力是0.3:还有一个男同学,字写得不好看,老师让他每天回家把自己的名字写10遍,小家伙有好几次是一边哭一边写。有位朋友住在机场,却不惜路途遥远把儿子送到市内一家名校上学,孩子每天要在路上花很多时间,周六,这个小男孩要学奥数,周日,他要学英语。如此种种,太多了。听到老师对自己孩子的批评,看到别人的孩子那样忙碌,哪个家长还能沉得住气,“慢慢来”呢?况且,也有许多教育专家在大声疾呼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开发孩子的潜能,还有一些教育培训机构在告诫家长:“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此外,还有很多成功的小神童在我们周围大放异彩,激起无数家长的“野心”。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孩子5岁半上学还是6岁半上学?孩子必须考i00分还是90分也好、及格--也行?作业完成就可以还是必须每个字都很标准?周末带孩子去公园还是去教室?……无数个“快慢选择”横在我们面前。龙应台也面临过类似的问题。她想让儿子经历一下中国的幼儿教育,园长介绍:“九点开始上课”,“我们有认字课、美术、音乐、体育、算术,还有英文……早上三节课,每一节课四十五分钟”。龙应台忐忑不安:“这真是三岁的孩子需要的吗?”她想让儿子专心致志地、认认真真地写作业,想让儿子的作业得“三只老鼠”的最高评价,但儿子抗议:”为什么我要再多写一行?你总要我得两只老鼠三只老鼠、这么好那么好,我有时候也要得一只老鼠——我也有权利要得一只老鼠,就得一只老鼠呀……”儿子的好朋友偷超市的东西,儿子不仅没有劝止反而分了一杯羹……怎么办?不知是母爱,还是学识,或是自身经历,让龙应台作出了正确的选择。参考参考龙应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做老师的,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就知道该快还是慢了。
龙应台也有快的时候,她也会气急败坏地说:“从起床、穿衣、刷牙、洗脸、吃饭……每一件事都要我用尽力气缠三十分钟你才肯去做——我怎么受得了啊你?”她用手扯着前额一撮头发:“你看见没有?妈妈满头白发,都是累出来的,你替我想想好不好?妈妈老死了,你就没有妈了……”这些细节如此真实和平常,好像昨天才发生在我们身上。但是,作为当事人的我们有的只是愤怒,而作为读者的我们却能得到反思。
真实地再现亲子关系,却“无心插柳”地展示了许多生动的教育案例,不是教育家的龙应台在教师和为教育孩子问题而苦恼的家长中间广受欢迎,原因大概如此。去年看到她的《亲爱的安德烈》时,我很遗憾地想:“要是安德烈是个小小少年该多好,我家那个小家伙才6岁呀。”现在,《孩子你慢慢来》来了,我真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