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浅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pan_n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观经济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同时也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文章主要以国内院校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的实践为基础,重点分析该课程各种教学方式的特点,并提出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微观经济学课程 教学方式 改革思路与对策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也是高等院校非经济类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侧重于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基本理论的教学,使学生能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精髓,对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一般原理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内容有详尽了解,并能运用一些基本经济分析方法和工具、基本经济理论和模型、分析和解决简单的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为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但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一直都不太理想。深入探讨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并对其加以总结与分析,对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与效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比较与评价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最早于1870年在美国哈佛法学院创立,后来被广泛应用到工商管理等学科中,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的现代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是:案例—理论—案例,案例既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教学活动的落脚点,研究讨论案例需要运用理论知识,而运用理论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例,学生在这其中既学到了理论,又提高了实际能力。[1]
  与微观经济学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法具有以下特点:第一,经济学案例的真实性与可读性可以明显提高学生学习微观经济学课程的兴趣。该课程的教学案例基本上是源自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经济问题和热点问题的总结。这种案例具有典型性、可读性和真实性,能够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吸引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第二,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经济理论知识,联系实际生活问题,并加以讨论、分析。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运用相关经济理论知识分析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第三,该方式是一种互动式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与质量。案例教学强调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在整个案例教学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教师主动引导,并发挥学生在阅读、分析案例和讨论等教学环节中的主体作用,使每个学生的能力和才华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从而使课堂处于活跃进取的状态之中,而不可能出现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沉闷、学生打瞌睡的现象。毫无疑问,这必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同样以现代认知心理学为基础,是在20世纪50年代前曾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杜威进步主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失败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教学理念,它更注重“在老师指导下”的“再发现”,即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发散思维的结论进行精简和整理,然后选择最佳路径去探究事物的本质内涵。[2]
  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3]探究式教学方法的本质是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看作是相同的活动;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做甚至做什么,而不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自主寻求或自主建构答案、意义、理解或信息活动的过程,使学生像“小科学家”一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模拟科学家为认识自然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来构建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方法的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探究教学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学习科学的技巧,对教师而言则是一种教学技巧。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主要特点是:第一,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的自主性是使用探究式教学方式的最重要保证,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教师才能实现探究式教学的目的。第二,学生学习的实践性。无论是培养主动积极、科学严密、不折不挠的态度,还是培养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学生都必须通过亲自实践才能逐步形成,就算是知识,也必须通过主动建构才能生成,靠传授式的教学难以获得。第三,知识的重现性。是指学生用自己的大脑和双手演绎和证实已有的知识经验。第四,开放性。探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是开放的,只要学生想到,而且是力所能及的,就可以成为探究的内容。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能获得一种关于社会的、自然的、生活的综合知识,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
  (三)问题驱动导学教学法
  “问题驱动导学”,是指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而构建的一个以问题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教学组织方式。[4]该教学方式主要运用微观经济理论,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普遍性问题和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学生根据课程教学目标与考试目标,有目的性地去学习,并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四)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
  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是在班级团体教学中,根据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从不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确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给予不同层次的辅导,组织不同层次的教学检测,并通过网络平台的建设,最终使得各层次学生对学习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最充分的发展,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提高自身的素质,达到提高远程教育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5]
  (五)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最早是由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出来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他强调启发的目的在于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现代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是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知识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采用启发、诱导办法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促进分析、判断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启发式教学与其说是教学方法,不如说是一种教学思想,它不再遵循传统固定封闭式的教学模式,而是提倡一种开放的,吸收多种教学方法经验的教学指导思想,这种与传统单向填鸭式教学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启发式教学注重引导,它将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教师通过启发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最终达到课程的教学目的。虽说启发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教学思想,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要结合具体课程的特点,遵照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合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将教材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6]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
  微观经济学课程内容体系比较庞大,知识点较多,并且具有一定学习难度。无论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还是现行的案例教学方法等现代教学方式,改革的目标都是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微观经济学的教学主体慢慢地由“教师主导,学生为辅”的被动式教学向“学生主导、教师为辅”的互动式教学转变。现代教学方式注重师生的互动、联动,注重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与作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的改革思路是,采用多媒体现代手段,综合运用案例、启发式、探究式、读写议等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讨论环节,提高微观经济学教学质量。
  (二)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对策
  1.因材施教,灵活把握。目前,微观经济学已经成为国内经济管理类和非经济管理类高等院校的专业基础课。微观经济学授课范围比较广,授课对象比较多,并且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就要求学校、教师要根据授课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教学大纲、教材和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模式,体现微观经济学课程通识性和实用性。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要注重夯实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而对于非经济管理类学生要注重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灵活运用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
  2.教考结合,突出特色。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对学生的考核成绩则是衡量微观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成效的试金石。教学方式是手段,考核是目的。因此,教师应将微观经济学的教学方式与课程考核结合起来,实现手段与目的的统一。微观经济学的课程考核要将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纳入考核范围,在课程考核成绩中设置一定的比例。
  
  参考文献:
  [1]王保宇.微观经济学双语案例教学模式探讨.黑河学刊,2010,(7):102-103.
  [2]唐彬.发现式、探究式和研究式三种教学方法在经济理论课中的综合运用.湖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43-38.
  [3]叶满城.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教育科学,2009,(1):48-52.
  [4]严瑞芳.问题驱动导学模式探析——《宏微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8-9.
  [5]唐年.浅谈滚动式分层教学方法在宏微观经济学中的应用.中国远程教育,2006,(2):39-41.
  [6]张歌.论启发式教学在社会保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现代商贸工业,2010,(6):219-220.
  
  本文为2010年石河子大学“263”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西方经济学课程读写议教学模式设计与研究》(编号SX07017)的阶段性成果;石河子大学商学院金融学专业建设项目子项目《西方经济学课程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 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生物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运用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渗透生物前沿知识,充实学生的科学知识;渗透STS教育,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最终全面提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关键词: 中学生 生物科学素养 四个途径    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
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大多数教师都能积极面对新课改,转变教学态度,并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使学生的创新能力、探究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化学教师要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实验探究,转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科学素质教育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化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就是“双基”;二是化学科学方法与思维。在高
摘 要: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考虑三维教学目标,以及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与利用,而且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的情境创设。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 教学情境 创设    一节具体的化学课,就是一个个真实情景的衔接、转换与推进。从一节课的导入新课开始到巩固练习、总结评价、作业布置的设计,都要充满奇、趣、新,有针对性、启发性和探究性
摘 要: 人文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教育呼唤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密切结合,强调重视理性精神的培养。但大学现状是人文教育普遍缺失,特别是一些理工科院校,专业知识教育被认为是实用的,相当一部分学生甚至老师,都从极为功利的角度出发,对人文教育有着粗浅的认识,这不利于提升人的精神、不利于增强人的本质力量和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大学没有了人文教育,实际上就等于放弃了育人的责任。  关键词: 人文精
摘 要: 学风建设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其实质是教育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目的和动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自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推进,在高校学风建设中出现种种问题,在当前已经引起学校、社会和家庭的高度关注。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措施,研究高校学风建设,对进一步做好高校学生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才培养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关键词
本文分析了在现在网络化节目基础上,如何提高优化节目制播效率。
摘 要: 大学生虚拟群体是指以虚拟网络为平台,依托校园BBS、博客、QQ群、专题论坛等所形成的新型大学生组织。对大学虚拟群体特征进行研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群体 特征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计算机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大学生虚拟式群体正逐渐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要高度重视对学生生活园区、学生公寓、网
目的:现代医学治疗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西药一线药物治疗PMS不分亚型、对抑郁症状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多,针对这一问题,依据前期导师将PMS分为肝气逆证、肝气
“库”是指资源库:“台”即学校管理平台.顾明远教授曾说:“办好一所学校必须具备三个要素:一是教师队伍.二是校舍设备,三是信息.”可见,信息资源对学校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重
由于课程性质和培养层次的不同,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介及考核方式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