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八年兵》一书,我连着读了三遍,每遍都有新感受。
所以能读三遍,首先是由于我与作者是相识时间不是很长的“老”朋友。我们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的作品,自然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其次是我俩年龄仿佛,经历相近,书中讲述的那个年代的事情,我们是共同经历者。只是他到了部队,我去了农村。当年与我一样别无选择地到农村去的人们对像他那样能够去部队还是满有些忿忿不平的,对于他经历的事,我自然会感兴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用老磨书中的语言风格来表述,那就是两个字:“耐读”——这本书耐读,多读几遍不觉得烦。
初读《六八年兵》,我被这本书独特的文字风格所吸引,难以释手。短促——全书基本没有长句子,多数句子只有几个字,许多句子只有一个字,像机关枪的点射,清脆、顿挫、明快、悦耳,使人耳目一新。从“引子”到“后记”共计44个部分的44个标题,每个标题最长的只有4个字,一半多都是2个字,还有2个标题只有1个字,甚至有一个没有字、用了一个省略号作标题。真是点到为止,惜墨如金,可以叹为观止。铿锵——书中许多话掷地有声,“一星唾沫一个坑”。极具力度,即使言“情”,也不见缠绵悱恻,尽显“兵书”刚劲的魅力。率直——说人说事,讲别人,谈自己,直截了当,一是一,二是二,实话实说,实情实写,不拐弯抹角,不拖泥带水,不文过饰非,不遮遮掩掩,尊重事实,恪守真诚,感人至深就成为无可避免。逼真——事件的叙述、人物的介绍、性格的揭示,情节的描写,虽然都是三言两语,但一语中的,画龙点睛,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达到逼真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每一个画面都因真实而美丽,每一个美丽都因真实而感人”。流畅—全书语言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幽默恢谐,像一曲美妙的轻音乐,让沉重的述说尽力不给人难以承接的重负。自然——全书没有做作,没有雕饰,以平常心,述平常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数家珍,朴实生动。作者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那人、那事、那情,讲给大家,让人心旷神怡,就像回归大自然一般惬意。
再读《六八年兵》,我恍然悟到这本书的力道,绝非仅仅停留在文字水平上。他对多种文学手法的运用竟是那样的娴熟,那样的自如,那样的不露痕迹,那样的浑然天成。这本书无疑经过了精心构思,“谋篇布局”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书中记述的全是作者亲历的在那个年代很普通的事情,但不露一星半点流水账的痕迹。作者说“这些话是喷出来的,压在小佬胸中多少年了”,正是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书中说人叙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约束,但全篇连贯通畅,整合有序,安排得水乳交融,编织得天衣无缝,读起来脉络清晰,眉目严整。说琐事儿而不零乱,谈常理儿而有意趣,实在难得。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故事叙述得绘声绘色,场景描写得真实可信,情节编排得曲折生动。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把突出“典型性”的表现技巧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写人、说事、论理、言情,都能抓住典型之处,寥寥数笔,即可传神。如“走火”一节,虽然场合不同,情节各异,但机枪、步枪、手枪,新兵、老兵、哨兵一起走火,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实在是绝妙运用“典型性”的神来之笔,可叹、可贺。
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六八年兵”是有深厚文化品位的兵。
三读《六八年兵》,掩卷沉思,冥冥之中,我似乎触摸到了一种境界。作者写这本书,其初衷一不为笔耕挣钱,二不为一鸣惊人,三不为宣传说教,倒大有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胸中块垒,一吐为快的意味。但文如其人,这是瞒不住的。书中字里行间,无意识中折射出的生辉的思想光华,不经意间燃烧着闪烁的精神薪火,成为了这本“兵书”的“兵魂”。
1968年,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年份。以1968年为界,“文化大革命”中轰轰烈烈的“炮打司令部”、“破四旧”、“大串联”、“造反夺权”落下了帷幕,曾经以“红卫兵”的身份全身心参加了这一过程的1966至1968年届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当年与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年份有瓜葛的一代人,其代表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所谓“老三届”的人。“六八年兵”,正是这代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这代人,有人说是被贻误的一代,有人说是被牺牲的一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断代”,易中天说是“可以出思想家”的一代。不管怎么评价这一代人,这代人基本上与共和国同龄,虽然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但亲身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他们的精神薪火不可谓不炽烈。《六八年兵》所蕴涵的精神薪火,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吃苦耐劳。“六八年兵”,种田、挖煤、打坝、烧砖、采石、筛沙、盖房、拉练,干尽了人间最繁重的力气活儿,风吹、日晒、雨淋、霜打、虫咬、蚊叮、酷暑、严寒,吃高粱米,住地窨子,尝遍了乾坤最艰苦的各种磨难事儿,从而造就了一股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儿。“六八年兵”的“孩儿们”和“孩儿们的孩儿们”,时过境迁,自找苦吃虽然没有必要,但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却是不应该丢掉的。
二是勇猛顽强。“野战军”、“林彪的‘三只虎”’,“傲气、霸气、硬气”,书中记述的故事,活脱一个“亮剑”再现。老一辈靠这种精神打江山,“六八年兵”靠这种精神保江山,下一代闯天下、干事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三是豁达乐观。《六八年兵》通篇洋溢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名利面前,豁达。困难面前,乐观。从不小肚鸡肠,从不斤斤计较。泰山压顶,笑对人生。过去叫作胸怀宽广,革命的乐观主义。现在过时了吗?
四是自强不息。老磨声言自己已经“退休”,并且“几年前就不求上进了”。但短短的时间内,又出画册,又出书,而且都是不干则已,干啥就要干成个样子。不愿虚度年华,不愿愧对人生,这是什么精神?
愿“六八年兵”的后代记住老磨转引放翁的告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愿“六八年兵”的后代记住老磨的祝愿:“一代比一代走得更远。”
录不知名人诗一首,与“六八年兵”及“六八年兵”的后代共勉:“英雄豪杰想当年,风流佣傥美名传。艰难苦困熬心志,玉汝于成终使然!”
更正与道歉
编辑部由于工作失误,在《博览群书》2009年第五期《陈乐民先生的启蒙》一文中,误配了何方先生的图片,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和由此给何方先生、资中筠先生造成的伤害,深深致歉。编辑部一定引以为鉴,努力做好今后的工作。
所以能读三遍,首先是由于我与作者是相识时间不是很长的“老”朋友。我们一见如故,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他的作品,自然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其次是我俩年龄仿佛,经历相近,书中讲述的那个年代的事情,我们是共同经历者。只是他到了部队,我去了农村。当年与我一样别无选择地到农村去的人们对像他那样能够去部队还是满有些忿忿不平的,对于他经历的事,我自然会感兴趣;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用老磨书中的语言风格来表述,那就是两个字:“耐读”——这本书耐读,多读几遍不觉得烦。
初读《六八年兵》,我被这本书独特的文字风格所吸引,难以释手。短促——全书基本没有长句子,多数句子只有几个字,许多句子只有一个字,像机关枪的点射,清脆、顿挫、明快、悦耳,使人耳目一新。从“引子”到“后记”共计44个部分的44个标题,每个标题最长的只有4个字,一半多都是2个字,还有2个标题只有1个字,甚至有一个没有字、用了一个省略号作标题。真是点到为止,惜墨如金,可以叹为观止。铿锵——书中许多话掷地有声,“一星唾沫一个坑”。极具力度,即使言“情”,也不见缠绵悱恻,尽显“兵书”刚劲的魅力。率直——说人说事,讲别人,谈自己,直截了当,一是一,二是二,实话实说,实情实写,不拐弯抹角,不拖泥带水,不文过饰非,不遮遮掩掩,尊重事实,恪守真诚,感人至深就成为无可避免。逼真——事件的叙述、人物的介绍、性格的揭示,情节的描写,虽然都是三言两语,但一语中的,画龙点睛,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达到逼真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谓“每一个画面都因真实而美丽,每一个美丽都因真实而感人”。流畅—全书语言行云流水,挥洒自如,酣畅淋漓,幽默恢谐,像一曲美妙的轻音乐,让沉重的述说尽力不给人难以承接的重负。自然——全书没有做作,没有雕饰,以平常心,述平常事,娓娓道来,如话家常,如数家珍,朴实生动。作者魂牵梦绕、刻骨铭心的那人、那事、那情,讲给大家,让人心旷神怡,就像回归大自然一般惬意。
再读《六八年兵》,我恍然悟到这本书的力道,绝非仅仅停留在文字水平上。他对多种文学手法的运用竟是那样的娴熟,那样的自如,那样的不露痕迹,那样的浑然天成。这本书无疑经过了精心构思,“谋篇布局”显然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书中记述的全是作者亲历的在那个年代很普通的事情,但不露一星半点流水账的痕迹。作者说“这些话是喷出来的,压在小佬胸中多少年了”,正是道出了其中的真谛。书中说人叙事,打破了时间空间的约束,但全篇连贯通畅,整合有序,安排得水乳交融,编织得天衣无缝,读起来脉络清晰,眉目严整。说琐事儿而不零乱,谈常理儿而有意趣,实在难得。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故事叙述得绘声绘色,场景描写得真实可信,情节编排得曲折生动。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把突出“典型性”的表现技巧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写人、说事、论理、言情,都能抓住典型之处,寥寥数笔,即可传神。如“走火”一节,虽然场合不同,情节各异,但机枪、步枪、手枪,新兵、老兵、哨兵一起走火,让人忍俊不禁,拍案叫绝,实在是绝妙运用“典型性”的神来之笔,可叹、可贺。
毛泽东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六八年兵”是有深厚文化品位的兵。
三读《六八年兵》,掩卷沉思,冥冥之中,我似乎触摸到了一种境界。作者写这本书,其初衷一不为笔耕挣钱,二不为一鸣惊人,三不为宣传说教,倒大有自说自话,自娱自乐,胸中块垒,一吐为快的意味。但文如其人,这是瞒不住的。书中字里行间,无意识中折射出的生辉的思想光华,不经意间燃烧着闪烁的精神薪火,成为了这本“兵书”的“兵魂”。
1968年,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年份。以1968年为界,“文化大革命”中轰轰烈烈的“炮打司令部”、“破四旧”、“大串联”、“造反夺权”落下了帷幕,曾经以“红卫兵”的身份全身心参加了这一过程的1966至1968年届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开始了上山下乡运动。当年与这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年份有瓜葛的一代人,其代表就是被人们称之为所谓“老三届”的人。“六八年兵”,正是这代人的组成部分之一。对于这代人,有人说是被贻误的一代,有人说是被牺牲的一代,还有人说这是一个“断代”,易中天说是“可以出思想家”的一代。不管怎么评价这一代人,这代人基本上与共和国同龄,虽然没有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战争年代,但亲身经历了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改革开放的30年,人生阅历不可谓不丰富,他们的精神薪火不可谓不炽烈。《六八年兵》所蕴涵的精神薪火,我以为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关注:
一是吃苦耐劳。“六八年兵”,种田、挖煤、打坝、烧砖、采石、筛沙、盖房、拉练,干尽了人间最繁重的力气活儿,风吹、日晒、雨淋、霜打、虫咬、蚊叮、酷暑、严寒,吃高粱米,住地窨子,尝遍了乾坤最艰苦的各种磨难事儿,从而造就了一股吃苦耐劳的精气神儿。“六八年兵”的“孩儿们”和“孩儿们的孩儿们”,时过境迁,自找苦吃虽然没有必要,但父辈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却是不应该丢掉的。
二是勇猛顽强。“野战军”、“林彪的‘三只虎”’,“傲气、霸气、硬气”,书中记述的故事,活脱一个“亮剑”再现。老一辈靠这种精神打江山,“六八年兵”靠这种精神保江山,下一代闯天下、干事业还需要这种精神吗?
三是豁达乐观。《六八年兵》通篇洋溢着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名利面前,豁达。困难面前,乐观。从不小肚鸡肠,从不斤斤计较。泰山压顶,笑对人生。过去叫作胸怀宽广,革命的乐观主义。现在过时了吗?
四是自强不息。老磨声言自己已经“退休”,并且“几年前就不求上进了”。但短短的时间内,又出画册,又出书,而且都是不干则已,干啥就要干成个样子。不愿虚度年华,不愿愧对人生,这是什么精神?
愿“六八年兵”的后代记住老磨转引放翁的告诫:“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愿“六八年兵”的后代记住老磨的祝愿:“一代比一代走得更远。”
录不知名人诗一首,与“六八年兵”及“六八年兵”的后代共勉:“英雄豪杰想当年,风流佣傥美名传。艰难苦困熬心志,玉汝于成终使然!”
更正与道歉
编辑部由于工作失误,在《博览群书》2009年第五期《陈乐民先生的启蒙》一文中,误配了何方先生的图片,特此更正,并向广大读者和由此给何方先生、资中筠先生造成的伤害,深深致歉。编辑部一定引以为鉴,努力做好今后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