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面子管理理论既适用于人际交往,又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电影《尖峰时刻》主要讲述了机缘巧合之下,来自中国的警探李和美国的警探卡特合作解救人质的故事,使用面子管理理论分析影片人物在交际互动过程中采取的不同面子策略、行为,将加深人们对面子管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处理和解决好现实生活中的面子冲突,并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关键词: 面子 管理理论 电影《尖峰时刻》
1.引言
“面子”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唐代张鷟在《游仙窟》中道:“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旧唐书·张浚传》载:“贼平之后,方见面子。”汉语里的“面子”是一个多义词,但中国人习惯把面子与“体面”相联系,中国人来往普遍讲究面子,追求体面。有关面子的学术研究始于西方,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对面子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理论构建。作为西方典型的面子理论之一,面子管理理论(FMT)解释了人际交往的重要特点,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都尽量保全自己和其他人的面子。面子管理理论既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拍摄于1998年的喜剧动作电影《尖峰时刻》讲述了机缘巧合之下,来自中国的警探(李)和美国的警探(卡特)合作解救人质的故事,使用面子管理理论分析影片中李、卡特与其他人在交际互动过程中采用的面子策略、行为,将加深人们对面子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在面子冲突语境下,面子策略选择的异同与结果,有益于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面子冲突,从而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2.面子与面子管理理论
2.1面子的概念及分类
面子是一种个人与社会都赞同的身份。二十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在1959年提出了面子的社会学概念,他认为观察面子就是“去研究社交互动的规则”。另一位学者Ho.D.Y.F则于197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期刊论文中提出自己的面子概念:“Face is never a purely individual thing. It does not make sense to speak of the face of an individual as something lodged within his person; it is meaningful only when his[or her] face is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that of others in the social network. ”(Ho.D.Y.F 1976)
Ho设定面子是一种交际互动现象,而非心理学的特点或者社会学的角色,只有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面子才会出现。虽然正确认识到面子产生的基础是人与人的交际活动,但Ho却把产生面子的交际活动同社会学、心理学割裂开来,这是矛盾的。Brown和Levinson(1978,1987)在他们的社交心理学理论“礼貌原则”中提出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的概念。积极面子指人们普遍喜欢让别人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是指人们不喜欢别人把想法强加在自己身上,能在不被别人干涉和阻碍的环境下做出行为。Cupach和Metts(1994)把面子定义为:“每个人表现在与他人具体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概念。”综上所述,面子涉及交际学、社会学与心理学,是个人在与他人的社交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概念。
Lim 与Bowers(1991)把面子产生的根源划分为的三个维度即:欲望或需求、包容或感情和控制欲,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将面子划分为三种类型:团体面子(出自融入集体、团结的需要)、能力面子(出自受到喜爱,重视和得到赞许的需要)及自主面子(出自个人控制独立性的需要)。
2.2面子管理理论
FMT(Face Management Theory)被称为面子管理理论,它让人们识别、运用及操纵保存面子和威胁面子的交际行为。1994年Cupach和metts指出,在正常的条件下,有交际能力的人会相互配合,保持双方的面子。他们假定面子管理理论能解释我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应对面子受到威胁的情况。
2.2.1基本概念
面子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面子威胁、面子保全和面子给予(Brown
关键词: 面子 管理理论 电影《尖峰时刻》
1.引言
“面子”说法源于中国古代,唐代张鷟在《游仙窟》中道:“辉辉面子,荏苒畏弹穿;细细腰支,参差疑勒断。”《旧唐书·张浚传》载:“贼平之后,方见面子。”汉语里的“面子”是一个多义词,但中国人习惯把面子与“体面”相联系,中国人来往普遍讲究面子,追求体面。有关面子的学术研究始于西方,迄今为止,西方学者对面子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理论构建。作为西方典型的面子理论之一,面子管理理论(FMT)解释了人际交往的重要特点,认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都尽量保全自己和其他人的面子。面子管理理论既适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又适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
拍摄于1998年的喜剧动作电影《尖峰时刻》讲述了机缘巧合之下,来自中国的警探(李)和美国的警探(卡特)合作解救人质的故事,使用面子管理理论分析影片中李、卡特与其他人在交际互动过程中采用的面子策略、行为,将加深人们对面子理论知识的理解,认识在面子冲突语境下,面子策略选择的异同与结果,有益于处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面子冲突,从而促进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形成。
2.面子与面子管理理论
2.1面子的概念及分类
面子是一种个人与社会都赞同的身份。二十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在1959年提出了面子的社会学概念,他认为观察面子就是“去研究社交互动的规则”。另一位学者Ho.D.Y.F则于1976年美国社会心理学期刊论文中提出自己的面子概念:“Face is never a purely individual thing. It does not make sense to speak of the face of an individual as something lodged within his person; it is meaningful only when his[or her] face is considered in relation to that of others in the social network. ”(Ho.D.Y.F 1976)
Ho设定面子是一种交际互动现象,而非心理学的特点或者社会学的角色,只有在与他人交际过程中,面子才会出现。虽然正确认识到面子产生的基础是人与人的交际活动,但Ho却把产生面子的交际活动同社会学、心理学割裂开来,这是矛盾的。Brown和Levinson(1978,1987)在他们的社交心理学理论“礼貌原则”中提出积极面子与消极面子的概念。积极面子指人们普遍喜欢让别人赞同和喜爱;消极面子是指人们不喜欢别人把想法强加在自己身上,能在不被别人干涉和阻碍的环境下做出行为。Cupach和Metts(1994)把面子定义为:“每个人表现在与他人具体互动过程中的自我概念。”综上所述,面子涉及交际学、社会学与心理学,是个人在与他人的社交互动过程中形成的自我概念。
Lim 与Bowers(1991)把面子产生的根源划分为的三个维度即:欲望或需求、包容或感情和控制欲,在此基础上他们又将面子划分为三种类型:团体面子(出自融入集体、团结的需要)、能力面子(出自受到喜爱,重视和得到赞许的需要)及自主面子(出自个人控制独立性的需要)。
2.2面子管理理论
FMT(Face Management Theory)被称为面子管理理论,它让人们识别、运用及操纵保存面子和威胁面子的交际行为。1994年Cupach和metts指出,在正常的条件下,有交际能力的人会相互配合,保持双方的面子。他们假定面子管理理论能解释我们在交际过程中如何应对面子受到威胁的情况。
2.2.1基本概念
面子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包括面子威胁、面子保全和面子给予(Br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