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60年前,有位诗人站在铁岭古城的北城门楼上,极目天涯,感慨万端,吟道:“满天秋色正苍凉,同上高楼纵目望。千里风烟连塞北,一城砧杵送夕阳……”这位对辽北大地深有感情的人是谁呢?他就是曾名震一时的清代铁岭诗人、书法家魏燮均。
魏燮均(1812—?),字子亨,又字公隐,号铁民,耕石老人。他的原名叫昌泰,因为羡慕郑板桥(郑燮)的为人,而后改为燮均。他出生于铁岭城南后八里庄,1848年移居红杏村(今李千户乡红杏屯)。出身于没落的知识分子家庭,咸丰年间为府学贡生。同治、光绪年间,多临银冈书院,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书院的佼佼者,它藏书最多,许多名家学者在此讲学,“致知格物”、“以救天下之苍生”是其教学理念。魏燮均在这里读书、写诗,深受“银冈文化”的熏陶,培养和丰富了其民本思想。他因家贫未仕,久居农村,主业舌耕,曾参加过诗社,修补过《铁岭县志》,在外地做过几年书记小职。他游览名川大山,知识丰富。他工书法,一时地方许多碑记的撰书竟出其手,如有《山东会馆公议记》、《龙首山慈清寺碑记》、《范河洞重修慈觉寺碑记》、《农神庙碑记》等。另外,他还写了不少诗文杂著:《香雪斋笔记》、《梦梅轩杂著》、《荒史纪闻》、《采遗集》、《嗣响唐音集》……可惜多已失传,只有《九梅村诗集》(印本)传世。“此身不为事王侯”(《到京》),他一生怀才不遇,在贫困落拓中度过。
魏燮均酷爱诗歌创作。他不仅“贫买奇书藏秘箧,饱收佳句入奚囊”(刘记《寄怀》),而且还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游览各地风物,亲睹黎民涂炭,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源泉。他把自己平日所见到的“可喜、可愕、可歌、可泣之境,无不诗发之。”(《九梅村诗集·自序》)一生共写出诗歌三千多首。现在能见到的有一千多首,其中许多诗歌很有文采,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成为辽海现实主义文库中不朽的珍品。
魏燮均的诗歌题材很广泛,多是抒情咏怀诗。体裁有古诗,也有近体;有五言的,也有七言的,而五言诗尤工。纵观全诗,存在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特征,是它进步的思想和高度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它具有反对专制政治的民主精神和人民的爱国情绪。有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美丽山河的歌颂、真挚情感的抒发。魏燮均诗的人民性,大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和他们的理想愿望
《大水行》、《大火行》、《流民行》、《赈灾行》、《荒年叹》等篇中如实地再现了一百年前天灾人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诗人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火灾中“四邻一片声喧嚣”(《大火行》)的惨景,和“衣食全家缺,冰霜老屋多”(《贫家》)的农村萧条景象,以及“五更霜月寒,碌碡声亦苦”(《秋日田野杂咏》)农民连夜苦打场的情景。我们还可以看到“灾黎忍饥待不得,拥衙乞命喧如雷”(《赈灾行》)这人民反饥饿斗争的场面。在《荒年叹》一诗中,诗人含着泪水写道:“愁云蔽海隅,白日无辉光,饥民四野哭,怨气干穷苍……树皮早食尽,安得藜藿汤?忍饥甘待毙,掩户全家僵。触目惨何极,酸侧泪淋浪。”这真堪是一次血泪的控诉!
农民渴望安居乐业,没灾荒、有衣穿,没战争、有饭吃,儿子能成家,孩子能念书。诗歌展示了人民的这一愿望,可是现实生活与此正相反。诗人久居农村,交了不少农民朋友。他“每闻乡老言,朴讷无支离”(《杂述六首》)能从中悟出一定道理来。一个夏日中午,他乘凉树下,和老农攀谈起来写了《夏日与村人闲话》一诗:
老农不读书,言词率直朴。
相见说禾稼,次语种树木。
比岁值荐饥,全家缺饣亶粥。
小儿已及婚,聘财苦不足。
诸孙渐成童,无力使就塾。
旧累偿未清,新逋积又续。
今年雨水稀,未卜秋丰熟。
耕牛多有灾,死者无遗犊。
兵差况又过,严于催租促。
秋来天气凉,老稚衣未赎。
老农纯朴的语言,句句真切,字字酸辛。天灾、人祸、无衣、少食、儿子娶不起媳妇,孙子念不起书,旧累没去,新累又来了。诗人接着说:“我闻老农言,仰天叹欲哭,世上贫贱人,夫岂老翁独?”这里诗人从一户农民的贫困中,看到和揭示了当时有更多的人正在受苦这样一个社会问题。
一天,诗人去盖平,途遇逃荒的群众十分凄凉:扶老携幼、卖儿卖女,使他“泪眼惊心魄”,于是写了《流民行》一诗予以实录。诗中说他怜悯异常,曾“解囊薄赠”,但同时又感到“小惠焉能均”?接着感慨地说:“恨无百万钱,偏济流离人……安得千万厦,庇比哀鸿身?”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已跃然纸上。
二、作品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抨击和揭露
社会上劳动人民为什么苦难深重?清代的魏燮均是回答不了的。但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了黑暗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客观上找到了一些原因。诗人在一些诗歌中,揭露了社会上的畸形怪态,指出:“耕则饥无粮,桑则寒无服。”(《行路难》)“穷人为鱼肉,……洁行反为辱。”(《杂述》)而那些“里巷庸碌人”却“往往多厚福”(《杂述》)。诗人对社会强加给人民身上的兵差、徭役、重租、苛税表示了极大的愤懑,说:“饥寒复徭役,常使壮心惊”(《感遇》),“债严求割产,税酷患催科”(《贫家》)苍天之下,为什么如此不公平?诗人进一步指出,是“朝廷有奸匿,窃权酿祸水,草野有凶民,横行压乡里,彼苍岂不知,故纵犹未已。”(《杂役》)是有意识向人民的盘剥。
同治年间,兵役繁重。《秋夜》一诗反映说:
天际月如钩,微光照挹娄。
星汉一声雁,城郭万家秋。
戍客无消息,闺人动远愁。
年华惊又暮,战伐几时休?
这是诗人过挹娄古城(今铁岭新台子乡懿路村)的触景生情之作。长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愁。“战役几时休?”诗人情不自禁向穷兵黩武的朝廷发出了强烈的质问! 三、作品表现了爱国反帝思想,抒发了他忧国忧民之情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占领天津,洗劫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外反动派勾结,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这一严峻的现实,给了魏燮均强烈的刺激。他为这民族的浩劫怅然泣下,写诗吟道“烽火不知何时靖,凭栏凝眺涕苍茫。”“烽烟何日息,寓目独伤情。”对“英夷……入寇”又是恨,又是怨。
六年后,他去营口登上当年防英的战地工事———将军台时,更不忘这段历史,写诗咏道:“将军台上息风烟,留得孤台望海船,此是当年用兵地,曾防夷寇入营川。”(《营川绝句》)这里诗人对人民的反帝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颂和深深的怀念。魏燮均强烈的爱国精神直到晚年仍在燃烧,他在自己的自序中深情地说:“海内多故,而外患未宁,人多忧之。老人(魏燮均自称———笔者注)尝奋袂而起,慨然长叹曰:‘大丈夫负七尺躯,不能跃马疆场,提戈灭虏为国家雪愤,而徒甘心草莽,没世无闻,诚虚生可耻也。嗟乎!此独故人商君知之耳?自商君捐馆后也,无知已久,不闻理乱,岂敢复言天下事乎?’今老且病,心力俱隳,而曩昔澄清之志终未忘也。”(《耕石老人传》)
四、作品歌颂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赞美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
写景诗在魏燮均全部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步履所及之处,那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无不入诗。开原、昌图、铁岭等地辽北风物乃至鞍山、北镇、营口、金州、辽阳、海城、北京等名城重镇都有所咏。就写山论,有北京的西山、鞍山的千山、北镇的医巫闾山、金州的大赫山、山海关马兰山、熊岳的望儿山、铁岭的帽峰山、龙首山……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力,把山描写得十分生动。有的壮丽,有的幽静,有的则和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开拓出新的境界。诗人在《夏日与蕉园游帽峰》一诗中描写了帽峰山的形象:
盘曲下层磴,薜萝青拂衣。
谷云迎客起,野鸟见人飞。
寺僻径双引,树深山四围。
忽闻清磬响,知是近禅扉。
其诗境深邃隽永,静中有动,动中显静。诗人给予曲磴、谷云、野鸟、山树、清磬、禅扉以特定的色彩,并做了特定的描写。于是在我们眼前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美丽图画———云树迷离的铁岭八景之一“帽峰云树”,使人读后有亲临其境之感。诗人在《春日游龙首》一诗中,则描写了他登龙首山极目远眺的感受:“水流平野曲,云散远天晴,翘首东南望,群峰叠翠横。”那美丽的锦绣山河尽收眼底,它唤起了诗人,也唤起了读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诗人生活的年代,是清嘉庆末到光绪初近百年间。这正是满清政府残酷统治各族人民、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年代。诗人能正视现实,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不但同情,而且称赞受压迫的“田家碌碌翁”的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魏燮均的诗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因受时代的限制,魏燮均诗歌的人民性也存在某些局限性。如个别诗具有封建忠君思想和唯心主义宿命论观点,虽如此,但它仍不失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铁岭历史文库中闪光。
魏燮均(1812—?),字子亨,又字公隐,号铁民,耕石老人。他的原名叫昌泰,因为羡慕郑板桥(郑燮)的为人,而后改为燮均。他出生于铁岭城南后八里庄,1848年移居红杏村(今李千户乡红杏屯)。出身于没落的知识分子家庭,咸丰年间为府学贡生。同治、光绪年间,多临银冈书院,银冈书院是东北清代书院的佼佼者,它藏书最多,许多名家学者在此讲学,“致知格物”、“以救天下之苍生”是其教学理念。魏燮均在这里读书、写诗,深受“银冈文化”的熏陶,培养和丰富了其民本思想。他因家贫未仕,久居农村,主业舌耕,曾参加过诗社,修补过《铁岭县志》,在外地做过几年书记小职。他游览名川大山,知识丰富。他工书法,一时地方许多碑记的撰书竟出其手,如有《山东会馆公议记》、《龙首山慈清寺碑记》、《范河洞重修慈觉寺碑记》、《农神庙碑记》等。另外,他还写了不少诗文杂著:《香雪斋笔记》、《梦梅轩杂著》、《荒史纪闻》、《采遗集》、《嗣响唐音集》……可惜多已失传,只有《九梅村诗集》(印本)传世。“此身不为事王侯”(《到京》),他一生怀才不遇,在贫困落拓中度过。
魏燮均酷爱诗歌创作。他不仅“贫买奇书藏秘箧,饱收佳句入奚囊”(刘记《寄怀》),而且还广泛接触社会生活,游览各地风物,亲睹黎民涂炭,不断丰富自己的创作源泉。他把自己平日所见到的“可喜、可愕、可歌、可泣之境,无不诗发之。”(《九梅村诗集·自序》)一生共写出诗歌三千多首。现在能见到的有一千多首,其中许多诗歌很有文采,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面貌,成为辽海现实主义文库中不朽的珍品。
魏燮均的诗歌题材很广泛,多是抒情咏怀诗。体裁有古诗,也有近体;有五言的,也有七言的,而五言诗尤工。纵观全诗,存在一个重要特点———具有高度的人民性。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人民性特征,是它进步的思想和高度艺术性的完美统一。它具有反对专制政治的民主精神和人民的爱国情绪。有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以及对美丽山河的歌颂、真挚情感的抒发。魏燮均诗的人民性,大体反映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作品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生活和他们的理想愿望
《大水行》、《大火行》、《流民行》、《赈灾行》、《荒年叹》等篇中如实地再现了一百年前天灾人祸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在诗人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火灾中“四邻一片声喧嚣”(《大火行》)的惨景,和“衣食全家缺,冰霜老屋多”(《贫家》)的农村萧条景象,以及“五更霜月寒,碌碡声亦苦”(《秋日田野杂咏》)农民连夜苦打场的情景。我们还可以看到“灾黎忍饥待不得,拥衙乞命喧如雷”(《赈灾行》)这人民反饥饿斗争的场面。在《荒年叹》一诗中,诗人含着泪水写道:“愁云蔽海隅,白日无辉光,饥民四野哭,怨气干穷苍……树皮早食尽,安得藜藿汤?忍饥甘待毙,掩户全家僵。触目惨何极,酸侧泪淋浪。”这真堪是一次血泪的控诉!
农民渴望安居乐业,没灾荒、有衣穿,没战争、有饭吃,儿子能成家,孩子能念书。诗歌展示了人民的这一愿望,可是现实生活与此正相反。诗人久居农村,交了不少农民朋友。他“每闻乡老言,朴讷无支离”(《杂述六首》)能从中悟出一定道理来。一个夏日中午,他乘凉树下,和老农攀谈起来写了《夏日与村人闲话》一诗:
老农不读书,言词率直朴。
相见说禾稼,次语种树木。
比岁值荐饥,全家缺饣亶粥。
小儿已及婚,聘财苦不足。
诸孙渐成童,无力使就塾。
旧累偿未清,新逋积又续。
今年雨水稀,未卜秋丰熟。
耕牛多有灾,死者无遗犊。
兵差况又过,严于催租促。
秋来天气凉,老稚衣未赎。
老农纯朴的语言,句句真切,字字酸辛。天灾、人祸、无衣、少食、儿子娶不起媳妇,孙子念不起书,旧累没去,新累又来了。诗人接着说:“我闻老农言,仰天叹欲哭,世上贫贱人,夫岂老翁独?”这里诗人从一户农民的贫困中,看到和揭示了当时有更多的人正在受苦这样一个社会问题。
一天,诗人去盖平,途遇逃荒的群众十分凄凉:扶老携幼、卖儿卖女,使他“泪眼惊心魄”,于是写了《流民行》一诗予以实录。诗中说他怜悯异常,曾“解囊薄赠”,但同时又感到“小惠焉能均”?接着感慨地说:“恨无百万钱,偏济流离人……安得千万厦,庇比哀鸿身?”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已跃然纸上。
二、作品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给予了一定程度的抨击和揭露
社会上劳动人民为什么苦难深重?清代的魏燮均是回答不了的。但他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真实地反映了黑暗社会的某些本质方面,客观上找到了一些原因。诗人在一些诗歌中,揭露了社会上的畸形怪态,指出:“耕则饥无粮,桑则寒无服。”(《行路难》)“穷人为鱼肉,……洁行反为辱。”(《杂述》)而那些“里巷庸碌人”却“往往多厚福”(《杂述》)。诗人对社会强加给人民身上的兵差、徭役、重租、苛税表示了极大的愤懑,说:“饥寒复徭役,常使壮心惊”(《感遇》),“债严求割产,税酷患催科”(《贫家》)苍天之下,为什么如此不公平?诗人进一步指出,是“朝廷有奸匿,窃权酿祸水,草野有凶民,横行压乡里,彼苍岂不知,故纵犹未已。”(《杂役》)是有意识向人民的盘剥。
同治年间,兵役繁重。《秋夜》一诗反映说:
天际月如钩,微光照挹娄。
星汉一声雁,城郭万家秋。
戍客无消息,闺人动远愁。
年华惊又暮,战伐几时休?
这是诗人过挹娄古城(今铁岭新台子乡懿路村)的触景生情之作。长年的战争,给人民带来了深愁。“战役几时休?”诗人情不自禁向穷兵黩武的朝廷发出了强烈的质问! 三、作品表现了爱国反帝思想,抒发了他忧国忧民之情
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占领天津,洗劫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中外反动派勾结,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这一严峻的现实,给了魏燮均强烈的刺激。他为这民族的浩劫怅然泣下,写诗吟道“烽火不知何时靖,凭栏凝眺涕苍茫。”“烽烟何日息,寓目独伤情。”对“英夷……入寇”又是恨,又是怨。
六年后,他去营口登上当年防英的战地工事———将军台时,更不忘这段历史,写诗咏道:“将军台上息风烟,留得孤台望海船,此是当年用兵地,曾防夷寇入营川。”(《营川绝句》)这里诗人对人民的反帝斗争,给予了热情的赞颂和深深的怀念。魏燮均强烈的爱国精神直到晚年仍在燃烧,他在自己的自序中深情地说:“海内多故,而外患未宁,人多忧之。老人(魏燮均自称———笔者注)尝奋袂而起,慨然长叹曰:‘大丈夫负七尺躯,不能跃马疆场,提戈灭虏为国家雪愤,而徒甘心草莽,没世无闻,诚虚生可耻也。嗟乎!此独故人商君知之耳?自商君捐馆后也,无知已久,不闻理乱,岂敢复言天下事乎?’今老且病,心力俱隳,而曩昔澄清之志终未忘也。”(《耕石老人传》)
四、作品歌颂了祖国的大好山河,赞美了名胜古迹和自然风光
写景诗在魏燮均全部诗歌中占有重要位置。他步履所及之处,那名山大川、古迹名胜无不入诗。开原、昌图、铁岭等地辽北风物乃至鞍山、北镇、营口、金州、辽阳、海城、北京等名城重镇都有所咏。就写山论,有北京的西山、鞍山的千山、北镇的医巫闾山、金州的大赫山、山海关马兰山、熊岳的望儿山、铁岭的帽峰山、龙首山……诗人驰骋丰富的想象力,把山描写得十分生动。有的壮丽,有的幽静,有的则和民间传说联系在一起,开拓出新的境界。诗人在《夏日与蕉园游帽峰》一诗中描写了帽峰山的形象:
盘曲下层磴,薜萝青拂衣。
谷云迎客起,野鸟见人飞。
寺僻径双引,树深山四围。
忽闻清磬响,知是近禅扉。
其诗境深邃隽永,静中有动,动中显静。诗人给予曲磴、谷云、野鸟、山树、清磬、禅扉以特定的色彩,并做了特定的描写。于是在我们眼前构成了一幅幽静的美丽图画———云树迷离的铁岭八景之一“帽峰云树”,使人读后有亲临其境之感。诗人在《春日游龙首》一诗中,则描写了他登龙首山极目远眺的感受:“水流平野曲,云散远天晴,翘首东南望,群峰叠翠横。”那美丽的锦绣山河尽收眼底,它唤起了诗人,也唤起了读者对祖国河山的无限热爱。
诗人生活的年代,是清嘉庆末到光绪初近百年间。这正是满清政府残酷统治各族人民、国内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的年代。诗人能正视现实,真实地反映了人民的痛苦生活,不但同情,而且称赞受压迫的“田家碌碌翁”的纯朴、善良、勤劳、勇敢,这实在是难能可贵的。魏燮均的诗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
因受时代的限制,魏燮均诗歌的人民性也存在某些局限性。如个别诗具有封建忠君思想和唯心主义宿命论观点,虽如此,但它仍不失为珍贵的文化遗产,在铁岭历史文库中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