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感悟心随意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fe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做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老师往往力图通过安排动笔的环节来体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但细细推敲很多“写”的环节,又会发现有些漫无目的、脱离文本,写出来的话是空话、套话,不能体现教学的实效性。那么,怎么样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设计动笔环节呢?以下教学实践或许会给我们一些启发。
  一、在重点处,感悟中动笔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重点之处。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细心研读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在引导学生进行感悟的同时动笔,即可以看出学生感悟的深浅,也向学生传输了心笔合一的含义。如:《爬天都峰》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读懂一老一小是如何从对方身上汲取力量的。文中只有对“我”爬山的描写,而没有对这位老者爬山的具体描写。老师就抓住这个“爬”让学生充分感悟,并在此处设计动笔环节。
  师问:“我”是怎么爬的?生答: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师问:你能想象老爷爷是怎么爬山的?生答:老爷爷不仅是手脚并用,还用上了拐棍;老爷爷不能像小猴子一样灵活,但他的步伐却很稳健;老爷爷身子前倾,只看着脚下……
  此时,老师让学生动笔写出老爷爷爬山的动作,并想象我会怎样鼓励老爷爷。
  生:老爷爷一步一步向峰顶爬去,一会拽着铁链,一会拄着拐杖吃力地向上爬。我回过头对老爷爷说:“爷爷,加油!”老爷爷冲我摆摆手,又拽着铁链向上爬。
  此处的动笔,不仅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而且突出了文章的重点,为学生学会读书铺石搭路,让教学落在实处。
  二、在难点处,理解中动笔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往往会发现文章中有学生比较难懂的地方,有时是一个词,有时是一个句子。教师会选择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来突破难点。在教学实际中,我们不妨在难点处安排动笔,能巧妙地化难为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学《风筝》一课时,“憧憬”一词不好理解。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憧憬”就是“向往”的意思,但这个答案依然比较模糊,似懂非懂。一位老师在此处设计了动笔。
  师:回忆你做过的最好的手工,你们一边做,心里一边美美地想着什么呢?动笔写下来。
  生:我一边精心地做着风筝,一边美美地想:我做的风筝一定能飞过树梢,飞得最高。
  师:我们一边做一边美美地想,这美好的向往就是——
  生:憧憬。
  这位老师紧紧抓住“憧憬”这个有价值的词语,让学生动笔,充分挖掘了词语隐含的意思,即让学生理解了词语,又加深了学生的情感体验,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啊!
  三、在精彩处,动情中动笔
  在传统的阅读课上,常常会看到这样的动笔设计:同学们,课文学完了,你想对谁说什么?请你写下来。学生写来写去,无非就是一些老掉牙的东西。究其原因,学生不是有感而发,而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而写。这样的动笔毫无意义,也没有达到训练语言表达或者升华情感的目的。
  情动而辞发。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带着学生以情入文、入文动情,在和文本对话的过程中产生共鸣。如:《给予树》写的是圣诞节前夕,女儿金吉娅看到了援助中心的给予树,用给亲人买礼物的仅有的二十美元买了一个漂亮的洋娃娃,送给了援助中心的女孩。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说说自己收到的最感动的礼物,在学生情绪激动、动情讲述的时候,话锋一转,你们非常感谢给你们送礼物的人,那么,现在你就是文中那个小女孩,请你对金吉娅说说你心中想说的话。
  生:谢谢你,金吉娅。你送我的洋娃娃真漂亮,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
  生:金吉娅,你是不是圣诞老人派来的啊,给我带来了幸福,谢谢你!
  这个恰到好处的动笔就把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很好地结合在一起了。在充满温馨的音乐的伴奏下,学生动情地朗读着自己的动笔作品,真情流露、质朴无华,课堂上充满了浓浓的语文味和人情味,课堂也因此变得富有诗意。
  其实,在教学中,听写、标画、批注、补白、续写、仿写等都是动笔的一种形式,教师要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思考的痕迹,让学生把对阅读文本中的思索和感悟、欣赏和质疑、愤怒和感动等适当地进行动笔,就是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最好的统一,也是老师整体教学素养的最好体现。
  参考文献:
  钱俊元.论学生阅读过程中旁通思维的培养[J].天津教育,1998(2).
其他文献
摘 要:研究性学习具有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特点,它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语文,让学生尽情地朗读,默默地思考,大胆地探索,自主合作,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不断地表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因此,在小学进行研究性阅读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和学会用心去感悟文本,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学生真正成为学语文,爱语文,用语文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研究性学习;探究 
从事教师工作二十年,在与学生一起上课、学习以及共同探讨问题的过程中,看到了学生的激情与无忧无虑的快乐,同时也在他们犯下了错误后,进行语重心长的教育和严肃认真的批评,既有开玩笑式的嗔怒,更有恨其不努力时的痛心。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也在深深地思考着,我们面临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综合体,处于快速成长中的青少年,他们受到年龄、性格、知识、心理、行为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其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益于学生的智力、技能和创造才能的发展,有利于学生的直观能力、演绎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经过对初中数学作业现状的调研及分析,发现初中生的数学作业负担过重,虽然教育部多次下文件,各级教育部门,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但是风一吹过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一定的阅读习惯,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一目标光靠课内阅读显然不能完全实现,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既是课内教学有效的补充,又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必要。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是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保证,是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途径,是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必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策略;有效性  我们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误区。教学活动中往往重视教材的
美国当代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说:“未来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将不再取决于他已经知道多少,而是看他怎样才能学到更多,这便是知识劳动者的一个显著特征。”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学习,提高思维能力,所以我们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力”。  “问题化”学习系统是文路、教路、学路的高度统一。它强调学生、教师和教材在提高课堂效率方面同等重要。它以学科的问题为基点,以学生的问题为系统,以老师的问题为引导。
摘 要:长久以来,英语作业设计形式单一,没有切实发挥出作业应有的功能,缺乏有效性。为此通过实践探索和“作业备案制”的实施对提高课堂教学中作业设计的有效性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关键词:作业设计;有效性;实践;作业备案制  自我校市级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立项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索实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以期形成适合
作文本来是一件乐事,可有不少学生畏之所虎。究其原因是:小学生作文本来就是一场游戏,一种创造性的游戏,可很多教师“剥夺”了学生“玩”的权力,不给学生“玩”的机会,人为拔高要求,追求成人化的尽善尽美,再加上机械死板的技巧教学,生搬硬套的写作方式,使本来趣味多多的作文,成了学生难以承受之重。  笔者最近听了一节课,颇受启发。课堂上开展了几个有趣的作文游戏,教师教得生动,学生学得快乐、玩得开心,效果非常好
摘 要:从关注学生的细节行为出发,寓规范、寓教育、寓关爱、寓榜样、寓特色建设于细节,在人文化的教育环境中提升学生的主体价值与意义,打造成就学生完美人生的奠基工程。  关键词:细节;学校德育;文化建设  德育文化,是全体师生在学校历史发展中与长期德育实践中创造积淀并共同遵循的办学理念、道德准则、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教风学风的总和以及体现这些内容的各项物质载体和行为方式,是新课程背景下素质教育的核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小学语文纲要》指出:“小学作文教学,既能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写作能力,又能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作文教学既是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手段,又是对学生人格的提升。再看作文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的基本要求,是直接关联、相辅相成的
传统的语文作业常常以重复性的、应试性的、单一的书面作业居多,机械单调、枯燥乏味,缺乏情趣,因而往往收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拓展型作业,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空间,更多的渠道,更多的形式,更多的信息,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促进了学生语文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知识运用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趣——注重趣味性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