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草原》一文运用了“朴实记录”的表述方式。要让学生理解和认同这一写法,教师就要引领学生探究“朴实”背后的缘由,体会这样写的妙处,通过扩充、联系、罗列、迁移等方式,让学生明白写作手法是为写作意图服务的,使其在语言实践中内化这一表达方法。
【关键词】表达方法;扩充法;联系法;罗列法;迁移法
下午放学后,有学生来到办公室,谈起《草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时,咕哝了一句:“《草原》是老舍写的,人人都说好!如果我也像文章后面那样,写得如此简单,你肯定要批评我了!”笔者不禁错愕,回想起上课时的情景……
《草原》一文中,老舍怀揣着对草原的热爱,描写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其表达情感主要运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抒胸臆,如“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第二种是精细描写,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第三种是朴实记录,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对于前两种写法,学生很快能理解与领悟,令人头疼的是后者。课上,笔者围绕核心问题“从哪里看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先请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并讲述理由,再结合学生汇报,引导他们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的情感。笔者采取直接告知的方式,揭示作者运用了“朴实记录”的写法。为了让学生理解,还补充了一段有关鄂温克姑娘们的容貌描写,指出作者只是用简朴的语言进行描述,没有对人物展开精细刻画。
然而,从学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们通过对比认识了“朴实”的语言风格,但并没有理解为何如此朴实,甚至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不妥的。笔者教学时没有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填鸭式的灌输无疑剥夺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其实应该再向前走一步,引领学生探究“朴实”的缘由。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学习才不会浮于表面。
经过重新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四步走,引导学生学习“朴实记录”这一表达方法。
一、扩充法——体会朴实记录的必要
教师可择三处来进行扩充描写。试举例如下——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后面加入对马、车的描写,读起来会怎样?不行啊,跑题了。文章不是为了介绍马与车,而是为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后面加入对主人们的刻画,有外貌、神态、语言、细节,读起来会怎样?不行啊,又跑题了。这里不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而是为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后面加入对歌声的描绘,读起来会怎样?不行啊,还是跑题了。这么写不是为了介绍一门艺术,而是为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只需三处,学生便会发现,加入精细描写后,重点反而模糊了,有“画蛇添足”的嫌疑。
二、联系法——探究朴实记录的用意
有学生会问:“为何前面迎客时,老舍要精细地刻画呢?”
联系上文对比,可见学生所言非虚。在迎客时,作者展开了精细描写——“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为什么这里要写得如此精细呢?细细推敲语言,可以发现每一处都表现出草原人民的热情。“风吹来的”,表现出草原人民迫切的心情,以风一般的速度来迎接“我们”;“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表现出草原人民迎客十分隆重,穿着民族服装,大老远地赶来迎接;“飞”,表现出草原人民热情如火,速度惊人;“像一条彩虹”,传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可见,不管是“精细”,还是“朴实”,都要为写作意图服务。
三、罗列法——感受朴实记录的效果
“请读后三个自然段,说说还有哪里的描写体现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通过学生的汇报,大家会发现整整三段都是朴实的记录。这时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字,解开语言的密码,感受蒙汉人民之间滚烫的情意。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握手”是一种礼节,“总是”“握住不散”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带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现场模仿蒙汉两族人民见面时的情境,明白“再”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联系上文,“再”再次出现,又一次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如“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人很多”“几十里外”;“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中的“大盘”;“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中的“干部”“七十岁的老翁”。教师要适时整理作者观察的角度,如人数、距离、食物、典型人物、民俗等,使学生明白虽然作者的语言朴实,但处处透露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现了蒙汉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意。
四、迁移法——运用朴实记录的方法
文本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教师可以将文本与生活对接,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片段,在语言实践中内化习得的表达方法。
如请学生回想曾经受到谁的热情招待,朴实记录人物的表现,突出人物的热情好客。写作时,学生可以向作者取经:借助文本的语言,选用典型的字词,如“再”“总是”;选用不同的角度,如人数、食物、民俗等。学生既有生活经验,又有方法支撑,写起来自然轻松得多。
吴忠豪老师说过,不要陷入“发现语言规律”的误区,而是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运用中掌握语言的规律。但很多教师经常忘了这一点,迁移法则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经过这样四个层次的学习,学生才能真正认同“朴实”的必要,而不仅仅因为作者是“老舍”。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 243181)
【关键词】表达方法;扩充法;联系法;罗列法;迁移法
下午放学后,有学生来到办公室,谈起《草原》(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这篇课文时,咕哝了一句:“《草原》是老舍写的,人人都说好!如果我也像文章后面那样,写得如此简单,你肯定要批评我了!”笔者不禁错愕,回想起上课时的情景……
《草原》一文中,老舍怀揣着对草原的热爱,描写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其表达情感主要运用了三种方法:第一种是直抒胸臆,如“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第二种是精细描写,如“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第三种是朴实记录,如“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
对于前两种写法,学生很快能理解与领悟,令人头疼的是后者。课上,笔者围绕核心问题“从哪里看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先请学生找到相关语句并讲述理由,再结合学生汇报,引导他们品味语言,体会人物的情感。笔者采取直接告知的方式,揭示作者运用了“朴实记录”的写法。为了让学生理解,还补充了一段有关鄂温克姑娘们的容貌描写,指出作者只是用简朴的语言进行描述,没有对人物展开精细刻画。
然而,从学生的话中不难看出,他们通过对比认识了“朴实”的语言风格,但并没有理解为何如此朴实,甚至认为作者这样写是不妥的。笔者教学时没有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填鸭式的灌输无疑剥夺了他们学习的过程。其实应该再向前走一步,引领学生探究“朴实”的缘由。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学习才不会浮于表面。
经过重新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教学中可以四步走,引导学生学习“朴实记录”这一表达方法。
一、扩充法——体会朴实记录的必要
教师可择三处来进行扩充描写。试举例如下——
“‘蒙古包外,许多匹马,许多辆车’后面加入对马、车的描写,读起来会怎样?不行啊,跑题了。文章不是为了介绍马与车,而是为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主人们下了马,我们下了車。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后面加入对主人们的刻画,有外貌、神态、语言、细节,读起来会怎样?不行啊,又跑题了。这里不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而是为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又稍有点儿羞涩,来给客人们唱民歌’后面加入对歌声的描绘,读起来会怎样?不行啊,还是跑题了。这么写不是为了介绍一门艺术,而是为了体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只需三处,学生便会发现,加入精细描写后,重点反而模糊了,有“画蛇添足”的嫌疑。
二、联系法——探究朴实记录的用意
有学生会问:“为何前面迎客时,老舍要精细地刻画呢?”
联系上文对比,可见学生所言非虚。在迎客时,作者展开了精细描写——“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朝我们飞过来。”
为什么这里要写得如此精细呢?细细推敲语言,可以发现每一处都表现出草原人民的热情。“风吹来的”,表现出草原人民迫切的心情,以风一般的速度来迎接“我们”;“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表现出草原人民迎客十分隆重,穿着民族服装,大老远地赶来迎接;“飞”,表现出草原人民热情如火,速度惊人;“像一条彩虹”,传达出作者的赞美之情。
可见,不管是“精细”,还是“朴实”,都要为写作意图服务。
三、罗列法——感受朴实记录的效果
“请读后三个自然段,说说还有哪里的描写体现出蒙古族人民的热情。”通过学生的汇报,大家会发现整整三段都是朴实的记录。这时教师就要运用多种方法,引领学生走进文字,解开语言的密码,感受蒙汉人民之间滚烫的情意。
“也不知道是谁的手,总是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握手”是一种礼节,“总是”“握住不散”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握手再握手,笑了再笑。”——带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现场模仿蒙汉两族人民见面时的情境,明白“再”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我们回敬,主人再举杯,我们再回敬。”——联系上文,“再”再次出现,又一次写出了蒙古族人民的热情。
当然,还有很多细节,如“人很多,都是从几十里外乘马或坐车来看我们的”中的“人很多”“几十里外”;“不大会儿,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中的“大盘”;“干部向我们敬酒,七十岁的老翁向我们敬酒”中的“干部”“七十岁的老翁”。教师要适时整理作者观察的角度,如人数、距离、食物、典型人物、民俗等,使学生明白虽然作者的语言朴实,但处处透露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体现了蒙汉人民之间深厚的情意。
四、迁移法——运用朴实记录的方法
文本给了我们很好的示范,教师可以将文本与生活对接,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片段,在语言实践中内化习得的表达方法。
如请学生回想曾经受到谁的热情招待,朴实记录人物的表现,突出人物的热情好客。写作时,学生可以向作者取经:借助文本的语言,选用典型的字词,如“再”“总是”;选用不同的角度,如人数、食物、民俗等。学生既有生活经验,又有方法支撑,写起来自然轻松得多。
吴忠豪老师说过,不要陷入“发现语言规律”的误区,而是要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在运用中掌握语言的规律。但很多教师经常忘了这一点,迁移法则很好地落实了这一点。
综上所述,经过这样四个层次的学习,学生才能真正认同“朴实”的必要,而不仅仅因为作者是“老舍”。
(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中心学校 24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