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在课内阅读中拓展课外阅读呢?我认为以下几种巧借链接的方法值得尝试。
一、同部作品课内外链接
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要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经典名著,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成功逃脱了吗?结局如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部长篇小说。
又如,在《孤独之旅》一课结束时,告诉学生课文选自《草房子》,并提问:“杜小康的鸭子终于生蛋了,他真的能向他父亲所说的那样明年春天就能回家,就能无忧无虑地读书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我说:“可事实是这样吗?”继而出示《草房子》中的相关片段。读完后,学生纷纷举手提问:“杜小康为什么还是不能回学校呢?”教师便顺势接了下去:“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可爱的孩子不能回到学校了呢?他的那些同学又是怎样对他的呢?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草房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链接了本文原著的一个片段,此时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已被激发,从而达到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目的。
二、同名或是同一写作对象作品的阅读
将同名的或同一写作对象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拓展阅读,是丰富学生阅读感受的一种重要手法,也是提升学生写作的一种重要途径。统编教材里也注重这一类文章的对比阅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郑振铎的《猫》一课,课后练习就有这样的链接推荐: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配套的作业里也节选了这些文章里的一部分进行了分析。语文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细心阅读,分析作者情感,并最终获得自己的体悟用于写作中。阅读后,可以趁机布置一个练笔:在不同情境下,描写你所看到的天空、树木,或是听到一首歌的感受。结果很多同学有感而发,很快下笔如有神。
三、同一作者或人物的作品链接
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自身生活经验的限制,往往对文本文字所负载的内容存在体验缺失。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如《承天寺夜游》一文,在疏通文意之后,一般教师都会根据苏轼被贬黄州只能担任闲职却写出如此淡闲之文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这似乎已经完成了这堂课的重点,但是总有点硬塞的感觉,作家和作品都被公式化和定义化了,能否在课文基础上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自己来定义一个更有血肉的苏轼呢?教师可以尝试着模仿杭州的徐忠华老师的一个环节。因为本文文字浅显,可以尝试把更多时间花在丰富人物形象上,补充性的文字远远超过了文章本身长度。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不过我还有点困惑:书上注释“闲人”是“清闲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没什么事做的人”。苏轼真的是一个“没什么事的人”吗?我找了一点资料,请这个同学给我们念一下。(出示资料)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大家看,苏东坡要养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黄麻桑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
生:这里的“闲人”不是“没事做”的意思。
生:“闲”还可以解释为“闲趣”“闲情雅致”。这里的“闲人”应该是“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说得好。东坡不是闲得无聊之人,他是富有闲情雅致之人。
这里援引史籍资料只有90字,但是其作用却不可小觑,不仅仅是澄清“闲人”意思的问题,先前的苏轼在学生中的印象是一个能豁达淡定地看待自己仕途遇挫的伟人,但这都是平面的被动接受的,学生心中没有冲击波,而读了这样一小段文字才知道他当时不仅是仕途遇挫,而且连薪俸也没有了,只好“租50亩荒地经营”,“拾瓦砾”“种黄桑”“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这哪里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豪放飘逸的大词人和“清闲的人”啊!于仕途于心境,应该说都很艰涩,这时候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苏轼,其旷达乐观的形象已在心中水到渠成了,文字与人物都站立起来了,也就有生命了。
历史上的苏东坡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多次被贬,他也有恐惧和彷徨,也有失落和抱怨,建议同学看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相信一定会发现一个更有趣更鲜活的苏东坡。
课内知识是有限的,只要我们教师巧妙设计,在合适的环节设计链接,就能借这块鏈接之石,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浪花,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使学生从教材这座独木桥走向无限延伸的宽阔大道,拥有更宽广的语文天地。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341100)
一、同部作品课内外链接
名著以其博大精深的思想底蕴和精湛卓绝的艺术特色经久不衰,中学课本中涉及一些篇目,教师在学生学完课文后要设置一些问题,诱发他们的阅读兴趣,使其由学习选段到阅读整部经典名著,例如,在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之后,教师可设置以下问题:鲁智深打死镇关西后,成功逃脱了吗?结局如何?这个问题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自觉地去阅读这部长篇小说。
又如,在《孤独之旅》一课结束时,告诉学生课文选自《草房子》,并提问:“杜小康的鸭子终于生蛋了,他真的能向他父亲所说的那样明年春天就能回家,就能无忧无虑地读书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我说:“可事实是这样吗?”继而出示《草房子》中的相关片段。读完后,学生纷纷举手提问:“杜小康为什么还是不能回学校呢?”教师便顺势接了下去:“是啊,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可爱的孩子不能回到学校了呢?他的那些同学又是怎样对他的呢?希望同学们课后读一读《草房子》。”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链接了本文原著的一个片段,此时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已被激发,从而达到拓宽学生阅读视野的目的。
二、同名或是同一写作对象作品的阅读
将同名的或同一写作对象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拓展阅读,是丰富学生阅读感受的一种重要手法,也是提升学生写作的一种重要途径。统编教材里也注重这一类文章的对比阅读。
例如,在七年级上册郑振铎的《猫》一课,课后练习就有这样的链接推荐:猫是与人类关系亲密的一种动物,人们通过写猫,表达丰富的人生体验。课外阅读夏丏尊的《猫》,靳以的《猫》和王鲁彦的《玳瑁》,与课文比较,体会这些文章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配套的作业里也节选了这些文章里的一部分进行了分析。语文教师就应该抓住这一契机,引导学生细心阅读,分析作者情感,并最终获得自己的体悟用于写作中。阅读后,可以趁机布置一个练笔:在不同情境下,描写你所看到的天空、树木,或是听到一首歌的感受。结果很多同学有感而发,很快下笔如有神。
三、同一作者或人物的作品链接
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和自身生活经验的限制,往往对文本文字所负载的内容存在体验缺失。以教材疑难问题为切入点,选择课外阅读材料指导阅读,既有助于解决疑难,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
如《承天寺夜游》一文,在疏通文意之后,一般教师都会根据苏轼被贬黄州只能担任闲职却写出如此淡闲之文引领学生体会作者旷达的胸襟。这似乎已经完成了这堂课的重点,但是总有点硬塞的感觉,作家和作品都被公式化和定义化了,能否在课文基础上做适当的拓展让学生自己来定义一个更有血肉的苏轼呢?教师可以尝试着模仿杭州的徐忠华老师的一个环节。因为本文文字浅显,可以尝试把更多时间花在丰富人物形象上,补充性的文字远远超过了文章本身长度。其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
师:不过我还有点困惑:书上注释“闲人”是“清闲的人”的意思,也就是“没什么事做的人”。苏轼真的是一个“没什么事的人”吗?我找了一点资料,请这个同学给我们念一下。(出示资料)苏轼以犯人身份贬黄州,无薪俸,故租50亩荒地经营。有诗曰:“不令寸土闲,饥寒未知免。”“去年东坡拾瓦砾,自种黄桑三百尺。今年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又有“自笑平生为口忙”之句。
师:大家看,苏东坡要养活一家老小,好象很忙啊。要开荒种地,要种黄麻桑树,还要造房子,为糊口奔忙。他是闲人?
生:这里的“闲人”不是“没事做”的意思。
生:“闲”还可以解释为“闲趣”“闲情雅致”。这里的“闲人”应该是“有闲情雅致”的人。
师:说得好。东坡不是闲得无聊之人,他是富有闲情雅致之人。
这里援引史籍资料只有90字,但是其作用却不可小觑,不仅仅是澄清“闲人”意思的问题,先前的苏轼在学生中的印象是一个能豁达淡定地看待自己仕途遇挫的伟人,但这都是平面的被动接受的,学生心中没有冲击波,而读了这样一小段文字才知道他当时不仅是仕途遇挫,而且连薪俸也没有了,只好“租50亩荒地经营”,“拾瓦砾”“种黄桑”“刈草盖雪堂”“日炙风吹面如墨”,这哪里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豪放飘逸的大词人和“清闲的人”啊!于仕途于心境,应该说都很艰涩,这时候出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真实的有血有肉的苏轼,其旷达乐观的形象已在心中水到渠成了,文字与人物都站立起来了,也就有生命了。
历史上的苏东坡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多次被贬,他也有恐惧和彷徨,也有失落和抱怨,建议同学看看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相信一定会发现一个更有趣更鲜活的苏东坡。
课内知识是有限的,只要我们教师巧妙设计,在合适的环节设计链接,就能借这块鏈接之石,激起学生阅读的热情浪花,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使学生从教材这座独木桥走向无限延伸的宽阔大道,拥有更宽广的语文天地。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教育局教研室(34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