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绘画作为艺术治疗的一种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很多国家的中小学纷纷采用绘画的形式来开展心理辅导。绘画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景,它不仅能让中小学生更好地表达自我,调整身心,还能让他们在绘画的过程中认清自我,宣泄情绪,悦纳自我,完成自我建构和整合。学生可以通过自由绘画宣泄和治愈情感。在团体和个体辅导中,学生可以通过绘画清晰地看到问题和成长的方向,促进成长中的个体全面和谐地健康发展。本文就学生绘画中出现的典型元素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旨在通过绘画的方式洞察学生真实的生命世界。
〔关键词〕绘画;心理辅导;典型元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1-0065-06
绘画疗法(Drawing Therapy,DT)是绘画艺术和心理治疗的结合,是对心理学的艺术性的体现与实施,又是对绘画艺术的心理学应用。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1]。绘画疗法是一种接近自然、感受环境的心理治疗方式。英国艺术治疗家协会将其定义为:借助艺术治疗师的帮助,以绘画等艺术为媒介,从事视觉心像的表达,借此表达存于内心未能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向外呈现出来。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射测验,具有自主性与自发性,无须进行言语交流,具有象征意义,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2]。绘画成为儿童青少年认识自我、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绘画既提供了表达情感的窗口,也成为心理教师分析和干预儿童心理问题的依据。
李洪伟、吴迪[3]的《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提出绘画心理分析的三角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认为:绘画是内在潜意识中情绪的表达;当图像转化为语言时,情绪也就表达出来了;情绪可以转化为图像,即潜意识中的情绪有了宣泄、物化的途径。
在绘画辅导中,辅导教师如何把握作品中典型元素的意义是辅导的重要环节之一。作品元素成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媒介,辅导教师借助学生的表达去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心理绘画过程中,心理教师不要主观臆断,可以通过望(敏锐观察)、闻(多维倾听)、问(开放提问)、切(状态判断)的分析策略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整体“望”画
辅导教师整体去观察一幅画的形成时,对画的分析就已经开始!画纸空间的利用、色彩的搭配、画笔的选择、绘画者的状态等都是辅导教师“望”画的典型元素。通过观察到的信息,就能对学生“闻”“问”“切”。
1.空间利用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中说,“任何一个实在的体系,如果它成为研究的对象,就必须具有空间或者变化的界限。”[1] 画纸空间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者潜在的情绪或者人格。由于绘画辅导使用标准化的绘画材料和流程,因此更能观察出学生在测试中人格、情绪的差异。HTP(房-树-人)投射测验的研究证实,发给测试者横竖为一定比例的画纸,他们每个人所描述的图像,所表达的空间是不一样的。绘画的图像在画纸的上中下、左中右不同领域和区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甚至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
辅导教师要观察学生对画纸的利用,并在分享环节询问“画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的想法?”“画完之后的感受是什么?”等等。如危机干预的哀伤辅导(团体)中实施的“天空”主题心理绘画,意图在于让学生自由表达哀伤情绪。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学生在绘画中通过对画纸材料的不同程度使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心情绪。
图1和图2均选自危机干预团体辅导“天空”。
绘画图1的学生(男,初二)画图的过程看起来非常愤怒,拿起画笔就开始涂色,并且用一种颜色(蓝色)涂满整张纸,他在描述中提到:“当联想到天空就感觉像一片巨大蓝色的迷雾盖住大地,根本没有办法呼吸,感觉很压抑,天上的云朵本来应该是很自由的,但是现在被困住了。”在描述的过程中,他出现了几次停顿,仿佛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内心的复杂。
在圖2绘画过程中,学生(女,初二)这样描述:“我看到的天空是晚上,很冷清,天空不是黑色的,黑色感觉很恐怖,我最喜欢紫色,在紫色的天空里依稀可见几颗星星,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不是很亮,也时而看不清楚。我觉得她(逝者)可能会远远地看着我们吧。”分享完以后眼泪就流了出来。
2.色彩的搭配
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色彩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绘画过程中需要去整体地关注一幅画作的色彩以及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表达。对色彩的选择和解读可以看到学生在这一主题下的心理感受和潜在心理困惑[4~5]。
图3和图4的绘画作品都来自危机干预团体心理辅导“天空”。
图3的学生(女,初二)这样描述:“我的天空像是突然起了一阵龙卷风,很大,感觉要吹倒学校的教学楼,就是那栋教学楼,教学楼旁边有很多树,有一棵已经倒下了(寓意逝者的离开),风很大,吹得云遮住了太阳,但是太阳仍然有光芒。我想风很快会过去的。”
图4的学生(男,初二)在表达天空时用了很浓厚的黑色,他感觉到很严肃的沉重和很浓厚的黑色,说不出黑色是什么,比较像云。老师可以继续追问:“这种感觉之前有过吗?什么时候有过呢?当时的情景怎么样呢?”等等。 3.画笔的选择
辅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提供的选择有铅笔、水彩笔以及圆珠笔。在绘画中不同的笔在使用过程中表达的情绪和内心世界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时询问:“画的时候为什么想到用XX笔呢?” “这种笔画图的感受是什么?”
图5选自压力管理团体辅导“雨中人”,绘画者:男,初一学生。他这样描述:“雨中的这个人感觉找不到路了,虽然带着伞,但是雨下得很大把前方的路都阻断了,路上有很多的水坑。旁边有树,但是感觉都被雨淋得东倒西歪。”在团体绘画中仅有他选择了圆珠笔画画,老师追问:“当时选择圆珠笔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呢?”“我觉得水彩笔颜色太鲜艳了,下雨天就是灰蒙蒙的,感觉很压抑,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没有色彩的。”
图6选自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树”,是一个补习生在“我与班级”主题绘画中的作品,他(高三,男)这样描述:“很难融入集体,感觉很难建立人际关系,觉得周围很陌生,有时候觉得一个人也很好。以前觉得对每个人都很好,人际关系就会很好,但是不知道这个班是咋样的,不知道如何跟人相处。”。他觉得现在的班级就像画一样没有色彩,感觉比较沉闷。
二、局部元素“闻-问-切”分析
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除了整体的状态观察,还需要关注典型的具体元素。在中学生的绘画辅导实践中常见的元素有景观、线条、几何图形、人物等。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成绩,一种每以实际仅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验的回声”(《荣格自传》),它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在绘画辅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对具体元素的含义描述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这个图案有什么作用呢?”“它和你很相似吗?相似的地方在哪里?”“在整幅图中,它意味着什么?”等等。通过对学生绘画心理辅导中的实践研究,从大量的绘画作品中浅析常见的元素分析。
1.景观描述
景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等)是学生绘画作品中常出现的元素,这些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集体潜意识的共同性和自我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1)太阳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过日神信仰的历史,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中国是世界上太阳崇拜的五大发源地之一。太阳是力量和希望的象征,是温暖的、永恒的代表。在学生绘画表达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在画作中用太阳来激励自己,表达支持和希望。
图7选自高三情绪管理团体辅导“高三的样子”。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中,这位学生(男,高三)对这幅白昼分明的图这样描述道:“高考很像一条河,要经历白天和黑夜,但最终会在阳光下奔流入海,夜虽然比较黑,最终会有太阳这个神一样的存在让黑夜消失。我们都在这条河里,不息昼夜。高考是一次很重要的考试,但是我们还是要用放松的心态(旁边画的扑克牌和“罗亚索·石头人”游戏表示玩,心情很放松)对未来充满希望。
图8选自危机干预团体辅导“天空”。这位学生(初二,男)这样描述道:“这是一个很虚幻的场景,感觉有风,而且不断有风吹来,远处的学校已经越来越远,但是看到有太阳照过来,而且很悠闲。可能那是一个比较愉快的地方,旁边的100分是我对半期考试的期待,希望我能从这件事情里快点回到正常的学习里。”
(2)花草
花草常用作言志表情。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里少不了对花、草的咏叹和歌颂,在西方文明里也借花语传递美好的品格。学生绘画作品中也常出现花草元素。
图9-10均选自高三情绪管理团体辅导“高三的样子”。在对学习状态的绘画描述中,图9(女,高二)用了一条橄榄枝和王国维《蝶恋花》的两句词来表达她学习状态的不如意。她这样描述:“现在回头去看之前的学习觉得很无奈,好像浪费了很多,但是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弥补(橄榄枝没有末梢),总是感觉在学习上不努力,又不知道怎么努力。”
图10(女,高二)用了满阳台的藤蔓来描述她的学习状态,她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美好,而美好源自一颗美丽的心灵,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追求到生命中最美的宫殿(理想、梦想)。
2.形状描述
几何形状产生于数学研究,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数学模型。然而几何图形也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的钟爱,这些图形看似简单,却代表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心理绘画中学生常用几何图形来表达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图11-12均选自高三情绪管理团体辅导“高三的样子”。
图11学生(女,高三)这样描述高三:“当老师让我去想一下高考对我而言像什么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长方体,很高,看不清里面,顏色是那种很淡的粉色。除了那个长方体,周围什么都没有,感觉很冷清。”在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个长方体对她而言非常神秘,不可捉摸,周围也没有一些可以支持和帮助她去开启这个长方体的力量。因此在之后,团队成员对这幅画添加了天窗、门、阳光还有周围的花草,表达出团队成员希望她多和大家交流,多寻找支持,共同战胜高考的愿景。
图12学生(男,高三)这样描述:“高考很像一个三角形很稳定,稳定的一成不变,很像我的高三生活,三点一线,每天就是教室、寝室、食堂。唉,感觉高三很枯燥。而且稍微有点考差,感觉家里如山的压力就扑面而来,我觉得自己在高三这一年脾气变得很暴躁,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也懒得去想考多少分。”
〔关键词〕绘画;心理辅导;典型元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1-0065-06
绘画疗法(Drawing Therapy,DT)是绘画艺术和心理治疗的结合,是对心理学的艺术性的体现与实施,又是对绘画艺术的心理学应用。它最早起源于20世纪初对精神病艺术家的研究[1]。绘画疗法是一种接近自然、感受环境的心理治疗方式。英国艺术治疗家协会将其定义为:借助艺术治疗师的帮助,以绘画等艺术为媒介,从事视觉心像的表达,借此表达存于内心未能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向外呈现出来。绘画作为一种特殊的投射测验,具有自主性与自发性,无须进行言语交流,具有象征意义,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2]。绘画成为儿童青少年认识自我、探索自我的一种方式,绘画既提供了表达情感的窗口,也成为心理教师分析和干预儿童心理问题的依据。
李洪伟、吴迪[3]的《心理画——绘画心理分析图典》提出绘画心理分析的三角理论模型,理论模型认为:绘画是内在潜意识中情绪的表达;当图像转化为语言时,情绪也就表达出来了;情绪可以转化为图像,即潜意识中的情绪有了宣泄、物化的途径。
在绘画辅导中,辅导教师如何把握作品中典型元素的意义是辅导的重要环节之一。作品元素成为学生与教师沟通的媒介,辅导教师借助学生的表达去洞悉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心理绘画过程中,心理教师不要主观臆断,可以通过望(敏锐观察)、闻(多维倾听)、问(开放提问)、切(状态判断)的分析策略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
一、整体“望”画
辅导教师整体去观察一幅画的形成时,对画的分析就已经开始!画纸空间的利用、色彩的搭配、画笔的选择、绘画者的状态等都是辅导教师“望”画的典型元素。通过观察到的信息,就能对学生“闻”“问”“切”。
1.空间利用
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在《一般系统理论》中说,“任何一个实在的体系,如果它成为研究的对象,就必须具有空间或者变化的界限。”[1] 画纸空间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绘画者潜在的情绪或者人格。由于绘画辅导使用标准化的绘画材料和流程,因此更能观察出学生在测试中人格、情绪的差异。HTP(房-树-人)投射测验的研究证实,发给测试者横竖为一定比例的画纸,他们每个人所描述的图像,所表达的空间是不一样的。绘画的图像在画纸的上中下、左中右不同领域和区域一定程度反映出不同的人格特征,甚至某种程度的心理障碍。
辅导教师要观察学生对画纸的利用,并在分享环节询问“画的时候心情是怎么样的?”“有什么样的想法?”“画完之后的感受是什么?”等等。如危机干预的哀伤辅导(团体)中实施的“天空”主题心理绘画,意图在于让学生自由表达哀伤情绪。在绘画过程中教师观察到学生在绘画中通过对画纸材料的不同程度使用来表达不同的内心情绪。
图1和图2均选自危机干预团体辅导“天空”。
绘画图1的学生(男,初二)画图的过程看起来非常愤怒,拿起画笔就开始涂色,并且用一种颜色(蓝色)涂满整张纸,他在描述中提到:“当联想到天空就感觉像一片巨大蓝色的迷雾盖住大地,根本没有办法呼吸,感觉很压抑,天上的云朵本来应该是很自由的,但是现在被困住了。”在描述的过程中,他出现了几次停顿,仿佛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内心的复杂。
在圖2绘画过程中,学生(女,初二)这样描述:“我看到的天空是晚上,很冷清,天空不是黑色的,黑色感觉很恐怖,我最喜欢紫色,在紫色的天空里依稀可见几颗星星,但在很远很远的地方,也不是很亮,也时而看不清楚。我觉得她(逝者)可能会远远地看着我们吧。”分享完以后眼泪就流了出来。
2.色彩的搭配
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视觉,而对视觉影响最大的则是色彩。色彩会在人的心理上引出某种情绪。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绘画过程中需要去整体地关注一幅画作的色彩以及学生对色彩的理解和表达。对色彩的选择和解读可以看到学生在这一主题下的心理感受和潜在心理困惑[4~5]。
图3和图4的绘画作品都来自危机干预团体心理辅导“天空”。
图3的学生(女,初二)这样描述:“我的天空像是突然起了一阵龙卷风,很大,感觉要吹倒学校的教学楼,就是那栋教学楼,教学楼旁边有很多树,有一棵已经倒下了(寓意逝者的离开),风很大,吹得云遮住了太阳,但是太阳仍然有光芒。我想风很快会过去的。”
图4的学生(男,初二)在表达天空时用了很浓厚的黑色,他感觉到很严肃的沉重和很浓厚的黑色,说不出黑色是什么,比较像云。老师可以继续追问:“这种感觉之前有过吗?什么时候有过呢?当时的情景怎么样呢?”等等。 3.画笔的选择
辅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提供的选择有铅笔、水彩笔以及圆珠笔。在绘画中不同的笔在使用过程中表达的情绪和内心世界是不同的。教师可以在学生表达时询问:“画的时候为什么想到用XX笔呢?” “这种笔画图的感受是什么?”
图5选自压力管理团体辅导“雨中人”,绘画者:男,初一学生。他这样描述:“雨中的这个人感觉找不到路了,虽然带着伞,但是雨下得很大把前方的路都阻断了,路上有很多的水坑。旁边有树,但是感觉都被雨淋得东倒西歪。”在团体绘画中仅有他选择了圆珠笔画画,老师追问:“当时选择圆珠笔的时候是怎么考虑的呢?”“我觉得水彩笔颜色太鲜艳了,下雨天就是灰蒙蒙的,感觉很压抑,所以我觉得应该是没有色彩的。”
图6选自人际关系团体辅导“树”,是一个补习生在“我与班级”主题绘画中的作品,他(高三,男)这样描述:“很难融入集体,感觉很难建立人际关系,觉得周围很陌生,有时候觉得一个人也很好。以前觉得对每个人都很好,人际关系就会很好,但是不知道这个班是咋样的,不知道如何跟人相处。”。他觉得现在的班级就像画一样没有色彩,感觉比较沉闷。
二、局部元素“闻-问-切”分析
一幅完整的绘画作品除了整体的状态观察,还需要关注典型的具体元素。在中学生的绘画辅导实践中常见的元素有景观、线条、几何图形、人物等。
心理学家荣格认为“集体潜意识是一种不可计数的千百年来人类祖先经验的成绩,一种每以实际仅仅增加极小极少变化和差异的史前社会生活经验的回声”(《荣格自传》),它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无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
在绘画辅导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对具体元素的含义描述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如:“这个图案有什么作用呢?”“它和你很相似吗?相似的地方在哪里?”“在整幅图中,它意味着什么?”等等。通过对学生绘画心理辅导中的实践研究,从大量的绘画作品中浅析常见的元素分析。
1.景观描述
景观(太阳、月亮、花、草、树木等)是学生绘画作品中常出现的元素,这些元素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集体潜意识的共同性和自我成长的阶段性特点。
(1)太阳
世界上几乎所有民族都有过日神信仰的历史,人类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阳神。中国是世界上太阳崇拜的五大发源地之一。太阳是力量和希望的象征,是温暖的、永恒的代表。在学生绘画表达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在画作中用太阳来激励自己,表达支持和希望。
图7选自高三情绪管理团体辅导“高三的样子”。高考考前心理辅导中,这位学生(男,高三)对这幅白昼分明的图这样描述道:“高考很像一条河,要经历白天和黑夜,但最终会在阳光下奔流入海,夜虽然比较黑,最终会有太阳这个神一样的存在让黑夜消失。我们都在这条河里,不息昼夜。高考是一次很重要的考试,但是我们还是要用放松的心态(旁边画的扑克牌和“罗亚索·石头人”游戏表示玩,心情很放松)对未来充满希望。
图8选自危机干预团体辅导“天空”。这位学生(初二,男)这样描述道:“这是一个很虚幻的场景,感觉有风,而且不断有风吹来,远处的学校已经越来越远,但是看到有太阳照过来,而且很悠闲。可能那是一个比较愉快的地方,旁边的100分是我对半期考试的期待,希望我能从这件事情里快点回到正常的学习里。”
(2)花草
花草常用作言志表情。在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里少不了对花、草的咏叹和歌颂,在西方文明里也借花语传递美好的品格。学生绘画作品中也常出现花草元素。
图9-10均选自高三情绪管理团体辅导“高三的样子”。在对学习状态的绘画描述中,图9(女,高二)用了一条橄榄枝和王国维《蝶恋花》的两句词来表达她学习状态的不如意。她这样描述:“现在回头去看之前的学习觉得很无奈,好像浪费了很多,但是也不知道还能不能弥补(橄榄枝没有末梢),总是感觉在学习上不努力,又不知道怎么努力。”
图10(女,高二)用了满阳台的藤蔓来描述她的学习状态,她觉得自己的生活非常美好,而美好源自一颗美丽的心灵,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会追求到生命中最美的宫殿(理想、梦想)。
2.形状描述
几何形状产生于数学研究,是由点、线、面构成的数学模型。然而几何图形也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的钟爱,这些图形看似简单,却代表着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心理绘画中学生常用几何图形来表达内心的冲突和矛盾。
图11-12均选自高三情绪管理团体辅导“高三的样子”。
图11学生(女,高三)这样描述高三:“当老师让我去想一下高考对我而言像什么的时候,我的头脑里出现了一个长方体,很高,看不清里面,顏色是那种很淡的粉色。除了那个长方体,周围什么都没有,感觉很冷清。”在学生的描述中可以看出这个长方体对她而言非常神秘,不可捉摸,周围也没有一些可以支持和帮助她去开启这个长方体的力量。因此在之后,团队成员对这幅画添加了天窗、门、阳光还有周围的花草,表达出团队成员希望她多和大家交流,多寻找支持,共同战胜高考的愿景。
图12学生(男,高三)这样描述:“高考很像一个三角形很稳定,稳定的一成不变,很像我的高三生活,三点一线,每天就是教室、寝室、食堂。唉,感觉高三很枯燥。而且稍微有点考差,感觉家里如山的压力就扑面而来,我觉得自己在高三这一年脾气变得很暴躁,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也懒得去想考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