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现新维度。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是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氛围 兴趣 创新 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牛顿对苹果落地的疑问而产生物理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化学元素镭的发现则产生于居里夫人对实验弃物中发光现象的疑问......质疑也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问难非常重要,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营造质疑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要将质疑引入课堂,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我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全班分四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其中第一、二小组的圆柱等底等高,第三、四小组的不等底不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子,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看需要几次才能装满。由于存在等底等高和不等底或不等高的情况,很快就有了实验结果:第一、二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内倒入三次即可装满,而另外两组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产生了疑惑。这时我顺势点拔,让他们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原因。通过再一次的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同学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不但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而且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鼓励学生质疑,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现新维度。如,教学"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用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用几分钟?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回答是15分钟,这时我有意表示"赞成"这个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对同学和我的这个答案进行质疑。开始有些同学不敢说,经我再三鼓励,有个学生鼓足勇气说:"老师,我不同意你和同学们的答案,我认为应该是12分钟。"我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他立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我听完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的,并对这个学生的敢于质疑的精神大加赞扬。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对问题能进行主动的探索。在探索中求同存异,创新意识等到了培养。
(三)启发学生多角度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所提出的问题又富有启发性,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要给时间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多角度质疑,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想法,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好时机。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 ,反过来,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后质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0,分数的大小变不变?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可不可以同时乘以或除以小数或分数?我组织学生思考、验证,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了问题:1、会变;2、可以。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对"同一个数"提出了限制条件,充实了性质的内容。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不但加深了对性质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对性质的理解的要求,说明学生已经有了创新的意识。
(四)引导释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疑难"对学生来说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学生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老师的重视,会更加认真听课,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从学生质疑中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讲解时就可以有所侧重,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利于释疑,而且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学"小数除法"时,有一道练习题:91.4÷3.8,学生在确定余数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24,余数是2 ,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2,双方争得脸红耳赤。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的问题:这个除法算式的商是24,余数到底是2还是0.2?我组织学生思考,辩论,验证,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终于统一了意见,确定了余数是0.2,并且说明:(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2在十分位上,所以表示0.2;(2)通过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应等于被除数的方法也可以检查出余数是0.2。这样,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的同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质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学习,释疑,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它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氛围 兴趣 创新 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并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源于"疑问":牛顿对苹果落地的疑问而产生物理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化学元素镭的发现则产生于居里夫人对实验弃物中发光现象的疑问......质疑也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由此可见,质疑问难非常重要,它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呢?下面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我的做法:
(一)营造质疑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教师要将质疑引入课堂,在设计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时,要以儿童的兴趣为出发点,有意创设质疑氛围,使学生因趣生疑,因疑生智,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在验证"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这个结论时,我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操作、质疑、讨论、分析来完成。全班分四个小组,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其中第一、二小组的圆柱等底等高,第三、四小组的不等底不等高。)让学生用圆锥装沙子,分别倒入相应的圆柱内,看看需要几次才能装满。由于存在等底等高和不等底或不等高的情况,很快就有了实验结果:第一、二组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用圆锥装满沙子往圆柱内倒入三次即可装满,而另外两组却提出了反对意见,这是怎么回事呢?同学们产生了疑惑。这时我顺势点拔,让他们比较圆柱和圆锥的底和高,并继续进行小组讨论,找出问题原因。通过再一次的实验、比较、分析,得出是由于"等底等高"这个关键条件所引起的变化。像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活动,既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又提高了学生的认识能力,同学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也更浓了。
(二)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创新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不但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而且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一把金钥匙。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鼓励学生质疑,要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提出难倒教师和同学的问题。只有"疑"才有"思",只有"思"才能迸出创新的火花,使思想上出现新维度。如,教学"应用题"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把一根木料锯成3段,要用9分钟,那么用同样的速度,把这根木料锯成5段要用几分钟?题目出示后,立即有学生回答是15分钟,这时我有意表示"赞成"这个答案,同时鼓励学生对同学和我的这个答案进行质疑。开始有些同学不敢说,经我再三鼓励,有个学生鼓足勇气说:"老师,我不同意你和同学们的答案,我认为应该是12分钟。"我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他立即回答了自己的想法,我听完首先肯定了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对的,并对这个学生的敢于质疑的精神大加赞扬。这样学生的心理障碍消除了,对问题能进行主动的探索。在探索中求同存异,创新意识等到了培养。
(三)启发学生多角度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所提出的问题又富有启发性,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我们要给时间学生质疑,启发学生多角度质疑,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和想法,这是培养创新精神的好时机。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 ,反过来,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然后我让学生讨论后质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0,分数的大小变不变?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可不可以同时乘以或除以小数或分数?我组织学生思考、验证,通过小组讨论,回答了问题:1、会变;2、可以。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对"同一个数"提出了限制条件,充实了性质的内容。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不但加深了对性质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对性质的理解的要求,说明学生已经有了创新的意识。
(四)引导释疑,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疑难"对学生来说暂时还不可能甚至是完全没有能力排除的。"有疑者都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质疑是手段,释疑才是目的。如果对学生的质疑置之不理,将压抑学生的积极性,释疑的方法不妥,也将影响质疑的作用。面对学生的质疑,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将问题交给学生讨论。这样做,一方面学生觉得自己提出的问题得到老师的重视,会更加认真听课,另一方面,教師也可以从学生质疑中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地方,讲解时就可以有所侧重,做到心中有数,不仅利于释疑,而且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如,教学"小数除法"时,有一道练习题:91.4÷3.8,学生在确定余数时,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24,余数是2 ,另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2,双方争得脸红耳赤。这时,有的学生提出了质疑的问题:这个除法算式的商是24,余数到底是2还是0.2?我组织学生思考,辩论,验证,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终于统一了意见,确定了余数是0.2,并且说明:(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2在十分位上,所以表示0.2;(2)通过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应等于被除数的方法也可以检查出余数是0.2。这样,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自己解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的同时,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疑"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质疑促使学生开动脑筋,认真学习,释疑,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证明它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