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23-0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营养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衔接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探索课内外有效贯通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伏尔泰也认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可行的阅读方法:
1.采用整合的模式,实施一文带单元法。
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核心围绕。所谓核心围绕,就是要确定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重心内容,然后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课文,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中,都力争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利用主题展开的方式来实施一题带多题、一文带单元等方法,来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除了围绕中心和选择主题,还要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就是要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挑选有代表性、学习实效性强的课文,作为群文阅读的“领路羊”,以这一、两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代表,通过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一文带单元”的中心教学目标。
2.把教材内外有效融合起来,实施一篇带多篇法。
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教材内知识得以有效传授或者集中掌握后,就要想方设法地突破教材,在突破教材的把握上,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以课外文章为辅的原则,增加课内外阅读量,增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高效融合为一体的机率,在本文中提到的“一篇带多篇”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相关文章时,可以通过《蜜蜂引路》来引用课内外更多的动物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们通过群文阅读来掌握更多的故事,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学习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刻舟求剑》时,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们领略更多的课内外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丰富学生们眼界,增长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智慧。在学习《风娃娃的故事》时,则可以适时地将《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国外童话著作引入进来,让这些著作丰富学生们的阅读范围。用思维导读法,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文章中相同或不同之处。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实现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3.把阅读活动形式丰富起来,实施一本带多本法。
为了推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进程,扩展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形式,还可以多搞一些读书比赛、举办一些读书活动。在阅读知识活动,阅读竞赛等载体中,一方面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阅读串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形式把小学阅读形式真正地丰富起来,灵活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真正地丰富起来。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丰富教学和阅读载体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实施“一本带多本”的方法和上述思路是一样的,但是要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要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阅读知识点来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读物,实现“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目的。例如,学完《小螳螂学艺》,可以让学生阅读《皮皮鲁总动员》《格林童话》等学生喜爱的中外童话名著;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前,可推荐学生阅读与环保有关的课外书籍;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收集并阅读著名作家鲁迅的生平、艺术成就、品格精神等资料.在学习毛泽东的《长征》等诗词的时候,向学生们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同样在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向小学生举荐少儿版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起到一本语文书带动多本书,即“一本带多本”的目的。
二、通过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燃起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爱上阅读。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
1.结合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我在班级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课间向学生开放。
为了补充图书种类,设立了班级图書角,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互相交换阅读。孩子们扎进浩瀚的书海,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搭建班级读书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勾起了他们脑中“书迷”意识,不少学生从此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了阅读。
2.创设读书氛围,养成阅读习惯。
为了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与质量,学生每天早读20分钟,午读自主阅读20分钟。早读是学生在第一节课前能集中精力大声朗读的时间,而大声朗读能调动整个大脑最活跃的思维,是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为一天的学习热身。鼓励学生在20分钟午读时间里进行自主性课外阅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每天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之后,带领孩子阅读20分钟课外读物。每周用一次用餐时间与孩子谈读书感受;每月逛一次书店,给孩子选购几本好书。三个20分钟的阅读时间虽不算长,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只要坚持不懈,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创设班级读书平台,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三、尝示对课内外阅读成果进行展示
我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一方面力求通过阅读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方法,以便培养其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另一方面阅读效果的检验需要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们以讲笑话、讲故事、谈感受、笔记展阅、比赛朗诵、手抄报展览等多种形式展显学生阅读成果。为了更好地展示师生阅读成果,我们如期创建了班级优秀作品集。其中,“校园动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学校开展的各类文学、体艺活动;“读写融合”则刊登学生阅读方法及由课内阅读向课外延展的仿写、续写、补写和读后感之类的习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阅读到其他学生的作品。班级优秀作品集的诞生架起了一座通往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桥梁,也成为我的语文教学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永不枯竭的鲜活的语文校本教材。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在实战演练中,共同拓展出新的题型,让学生受益匪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为2018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的策略》(zkzx1801016)的研究成果。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23-01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类的精神营养品。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其意义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才能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效衔接呢?通过近几年的探索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一、探索课内外有效贯通的阅读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习得方法比获得知识更重要。伏尔泰也认为:“对学生的读书指导与读书本身一样重要。”经过反复的教学实践,归纳出以下几种可行的阅读方法:
1.采用整合的模式,实施一文带单元法。
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要注重核心围绕。所谓核心围绕,就是要确定这一时期语文教学的中心和重心内容,然后挑选出有代表性的课文,在每一个单元教学中,都力争提出阅读教学需要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利用主题展开的方式来实施一题带多题、一文带单元等方法,来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工作。除了围绕中心和选择主题,还要以教材为主,强调单元整合,就是要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的过程中,挑选有代表性、学习实效性强的课文,作为群文阅读的“领路羊”,以这一、两篇课文作为阅读教学的代表,通过科学合理教学方法的应用,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一文带单元”的中心教学目标。
2.把教材内外有效融合起来,实施一篇带多篇法。
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时候,课内外阅读的有效结合也是至关重要的,教材内知识得以有效传授或者集中掌握后,就要想方设法地突破教材,在突破教材的把握上,强调以课内文本为主、以课外文章为辅的原则,增加课内外阅读量,增强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高效融合为一体的机率,在本文中提到的“一篇带多篇”基本上就是这个思路。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第七组的相关文章时,可以通过《蜜蜂引路》来引用课内外更多的动物方面的故事,让学生们通过群文阅读来掌握更多的故事,从而体会到读书的乐趣;在学习寓言故事《狐假虎威》和《刻舟求剑》时,同样可以带领学生们领略更多的课内外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丰富学生们眼界,增长学生们的文化底蕴智慧。在学习《风娃娃的故事》时,则可以适时地将《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国外童话著作引入进来,让这些著作丰富学生们的阅读范围。用思维导读法,使学生通过比较、发现文章中相同或不同之处。这种一篇带多篇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得教师的教学效率得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实现群文阅读“一篇带多篇”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3.把阅读活动形式丰富起来,实施一本带多本法。
为了推动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进程,扩展学生们的阅读范围,丰富阅读形式,还可以多搞一些读书比赛、举办一些读书活动。在阅读知识活动,阅读竞赛等载体中,一方面也是为了更有效地把课内和课外阅读串通,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具体形式把小学阅读形式真正地丰富起来,灵活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让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真正地丰富起来。在推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过程中,丰富教学和阅读载体也是至关重要的,在实施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时,实施“一本带多本”的方法和上述思路是一样的,但是要把范围扩展到整本书的阅读,要通过一篇课文或者某一个阅读知识点来融合和引出更多的读物,实现“一本带多本”的阅读目的。例如,学完《小螳螂学艺》,可以让学生阅读《皮皮鲁总动员》《格林童话》等学生喜爱的中外童话名著;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前,可推荐学生阅读与环保有关的课外书籍;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让学生收集并阅读著名作家鲁迅的生平、艺术成就、品格精神等资料.在学习毛泽东的《长征》等诗词的时候,向学生们推荐《唐诗》、《宋词》等国学经典,同样在五年级人物描写一组中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这一类文章的时候,可以向小学生举荐少儿版的《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起到一本语文书带动多本书,即“一本带多本”的目的。
二、通过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燃起学生阅读欲望,激发学生爱上阅读。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达到教与学的和谐、情与知的统一。
1.结合我们开展的课题研究,我在班级建立了班级图书角,课间向学生开放。
为了补充图书种类,设立了班级图書角,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充满书香的环境,让学生可以互相交换阅读。孩子们扎进浩瀚的书海,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搭建班级读书平台极大地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勾起了他们脑中“书迷”意识,不少学生从此对阅读产生浓厚兴趣,喜欢上了阅读。
2.创设读书氛围,养成阅读习惯。
为了保证阅读时间和阅读数量与质量,学生每天早读20分钟,午读自主阅读20分钟。早读是学生在第一节课前能集中精力大声朗读的时间,而大声朗读能调动整个大脑最活跃的思维,是在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为一天的学习热身。鼓励学生在20分钟午读时间里进行自主性课外阅读。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孩子一起进行“亲子阅读”,每天在孩子完成家庭作业之后,带领孩子阅读20分钟课外读物。每周用一次用餐时间与孩子谈读书感受;每月逛一次书店,给孩子选购几本好书。三个20分钟的阅读时间虽不算长,但积少成多,日积月累,只要坚持不懈,就能逐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创设班级读书平台,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三、尝示对课内外阅读成果进行展示
我们开展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的策略研究,一方面力求通过阅读实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有效融合课内外阅读的方法,以便培养其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量,提高阅读效率;另一方面阅读效果的检验需要展示的平台。因此,我们以讲笑话、讲故事、谈感受、笔记展阅、比赛朗诵、手抄报展览等多种形式展显学生阅读成果。为了更好地展示师生阅读成果,我们如期创建了班级优秀作品集。其中,“校园动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学校开展的各类文学、体艺活动;“读写融合”则刊登学生阅读方法及由课内阅读向课外延展的仿写、续写、补写和读后感之类的习作;使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阅读到其他学生的作品。班级优秀作品集的诞生架起了一座通往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桥梁,也成为我的语文教学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永不枯竭的鲜活的语文校本教材。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还要注意在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的同时,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激发学生的阅读思维,在实战演练中,共同拓展出新的题型,让学生受益匪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为2018年周口市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小学中高年级群文阅读中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的策略》(zkzx1801016)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