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我所定义的科学说写
我们提出的科学人文课,是希望能够借助说写的便利,让我们在科学教育之中(而不必借助于其他时间)就有效培养科学精神,也进一步夯实科学素养。 科学人文说写课和其他类型的说写课相比,有说写课的共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科学教育中,对逻辑思维最为强调。这种逻辑思维一旦通过科学人文说写课得以成功培养,它将会迁移到其他学科中。
一个定义必须有具体的对象,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阶段面对高考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复读生。我这里要开展的说写是让学生讲题目、改编题目,只有说才能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题目,这样的说写可以归入到童喜喜称之为科学人文说写范畴。当然我做的是很功利性、目的性很强的科学说写,在功利性中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而喜喜说的应当是更广泛的科学思维方面的说写训练。同时随着训练的深入,不能总是想想就脱口而出的说,要规范具体说的步骤内容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说写,这样就不流于随意的毫无根据和逻辑的讲。
二、我为什么要开展说写实践
为什么要开展说写实践?2017年9月,我第五年为高考复读生教学。开学初,反思教学的几年下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认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够,他们头脑里对问题的思考太短暂,很多时候他们解题是根据一些感性的生活经验快速简单地解题。所以必须让他们说、让他们讲题目才能促进他们多花一些时间思考、深入理解题目,才能真正掌握一个类型题目的解法,解出更多的题,得到更多的分。我开展说写最直接的目的是提升成绩。认真与好奇心支持我不断前行!好奇心是职业生命不断焕发活力的源泉。
三、我的具体操作
童喜喜在《读写之间说为桥》一书中提到, 说写课程的七种武器,是方法,也是目标,步骤。
第一是共情,只有触及学生情绪情感的东西才能让他们说出来。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让他们分享深刻触动自己的题目,这个触动可以是一道他认为的好题,也可以是让他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个题目……
第二是听,客观完整包容专注的听。对我和同学们都是一样的要求,一位同学提前一个晚上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好题目后,第二天上课前五分钟说题,我们都以尊重的态度倾听。等他讲完后,我再点评好的地方,同时如果有必要,补充更多的解决方法。且本着尊重大家的时间考虑,要讲的同学提前一个晚上先讲给课代表听,临时发挥的说很粗糙。
第三、第四是逻辑阅读和哲学思考,这是要求学生提升理解思辨能力。在物理中哲学思考可以是逆向思考、假设法思考、极限放大物理情景思考等。
在创造了他们愿意说的环境后,对思考的品质要求要提高。可以从规范他们的说的步骤来进行提升内在思考方向、范围。我的要求是:一说这个题目描述的是什么物理过程或者物体状态;二说这个问题属于什么模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三说具体解决过程;四说变化和拓展。开始的时候我把说的步骤写在黑板的一边,时刻提醒他们说的模式。能力好的学生做得很到位,甚至在拓展歸纳上,优秀的学生展现了他强大的分类整合能力。同时老师在课堂的演示也很重要,一些用心准备的同学在讲解的时候也模仿老师课上严格的书写方式,如同我上课那般严谨地用圆规、三角板等严格说写,并且还做到多角度多方法讲解。通过我规范要求,达成说写武器的第六个精准表达。当然一直都是一种模式的说,难免会让人感到束缚,在学生习惯这样完整严谨的说训练后,稍微放开或者合并简化一些步骤是可以的。从“有法”到“无法”,“无法”中“有法”!
最后优美书写,内容形式双重打磨。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讲完题目后将题目改编。当时的情况是:学生讲解高考题目都有现成答案。有些同学照本宣科,所以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完之后,稍微改造这道题目。现在想想不就是喜喜所说的“写”吗?!我提出最简单的改写,可以简单换一下数字,可以进一步改变一下题目情景,改变问法。这样的写极大促进同学们的思考。而为了让大家看到写的效果,激励他们,后面我又继续开展好题汇编,提出如果学生改编的题目好的话,那我作为年级备课组长在编年级考试的试卷上就会采用,会在测验卷中标上某某班改编。这样的成果展示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创作有明确的意义。没有被选上的,我们也张贴出来,让大家多看。9月份的月考试卷,我选用了7班杜逸华同学改编的一道高考题。在讲评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这份试卷的亲近感,不再是一份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试卷,而是有我们同学参与的一件作品。
说写课程的七个武器让我在实践中明确了方向步骤,而我认为所有的操作中,都离不开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做这些事情的原则就是要看到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共情是因为我们是人,有情感,所以在这个共情基础上我们才愿意说;同时作为组织者的老师,创造说写的环境也很重要,在态度、语气上不要咄咄逼人、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学生肯定不愿意说。特别是到了这个年龄的学生,他们已经习惯老师在上面的各种表演,老师“一言堂”的环境,学生怎么愿意在课堂上多说。不管这个老师是怎样高的资历,学生都会开启在课堂上适合他自己的模式。
总之,我从开始仅仅是想到让学生讲题,即我们提出的“说”,到改编题目,即“写”,最后到成果展示,都是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思考着、行动着。我相信让学生讲题也有很多高中老师开展过,但大都是让学生上来讲,没有刻意规范化的训练,还是很盲目的说,对提升逻辑能力的效果有限。也有同事问我,“你让学生说,能说得清楚吗?他本身都不是很懂。”确实,一开始不可能讲得和老师一样清晰,但他们的优势是讲解接近同龄人的思维水平。我相信一次次规范化的训练后,还是有很多同学讲得很好的,本着这个原则坚持让每个同学都上来讲了一遍。同时第一次实践仅仅是一个开始,第二年、第三年……随着后面的反复迭代,我相信这个方法对于同学们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有很切实的提高的。如果要用数据说明成绩,那就举最近一次全市第三次统测,我任教其中的一个班是复读班中唯一一个成绩最优秀班级,其他六个班没有可比性,只能与应届比。应届五个同类班有24个人名列全市前一百名,我们这一个复读班就有7人。如果与本班其他学科比较,物理学科在全市前一百名中也是人数最多的学科。同时物理平均分在应届班级中位列第三,也是各学科中排名最好的学科。这个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应届班级聚集了全市一半以上优秀的学生生源,而我们这样的班级有不够满意自己的高考成绩而选择复读的,但也有好些是从大学回来复读的,他们离开高中一两年再回来,能和应届生一起同台竞技需要强大的心理能力。
以上是我在自己任教班级开展的说题写题实践,别的阶段学生我也开展了一些说写实践。如去年暑假我给初三毕业生上了十节初高中衔接课程,其中一个女生分享触动她的一道好题时,她说她不敢相信自己能解出这么一道大题,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对于他们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我除了让他们分享好题外,还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公式”评选活动,选出这段时间学习的物理规律公式,配上相应的图来形象说明公式的特点、应用范围。一个男生画的一幅画初看起来以为是个叉,但他其实是想强化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位移x”的重要性,与初中学的路程区别在哪里,形象生动让人记忆犹新。
童喜喜在2017新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用科学点燃智识之火!她认为科学素养可以通过五步——知、思、行、创、述循环反复中锤炼锻造而成。那么科学人文说写就是其中一个很有效直接的方法——滋养学生的“思”,让他们的科学素养随着说写润物细无声地提高。我在将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感我们的教育大都止步于“知”,浅层的“思”,较少的“行”,极少的“创”,更少有做到“述”。而后面的四步是将“知”推得更高更远的手段,后四步做得丰富,“知”才能是真知,才不陷于“假知”!循环螺旋中,知和行互相促进,知行才没有距离。唯有直面固有的旧习惯及困难,坚持行动,才能不断创新、创造,学生和我,我们大家的科学素养品质才会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高级中学)
我们提出的科学人文课,是希望能够借助说写的便利,让我们在科学教育之中(而不必借助于其他时间)就有效培养科学精神,也进一步夯实科学素养。 科学人文说写课和其他类型的说写课相比,有说写课的共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科学教育中,对逻辑思维最为强调。这种逻辑思维一旦通过科学人文说写课得以成功培养,它将会迁移到其他学科中。
一个定义必须有具体的对象,我所面对的学生是:高中阶段面对高考的一个庞大的群体——复读生。我这里要开展的说写是让学生讲题目、改编题目,只有说才能促进他们更深入地理解题目,这样的说写可以归入到童喜喜称之为科学人文说写范畴。当然我做的是很功利性、目的性很强的科学说写,在功利性中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而喜喜说的应当是更广泛的科学思维方面的说写训练。同时随着训练的深入,不能总是想想就脱口而出的说,要规范具体说的步骤内容才是严格意义的科学说写,这样就不流于随意的毫无根据和逻辑的讲。
二、我为什么要开展说写实践
为什么要开展说写实践?2017年9月,我第五年为高考复读生教学。开学初,反思教学的几年下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认为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够,他们头脑里对问题的思考太短暂,很多时候他们解题是根据一些感性的生活经验快速简单地解题。所以必须让他们说、让他们讲题目才能促进他们多花一些时间思考、深入理解题目,才能真正掌握一个类型题目的解法,解出更多的题,得到更多的分。我开展说写最直接的目的是提升成绩。认真与好奇心支持我不断前行!好奇心是职业生命不断焕发活力的源泉。
三、我的具体操作
童喜喜在《读写之间说为桥》一书中提到, 说写课程的七种武器,是方法,也是目标,步骤。
第一是共情,只有触及学生情绪情感的东西才能让他们说出来。所以开始的时候我让他们分享深刻触动自己的题目,这个触动可以是一道他认为的好题,也可以是让他恍然大悟、认识到自己不足的一个题目……
第二是听,客观完整包容专注的听。对我和同学们都是一样的要求,一位同学提前一个晚上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写好题目后,第二天上课前五分钟说题,我们都以尊重的态度倾听。等他讲完后,我再点评好的地方,同时如果有必要,补充更多的解决方法。且本着尊重大家的时间考虑,要讲的同学提前一个晚上先讲给课代表听,临时发挥的说很粗糙。
第三、第四是逻辑阅读和哲学思考,这是要求学生提升理解思辨能力。在物理中哲学思考可以是逆向思考、假设法思考、极限放大物理情景思考等。
在创造了他们愿意说的环境后,对思考的品质要求要提高。可以从规范他们的说的步骤来进行提升内在思考方向、范围。我的要求是:一说这个题目描述的是什么物理过程或者物体状态;二说这个问题属于什么模型,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三说具体解决过程;四说变化和拓展。开始的时候我把说的步骤写在黑板的一边,时刻提醒他们说的模式。能力好的学生做得很到位,甚至在拓展歸纳上,优秀的学生展现了他强大的分类整合能力。同时老师在课堂的演示也很重要,一些用心准备的同学在讲解的时候也模仿老师课上严格的书写方式,如同我上课那般严谨地用圆规、三角板等严格说写,并且还做到多角度多方法讲解。通过我规范要求,达成说写武器的第六个精准表达。当然一直都是一种模式的说,难免会让人感到束缚,在学生习惯这样完整严谨的说训练后,稍微放开或者合并简化一些步骤是可以的。从“有法”到“无法”,“无法”中“有法”!
最后优美书写,内容形式双重打磨。我的做法是让学生讲完题目后将题目改编。当时的情况是:学生讲解高考题目都有现成答案。有些同学照本宣科,所以我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讲完之后,稍微改造这道题目。现在想想不就是喜喜所说的“写”吗?!我提出最简单的改写,可以简单换一下数字,可以进一步改变一下题目情景,改变问法。这样的写极大促进同学们的思考。而为了让大家看到写的效果,激励他们,后面我又继续开展好题汇编,提出如果学生改编的题目好的话,那我作为年级备课组长在编年级考试的试卷上就会采用,会在测验卷中标上某某班改编。这样的成果展示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创作有明确的意义。没有被选上的,我们也张贴出来,让大家多看。9月份的月考试卷,我选用了7班杜逸华同学改编的一道高考题。在讲评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同学们对这份试卷的亲近感,不再是一份与自己毫无关联的试卷,而是有我们同学参与的一件作品。
说写课程的七个武器让我在实践中明确了方向步骤,而我认为所有的操作中,都离不开以人为中心、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做这些事情的原则就是要看到我们是有血有肉的人。共情是因为我们是人,有情感,所以在这个共情基础上我们才愿意说;同时作为组织者的老师,创造说写的环境也很重要,在态度、语气上不要咄咄逼人、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学生肯定不愿意说。特别是到了这个年龄的学生,他们已经习惯老师在上面的各种表演,老师“一言堂”的环境,学生怎么愿意在课堂上多说。不管这个老师是怎样高的资历,学生都会开启在课堂上适合他自己的模式。
总之,我从开始仅仅是想到让学生讲题,即我们提出的“说”,到改编题目,即“写”,最后到成果展示,都是在前行的路上不断思考着、行动着。我相信让学生讲题也有很多高中老师开展过,但大都是让学生上来讲,没有刻意规范化的训练,还是很盲目的说,对提升逻辑能力的效果有限。也有同事问我,“你让学生说,能说得清楚吗?他本身都不是很懂。”确实,一开始不可能讲得和老师一样清晰,但他们的优势是讲解接近同龄人的思维水平。我相信一次次规范化的训练后,还是有很多同学讲得很好的,本着这个原则坚持让每个同学都上来讲了一遍。同时第一次实践仅仅是一个开始,第二年、第三年……随着后面的反复迭代,我相信这个方法对于同学们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有很切实的提高的。如果要用数据说明成绩,那就举最近一次全市第三次统测,我任教其中的一个班是复读班中唯一一个成绩最优秀班级,其他六个班没有可比性,只能与应届比。应届五个同类班有24个人名列全市前一百名,我们这一个复读班就有7人。如果与本班其他学科比较,物理学科在全市前一百名中也是人数最多的学科。同时物理平均分在应届班级中位列第三,也是各学科中排名最好的学科。这个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应届班级聚集了全市一半以上优秀的学生生源,而我们这样的班级有不够满意自己的高考成绩而选择复读的,但也有好些是从大学回来复读的,他们离开高中一两年再回来,能和应届生一起同台竞技需要强大的心理能力。
以上是我在自己任教班级开展的说题写题实践,别的阶段学生我也开展了一些说写实践。如去年暑假我给初三毕业生上了十节初高中衔接课程,其中一个女生分享触动她的一道好题时,她说她不敢相信自己能解出这么一道大题,自信心得到极大的提高!而对于他们这些精力充沛的孩子,我除了让他们分享好题外,还开展了“我最喜欢的公式”评选活动,选出这段时间学习的物理规律公式,配上相应的图来形象说明公式的特点、应用范围。一个男生画的一幅画初看起来以为是个叉,但他其实是想强化高中物理的一个重要物理量“位移x”的重要性,与初中学的路程区别在哪里,形象生动让人记忆犹新。
童喜喜在2017新教育国际论坛上提出,用科学点燃智识之火!她认为科学素养可以通过五步——知、思、行、创、述循环反复中锤炼锻造而成。那么科学人文说写就是其中一个很有效直接的方法——滋养学生的“思”,让他们的科学素养随着说写润物细无声地提高。我在将近十年的教学生涯中,深感我们的教育大都止步于“知”,浅层的“思”,较少的“行”,极少的“创”,更少有做到“述”。而后面的四步是将“知”推得更高更远的手段,后四步做得丰富,“知”才能是真知,才不陷于“假知”!循环螺旋中,知和行互相促进,知行才没有距离。唯有直面固有的旧习惯及困难,坚持行动,才能不断创新、创造,学生和我,我们大家的科学素养品质才会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