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还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对照组采取为常规护理法,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使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手术成功率与传统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但是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有着出血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近年来其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进食油腻食物后持续性的中上腹疼痛偶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对于该种疾病,临床中有着多种类型的治疗方式,若患者的胆囊结石诊断明确,可以使用传统胆囊切除手术法,或者保胆取石,或者腹腔镜胆囊切除。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部分胆结石患者采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64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53.2±2.9)岁,病程为0.2-3年,平均病程为(1.2±0.3)年。本组患者均经B超检查或者MRCP检查确诊并排除合并胆管结石,结石直径均在0.5cm以上。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病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提前进行准备,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保肝,制酸,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对于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术前进行常规全身麻醉,使用4孔法或者3孔法使用气腹针创造出气腹,控制好压力,向其中置入腹腔镜,查看患者胆总管结构、胆囊与胆囊三角位置,看胆囊是否存在炎症与粘连。使用生物夹来夹持胆囊管与动脉,从穿刺脐上孔位置,用自制橡皮袋将散落结石与胆囊取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设置引流管[1]。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法进行治疗,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用气管插管来麻醉,在右侧肋缘下放做6cm左右的斜切口,沿切口切开腹壁,结扎胆囊颈管,胆囊动脉剥离切除胆囊,完成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引流管,将胆囊床缝合。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0±7.6)min、(74.3±5.8)min;排气时间分别为(22.5±4.4)h、(34.3±4.1)h;住院时间分别为(5.3±1.8)d、(8.4±2.5)d;出血量分别为(28.0±7.4)ml与(110.3±5.6)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与16.6%,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现代社会之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胆结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对于胆结石患者,必須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若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出现胆管炎、胰腺炎,远期胆囊癌变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在现阶段下,对于胆结石患者,若条件许可,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法进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着出血量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3]。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在使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手术成功率与传统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但是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可以使用3孔法,也可以采用4孔法,具体需要视患者术中显露操作而定。在对胆囊三角区进行解剖时,如果操作较为困难,可以选择传统中转开腹胆囊切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将胆囊三角区正确的显示出来,准确的判断出三角区,在解剖的过程中要对胆囊管进行规范的处理避免误伤胆总管。在将腹腔镜置入之后,需要先观察第一操作孔周围有无脏器组织损伤,患者有无出现腹腔粘连的情况,如果腹腔粘连明显,操作困难甚至有腹腔脏器损伤,应选择及时开腹手术,在分离组织时,需要靠近壶腹,若出现了胆囊管增粗的情况,需要确定,看胆囊管中是否有结石。若患者胆囊为急性炎症发作期或者术中存在迷走胆管,或者胆总管扩张,可以设置好引流管或者胆总管切开探查,及时的将胆汁、积液与积血排出,防止出现并发症[4]。
总而言之,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手术暴露充分,手术人员减少(一般两人),出血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还暂时无法被完全取代。
参考文献:
[1]贺利柏,陈文彬.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3(07):428-429.
[2]高富元,刘洋,彭以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0,13(11):116-118.
[3]徐应臣,巫骏川,江燕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2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21(06):281-282.
[4]王晓雯,朱彩蓉.Meta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4(08):87-88.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治疗效果
胆结石是一种常见的普外科疾病,近年来其临床发病率越来越高,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进食油腻食物后持续性的中上腹疼痛偶伴有右肩背部疼痛,对于该种疾病,临床中有着多种类型的治疗方式,若患者的胆囊结石诊断明确,可以使用传统胆囊切除手术法,或者保胆取石,或者腹腔镜胆囊切除。近年来,我院对于收治的部分胆结石患者采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现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收治的110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46例,女性64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53.2±2.9)岁,病程为0.2-3年,平均病程为(1.2±0.3)年。本组患者均经B超检查或者MRCP检查确诊并排除合并胆管结石,结石直径均在0.5cm以上。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结石直径、病程等方面来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患者进行手术前,提前进行准备,在手术结束后,进行抗感染、保肝,制酸,纠正水电解质与酸碱度平衡、营养支持等治疗,具体治疗措施如下:
1.2.1 观察组治疗方法
对于观察组60例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术前进行常规全身麻醉,使用4孔法或者3孔法使用气腹针创造出气腹,控制好压力,向其中置入腹腔镜,查看患者胆总管结构、胆囊与胆囊三角位置,看胆囊是否存在炎症与粘连。使用生物夹来夹持胆囊管与动脉,从穿刺脐上孔位置,用自制橡皮袋将散落结石与胆囊取出,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看是否需要设置引流管[1]。
1.2.2 对照组治疗方法
对于对照组50例患者,使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法进行治疗,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使用气管插管来麻醉,在右侧肋缘下放做6cm左右的斜切口,沿切口切开腹壁,结扎胆囊颈管,胆囊动脉剥离切除胆囊,完成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设置引流管,将胆囊床缝合。
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2]。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达到了100%,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55.0±7.6)min、(74.3±5.8)min;排气时间分别为(22.5±4.4)h、(34.3±4.1)h;住院时间分别为(5.3±1.8)d、(8.4±2.5)d;出血量分别为(28.0±7.4)ml与(110.3±5.6)ml;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3%与16.6%,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现代社会之中,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胆结石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对于胆结石患者,必須要及时的进行治疗,若治疗方法不当或者抢救不及时,就可能出现胆管炎、胰腺炎,远期胆囊癌变等一系列的并发症。在现阶段下,对于胆结石患者,若条件许可,主要采用外科手术法进行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手术方式,与传统手术方式相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有着出血量小、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势[3]。本组研究结果也显示,观察组在使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手术成功率与传统手术方式无显著差异,但是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显著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可以使用3孔法,也可以采用4孔法,具体需要视患者术中显露操作而定。在对胆囊三角区进行解剖时,如果操作较为困难,可以选择传统中转开腹胆囊切除。在整个手术过程中,必须要将胆囊三角区正确的显示出来,准确的判断出三角区,在解剖的过程中要对胆囊管进行规范的处理避免误伤胆总管。在将腹腔镜置入之后,需要先观察第一操作孔周围有无脏器组织损伤,患者有无出现腹腔粘连的情况,如果腹腔粘连明显,操作困难甚至有腹腔脏器损伤,应选择及时开腹手术,在分离组织时,需要靠近壶腹,若出现了胆囊管增粗的情况,需要确定,看胆囊管中是否有结石。若患者胆囊为急性炎症发作期或者术中存在迷走胆管,或者胆总管扩张,可以设置好引流管或者胆总管切开探查,及时的将胆汁、积液与积血排出,防止出现并发症[4]。
总而言之,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在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有着手术暴露充分,手术人员减少(一般两人),出血量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该种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还暂时无法被完全取代。
参考文献:
[1]贺利柏,陈文彬.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在胆结石治疗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23(07):428-429.
[2]高富元,刘洋,彭以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胆漏的原因及防治[J].中国医学创新.2010,13(11):116-118.
[3]徐应臣,巫骏川,江燕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152例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21(06):281-282.
[4]王晓雯,朱彩蓉.Meta分析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现代预防医学.2009,4(08):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