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性涵养党性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uchiren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共产党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归根结底是党性的锤炼、心性的涵养。王阳明心学强调心性主体的自觉挺立,是“立根固本”之学。王阳明心学的基本命题: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良知学说、知行合一等,与“四讲四有”具有古今契合性、内在一致性,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宝贵文化资源。
  关键词: 王阳明 心学 两学一做 四讲四有
  “两学一做”的根本路径是什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本’在人心,内心净化、志向高远便力量无穷”。王阳明心学是古代修身养性之学,强调心性主体的自觉挺立,是“立根固本”之学。“四讲四有”是衡量每个党员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是新时期所有党员的行动指南,是“两学一做”的着眼点和落脚点。阳明心学与“四讲四有”具有内在一致性、古今契合性,为当代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献资源。“心外无物”,强调意义世界的建构,塑造共产党人应该有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心外无理”强调物理与人心圆融无碍,规矩纪律只是人心的外显,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良知学说彰显人具有善的价值潜能,具有善的自我实现的力量。“知行合一”学说启示共产党人要真知真行,讲奉献,有作为。
  一、“心外無物”可启示共产党人涵养天下情怀、筑牢理想信念。
  关于“心外无物”的思想实质,著名的“岩中花树”公案是可供研究的典型材料。“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传习录》)。
  王阳明讲“心外无物”并不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这个命题没有涉及“事物是否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这个问题。“心外无物”所要表达的是万物只有和我的心发生关联的时候,才进入我的意义世界。
  “心外无物”强调的是视野、境界、胸怀、格局。《大学问》说:“大人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者也,其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焉。若夫间形骸而分尔我者,小人矣。”王阳明认为,胸怀和格局是区分大人与小人的关键。王阳明10岁时,就立志要做圣贤,而圣贤应该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应该不断扩充自己的内心,关照到天地万物。王阳明的传奇故事是其学说最生动的注解。圣人应该心系国民,年仅16岁的王阳明就只身前往居庸关考察边关要塞。圣人应该心向正义,仅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不顾个人安危,坚持上书,挺身斗虎。
  共产主义的创始者马克思早在青年时期就立下“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的远大理想,并如其所设想的一样,在他离开人世时,高尚的人们都洒下了热泪。马克思说:“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理想和人民的阶级立场。共产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崇高理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人必须摆脱自私性、狭隘性,不断涵养自己的大格局、大胸怀,将自己的心无限扩展,包容万物,将世界万物纳入我的主体世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二、“心外无理”可启示共产党人注重自我净化、严守规矩纪律。
  王阳明早年学习朱熹理学,朱熹认为种类繁多的万物之理,都共同分有了一个总的“天理”,各物之理与“天理”之间是理一分殊、月印万川的关系。把握“天理”或者说万物之理的方法是通过“格物致知”,即通过“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的功夫,到一定的程度,就会豁然贯通,把握“天理”。早年的王阳明受了朱熹的影响,也想走通过“格物”而“致知”的道路。他从格竹开始,结果没有得到任何道理,反而格出一身毛病。王阳明据此得出结论:“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王阳明的“心外无理”思想仍然可以在朱熹理学基础上推导而来。既然万事万物都分有总的“天理”,那么人身上也就分有了“天理”,把握了人身上的“天理”,也就能通晓宇宙万物之理。“天理”与人心之理是一样的,因此“心即理”,“心外无理”。理在人心,心外无理。遵规矩、守纪律的行为,不仅符合外部秩序之理,更根植于内部心灵秩序之理。一方面,规矩纪律之理之所以能够施行,归根结底在于理本在人心。另一方面,规矩纪律要真正得以施行,必须依赖于主体对本有道心的体认。
  自律是人类的一种美德,是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党性修炼的完成不仅要诉诸外在力量的约束与制裁,更要诉诸每一位共产党员内在的自律自觉。共产党人有共产党人的规矩纪律。党员要不断地学习和遵循党章党规,行为处事皆以党规党纪和条例制度为依据。《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为党组织和党员确立明确可行的标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为党组织和党员划出坚决不可触碰的底线。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提出了11个“坚决”、8个“不允许”和6个“不准”,这是每位党员做人做事必须遵守的规矩与纪律,这是共产党人应有的底线思维。
  三、“良知学说”可启示共产党人坚守道德良知、塑造良好品行。
  王阳明认为,人心的本来状态与天道是一致的。心的本来状态即“本心”是天道在人身上的呈现。人心本来是至善,恶从何处来?心在彼岸,事物世界在此岸,中间需要有桥梁,这个桥梁,就叫作“意”。因此,让自己的意念、行为符合本心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致良知的功夫。致良知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亮明自己的本心,理会自己的良知,使良知从隐到显,另一方面致良知于事事物物,即用良知的善恶评价功能修正自己对事事物物的态度和行为,为善去恶。王阳明的《传习录》中著名的“四句教”是其良知、致良知学说的高度概括。“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王阳明的良知说论证了人而为善的可能性,良知说发端于孟子。孟子说人心有四端,能知善知恶,辨是辨非,这种能力不是通过学习获得的,是良知良能。
  伟大的精神才能支撑伟大的事业,崇高的品德才能实现崇高的梦想。马克思主义人性学说内在地包含了人性善的立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人的本性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这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从现实结果看必定应该是善的,而这种活动是人自由自觉的结果。因此,指导人行为的意识是至善的,即人心是至善。共产主义追求人的自我实现,致力于对道心的回归、对良知的回归。   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塑造良好品行是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共产党人首先要坚守道德良心、并外化为良好的品行,“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中华民族有道德基石,懂得为什么要行善和为什么能行善的问题。良知为人所具有,共产党人的先进性更应体现在致良知的功夫上,勇于亮明自己的本心和良知。只有用本心关照自己,对自己的意念和行动进行反思,才能真正说成自己的主人,完成主体性建构。既不被外物役使又不被私心牵累,这样的人才是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自觉的人”。
  四、“知行合一”可启示共产党人坚持实践品格、勇于奉献作为。
  “知行合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命题。宋、元之际理学家金履祥最早提出“知行合一”思想,他在所著的《论语集注考证》中指出:“圣贤先觉之人,知而能之,知行合一,后觉所以效之。”
  王阳明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发扬推进“知行合一”思想,并形成较完备的哲学体系。阳明先生提出“知行合一”首先是针对当时知行分离,重知轻行的现状提出。当时的官学是朱熹的“理学”。朱熹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按照朱熹本身的意思,知行是并举的。但在现实上,大家都先去做“知”的功夫,对于很多人来说,结果就是终身不“行”,因此王阳明要纠正“知先行后”的观点,提出“知行合一”之说。王阳明认为“知”和“行”是同一个功夫的两个方面,互为表里,须臾不可分。“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是行的主觀意识,行是知的外在呈现。
  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核心的认识论与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学说差异甚大,但强调“以知促行、知行合一”是共同特点。开国领袖毛泽东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是理论联系实践的大师。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对知行分离的主义、思想进行了旗帜鲜明的批判,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倡导“知行合一”,“实干兴邦,空谈误国”:2014年青年节在北京大学勉励学生:“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2014年1月,在群众路线活动总结大会上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在G20杭州峰会开幕辞中指出:“二十国集团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
  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就是要“知行合一”。“讲奉献、有作为”是“四讲四有”合格党员的最务实、最可衡量的标准。“讲奉献”是行为过程,“有作为”是行为结果;“讲奉献”关注工作态度,“有作为”聚焦工作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者和践行者,他的许多讲话和治国理政思想都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能忘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一课。中国共产党的社会理想、阶级立场都与阳明心学具有高度契合性、内在一致性,因此共产党人“两学一做”学习可以依托心学智慧,从中汲取力量,践行“四讲四有”,争做合格党员。
  参考文献:
  [1]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0,74.
  [2]朱子语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3.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15.
  [4]董平.王阳明的生活世界[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56,121.
  [5][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5,34,80.
  [7]中共中央毛泽东选集出版委员会.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4:295.
  基金项目:
  项目来源:浙江省高职院校党建研究会课题
  项目编号:2017B31
  项目名称:高职院校党员教师“两学一做”学习模式探究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探讨了竞赛式教学模式在中职课堂的应用,以“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这门课程的复习课为例,介绍了竞赛式教学法的内涵和具体实施过程,并以中职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对照班和实验班,对竞赛式教学法在两个班的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中职课堂教学中,结合课程的特点,积极构建竞赛式教学平台,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竞赛式教学法 学习效能检验 
摘 要: 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但是由于辅导员职业生涯规划不合理致使这一政工队伍发展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促进辅导员职业生涯转型,由“自为型”向“自觉型”转化,而这一转化的主要路径是要做到对辅导员进行科学引导与机制保障。  关键词: 辅导员 职业生涯 转型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
(广州市花都区成人教育培训中心(广州市花都区社区学院、广州市花都区广播电视大学)),广东 广州 510800)  摘 要: 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教育在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型城市化撤村建居的过程中,大量城郊农村居民转为城市居民。本文以广州市花都区为例,针对当前农转居居民社区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对农转居居民的社区教育提出对策和建
摘 要: 目前,国内高校中志愿服务类社团日渐增多,它们在飞速发展的同时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为志愿服务类社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 高校 志愿服务类社团 石河子大学  2013年是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实施的第20个年头。截至2013年11月底,在全国各省(区、市)、市(地、州、盟)、2763个以上的县(市、区、旗)及主要行业系统和2000多所高校建立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建立了13
摘 要: 校园文化品牌建设要求有科学的运行机制及有效策略。本文以当代校园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的问题为背景,以中国药科大学“远志”综合素质提升计划项目为例,探讨校园文化品牌建设的运行机制、建设原则、建设路径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品牌的载体培育。  关键词: 校园文化 统一协调 制度建设  校园文化品牌,是将校园文化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无形转变为品牌建设的有形。要建设一流的大学,就必须注重校园文化品牌培育,打造
(1昆明师专附属中学,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500)  摘 要: 中华书局推出的《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具有传承经典,让经典走向大众的积极意义。白云译注的《史通》,准确把握和揭示《史通》的理论特色,题解扼要,注释简明,译文畅达,是研读《史通》的重要参考书,对于大众研读史学理论经典和传播古代史学批评遗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史通》 译注
摘 要: 说明文教学常常教学内容单一,教学过程程式化,使得说明文课堂教学枯燥乏味,缺少审美。本文以《苏州园林》一课教学为例,阐述说明文教学可以从多方面注重审美,从而提高说明文的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说明文教学 审美 《苏州园林》  传统的说明文教学,教师一直死守说明文的一些文体知识,诸如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且课堂教学程序多半是先介绍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摘要:朱光潜在其早期美学著作中曾多次谈到日神精神,并运用日神精神阐释他对美学独到的想法。可以看出,日神精神已不仅仅是关于尼采美学思想的研究对象,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其《诗论》中似乎对尼采关于酒神精神与日神精神的偏向进行了“有意误读”,并将儒佛道三家思想融合其中,形成其独特的美学思想。以日神精神与酒神精神为立足点,以儒道佛三家思想为基础,本文将横向比较朱光潜与鲁迅,纵向深入探究朱光潜的美学精神,兼浅谈
摘 要: 2016年高考英语全国卷(Ⅰ)整套试卷温和守正,个性创新,波澜不惊,但于无声处听惊雷,在不经意间突出了语篇,侧重了语用,强调了考查考生跨文化的英语交际能力,折射出较强的思想性、教育性、人文性和时代感,全面考查了考生的英语学科素养,体现了试题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关键词: 高考英语全国卷 试卷评析 备考启示  经过十年的安徽省高考自主命题,2016年的高考是回归全
摘 要: 刘慈欣的《三体》通过世界末日的地球文明与入侵的三体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较量,对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进行映射与反思。本文认为虽然《三体》是科幻小说,但是在其描写的文明较量中体现出诸如身份、情感、伦理道德等现实主义问题。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主要研究方法,从小说描写的生态、文明、人性三大维度探讨小说中人物在面临伦理困境时做出的伦理选择与人性诉求,以此反观人类在科学选择时代该何去何从。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