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德育是大学生的必修课,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中发挥特有潜在课程功能的途径和方法,能起到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德育;高校图书馆;潜在课程
【中图分类号】:G25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035-01
1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种做人教育。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的首位”;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精神家园,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知识性、思想性构成了思想宝库,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是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2 高校潜课程的德育功能
2.1 潜课程的含义。潜课程是用来描述学校的非正式课程的,它是相对于学校“正规课程”而提出的概念。虽然在课程研究文献中,潜课程一词已成为公认的教育术语,但其概念仍是众说纷纭。我国从事潜课程研究的学者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潜课程就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
目前,关于德育的潜在课程功能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呈现四个层面:一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潜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二是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论证潜课程的重要性;三是探讨潜课程在德育过程中的价值;四是从各个学科中挖掘隐性教育的功能。
2.2 潜课程的特点及其德育的隐性教育效能。潜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是高校正规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具有潜隐性、整体性、非规范性、依附性、差异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和动态性等独特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就是因为其它是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其隐性教育上,对大学生读者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隐性教育,其教育效能在大学生读者的成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过程并不仅仅就是道德认知过程,大学生读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要转变德育思路,着眼于挖掘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潜在课程功能,要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核心,高校图书馆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效能,引导大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升华情操,净化心灵,努力形成对崇高理想人格的追求。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潜在课程功能
所谓大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是指大学图书馆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其德育功能除了图书资源作为“不上讲台的老师”所产生的教育教化、知识传递功能之外,馆藏资源、馆舍设施、馆员素质与形象都能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转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精神面貌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高尚情操的陶冶,都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德育功能。
在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化建设人才。高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当前发挥德育功能的重点是:通过导读、书评、组织读者协会和开展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推荐优秀作品,引导大学生读好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1 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教育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能够发挥资源育人、技术育人的优势;具有良好的行为文化环境,提高服务育人、学术育人的影响;具有健全的制度文化环境,发挥制度育人、环境育人的优势。
3.2 高校图书馆德育的潜在课程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其高雅文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氛围、丰富的藏书基础,促进了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它的潜在课程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认为,从潜在课程和隐性教育的角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和教育,要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学生也乐意接受。关键的是,我们需要以潜在课程理论为基本指导,构建一个针对高职院校的、基于的潜在课程理论指导的校园文化系统,在校园文化中系统构建一个能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养成教育的新型、综合、立体网络。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发挥着学校、家庭、环境等其它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其德育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塑造功能和调节功能。高校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导着大学生去感受和体味,从而循序渐进、渗透、熏陶、冶炼、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推动高校德育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娟.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0)
[2] 樊健,万森林.论大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中国高教研究,2004(6)
[3] 胡树丽.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扩展,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
[4] 李俊青.也谈学校图书馆潜课程问题.河北科技图苑,2001(5)
[5] 丁海英.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
[6] 尤如春.论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效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2)
[7] 高淮峰.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探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收稿日期:2008-5-26
【关键词】 德育;高校图书馆;潜在课程
【中图分类号】:G25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5-0035-01
1 大学生的德育教育
德育是一种做人教育。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学校的首位”;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学校应当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高校教学科研和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和精神家园,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图书馆的知识性、思想性构成了思想宝库,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功能,是新时期图书馆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
2 高校潜课程的德育功能
2.1 潜课程的含义。潜课程是用来描述学校的非正式课程的,它是相对于学校“正规课程”而提出的概念。虽然在课程研究文献中,潜课程一词已成为公认的教育术语,但其概念仍是众说纷纭。我国从事潜课程研究的学者也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认为,潜课程就是那些没有在课程计划或学校政策中显现,但却是学校教育实践和教育结果中必不可少且有效的组成部分。
目前,关于德育的潜在课程功能研究,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呈现四个层面:一是从哲学的高度对潜课程的概念进行澄清;二是从课程理论的角度论证潜课程的重要性;三是探讨潜课程在德育过程中的价值;四是从各个学科中挖掘隐性教育的功能。
2.2 潜课程的特点及其德育的隐性教育效能。潜课程作为一种独立的课程形态,它是高校正规课程的有益补充。它具有潜隐性、整体性、非规范性、依附性、差异性、易接受性、持久性和动态性等独特的特点。
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被称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就是因为其它是对大学生进行隐性教育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主要体现在其隐性教育上,对大学生读者的素质教育主要是隐性教育,其教育效能在大学生读者的成才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德育过程并不仅仅就是道德认知过程,大学生读者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辩证统一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要转变德育思路,着眼于挖掘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潜在课程功能,要坚持以育人为宗旨,以校风学风建设为核心,高校图书馆以正面宣传引导为主,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隐性教育效能,引导大学生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升华情操,净化心灵,努力形成对崇高理想人格的追求。
3 发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潜在课程功能
所谓大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是指大学图书馆在学校德育实践中所起的作用。其德育功能除了图书资源作为“不上讲台的老师”所产生的教育教化、知识传递功能之外,馆藏资源、馆舍设施、馆员素质与形象都能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转变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精神面貌的培养,审美能力的提高,高尚情操的陶冶,都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德育功能。
在我国,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化建设人才。高校图书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当前发挥德育功能的重点是:通过导读、书评、组织读者协会和开展读书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大学生宣传、推荐优秀作品,引导大学生读好书,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1 高校图书馆开展德育教育的优势。高校图书馆具有丰富的物质文化环境,能够发挥资源育人、技术育人的优势;具有良好的行为文化环境,提高服务育人、学术育人的影响;具有健全的制度文化环境,发挥制度育人、环境育人的优势。
3.2 高校图书馆德育的潜在课程功能。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课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以其高雅文明的环境、优质的服务氛围、丰富的藏书基础,促进了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陶冶了大学生的情操,健全了大学生的人格,它的潜在课程功效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认为,从潜在课程和隐性教育的角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熏陶和教育,要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得多,学生也乐意接受。关键的是,我们需要以潜在课程理论为基本指导,构建一个针对高职院校的、基于的潜在课程理论指导的校园文化系统,在校园文化中系统构建一个能挖掘隐性教育资源、开展德育养成教育的新型、综合、立体网络。
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发挥着学校、家庭、环境等其它教育机构或教育形式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其德育功能具体来说包括: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塑造功能和调节功能。高校图书馆浓厚的文化氛围,引导着大学生去感受和体味,从而循序渐进、渗透、熏陶、冶炼、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同时也推动高校德育教学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张立娟.强化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10)
[2] 樊健,万森林.论大学图书馆的德育功能.中国高教研究,2004(6)
[3] 胡树丽.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扩展,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5)
[4] 李俊青.也谈学校图书馆潜课程问题.河北科技图苑,2001(5)
[5] 丁海英.试论高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的德育功能.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
[6] 尤如春.论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的隐性效能.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2)
[7] 高淮峰.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探讨.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4)
收稿日期:2008-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