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述实录
陈璇,武汉市民。丈夫被隔离。自己和儿子也被隔离,等待城市恢复生机。
我叫陈璇,今年48岁,湖北咸宁市嘉鱼县人,2013年,我和老高从奋斗了17年的中山市,回到了湖北家乡,我在武汉做烘焙工作,老高在嘉鱼县,我们还有一个23岁的儿子,目前在中山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到头,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很少,今年春节,我本打算开车和老高一起到中山过个团圆年,但事情在1月21日发生了转折。
1月20日上午,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的新闻开始陆续在手机上出现,当时武汉街上的市民似乎并没有当回事,没有几个戴口罩的,但我心里有点忐忑。在老高从嘉鱼来武汉之前,我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戴口罩。但和我预想的一样,倔强的老高一点都不在乎,就这样“光秃秃”地回家了。
21日早上我们出发前往中山,当时武汉还没有封城,一路上,同事和朋友纷纷发信息给我说,他们都选择居家隔离观察,并叮嘱我们一定要戴好口罩,到了中山不要乱跑。此时我们防范意识已经很强,一路上都戴着口罩,未曾取下,但这时候,老高开始有点低烧,体温大概在37.2摄氏度左右,我开始有些慌:万一感染了咋办?
老高安慰我说,没事,也许是普通感冒。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在见儿子之前,我俩都不约而同地多戴了层N95的口罩。儿子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送我们去了医院,并主动告知医生说,我们是来自湖北,看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结果是幸运的,去了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测量体温都是36.7,医生建议居家观察。
一直到大年三十老高都未曾再发烧,但因为老高之前有过发热,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家三口仍然不敢松懈,平时除了吃饭喝水都戴着口罩,餐具全部分开,吃饭用公筷,家里所有手接触点全部擦拭消毒。大年三十那天,我看到小区物业发朋友圈要求业主上报武汉人员信息,我们主动上报并登记了人员信息。
当天下午,市疾控中心的人来了,量了体温,配发了口罩,叮嘱居家隔离。1月28日,老高再次发烧,还伴随着拉肚子、呕吐,我们赶紧去中医医院检查,并说明了近几天的情况。医生拍了CT说肺部有些问题,疑似但并未确诊,建议隔离,后转入中山市第二医院隔离治疗。老高被隔离了,我有些慌,但在儿子面前还是要表现镇定,回到家后,我把老高接触过的所有东西全部消毒了一遍。
睡前,儿子特意嘱咐,要求我们的房门都开着,有不舒服就互相照顾。第二天醒來,医院传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我和儿子的结果都没问题,但医生说需要请示专家,看如何防护。另一个是,在医生的悉心照顾下,老高的烧已经退了。在居家的这几天,我们基本不外出,吃饭在家解决,买菜、倒垃圾等需求请求物业帮忙。
1月30日,市疾控中心打来电话说,疑似病例的亲密接触者需进行隔离,所有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让我们准备下。这下,我心里有底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和儿子收拾好行李,一起上了救护车。没想到,第一次坐救护车,是这样的情景。
到了定点酒店,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然而态度非常好。第一次被别人用另类的眼光对待,虽然不太适应,但特别能理解。这个酒店规模很大,环境不错,我和儿子分别被隔离在一个单人间和一个双人间,酒店工作人员每日定点送三餐,垃圾定点收取。早餐有瘦肉粥、包子、稀饭、油条,午餐、晚餐还有中山当地的肠粉,甚至十几块钱一斤的荷兰豆、炒腊肉也有。
防疫人员也非常负责,每天上门两次测量体温,目前都很正常。一个漂泊在他乡的湖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得到政府温暖的关怀,非常感动。而远在千里之外,我的同事们,也正在为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尽一份力。自从各区150家烘焙店停业后,他们每天轮流自发地做尽可能多的面包送往武汉各大医院。目前,已经和武汉市九医院、武汉市八医院、汉口医院等16家医院沟通好配送事宜,其他援助医院也在持续对接中。
今天是老高隔离的第六天,我和儿子隔离的第四天,早上在群里和他们视频,儿子已将情况报告给学校,每天看书、练吉他,生活充实;老高入院后,也从开始的乏力、食欲不振,到现在胃口大好,食欲大增,他还打趣地鼓励起我来说:“等到我出院了,你可要做一桌拿手好菜给我吃啊,我们还要一起跑步锻炼身体呢......”
和老高一样,我们都等待着这一天,作为一名在武汉打拼的普通市民,我爱这座城市,希望武汉好起来,希望我的故事能带给你们力量。
陈璇,武汉市民。丈夫被隔离。自己和儿子也被隔离,等待城市恢复生机。
我叫陈璇,今年48岁,湖北咸宁市嘉鱼县人,2013年,我和老高从奋斗了17年的中山市,回到了湖北家乡,我在武汉做烘焙工作,老高在嘉鱼县,我们还有一个23岁的儿子,目前在中山某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一年到头,一家人团聚的次数很少,今年春节,我本打算开车和老高一起到中山过个团圆年,但事情在1月21日发生了转折。
1月20日上午,关于新型冠状肺炎的新闻开始陆续在手机上出现,当时武汉街上的市民似乎并没有当回事,没有几个戴口罩的,但我心里有点忐忑。在老高从嘉鱼来武汉之前,我再三嘱咐他:一定要戴口罩,一定要戴口罩。但和我预想的一样,倔强的老高一点都不在乎,就这样“光秃秃”地回家了。
21日早上我们出发前往中山,当时武汉还没有封城,一路上,同事和朋友纷纷发信息给我说,他们都选择居家隔离观察,并叮嘱我们一定要戴好口罩,到了中山不要乱跑。此时我们防范意识已经很强,一路上都戴着口罩,未曾取下,但这时候,老高开始有点低烧,体温大概在37.2摄氏度左右,我开始有些慌:万一感染了咋办?
老高安慰我说,没事,也许是普通感冒。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在见儿子之前,我俩都不约而同地多戴了层N95的口罩。儿子知道这个情况后,第一时间送我们去了医院,并主动告知医生说,我们是来自湖北,看是否需要采取措施。结果是幸运的,去了普通门诊和发热门诊测量体温都是36.7,医生建议居家观察。
一直到大年三十老高都未曾再发烧,但因为老高之前有过发热,为了安全起见,我们一家三口仍然不敢松懈,平时除了吃饭喝水都戴着口罩,餐具全部分开,吃饭用公筷,家里所有手接触点全部擦拭消毒。大年三十那天,我看到小区物业发朋友圈要求业主上报武汉人员信息,我们主动上报并登记了人员信息。
当天下午,市疾控中心的人来了,量了体温,配发了口罩,叮嘱居家隔离。1月28日,老高再次发烧,还伴随着拉肚子、呕吐,我们赶紧去中医医院检查,并说明了近几天的情况。医生拍了CT说肺部有些问题,疑似但并未确诊,建议隔离,后转入中山市第二医院隔离治疗。老高被隔离了,我有些慌,但在儿子面前还是要表现镇定,回到家后,我把老高接触过的所有东西全部消毒了一遍。
睡前,儿子特意嘱咐,要求我们的房门都开着,有不舒服就互相照顾。第二天醒來,医院传来了两个好消息。一个是我和儿子的结果都没问题,但医生说需要请示专家,看如何防护。另一个是,在医生的悉心照顾下,老高的烧已经退了。在居家的这几天,我们基本不外出,吃饭在家解决,买菜、倒垃圾等需求请求物业帮忙。
1月30日,市疾控中心打来电话说,疑似病例的亲密接触者需进行隔离,所有的费用全部由政府负担,让我们准备下。这下,我心里有底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稍稍放松下,和儿子收拾好行李,一起上了救护车。没想到,第一次坐救护车,是这样的情景。
到了定点酒店,工作人员穿戴防护服、戴着护目镜,然而态度非常好。第一次被别人用另类的眼光对待,虽然不太适应,但特别能理解。这个酒店规模很大,环境不错,我和儿子分别被隔离在一个单人间和一个双人间,酒店工作人员每日定点送三餐,垃圾定点收取。早餐有瘦肉粥、包子、稀饭、油条,午餐、晚餐还有中山当地的肠粉,甚至十几块钱一斤的荷兰豆、炒腊肉也有。
防疫人员也非常负责,每天上门两次测量体温,目前都很正常。一个漂泊在他乡的湖北人,在这个特殊时期,能得到政府温暖的关怀,非常感动。而远在千里之外,我的同事们,也正在为武汉一线的医护人员尽一份力。自从各区150家烘焙店停业后,他们每天轮流自发地做尽可能多的面包送往武汉各大医院。目前,已经和武汉市九医院、武汉市八医院、汉口医院等16家医院沟通好配送事宜,其他援助医院也在持续对接中。
今天是老高隔离的第六天,我和儿子隔离的第四天,早上在群里和他们视频,儿子已将情况报告给学校,每天看书、练吉他,生活充实;老高入院后,也从开始的乏力、食欲不振,到现在胃口大好,食欲大增,他还打趣地鼓励起我来说:“等到我出院了,你可要做一桌拿手好菜给我吃啊,我们还要一起跑步锻炼身体呢......”
和老高一样,我们都等待着这一天,作为一名在武汉打拼的普通市民,我爱这座城市,希望武汉好起来,希望我的故事能带给你们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