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主要原因,并对不同疾病恶心呕吐的不同症状进行总结,将其作为诊断、处理的主要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0例消化内科治疗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发病类型、恶心呕吐症状进行归纳整理,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病因进行分析,其病因类型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据42.5%与33.8%;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分别占据10.3%与32.2%。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其进行诊断时,要根据性状与临床表现,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因
消化内科中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包括三种:恶心、呕吐和干呕。患者由于不同的疾病会产生不同的恶心呕吐症状[1]。所以临床医师一般根据患者呕吐的程度及性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治疗[2]。在我院消化内科一年之间选择了2000例恶心呕吐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病因、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2000例具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400例,女性患者600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9.9±7.7)岁,其中有879例患者有其他疾病而并发恶心呕吐症状,而剩下1121例患者则以恶心呕吐症状为主而入院。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发病类型、恶心呕吐症状表现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2.1症状特点 2100例患者中,1253例恶心呕吐,847例患者为干呕不吐;840例空腹,患者多伴有"烧心"、反胃反酸症状,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摄取食物缓解症状,413例患者为饭后恶心呕吐,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过后,患者的胀痛感明显缓解或者消失;1305例患者经常性发生呕吐症状,795例患者偶尔发生呕吐症状;1258例患者呕吐物中伴有酸腐味道,623例患者呕吐物中混有胆汁,219例患者为喷射状。
1.2.2诊断方法 依据患者的病史、血常规、尿常规以及体征等,对其给予B超、X线、CT扫描等检查,如有需要,对患者给予胃镜、肠镜检查,对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病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恶心症状患者病因分析 2100例患者中,1470例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占70%。
2.2 呕吐症状患者病因分析 2100例患者中,630例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占70%。
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病因进行分析,其病因类型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据42.5%与33.8%;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分别占据10.3%与32.2%。
3 讨论
恶心呕吐不仅是一种主要症状,而且还作为一种疾病,其他原发病的并发症,是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症状[3]。临床中认为,呕吐是一种机体的本能防御,由于疾病诱发导致发生的恶心呕吐症状。
3.1恶心症状的发病原因分析 在本组研究中,出现恶心症状的患者主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胃炎、胰腺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原因。
3.2呕吐症状的发病原因分析 患者发生呕吐症状主要受到急性胰腺炎、胃癌等病因影响。
恶心呕吐症状受到多种病因影响,是一种功能性病变或者器质性病变,功能性病变指的是消化道发生炎症反应或者出现占位性病变,给传导、蠕动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导致食物发生逆流,最终引发恶心症状。引发功能性病变的疾病主要包括胃肠炎,如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消化道肿瘤以及阑尾炎等,其均受到胃肠道功能发生异常现象,导致出现反射性呕吐。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持续的时间、程度以及年龄不同,那么其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差异性也较大;如恶心呕吐症状为轻度,则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影响;如恶心呕吐症状比较严重,则表明患者会发生某种疾病,对其进行检查时,要慎重。
在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2100例消化内科治疗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的发病类型和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整理,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了解到其病因类型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据42.5%与33.8%;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分别占据10.3%与32.2%。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其进行诊断时,要根据患者的恶心呕吐性状与臨床表现,提高诊断率,对症下药治疗。
参考文献
[1]余春芳.浅谈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237-238.
[2]徐文琼.126例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报告[J].医学信息,2013,(29):469-470.
[3]阿布力孜·吐尔地.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05):65-66.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主要原因,并对不同疾病恶心呕吐的不同症状进行总结,将其作为诊断、处理的主要参考依据。方法 整理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2000例消化内科治疗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患者的发病类型、恶心呕吐症状进行归纳整理,对其出现的原因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病因进行分析,其病因类型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据42.5%与33.8%;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分别占据10.3%与32.2%。结论 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其进行诊断时,要根据性状与临床表现,提高诊断率。
【关键词】消化内科;恶心呕吐;病因
消化内科中恶心呕吐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这种症状包括三种:恶心、呕吐和干呕。患者由于不同的疾病会产生不同的恶心呕吐症状[1]。所以临床医师一般根据患者呕吐的程度及性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对症下药,进行有效的治疗[2]。在我院消化内科一年之间选择了2000例恶心呕吐的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病因、结果进行分析和归纳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3年6月~2014年6月间入住我院消化内科的2000例具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的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其中,男性患者1400例,女性患者600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9.9±7.7)岁,其中有879例患者有其他疾病而并发恶心呕吐症状,而剩下1121例患者则以恶心呕吐症状为主而入院。
1.2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0例消化内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发病类型、恶心呕吐症状表现进行归纳整理,并对其发病原因进行分析总结。
1.2.1症状特点 2100例患者中,1253例恶心呕吐,847例患者为干呕不吐;840例空腹,患者多伴有"烧心"、反胃反酸症状,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摄取食物缓解症状,413例患者为饭后恶心呕吐,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呕吐过后,患者的胀痛感明显缓解或者消失;1305例患者经常性发生呕吐症状,795例患者偶尔发生呕吐症状;1258例患者呕吐物中伴有酸腐味道,623例患者呕吐物中混有胆汁,219例患者为喷射状。
1.2.2诊断方法 依据患者的病史、血常规、尿常规以及体征等,对其给予B超、X线、CT扫描等检查,如有需要,对患者给予胃镜、肠镜检查,对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病因进行分析。
2 结果
2.1恶心症状患者病因分析 2100例患者中,1470例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占70%。
2.2 呕吐症状患者病因分析 2100例患者中,630例患者发生恶心症状,占70%。
对患者出现的恶心、呕吐症状病因进行分析,其病因类型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据42.5%与33.8%;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分别占据10.3%与32.2%。
3 讨论
恶心呕吐不仅是一种主要症状,而且还作为一种疾病,其他原发病的并发症,是消化内科中较为常见的症状[3]。临床中认为,呕吐是一种机体的本能防御,由于疾病诱发导致发生的恶心呕吐症状。
3.1恶心症状的发病原因分析 在本组研究中,出现恶心症状的患者主要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急性肠胃炎、胰腺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胆结石以及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原因。
3.2呕吐症状的发病原因分析 患者发生呕吐症状主要受到急性胰腺炎、胃癌等病因影响。
恶心呕吐症状受到多种病因影响,是一种功能性病变或者器质性病变,功能性病变指的是消化道发生炎症反应或者出现占位性病变,给传导、蠕动的正常运行产生影响,导致食物发生逆流,最终引发恶心症状。引发功能性病变的疾病主要包括胃肠炎,如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消化道肿瘤以及阑尾炎等,其均受到胃肠道功能发生异常现象,导致出现反射性呕吐。恶心呕吐症状发生、持续的时间、程度以及年龄不同,那么其对机体产生的影响差异性也较大;如恶心呕吐症状为轻度,则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影响;如恶心呕吐症状比较严重,则表明患者会发生某种疾病,对其进行检查时,要慎重。
在本组研究中,对我院收治的2100例消化内科治疗发生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的发病类型和恶心呕吐症状进行整理,并对其病因进行分析,了解到其病因类型主要以反流性食管炎为主,所占比例较多,分别占据42.5%与33.8%;其次为急性胃肠炎,分别占据10.3%与32.2%。综上所述,消化内科患者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对其进行诊断时,要根据患者的恶心呕吐性状与臨床表现,提高诊断率,对症下药治疗。
参考文献
[1]余春芳.浅谈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J].中外健康文摘,2013,(26):237-238.
[2]徐文琼.126例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分析报告[J].医学信息,2013,(29):469-470.
[3]阿布力孜·吐尔地.消化内科患者恶心呕吐原因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05):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