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7295087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进入21世纪,人才毫无疑问已成为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的主导因素。人的智力活动以及创造力是最大的资源,培养优秀人才和振兴科学技术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至关重要。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其目的就是培养优秀人才。
  
  二、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之为“人才”呢?我国人事部自1982年起把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者,作为人才的统一口径,将“人才”与学历和职称划上等号。但实际上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人才的标准和内涵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教育的发展时代,象牙塔不再那样高不可攀。随着高校的扩招,我国青少年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本是件好事,但是大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却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和担心。过去人们认为大学是“学问之府”,而现在大学在相当一部分人们心目中则成了“休闲地”“就业之前的缓冲地”,现在的大学生则如“拿粒石子掷向年轻人,包准打着大学生”,这样的说法反映了大学生不再是社会的精英分子,不再是人们所期望的优秀人才的代名词,由于文凭的获取变得越来越容易,学校颁发的文凭和各种资格证书的含金量也已大不如前,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判断标准逐渐转向能力等更为实在的因素。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核心部门,其社会责任非常之重大,但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潜力却并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高等教育目前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大学生的就业问题,2006年就业大军的数量再创新高,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尽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是仅仅依靠高等学校就能解决的社会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已经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的培养机制与现实形势的严重错位。滞后的专业设置缺乏与就业市场紧密对接,大学生不能在社会上充分发挥优势;应试教育使得大学生在学习大学课程时更注重如何能取得好成绩,甚至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而没有真正从课程中获得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另外许多大学课程的设置,重知轻行,大学生毕业之后缺乏最基本的动手能力,正是由于这种跛脚教育让许多高校学生难以逃脱“毕业即失业”的选择。这些“天之骄子”在就业市场上的屡屡碰壁使得很多学生产生了对于就业的恐惧。中国社会调查所2006年公布对北京、上海等2000名大学生进行的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数据显示,大学生的压力主要来自社会就业,逾九成学生对自己毕业后的生活没有明确目标,8.3%的学生曾想过轻生。2006年10月31日清华大学化工系研究生洪某某因找不到工作在福建跳楼身亡,本科生因找不到工作离家出走或者自暴自弃的案例也屡见不鲜。这些都在警示教育者除了培养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之外,更应该重视他们直面压力和困难的勇气、在不利条件下的适应能力以及克服困难的积极心态。笔者认为本科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应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一方面为大学生构建合理的、具有开放性的知识体系结构并且使其具有一定专长;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再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等多种能力。
  为实现这样的大学教育目的,应采取适时的人才培养模式。只是片面强调专才教育或者通识教育都将无法兼顾这两个方面的人才培养目标。只有将这两者有机的融合起来,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适应力强并具有一定专长的人才。本文在分析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人才培养目标为着眼点,阐明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路。
  
  三、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关系
  
  随着科学技术高度细分化和综合化的加强,对人才的界定有了更高要求:至少具备一门以上精湛的专业技能,又需要了解其他领域的知识。近20年来,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识教育相融合的重大转变。我国的专才教育模式是在建国初期引入前苏联的教育体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其目标是技能培养,使人成为某方面的专家,有效解决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其目的在于培养专门人才。这种教育模式为迅速培养大批为我国经济、科技以及国防军事的发展所需的高级专门人才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变化、知识体系交叉综合的趋势以及人才多元化的要求,专而不通,导致了“知识专业化、思维片面化、‘情趣’专业化”。21世纪的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人类所面临的复杂课题都需要通过学科之间的交叉研究才有可能进行创新性的突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四位科学家中有生物专业、物理专业以及化学专业的,他们发挥了各自专业的特长为该发现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另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其获得者分别具有物理学科和化学学科的研究背景,他们的研究与医学研究交叉结合产生了对人类发展具有极大影响的杰出成果——核磁共振图像技术在临床诊断和医学研究的突破。我国著名物理学家周光召指出:“将一个学科发展成熟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应用到另一学科的前沿,能够产生重大的创新成果——学科交叉是创新思想的源泉。”据北京大学科研部的一项资料,最新的高科技成果和基本理论的创新成果,几乎没有一项是在传统的“一级学科”(如数、理、化、生、地)的范围内取得的,都是打破学科界限、开展跨学科交叉研究而取得的。自然科学技术是这样,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也是这样。如社会生物学、社会哲学和考古哲学等都是最有活力、最有发展前景的新学科。知识结构单一的专才教育已不能符合学生自我完善、社会进步和知识创造的要求。
  从知识多元化的角度而言,通识教育很好的弥补了专才教育的不足。一方面,大学所提供的关于社会、自然、人文、艺术等领域广泛的知识,有助于克服专才教育的弊端,有助于学生以跨学科的、文理综合的广阔视角观察和认识世界。另一方面,通识教育的目标是智能培养,帮助人“有效地思考、交流思想、作出适当的判断并区别不同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使大学生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交往能力、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精神、积极心态并且德才兼备。通识教育的实质是全面发展的教育,而不是指某种特殊形式的教育,更不能与人文教育等同起来,事实上通识教育蕴含于各门学科的教学实践之中。北京大学推行的本科教育改革计划——元培计划的理念就是要打破不合理的学科壁垒,合理安排教学资源和学科结构,使学科相互渗透,不仅在文科之间、理科之间相互渗透,而且文理相互渗透。
  但是通识教育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什么都懂的‘万事通’,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很可能意味着什么都不懂”。过度强调通识教育会导致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不系统、不扎实,导致肤浅。社会上一些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涉及的知识面不够广,无法对所需的知识融会贯通。另一种看法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很大精力用于学习专业之外的课程,并没有掌握多少真正“专”的东西,导致在就业市场上发现自己竟然“什么都不精通”。这两方面不同的看法也恰好说明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的辩证关系。一方面,专而不通使得知识片面化而无法适应科学技术的高度综合化,无法适应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另一方面,古人云:“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社会需要的是那些兢兢业业在自己岗位上奉献自己某种专长的人才,当今社会杰出的成功人士往往都是那些专业有所长、术业有专攻者,通而不专无法进行创造性的工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专才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鉴于专才教育与通识教育这两种教育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应将两者融合、互补,探寻更为合理的教学模式。
  
  四、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指导教学工作的若干思路
  
  为了兼顾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我国很多高校将四年本科教育分为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和后两年的专才教育,即“二二分段”模式。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第一,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缺乏有机的联系,没有考虑各个专业的特点,使学生前两年的学习远离其所学专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像“大学课堂学的大多是理论的东西,我读了两年感觉越学越没兴趣”这样的话语道出了很多大学生的心声;第二,由于就业和考研的压力,学生在四年级时已经很难全心的投入到专业课的学习,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而专业课主要集中安排在了三、四年级,很多学生希望学校能够提前安排这些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但是某些专业课程的学习却是要有一定基础的。比如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专业课《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的开设,学生应该具备《线性代数》、《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学习背景,才能够更好的掌握这门课。那么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呢?本文认为应该结合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建立一套科学的课程体系。工作思路如下:
  一是首先通过调研确定企业和社会需求,更新专业与课程设置,提高高校与社会的关联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二是加强实践环节,诸如金工实习,生产实习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与企业间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发挥自身潜力的实习机会,如微软实习生计划就是通过各种实习岗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解和加入微软的机会。
  三是提供多样化的通识教育途径,而不仅仅局限于在低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可以通过讲座、论坛、选修课、辅修课以及社会实践环节,使“专”“通”结合,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的可能性。
  四是对于低年级的基础课程如大学生思想道德、大学英语等可以压缩一定的面授学时而通过其他途径来加强。如大学英语等基础课程可以通过英语角、英语竞赛、英文歌曲比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加强,不提倡初、高中的应试教育。再如大学生思想道德可以通过课余时间班级活动或者其他课程中的渗透教育来强化,也许比单一的说教更能深入人心、更有实效。
  五是应该开设与本专业相关的外围课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无论是对于创新性教育还是学生毕业后接受再教育都是非常有益的。
  六是尽可能使学生提前学习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同时有意识的强调基础课程在本课程中的应用。这样能够较快的使学生进入角色,为学生发挥才智提供指导。
  五、结论
  高校培养的本科毕业生应该是一个具有某一本领的“和谐”的人。只有将通识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起来,使两者相互协调,形成科学的教育模式,才能服务于人才培养的目标。这是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专业划分与课程体系结构将渐趋合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其他文献
讨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如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观念的融合或冲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价值,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等方面讨论。本文主要结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对人的教育作用,讨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在不同时期的地位,以及当前应如何处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性     从知识的层面看,科学教育关注的是自然规律,以传授自然科学
一、反思型教师教育的解读    反思型教师教育主张在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培植教师反思的意识,使其不断反思自己教育教学理念行为,不断自我调整,自我建构,从而获得持续的专业成长。它与传统的技术型教师教育培养模式相比较,主要表现在:  1.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转型  反思型教师不但要有课堂教学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同时还要具有对教育目的、教育行为后果、教育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课程原理等更为宏观的问题
一、树师道之尊严    中国素有尊师重道的传统,目前公认的师道尊严的由来起源于《礼记·学记》中记载:“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昭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作为普通臣民,见帝王可以不跪者只有两种,一是尸祝,一是帝师。由荀子学派作品可以看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  1.为师尽孝,犹如父子的
一、播前准备1.造地。根据大麦早熟、耐肥不耐湿的特性,要选择排水良好的地块播种啤酒大麦。从需肥特性看,啤酒大麦适宜的前茬为甜菜,可降低蛋白质含量。在肥沃的地块不宜选豆茬
本文通过对《弗兰德公路》的解读,认为它是法国作家克劳德·西蒙早期不太成功的创作尝试,而国人对这部小说的推崇,其实是对诺贝尔文学奖的膜拜。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一、高校教师信息化研究缺失的成因    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教师〔2002〕2 号),教师信息化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技能发展和实现自我完善的过程,是培养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的过程,教师信息化必将成为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素。对于我国中小学教师来说,随着《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颁布,教师信息化要求已经比较明确。然而,
歧义是指语句有两层或多层意义,可同时形成两种或多种可能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在一些文体中歧义甚至被作者有意识地加以运用。但我们不得不指出的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歧义现象
2003年5月北京大学推出《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和职务晋升制度改革方案》,掀起了全国高校聘任制改革的序幕。三年来,高校聘任制改革引起高校教师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聘任制旨在优化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科研质量。事实上聘任制是西方的舶来品,在我国高校的实行不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有必要探讨聘任制的内涵及其实施的伦理原则。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积极处理好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论题。因
缝管式锚杆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锚杆。由于它具有结构简单,加工容易,安装方便,支护效果好等优点,所以迅速地得到了推广应用。仅美国的年使用量就达到了550万套以上,并在
伴随着近几年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型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然而,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快速推进相一致,我国大学学费也迅速地增长。虽然高等教育收费制度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但我国的大学学费的增长已经超出了我国居民的承受能力,会造成高教不公,甚至引发社会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对我国的高等教育收费进行改革,以适应21世纪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我国高等教育收费的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