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和教学方法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解决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问题。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对生活的热爱。除了回归生活,还要注重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知识层面。本文就从当前回归生活的课堂教学以及创新教学方式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一、课堂教学:应回归生活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文章中的那些人与事,由于跟小学生之时空距离存在差距,所以小学生很难全面认识与掌握教材内容,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指导小学生留心生活,在生活中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眼睛,通过观察去认识与了解生活,从而深刻理解课文,提升自己的观察力与理解力。小学语文教师要可以组织小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在教授《小露珠》这篇文章中,笔者发现小露珠在小学生现实生活中比较熟悉,可是真正观察与了解小露珠的小学生并不多。为此,笔者就在课堂上向小学生明确提出观察小露珠的学习任务,且认真指导小学生观察小露珠的技巧。小学生通过此次观察学习任务,深深明白有了小露珠,植物才会发生变化。待小学生顺利完成这次任务之后,笔者再引导小学生认真学习此篇课文,发现小学生这时学习就如鱼得水了,很轻松地掌握了文章内容。
  2.让小学生演一演,再现生活
  小学语文教材中所收录的每一篇文章都是通过语言文字记载着若干生活信息,而小学生在学习这些文章时就是一个在脑海里将语言文字还原为生活中某些客观事物,进而获得一些主观感受。基于此,笔者就尝试将课文改编与排练成"课本剧",指导小学生在课堂上演一演,进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比如,在传授《歌唱二小放牛郎》这个文章时,笔者就先运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向小学生播放王二小把敌人领入八路军预设的埋伏圈而被敌人用刺刀挑死的英勇场面。接着,笔者就组织小学生模拟这个画面,进行导演,班上小学生各司其职,表演很出色,其中,一个小学生饰演王二小这个角色非常成功,从而加深了对此文章的理解,也深刻领悟到王二小之英雄气概,自身情感得到很好的陶冶。
  3.引导小学生体验与感悟生活
  要深刻理解与认知课文的真谛,教师应该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小学生结合课文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对文章与生活的感受。比如,在讲解《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文时,笔者就要求小学生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向小学生展示如下画面:和风习习,数名学生在美丽的公园里兴致勃勃地游湖,公园环境绿树成荫,如诗如画:然后笔者播放一首耳熟能详的《让我们荡起双桨》这首旋律:最后,笔者指导小学生边表演边齐声欢唱。此时,小学生所体验到的不只是纯粹的黑白文字了,而是富有生命活力之日常的生活世界。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让小学生加深了课文理解,同时激发出了小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方法: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
  1.引导小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创新思维
  加强小学语文教育创新的主要渠道亲身实践。而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发现,结合教材内容合理设立相关教学活动,引导小学生亲身实践,从而有效激发出小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其创新思维,形成自己对课文的认知。比如,在传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时,笔者就运用亲身实践法,要求小学生在自家中先准备好两个铁球,在学校里亲手试验:并要求小学生看到铁球落地的情境进行联想,从而加深此文的理解与记忆。这样小学生学习此篇课文就更加轻松、更有激情,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培养。
  2.鼓励小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问
  学会质疑与发问这是对小学生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方法,也是培养其创新思维之主要途径。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之课堂上应该结合教材实际合理设置相关问题,多途径鼓励引导小学生大胆质疑、积极发问甚至踊跃参加辩论,敢于提出自身的独特见解与不同看法。与此同时,可以鼓励小学生向教材质疑。比如,在教学《田忌赛马》这一课时,笔者就重点抓住文章中"由败转胜"这个关键词向小学生设问:课文中哪几个段落是在描写田忌在赛马中失败了的呢?哪些段落是写田忌在赛马中获胜了的呢?而田忌又是如何使自己"转败为胜"的呢?由此可见,在课堂上向小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性和挑战性之问题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小学生之质疑能力与创新能力。
  3.及时适度对小学生作出评价
  要激发小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应该及时、适度对小学生的各种创新行文给予鼓励与评价。通过及时、客观、适度评价,可以起到反馈矫正的作用,既是对小学生创新思维的肯定,又可以满足小学生内心的表现欲甚至成就感,从而促进小学生创新意识的提高,进一步增强小学生的创新信心。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各种创新举动,发现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条件允许的话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使小学生保持良好地学习热情并积极投入下一个语文学习创新活动之中。这样一来,小学生之创新能力就会进步很快。
  4.重视课后延伸拓展
  笔者认为,上完一节课,教师应该重视课后的延伸拓展。所谓拓展就是积极创造机会让小学生具有一个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平台。通过课后延伸拓展,达到启发与鼓励甚至鞭策小学生学习的目的。比如,笔者在教授完《滥竽充数》这篇课文时,就运用延伸拓展的方法,指导小学生在课后编一个故事关于《滥竽充数新传》的故事。故事内容大概是:被人当成笑柄的南郭先生知道自己的"缺点"后,奋发图强,刻苦学习最终成为了一名技术过硬的吹竽手。实践表明,运用此课后延伸拓展的训练方法,小学生的拓展思维得到了培养,创造性思维得到了锻炼。
  三、结束语
  综上,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门艺术。要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顺应新课改潮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从而为小学语文教育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沈荣.小学语文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反思[J].江苏教育,2009,07:20-22
  [2]高小亮.论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创新与改革[J].现代妇女(下旬),2011,01:61-62
  [3]于福海.小学语文教育: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8:158
其他文献
摘要:新课改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探索能力提出的要求,并且在高考数学试题中加入类比推理元素。类比推理教学是顺应新课改要求的,教师要充分了解其教学原则,正确运用到教学活动中。  关键字:类比推理;高中数学;引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一、类比推理的定义  类比推理法又被称为类比法,是指根据两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的相似性而断定它们在另一些属性上也具有相似性的推理形式。"类比"一词源于希腊文ana
摘要:小学的语文教学是整个语文学科教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兴趣,这对于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有重要的影响。语文不仅担当着传承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责任,也是学生生活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现有的学习状况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现象和问题,努力改善和创新教学方式,以便较好地促进语文知识的传播和继承,为小学语文知识
【摘要】对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看法,本人认为最应该的改革方面就是教学思想。应该将核心工作放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变教学方法、结合高考制度保证教学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改善教育教学评定准则、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看法  【中图分类号】G633.7  教学质量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改进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研究问题,每一次教育
[摘要]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新的压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教育;实用性  【中图分类号】G712  近年来,就业形势愈发严峻,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现代企业更加看重人才的内在素养和潜力,这无疑给中职学生就业增添了新的压力。语文教育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他们的竞争劣势,引导学生更
摘要: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思维方式的重要科学。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逻辑知识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冷落,影响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发展。笔者在本文从探讨逻辑知识重要性为出发点,简略阐释逻辑知识在语文课文中的表现方式,同时提出初中语文课文逻辑知识教学策略的几点建议。  关键字:逻辑知识;思维;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逻辑思维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只能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表现出来。具有有效逻辑知识的时
目的:骨工程组织支架材料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在新生骨组织具有自身机械强度之前,材料必须维持一定的机械强度,不仅要能为新生组织提供支撑,同时又要与人体骨的机械强度相
摘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法,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打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课堂教学真正落到实处,努力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师;教学;情景导入  【中图分类号】G633.8  一、备教材知识,备学生心理,备好课堂每个环节  "备、讲、批、辅、考"是教学上作的基。本流程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点,一节课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质量。初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人乳牙牙髓干细胞后,探讨二氢杨梅素对人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活性及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浅探二氢杨梅素与乳牙牙髓干细胞在治疗牙周疾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