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如何在思想品德课中更好地运用对应的教学法提升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教学实践,从概念教学法、情境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几个方面进行剖析。
关键词:教学法 概念 情境 问题 案例
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就会使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本人就介绍几种教学法,仅供同仁参考:
一、概念教学法
概念教学法是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由于中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少,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往往抓不住概念的实质,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甚至产生思想上的混乱,所以,学好概念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基础。
概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1.教条式教学
有的教师照搬照抄课本,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学生罗列观点。学生未经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辩证思维过程,只能被动的接受理论灌输,失去了思考的独立性,养成依赖的心理。
2.重讲解轻训练
对思想品德的概念进行讲解固然重要,它是理解原理、观点的基础,但当堂巩固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不少老师认为讲解完了就完成了课堂任务,而不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结果学生对实际一些问题仍不能解决。
3.重知识轻能力
思想品德课搞好概念教学无可厚非,因为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基础,但有些教师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思想变得迟钝。
二、情境教学法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新课改后,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更多收益呢?
本人认为情境教学是很适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名言情境、竞赛情境、角色扮演、换位思考情境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学习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激情,以情导行,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本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知识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品德课逐渐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三、问题教学法
笔者运用新课程的“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号走进课堂,然后,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关系,运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程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教学法,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提出问题,这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2.讨论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3.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设计良好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案例教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文性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案例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何运用好这些案例,使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成长的一部分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时代的要求。
(一)案例的选择
1.把握正确方向。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案例鼓励学生。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既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紧扣课文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能体现出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3.与时俱进。引用的案例不应全是陈年旧事,应紧跟形势,把握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4.注重趣味性。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结合美国著名影片《小鬼当家》中小主人公的维权行为来分析讲述,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案例的设计
选好案例后,教师应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案例
1.案例的语言要精练简洁、有针对性。对案例描述的角度与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语言表述要简单明了。
2.问题的设计要难度适宜,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面對同一材料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问题,难度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问题设计还要针对性强、指向明确,否则学生将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3.问题的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问题的设计要多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学法,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加以有效利用,才能收到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几种教学法相互结合使用,一切为了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培养新世纪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出版社
[2] 吴旗宏,《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
[3]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新修订的人教版
关键词:教学法 概念 情境 问题 案例
采用传统的教学法就会使思想品德课枯燥无味,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从而降低学习效率,相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本人就介绍几种教学法,仅供同仁参考:
一、概念教学法
概念教学法是是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础。由于中学生社会生活经验少,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往往抓不住概念的实质,容易产生一些问题,甚至产生思想上的混乱,所以,学好概念是学好思想品德课的基础。
概念教学中需注意以下几个误区:
1.教条式教学
有的教师照搬照抄课本,以不容置疑的口吻向学生罗列观点。学生未经历探索和发现真理的辩证思维过程,只能被动的接受理论灌输,失去了思考的独立性,养成依赖的心理。
2.重讲解轻训练
对思想品德的概念进行讲解固然重要,它是理解原理、观点的基础,但当堂巩固练习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有不少老师认为讲解完了就完成了课堂任务,而不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不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结果学生对实际一些问题仍不能解决。
3.重知识轻能力
思想品德课搞好概念教学无可厚非,因为它是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依据和基础,但有些教师只满足于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遏制了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的思想变得迟钝。
二、情境教学法
传统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兴趣。新课改后,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重新燃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何保护好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获得更多收益呢?
本人认为情境教学是很适合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名言情境、竞赛情境、角色扮演、换位思考情境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能力。
在学习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以情育情,以情激情,以情导行,层层深入,环环紧扣,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基本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在活动中知识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思想品德课逐渐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学科。
三、问题教学法
笔者运用新课程的“问题教学法”,让学生带着问号走进课堂,然后,正确处理好教与学关系,运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程序,进行思想品德教学的问题教学法,笔者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提出问题,这是“问题教学法”的首要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是学生的自主问题意识的培养是学生研究、创新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通过学生提出问题,从学生的需要出发组织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师传授和学生接受过程,为以问题为中心的搜寻、发现、确立、探索、解决的过程,学生也由被动的接受者、服从者、执行者变成了主动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喜悦感将成为激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2.讨论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关键。通过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行问题讨论会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即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提问,编制出适合学生讨论的材料、引导学生讨论的若干问题,这也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问题的设计。
3.解决问题,是“问题教学法”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好的问题情景的设计是解决问题的催化剂,良好的问题情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特别要利用好语言手段,即对于学生的提问或回答,教师都要及时作出积极的回应,必须用肯定的语言加以鼓励或表扬,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以培养或巩固学生的自信性,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设计良好问题情景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采用学生上台演示或讲解,体验角色转化,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学生的提问水平、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案例教学法
在新课程改革中,人文性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丰富多彩的案例是初中思想品德课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如何运用好这些案例,使思想品德课生动起来,成为学生思想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成长的一部分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掌握并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时代的要求。
(一)案例的选择
1.把握正确方向。选用案例应以正面教育为主,反面教育为辅。运用事例时应把握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多弘扬正气,讴歌正义,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用积极的案例鼓励学生。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案例既要有对实际情况的描述,又要紧扣课文中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关注人类生存与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尽可能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并能体现出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始终意识到学有所用,能应用于实践,增强自主学习的动力。
3.与时俱进。引用的案例不应全是陈年旧事,应紧跟形势,把握时代特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兴趣,有新鲜感。
4.注重趣味性。所举案例应生动有趣,生活化、通俗化,适应学生的接受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引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如在讲到“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时,可结合美国著名影片《小鬼当家》中小主人公的维权行为来分析讲述,使学生感到看起来深奥难懂的知识,其实也亲切有趣,易于理解,从而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案例的设计
选好案例后,教师应结合教材精心设计案例
1.案例的语言要精练简洁、有针对性。对案例描述的角度与教材的内容紧密联系,语言表述要简单明了。
2.问题的设计要难度适宜,与学生的知识水平相适应。面對同一材料为不同年级的学生应设计不同的问题,难度过高或过低都难以达到应有的课堂效果,问题设计还要针对性强、指向明确,否则学生将会感到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
3.问题的设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问题的设计要多角度,培养学生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学法,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实际,加以有效利用,才能收到实效。在教学实践中,应把几种教学法相互结合使用,一切为了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培养新世纪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中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方法实用全书》,内蒙古出版社
[2] 吴旗宏,《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建构》
[3] 《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新修订的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