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高考历史试卷分为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两大类型。其中,选择题所占分值最大,也最容易失分。选择题答题好还直接影响考生的高考成绩。选择提的有效训练尤为重要。此为,我们应该在选择环节下苦功夫,找优质题选典型题。在选题时,应该注重质量,有针对性。同时也要扩大选题范围,注重资料的搜集整理。在具体实践中,应该个人选题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关键词】选择题 原则 策略
近年来,高考历史选择题维持较高难度,考生失分严重。特别是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选择题更让考生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今高考选择题并非直接考查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而是侧重于对考生知识生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考生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影响训练效果好坏的因素众多,但如果选题环节不利,训练效果将大打折扣。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选题环节的原则和策略。
一、选题原则
选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质轻量,走“精品化道路”。以量取胜,走所谓的“题海”战术,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且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和延误正常的教学进度,甚至会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反感,挫伤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质取胜,走“精品化道路”,选取那些质量高,具有代表性或立意角度新颖的选择题,不仅能够有效克服“题海”战术的弊端,而且能够使训练效果最大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定位明确,有针对性。选题时,不能盲目选题,应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阶段特征,选取相对应类型的选择题。如高三历史复习阶段,一轮复习侧重于选取那些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二轮复习侧重于选取那些可以强化学生学科历史思维选择题。教师选题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具有时代性。好题需要紧跟时代脚步,贴近现实,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这种好题不仅能够高效完成训练目标,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在讲评课时发挥妙用,让课堂充满生机。第四,难易结合,照顾所有学生。既不能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动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资料来源
个人日常积累:试题常有,好题不常有。好题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日积月累。积累试题的最佳方式是建立个人试题库,包括纸质和电子试题库两种。纸质试题库侧重对高频错题的积累,电子试题库侧重于对经典试题的积累。通过个人试题库对试题进行收纳整理,分类保管,不仅能够积攒丰富的试题资源,还能提高选题的速度和质量,减轻教师劳动负担。尤其对于常年易错典型题,备案保存,待到新授课时,重新利用,弥补常规选择题训练的不足,提高训练效果。
网络资源、教学刊物: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能看的更远。借助海量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平台,我们能命制出质量更高的选择题。如常用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和江苏历史教研网等。这些网络平台汇聚了历年高考题真题和最新各大市及名校模拟题,试卷资源丰富而实用,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阶段的选题要求。教学刊物也是选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教学刊物上的试题往往出自名家之手,有代表性,更有前瞻性,反映当今历史选择题命题研究的最新成果,预示今后高考选择题命题的发展方向。
错题变式:错题是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它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点和薄弱点。错题重做,简单机械重复劳动,复习效果不佳。错题变式,更具实效,是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理清时间脉络,锻炼知识迁移能力和拓展解题思路的有效措施。通过对错题进行不同程度变式重组,不仅拓宽选题范围,优化利用典型试题,还增加错题的新颖度,激发学生订正错题的积极性。
三、实施策略
在具体实施阶段,选题时既要明确个人分工,也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一份练习由专人负责选择题的普选、筛选并初步成型,然后提交备课组集体讨论并最终定稿。
专人选题环节:这是选题的最初一步,也是选题过程中最繁琐劳动量最大的环节。选题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所选习题质量的好坏。选题时,教师应该走进题海,撒大网,不怕苦,不怕烦。通过试题的搜集罗列,整理成初稿,形成大体框架。然后初次试做,做好标注,保留精题,删除重复题和错题,搁置疑难题。对于保留的精题,出题者需要清楚该题考查是哪个知识点或哪项基本能力,亦或是学生的易错点或薄弱点,还是考试的常考点。对于重难点教学内容,所选练习应该从不同角度反复考查。对于知识盲点也要有所涉猎。在选题中搁置的疑难题不要轻易删掉,由备课组讨论再决定去留。总之,面要广,题要精,不要错过每条选择题。
【关键词】选择题 原则 策略
近年来,高考历史选择题维持较高难度,考生失分严重。特别是2015年江苏高考历史选择题更让考生不知所措。究其原因,主要是现今高考选择题并非直接考查考生的历史基础知识,而是侧重于对考生知识生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这就需要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考生进行系统有效的训练。影响训练效果好坏的因素众多,但如果选题环节不利,训练效果将大打折扣。为此,我们需要认真思考选题环节的原则和策略。
一、选题原则
选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重质轻量,走“精品化道路”。以量取胜,走所谓的“题海”战术,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而且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和延误正常的教学进度,甚至会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反感,挫伤其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质取胜,走“精品化道路”,选取那些质量高,具有代表性或立意角度新颖的选择题,不仅能够有效克服“题海”战术的弊端,而且能够使训练效果最大化,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第二,定位明确,有针对性。选题时,不能盲目选题,应根据具体学情和教学阶段特征,选取相对应类型的选择题。如高三历史复习阶段,一轮复习侧重于选取那些能够巩固学生基础知识的选择题;二轮复习侧重于选取那些可以强化学生学科历史思维选择题。教师选题时应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具有时代性。好题需要紧跟时代脚步,贴近现实,架起历史与现实的桥梁。这种好题不仅能够高效完成训练目标,巩固所学知识,还能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在讲评课时发挥妙用,让课堂充满生机。第四,难易结合,照顾所有学生。既不能挫伤学困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激发学优生的学习动力,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资料来源
个人日常积累:试题常有,好题不常有。好题需要在平时教学中日积月累。积累试题的最佳方式是建立个人试题库,包括纸质和电子试题库两种。纸质试题库侧重对高频错题的积累,电子试题库侧重于对经典试题的积累。通过个人试题库对试题进行收纳整理,分类保管,不仅能够积攒丰富的试题资源,还能提高选题的速度和质量,减轻教师劳动负担。尤其对于常年易错典型题,备案保存,待到新授课时,重新利用,弥补常规选择题训练的不足,提高训练效果。
网络资源、教学刊物: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能看的更远。借助海量的网络资源和便捷的网络平台,我们能命制出质量更高的选择题。如常用的中学历史教学园地、中学学科网、高考资源网和江苏历史教研网等。这些网络平台汇聚了历年高考题真题和最新各大市及名校模拟题,试卷资源丰富而实用,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阶段的选题要求。教学刊物也是选题时不可忽略的重要资源。教学刊物上的试题往往出自名家之手,有代表性,更有前瞻性,反映当今历史选择题命题研究的最新成果,预示今后高考选择题命题的发展方向。
错题变式:错题是教学中的一种宝贵资源,它暴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点和薄弱点。错题重做,简单机械重复劳动,复习效果不佳。错题变式,更具实效,是帮助学生梳理基础知识,理清时间脉络,锻炼知识迁移能力和拓展解题思路的有效措施。通过对错题进行不同程度变式重组,不仅拓宽选题范围,优化利用典型试题,还增加错题的新颖度,激发学生订正错题的积极性。
三、实施策略
在具体实施阶段,选题时既要明确个人分工,也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具体操作流程如下:一份练习由专人负责选择题的普选、筛选并初步成型,然后提交备课组集体讨论并最终定稿。
专人选题环节:这是选题的最初一步,也是选题过程中最繁琐劳动量最大的环节。选题教师的工作态度直接关系到所选习题质量的好坏。选题时,教师应该走进题海,撒大网,不怕苦,不怕烦。通过试题的搜集罗列,整理成初稿,形成大体框架。然后初次试做,做好标注,保留精题,删除重复题和错题,搁置疑难题。对于保留的精题,出题者需要清楚该题考查是哪个知识点或哪项基本能力,亦或是学生的易错点或薄弱点,还是考试的常考点。对于重难点教学内容,所选练习应该从不同角度反复考查。对于知识盲点也要有所涉猎。在选题中搁置的疑难题不要轻易删掉,由备课组讨论再决定去留。总之,面要广,题要精,不要错过每条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