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象一:媒体实验就是学生通过媒体“看实验”。过去的实验“看黑板”,如今的实验“看录像”、“看投影”。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一些原本可以让学生动手做的实验却用多媒体来展示,被称为是“现代技术的运用”。
现象二: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压抑,实验教学也将流于形式,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实验教学走出困境?
一、“实验—训练”方式
“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同时,还应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规范、熟练程度。高中物理实验,几乎所有项目都有技能训练的要求。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要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模仿,达到如下的要求:能够根据实验目的,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物理器材、物理实验装置,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积极地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任务,并能初步学会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学会分析实验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一归纳”方式
“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实验—探究”方式
“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象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一个重要定律,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尽管老师在课堂演示,但学生由于被动接受使感性认识不深刻,造成对定律理解不透。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其中奥妙,就能达到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就以这一课题为例,探讨一下探究实验教学。
1. 创设情景,提出研究课题
新的教学内容可以由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情境变化所激发。教师尽量创造问题情境,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② 用所给实验仪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能,请设计电路。
③ 引起闭合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有几种方式?
④ 产生的感应电流是否也产生新的磁场?如果有,能否通过仪器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2. 设计实验方案
先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和总结,在实验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判断好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判断线圈的绕向和感应电流磁场方向。然后根据研究问题顺序画出电路图,列出实验表格。
3. 归纳实验结论,总结物理规律
实验完成之后,从表格和图中看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总是存在着阻碍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反,更不是阻止,因为磁场方向上有 “增反减同”的变化。这样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解了“楞次定律”中的前因后果,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四、“实验—应用”方式
“實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设想以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实验探究为特征,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问题。
责任编辑 罗 峰
现象二:试题实验,就是学生用笔“做实验”。由教师编制的大量实验试题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而且挫伤了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使实验教学在“应试”的泥潭里越陷越深。
这些现象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重讲授,轻活动;重结论,轻过程;重机械训练,轻实质体验”。长此以往,学生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必然会受到压抑,实验教学也将流于形式,由此想到,能否通过教师实验教学方式的改进,使实验教学走出困境?
一、“实验—训练”方式
“实验——训练”教学方式,用于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验方法。应让学生明白实验“做什么”和“怎样做”,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同时,还应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合理、规范、熟练程度。高中物理实验,几乎所有项目都有技能训练的要求。比如,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实验误差和数据处理,多用表测量电压、电流和电阻,以及DIS实验室的运用。要通过严格的实验训练,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模仿,达到如下的要求:能够根据实验目的,正确地选择和使用物理器材、物理实验装置,合理地安排实验步骤,积极地完成实验操作和实验任务,并能初步学会排除实验故障,初步学会分析实验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二、“实验一归纳”方式
“实验——归纳”教学方式,往往用于学生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教师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会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自己构想实验方法,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从物理现象的观察和物理实验的研究分析中归纳出结论,是高中学生学习科学归纳思维方法的有效途径。
三、“实验—探究”方式
“实验——探究”教学方式,用于学生学习和探索物理规律。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参与“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的机会,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和可靠的物理事实,通过推理和想象来提出问题,并形成假设或提出某种猜测,然后设计实验探究方案,选择仪器、工具来搜集证据,并通过分析数据来验证假设,最后形成实验探究结果。实践表明,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将会得到极大的满足。“楞次定律”是电磁学一个重要定律,教师普遍感到难教,学生感到难学。尽管老师在课堂演示,但学生由于被动接受使感性认识不深刻,造成对定律理解不透。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其中奥妙,就能达到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就以这一课题为例,探讨一下探究实验教学。
1. 创设情景,提出研究课题
新的教学内容可以由一个个问题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被情境变化所激发。教师尽量创造问题情境,使其产生浓厚的兴趣。针对本节课,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① 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② 用所给实验仪器能否产生感应电流?如果能,请设计电路。
③ 引起闭合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有几种方式?
④ 产生的感应电流是否也产生新的磁场?如果有,能否通过仪器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产生的磁场的方向?
2. 设计实验方案
先让学生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解决方法。教师在提问过程中适当加以引导和总结,在实验前,要求学生一定要判断好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及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判断线圈的绕向和感应电流磁场方向。然后根据研究问题顺序画出电路图,列出实验表格。
3. 归纳实验结论,总结物理规律
实验完成之后,从表格和图中看出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对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总是存在着阻碍作用。不是简单的相反,更不是阻止,因为磁场方向上有 “增反减同”的变化。这样学生在感性认识基础上升为理性认识,理解了“楞次定律”中的前因后果,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使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四、“实验—应用”方式
“實验——应用”教学方式,通常用于学生物理概念、规律的复习和应用,并不局限于实验室。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学生很有兴趣,但已超越物理学科学习的具体情境。设想以实际的问题为载体、以学生的实验探究为特征,引导学生把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真实的问题。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