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能让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紧密结合,顺利实现“发现性学习”。在几种主要的阅读课型中,该模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一、朗读课
朗读课型的一般思路是: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品味。每一次设置读的环节,都要有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井然有序,明确哪个阶段要做什么。
如李白的《蜀道难》一课,先是响读,读准字音、句读,整体感受诗作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提出问题:蜀道难,难在哪里?第二遍再读文本,把学生分两组,以诗中的句末符号为单位,一组读完一句后,另一组重复后三个字,进一步感受思考其内容情感;第二遍味读,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点,围绕主题蜀道难,鉴赏形式和内容相对应的浪漫主义特色;第三遍品读,利用替换、改动词语的办法来品味出语句的魅力。最后师生配乐啸读,教师大声,学生小声,再次感受诗作的瑰奇壮丽的意境,咏叹奔放的风格。这样,通过不同重点、不同层次的朗读,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和学习任务。
再如《诗经二首》之《静女》篇,从“吟读”到“译读”,继而“背读”,最后“说读”。每一种读背后都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需要学生感悟、体验、发现:“吟读”是在教师指导下感悟吟读要求和训练吟读技能的过程;“译读”分步指导,任务明确,既理解了古诗,又创造了新诗;“背读”教给方法,点示规律,学生很快完成了背的任务。读的方法在不断变化,读的任务也在一层层展开,一层为一层铺垫,逐步推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步步深入课文,理解诗歌,最终达到了“与诗人相遇,与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的美好境界,也掌握了这种读诗方法。
二、鉴赏课
鉴赏课要让学生重点体验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指向审美和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其基本模式为:听读感悟——品读发现——对比欣赏——迁移创造。
如执教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我先是让学生自由诵读,感悟诗情,理解这是一首缠绵凄恻的离别诗,然后听读录音,进一步有感情地读。在第二步的品读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离情画意,比如抓住上片的离别图,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创设画面,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比如把下片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行词语替换,换成“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凄风冷月”,品味两者表情达意的不同。在这样的品读中,学生发现了柳词的“语俗情真”的魅力。紧接着第三步就提出深入的问题:离别的诗词有很多,其中绝大多数都表达了不舍的深情,但是每首诗的情感特质是不同的,比较一下本词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别情有何不同?通过对比欣赏,学生领悟到:李白的诗除了不舍的深情外,还有温馨的祝福。而柳永的词除了不舍的深情,更有浓郁的悲愁,这悲愁和作者潦倒的身世、坎坷的求官遭遇和南下谋生前路茫茫的特定写作背景有关系,所以诗歌的深入鉴赏需要“知人论世”。最后进行创造活动,让学生仿照下片词的格式,结合自己相关的情感体验,写几句关于离别的话,格律平仄可以放宽要求,关键是要借助一定的意象,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在创作中,学生对词的形式和内容的把握更充分,也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三、探究课
所谓探究课就是以探究为主要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型,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自主寻求答案,建构意义。这个过程就更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否则,学生的探究或者浮光掠影、偏离正题,或者耗时耗力,不够高效。其基本模式就是:阅读文本——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结论。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为例。这一部分内容深刻,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如果教师逐一讲解,学生恐怕难以走进文本,所以我给学生的探究问题是:为此部分拟小标题,从所推荐的小标题中评选出最佳标题,并陈述理由。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思考地坛对于作者的意义。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学生拟出了如下小标题:“地坛——我的精神家园”“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走进走出”“我与地坛有个约会”“地坛中的生与死”“心灵的复活”“上帝的苦心安排”“地坛——我第二个人生起点”“突出重围”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发言,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标题,并陈述理由。如“走进走出”好在双关、形象、耐人寻味、有吸引力;“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是作者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生的诗意表达,突出了地坛对作者丰厚的馈赠;“突出重围”,既表达了苦难的深重,又展示了摆脱苦难的不易而又最终成功的心路历程。
责任编辑罗峰
一、朗读课
朗读课型的一般思路是:在读中感受,在读中思考,在读中领悟,在读中品味。每一次设置读的环节,都要有提出不同的要求和任务,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井然有序,明确哪个阶段要做什么。
如李白的《蜀道难》一课,先是响读,读准字音、句读,整体感受诗作的内容和情感基调,提出问题:蜀道难,难在哪里?第二遍再读文本,把学生分两组,以诗中的句末符号为单位,一组读完一句后,另一组重复后三个字,进一步感受思考其内容情感;第二遍味读,要求学生选取一个点,围绕主题蜀道难,鉴赏形式和内容相对应的浪漫主义特色;第三遍品读,利用替换、改动词语的办法来品味出语句的魅力。最后师生配乐啸读,教师大声,学生小声,再次感受诗作的瑰奇壮丽的意境,咏叹奔放的风格。这样,通过不同重点、不同层次的朗读,就较好地完成了教学和学习任务。
再如《诗经二首》之《静女》篇,从“吟读”到“译读”,继而“背读”,最后“说读”。每一种读背后都有一个任务,这个任务需要学生感悟、体验、发现:“吟读”是在教师指导下感悟吟读要求和训练吟读技能的过程;“译读”分步指导,任务明确,既理解了古诗,又创造了新诗;“背读”教给方法,点示规律,学生很快完成了背的任务。读的方法在不断变化,读的任务也在一层层展开,一层为一层铺垫,逐步推进,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步步深入课文,理解诗歌,最终达到了“与诗人相遇,与诗人同行,对诗人说话”的美好境界,也掌握了这种读诗方法。
二、鉴赏课
鉴赏课要让学生重点体验文章语言的表现力和形象的感染力,指向审美和情感的培养和熏陶。其基本模式为:听读感悟——品读发现——对比欣赏——迁移创造。
如执教柳永的《雨霖铃》一词,我先是让学生自由诵读,感悟诗情,理解这是一首缠绵凄恻的离别诗,然后听读录音,进一步有感情地读。在第二步的品读中,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品味离情画意,比如抓住上片的离别图,让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创设画面,用散文的语言描绘出来。再比如把下片的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进行词语替换,换成“今宵梦醒何处?杨柳岸凄风冷月”,品味两者表情达意的不同。在这样的品读中,学生发现了柳词的“语俗情真”的魅力。紧接着第三步就提出深入的问题:离别的诗词有很多,其中绝大多数都表达了不舍的深情,但是每首诗的情感特质是不同的,比较一下本词和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别情有何不同?通过对比欣赏,学生领悟到:李白的诗除了不舍的深情外,还有温馨的祝福。而柳永的词除了不舍的深情,更有浓郁的悲愁,这悲愁和作者潦倒的身世、坎坷的求官遭遇和南下谋生前路茫茫的特定写作背景有关系,所以诗歌的深入鉴赏需要“知人论世”。最后进行创造活动,让学生仿照下片词的格式,结合自己相关的情感体验,写几句关于离别的话,格律平仄可以放宽要求,关键是要借助一定的意象,表达出真实的感受。在创作中,学生对词的形式和内容的把握更充分,也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三、探究课
所谓探究课就是以探究为主要方法来进行学习的一种课型,学生围绕文本内容自主寻求答案,建构意义。这个过程就更离不开教师的合理引导,否则,学生的探究或者浮光掠影、偏离正题,或者耗时耗力,不够高效。其基本模式就是:阅读文本——提出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形成结论。
以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的第一部分为例。这一部分内容深刻,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如果教师逐一讲解,学生恐怕难以走进文本,所以我给学生的探究问题是:为此部分拟小标题,从所推荐的小标题中评选出最佳标题,并陈述理由。要完成这个学习任务,学生必须认真细致地阅读文本,思考地坛对于作者的意义。经过认真地阅读思考,学生拟出了如下小标题:“地坛——我的精神家园”“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走进走出”“我与地坛有个约会”“地坛中的生与死”“心灵的复活”“上帝的苦心安排”“地坛——我第二个人生起点”“突出重围”等。在此基础上,学生自由发言,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标题,并陈述理由。如“走进走出”好在双关、形象、耐人寻味、有吸引力;“荒芜的生命在地坛里重新开放”是作者从苦难中解脱出来,获得新生的诗意表达,突出了地坛对作者丰厚的馈赠;“突出重围”,既表达了苦难的深重,又展示了摆脱苦难的不易而又最终成功的心路历程。
责任编辑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