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场域理论的高校三维权力结构分析

来源 :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x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布迪厄把社会场域里竞争的资本划分为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三者在场域中为争夺制度高位和权力资本不断进行博弈和竞争,在高校这一特殊场域中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文化资本与学术权力、经济资本与市场权力的相互转化与竞争最终将形成象征性资本,象征性资本则是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合力。
  [关键词]布迪厄,场域理论,三维权力。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3-0189-04
  
  在布迪厄的社会理论构架中,场域理论所要表达的主要是某一个社会空间中,由特定的行动者相互关系网络所表现出的各种社会力量因素的综合体。在布迪厄看来,贯穿于社会场域和行动者的动力学原则,就是行动者个人和群体之间的权力关系,而这种权力关系始终是通过不同场域中客观存在的资本力量的相互关系而表现出来的。布迪厄为此把社会空间的各个市场中竞争的资本划分为经济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象征性资本(布迪厄所说的资本指的是依赖掌握某种资源而拥有的权力)。而在学校这一社会场域的子场域中,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市场权力为争夺制度高位和权力资本也不断进行彼此间的博弈和竞争。本文借助于场域理论来研究高校三维权力结构的平衡问题,其理论基石是: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的博弈与竞争正体现出高校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市场权力的平衡与制约问题,而象征性资本最终将三维权力结构归为一体。
  
  1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
  
  所谓社会资本,是借助于所占有的持续性社会关系网而把握的社会资源或财富[1]。一个特殊的社会行动者所掌握的社会资本的容量,决定于他实际上能动起来的那个社会网络的幅度。社会资本并非一种自然赋予物,要经过行动者长期经营、有意识的笼络、交往及反复协调才能形成,还取决于各种制度,反映了复杂的场域内结构与权力的关系。所谓的行政权力主要是指大学中的党政权力,即大学的党政机构为实现组织目标,依据一定的规章对大学自身进行管理的权力[2]。行政权力是一种职务权力,是靠国家法律、政府意志和规章制度获得的一种影响力,这种权力具有强制力,主体是高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它自上而下形成一个权力体系,维持着高校的日常运作[3]。
  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有很多共性:
  1)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都具有制度性。布迪厄认为制度性是指行动者在交往中采取特定的策略来确定或再生产某些社会关系,把偶然的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等)转变为选择性的持久关系,这种关系可以满足行动者主观上的需要(服从,尊敬),又可进一步转化为在体制上得到保证的权利关系[4]。而大学中行政权力为保证高校合理有效的运转,也制定了一系列的章程,设置了诸多行政部门,积极处理同事及上下级的关系,并采取制度性的法规政策使这种关系稳定;
  2)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都离不开社会交往。布迪厄认为交往在社会网络的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处于特定社会体制中的行动者通过各种交往活动,将偶然性的社会关系不断转换为稳定的权利关系,并通过彼此间的承认使之合法化。在高校中行政权力要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通过与政府的交往形成稳定的上下级关系,要保证大学内部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与各个机构与部门的交往;
  3) 社会资本与行政权力可以相互转换。一个人或群体凭借拥有一个比较稳定、又在一定程度上制度化的相互交往、彼此熟悉的关系网络,从而积累起资源总和的过程,称之为社会资本的积累[5]。高校获得发展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依靠行政权力与政府或社会的交往中得到监督和拨款而实现的,高校的发展会为高校吸引更多的社会投资和生源等。在高校内部,良好的关系网络能促进学校高效合理运作,反之,运作良好的高校更促进了平衡社会关系的构建。
  在高等学校这一特殊场域中,笔者认为可以把行政场域区分为外部行政场域和内部行政场域,外部行政场域主要是指大学与政府的关系,内部行政场域则是指大学内部各个行政机构与部门的关系。从行政场域的斗争结构及斗争走向来看,对于各个行动者来说,重要的问题不只是在于这些行动者手中掌握多少已有的现成的资本,而是在于如何面对场域所呈现的行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网络,如何把握在这些网络中的不同社会地位的行动者的资本走向,如何调动行动者手中所掌握的资本。
  对于外部行政场域来说,行动者主要指政府和高校,其实质是处理好大学与政府的关系,目标是在政府和高校之间建立一种平衡和谐的关系。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不应停留在大学内部的运作和管理上,更不应在高校内部日常事务等微观层面上,而应着眼于大学系统内外部的宏观管理和高等教育的质量标准和方向上。即,政府对大学的管理主要表现在规划与立法,拨款与筹款,评估与督导上。
  对于高校内部行政场域来说,大学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套用的是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实行长官负责制,一级管一级,建构了一个塔式的层级分明的结构,造成内部管理官本位泛化,因此学校应制定大学章程,明确规定行政人员的职责权限,使行政人员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学校还要建设有限的行政组织,防止其力量过分庞大,并适当的约束行政人员的权力,避免对学术场域和市场场域的干预,同时还要实行行政公开制度,行政透明化,使学校的教职工以及其他人员参与行政决策。
  
  2文化资本与学术权力
  
  所谓文化资本是借助于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1]。文化资本有三种形式,具体化形式、客观化形式和制度化形式,文化资本在形式上表现为一种具体的文化资源,本质则是劳动成果的积累,在这里笔者认为客观化的文化资本表现为物化或对象化的文化财产(如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制度化的文化资本指的是由合法化或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的各种学位及名校毕业文凭等,具体化的文化资本指的是人体内长期的稳定的内在化(如个人的修养气质,对书籍艺术品味等)。所谓学术权力是指学术管理的权力,主要指的是高等学校的教学活动、科学研究、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教材建设、师资培养、学位授予以及招生就业等方面的管理权力[6]。高校学术权力是由学术活动本身内在的逻辑所决定的,它的主体是掌握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的教学科研人员,学术权力的存在一方面可以保障学术标准的贯彻执行,打击学术腐败,另一方面有效保证学术人员的权力[1]。布迪厄说:“在文化资本的分配再生产中,因而也在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起着决定作用的教育制度变成争夺统治地位的垄断斗争中的关键环节。”[3]他所说的教育制度指的是合法化和正当化的制度所确认的各种学衔、学位及名校的毕业文凭等,就制度化状态而言,文化资本往往是以学术资格这一形式出现的,换句话说就是文化资本掌握的多少直接关系着学术权力的大小。学术权力与学校的科研成果、学科建设、师资力量有着直接联系,而科研成果、学术论文等都属于客观化的文化资本,学生教师等获得的学位文凭等属于制度化的文化资本。现代社会文化资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个人及群体的社会地位不仅仅是靠手中的经济资本,更重要是靠手中掌握多少文化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文化资本与学术权力是相互转化与提升的,科研成果、学术资格等奠定了学术权力发展的基础,学术权力的壮大又为科研、师资培训等提供更大空间舞台。在高校学术场域中,如何才能使文化资本最大程度的转化为学术权力?学术权力又如何提升行动者文化资本的总量呢?笔者认为:
  1)学术权力会影响到一所大学的学术风气和创新能力,因此要界定学术权力的范围,避免学术权力“虚化”的同时,为学术的发展提供合法化的平台。学术权力的范围应停留在为重大事情的决策提供咨询上,对行政权力进行严格的监督上,防止学术腐败和学术霸权以及加强学术委员会自身的建设上;
  2)学术权力的主体要有科学的产生机制,避免没有学术水平的领导利用自己的职权把自己树立成单位的学术权威,因此健全和完善学术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当务之急,可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学术代表,把真正具有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学术人员选入学术权力机构,代表学术人员行使权力;
  3)学术权力机构要为文化资本的活化与提升提供技术与资金的保障。学术权力机构要建立资源和技术的互动发展机制,设置文化资本活化的专项基金,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吸引政府资本、民间资本和外国资本的进入;
  4)学术权力机构要积极搭建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平台,充当文化输入与输出的桥梁,实行“引进”与“走出”战略,引进国外的资金技术等加大文化资本的投资力度,同时把自己国家的文化通过媒体宣传、文化出口、政策调整等手段进行活化和提升。
  
  3经济资本与市场权力
  
  所谓经济资本,是生产的不同因素(诸如土地、工厂、劳动、货币等)、经济财产、各种收入及各种经济利益所组成的[1]。布迪厄所说的经济资本指的是可以兑换成货币,也可制度化为产权的资本形式。市场权力是指在高校内部形成的关于人、财、物等高等教育资源及组织运行等校内市场所产生的自发性影响力[7]。(笔者把学校场域看作是社会的一个子场域,因此对市场权力的界定只限于高校内部)布迪厄认为市场场域里资本的分配是不均衡的,关系网络及其相应的团体组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制度化代理形式,资本往往集中在一些代理手中,这种代理的功能保证了资本的集中,从而可以有效的运作和调配这些资本,在市场场域的运作和调配过程中,表现为多种多样的交换活动,并在交换中实现行动者的相互调整和相互竞争,使不同的资本配置到不同的个体行动者手中。根据他的观点,经济资本与市场权力的关系就是高校市场权力对经济资本的配置问题,这正如市场交换一样,场域中流通着不同行动者所交换的资本,也流通和不断再分配行动者在交换中所得的利益和价值,因此把市场机制引入到高校资源配置中去,并依据高等教育与经济的互动规律,借助市场的自发调节将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
  1)要建立生态化的高等教育资源利用及循环模式,把高等教育系统内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利用由线性模式转化为互动发散性模式,使整个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形成一个生态系统。从人力资源来看要建立一个高素质、结构合理、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从物资上看要加强内部教育资源的管理和利用,从融资上看要扩宽集资渠道;
  2)高校的专业结构要与就业结构相适应,学校应根据我国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避免有限教育资源的浪费。高校专业设置实质是其服务社会的一项功能,因此高校要重点培养既有宽厚的基础知识又具有应变市场的创新能力的研发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
  3)沟通各院系,建立资源共享和调配机制,实现“共赢”。各院系要打破封闭式的管理模式,实行资源共享,特别是价值比较高的科研、教学仪器、实验场地设施等相互开放,资源的持有者和使用者之间可以实行有偿服务,通过签字协议的方式把共享关系明确化、固定化,既节约了教育资源的成本,也提高资源利用率;
  4)要建立资源利用考评机制,完善激励与惩罚策略,对资源利用效率高的部门进行共享节余的成本,并与工资,奖金,职称挂钩。要真正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就要对不同的工作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和激励程度,对资源重点配置对象进行重点考核,以便及时反馈和调整。
  
  4象征性资本与三维权力结构
  
  所谓象征性资本,又称为符号资本,是用以表示礼仪活动、声誉或威信资本的积累策略等象征性现象的重要概念,声誉或威信资本有助于加强信誉和可信度的影响力,这些资本是象征性的,因此某些经济学家称之为“不被承认的资本”或“否认的资本”[1]。但实际上,正如布迪厄所指出的,它同时具有被否认和被承认的双重性质,或者说它是通过“不被承认”而“被承认”的,它是通过无形或者看不见的方式,达到比有形和看得见的方式更有效的正当化目的的一种“魔术般”的手段和竞争力量[1]。伯顿R克拉克在《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一书中深入的讨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权力问题,并提出和讨论了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所构成的“呈三角形的协调模式”[8]。后来,弗兰斯F范富格特主编的《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中,作者更加明确的认为,高等教育中有三种主要的力量在起作用:那就是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并且这三种力量“在高等教育的不同层面都有体现”[9]。因此借助克拉克和范富格特的说法,要建立和谐教育场域,就要把场域内的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视为一个资本三角,并通过各种资本和对应权力的相互转化,形成平衡和制约的关系,资本三角最终把形成的合力归于象征性资本上,提升了学校的声誉和威信资本。在这个模型中,校评议会是最高的权力机构,决定着学校的行政权力、学术权力和市场权力,但必须有科学的产生机制,在校评议会的基础上设置各级评议会,最终将各级重大事务提交校评议会统一决定,校评议会由行政办公人员、学术人员和资源配置部门的人员按照一定的比例构成。在行政场域中,要设立外事办和各级行政办公室,外事办负责处理与国外以及政府有关的一切事务,各级行政办公室负责整个学校的行政事务,但两者都统筹于校评议会。在市场场域中,要设立校资源调度室,负责对整个学校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学科资源调度室,对相关学科和学术研究进行资源共享,还要设立各级资源评估委员会,对教育资源的利用情况进行评估,以便作出奖惩。在学术场域中,设置校级教授会、学科研究所和学术委员会,为教授们行使学术权力提供制度与机构保障。此外,学校还应成立专门的独立机构——监督委员会,对学术权力、行政权力和市场权力给予适当的限制,防止一方权力的无限扩大。
  
  参考文献
  1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2庞海芍.大学管理中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0).
  3吴坚.高校管理中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协调[J].高等教育研究,2005,(8).
  4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2).
  5田向东.布迪厄与社会实践理论[J].社会经纬,2000,(12).
  6 布迪厄,华康德著.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 猛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胡仁东.全力与市场两种教育资源配置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8 伯顿R克拉克著.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9弗兰斯F范富格特著.国际高等教育政策比较研究[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当前的教育投资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意在分析我国教育投资的现状,找出其中不合理的因素,并从纵向和横向分析教育投资对教育公平所造成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教育投资,教育公平,投资渠道。  [中图分类号]G52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6)01-0001-04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投资、保健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而其核心就是教
[摘要]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的原创性成果;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高校的文化创新,增强国家的“软实力”,引领社会前进。  [关键词]自主创新,创新人才,基础研究,产学研,战略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8)01-0001-04    
[摘要] 简要介绍了美国大学本科教育所走过的曲折历程,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加强本科教育的基础地位,应采取得力的八大措施来提高本科教育质量。  [关键词] 本科教育,质量标准,研究性教学,国际性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1-0001-08    高等教育体系是一个分层有序的复杂体系,其中,培养高水平人才的基础是本科教育。没有一流的本科
2001年香港特区政府提出在10年后使接受高等教育的适龄学生达到60%,并改革英国式教育系统的计划.引入由学生自资的副学士学位课程,即是这个计划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香港高等
高等教育大众化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对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观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等教育质量观的科学涵义要有正确的认识.当前我国在高等教育质量观上从评价内容、评价目标、
从思维创新过程的控制阶段思维创新热力学研究入手,系统地分析了思考过程取得创新成果必须克服一定的势垒,才能完成创新思维成果。通过引入负熵的概念,把思维创新过程定量化。通
目的性是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优于环境的根本保证.在现代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强化,开放环境、竞争环境、传媒环境、多样环境从各个方面构成了对教育目的的
通过考察学习史、教育史、哲学史和心理学史发现,真正的中国教育,只有从先贤圣哲积累的教育经典里,哲理名言中,实践经验处,去寻找我国的教育精髓和自身发展规律,明确造就中国
突破大、中、小学的界线,寻觅教育的发展规律,是本刊开辟如是专栏的设想,几年来多蒙各 位专家支持和关心。今后我们仍将继续探索,诚望专家们继续支持。
目的分析乳腺黏液癌(MBC)超声误诊的原因,以期降低误诊率。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在该院经病理确诊的117例MBC患者,依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诊断正确组(n=101)和误诊组(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