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认知学习理论更深一层次的研究和对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特点的分析,得出认知学习了理论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启示。建议教师增强认知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扩大体育教育视野,在提升自己专业素质的同时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将认知学习理论运用到每一节课中;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学善思,挖掘自己的潜能,把教师当成朋友,积极促进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师帮教互助,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启示
大学是传播知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最高学府,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好坏密切相关。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来决定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水平有著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认知学习理论,并将它运用到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对促进教学工作的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无裨益。
一、认知学习理论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一日千里,并逐渐成为一种新思潮。到了7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西方心理学中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主要是由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组成的。
1.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离不开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认知学习过程。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习者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2.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联系,进而使得学习者获得新知识。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奥苏伯尔提倡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3.构建注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假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信奉的真理很可能会被推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
二、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的特点
体育课是大学里的一项必修课,和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复杂,人和外界发生的相互影响比较多。由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经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他们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的时候表现也参差不齐。
1.认知定向阶段
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教师的言语讲解或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试着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表象,此时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实践。在认知定向阶段,学生主要依靠动作的比较与外部的反馈来学习,通过视听信息进行模仿练习。这个阶段教师精简扼要的讲解与准确优美的示范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十分重要。
2.动作的连结阶段
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所学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进行初步的实践活动,这时运动技术的学习进入动作的连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靠学生的思考与练习,将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动作的连结阶段,因为技能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所以学生的动作还比较生涩,时常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忘记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这个时候他们完成动作时紧张的心情较之先前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完全消失,错误的动作仍时有发生,但在认知定向阶段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慢慢减少。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已经掌握所学内容,动作基本定型,多余动作、遗漏动作出现的频率逐渐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正,让各种动作更加熟练灵活,得心应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的灵活运用。
3.协调完善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已经十分熟悉,动作以肌肉运动感觉为主进行控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已经十分流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的完成整个动作,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还能有所创新。此时达到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
三、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1.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师教的启示
(1)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落脚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结论,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这个技术动作应该怎么做,要领是什么,这么做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的用命令式的口令来统领整个课堂,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将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出发点,把所学内容稍加点拨,让学生独立思考,依靠已有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顾虑,多观察学生,帮他们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改变传统体育课中学生怕老师,怕练习,束手束脚做不好动作的局面。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应该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技术动作时,尤其在动作的认知定向阶段,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继续参与运动的动力。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全面发展,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个人专业水平、钻研教学方法上,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中,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发展。 (2)重视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的差异。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和以往体育课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待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就算是有的问题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仍然能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问题做出解释。由于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所处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也不同,无论从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力量还是从意志力、认知力来看,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传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学习效率”“练习密度”而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用同样的标准、进度、方法,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产生厌恶体育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选择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薄弱,体育能力又比较差的同学,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适当的增强练习并加以指导;对于那些体育基础好,体育能力高的同学,让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基础与体育能力的差异,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并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尽最大的力量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3)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在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组织教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的结构,变换课的教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课的准备部分,练习方式可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能行进间练习,根据具体情况变换队形,提高学生学练兴趣;在基本部分的讲解中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促使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完整、准确的示范动作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基本部分的中段,也就是学生动作的连结阶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安排一些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灵活运用循环法、重复法、间歇法、持续法等合理安排课的密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基本部分末尾可以安排一些教学比赛,竞技游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其次,让学生尝试自我创作。比如说在健美操的学习达到协调完善阶段后,学生动作已经十分流畅自然,对于所学内容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创作,然后选一节课让大家展示成果。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学练上。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学练兴趣的一项重要内容。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融入到学生中,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达到师生互信,这样不仅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使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2.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学的启示
(1)学会自主学习。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讲解、示范、督促学生练习,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学生一般都是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被动的接受,缺乏计划性与创造性。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而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以往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主动去探索,从而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而这种结合靠教师“手把手”的教是没有用的。学生是学習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学会”为“会学”,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自主学习赋予教师“教”以新的内涵,促进教学实践活动,达到师生之间的帮教互助。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2)重视合作学习。在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动作需要多人来完成,这里就需要提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体育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切磋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针对一些问题一起研究,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使他们有更多发展空间,看待问题也能更加全面,这样不仅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认知学习理论对对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单调的教、学、练,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毫无兴趣,而是看重学生已有经验,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进步。教师应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的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学生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认知学习理论更好的指导体育运动教学课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建议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掌握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认知学习理论能够指导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认知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多参加相关的专题辅导,专家讲座,多进行学术交流,多看相关的文章,多在网上浏览相关资料,扩大体育教育视野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将认知学习理论运用到每一节课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学生应该运用认知学习理论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学慎思,有目的的去上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在每一个进步中增加成功的体验挖掘自己的潜能。另外,学生应该把教师当成朋友,积极促进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师帮教互助,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邹萍.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1(1).
[2]徐向明,卢清.认知主义学习论对新课程学习模式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0(4).
[3]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0.
[5]张丽华.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42.
[6]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张力为,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窦龙.试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改革大学体育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作者简介:赫霄蓉(1992-2-16),女,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关键词:认知学习理论;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启示
大学是传播知识,培养综合性人才的最高学府,大学教育质量的好坏与学校向社会输送人才的好坏密切相关。大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来决定的。认知学习理论对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水平有著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认知学习理论,并将它运用到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对促进教学工作的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无裨益。
一、认知学习理论
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一日千里,并逐渐成为一种新思潮。到了70年代,认知学习理论体系日益完善,内容也更加丰富,在西方心理学中已经有了不可替代的位置。现代认知学习理论主要是由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以及20世纪80年代后期迅速发展起来的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组成的。
1.认知结构学习论
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不论学习什么知识,都离不开获得、转化和评价这三个认知学习过程。认知结构学习论的实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强调的是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者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学习者如何运用自己的头脑将没有学过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东西。
2.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奥苏伯尔提出“有意义学习”理论,他认为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有意义地接受学习,教师辅助学生将新学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发生联系,进而使得学习者获得新知识。有意义接受学习论的实质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奥苏伯尔提倡逐步分化的演绎教学,提出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3.构建注意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只是一种假设,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现在信奉的真理很可能会被推翻。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把教师的角色定位为学生的合作者,学生意义构建的帮助者。
二、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的特点
体育课是大学里的一项必修课,和其他课程不同的是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环境比较复杂,人和外界发生的相互影响比较多。由于学生自己的生活环境和自身的身体条件和经历是不一样的,所以在他们进行体育技能学习的时候表现也参差不齐。
1.认知定向阶段
在体育运动技术学习的开始阶段,学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听教师的言语讲解或观察教师的动作示范,试着去理解所学的内容,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粗略的表象,此时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实践。在认知定向阶段,学生主要依靠动作的比较与外部的反馈来学习,通过视听信息进行模仿练习。这个阶段教师精简扼要的讲解与准确优美的示范对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十分重要。
2.动作的连结阶段
在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已经对所学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进行初步的实践活动,这时运动技术的学习进入动作的连结阶段。这个阶段主要是靠学生的思考与练习,将第一阶段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在动作的连结阶段,因为技能还处于初步形成时期,所以学生的动作还比较生涩,时常在完成一个动作之后忘记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这个时候他们完成动作时紧张的心情较之先前有所缓解,但还没有完全消失,错误的动作仍时有发生,但在认知定向阶段经常出现的多余动作慢慢减少。经过多次练习,学生已经掌握所学内容,动作基本定型,多余动作、遗漏动作出现的频率逐渐降低。他们对自己的技术动作有了一定的了解,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改正,让各种动作更加熟练灵活,得心应手。在这一阶段教师应该特别注意完整教学和分解教学的灵活运用。
3.协调完善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练习之后,学生对所学技术动作已经十分熟悉,动作以肌肉运动感觉为主进行控制,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已经十分流畅,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调整自己的行为,灵活的完成整个动作,对所学知识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还能有所创新。此时达到动作的协调完善阶段。
三、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启示
1.认知学习理论对教师教的启示
(1)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学目标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它不仅是教学过程的出发点,也是整个教学工作的落脚点。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结论,更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知道这个技术动作应该怎么做,要领是什么,这么做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启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学习过程。教师应该改变自己在传统教学中的中心地位,不能像以前一样一味的用命令式的口令来统领整个课堂,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将学生已有知识作为出发点,把所学内容稍加点拨,让学生独立思考,依靠已有知识去探索更多的知识。另外,教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顾虑,多观察学生,帮他们纠正错误动作,让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里学习。改变传统体育课中学生怕老师,怕练习,束手束脚做不好动作的局面。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高级合作者,应该积极的帮助和引导学生。在学一些难度比较高的技术动作时,尤其在动作的认知定向阶段,一定要多鼓励学生,让学生有继续参与运动的动力。在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全面发展,交往互动的教学观,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高个人专业水平、钻研教学方法上,让学生真正融入到体育运动中,这样也有助于学生体育运动技术的全面发展。 (2)重视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的差异。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在平时的运动和以往体育课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待问题也有了不同的看法。就算是有的问题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仍然能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问题做出解释。由于学生生理素质、心理素质、所处环境以及教育条件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也不同,无论从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力量还是从意志力、认知力来看,每个学生的表现都不尽相同。传统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学习效率”“练习密度”而采取“一刀切”的政策,用同样的标准、进度、方法,忽略了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这样容易打消学生的积极性,甚至让他们产生厌恶体育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潜能,配合学生已有的经验选择和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对于一些体育基础薄弱,体育能力又比较差的同学,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适当的增强练习并加以指导;对于那些体育基础好,体育能力高的同学,让他们学习更深层次的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要。教师要重视学生体育基础与体育能力的差异,本着积极负责的态度,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自觉参与体育运动并在主动参与中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尽最大的力量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质量。
(3)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在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恰当的组织教法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基础。教师应该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的结构,变换课的教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课的准备部分,练习方式可采用集体或分组形式进行,既可定位练习,也能行进间练习,根据具体情况变换队形,提高学生学练兴趣;在基本部分的讲解中要注意语言的启发性,促使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结合完整、准确的示范动作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在基本部分的中段,也就是学生动作的连结阶段,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安排一些辅助练习,诱导练习,灵活运用循环法、重复法、间歇法、持续法等合理安排课的密度,以增强学生的实践兴趣;在基本部分末尾可以安排一些教学比赛,竞技游戏,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将整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其次,让学生尝试自我创作。比如说在健美操的学习达到协调完善阶段后,学生动作已经十分流畅自然,对于所学内容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创作,然后选一节课让大家展示成果。这样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增加成功的体验,让学生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健美操的学练上。另外,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是培养学生学练兴趣的一项重要内容。融洽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融入到学生中,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与喜爱,达到师生互信,这样不仅缩短了师生的距离,还能增强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使体育运动技术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2.认知学习理论对学生学的启示
(1)学会自主学习。在传统的体育运动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都是讲解、示范、督促学生练习,教学模式比较单调,而学生一般都是教师说什么就做什么,被动的接受,缺乏计划性与创造性。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生不能过分依赖老师,而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性和积极性,由被动变为主动,通过自己的努力,结合以往体育课上所学到的知识、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主动去探索,从而掌握动作的基本要领,而这种结合靠教师“手把手”的教是没有用的。学生是学習的主体,每一个学生都应该学会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变“学会”为“会学”, 掌握科学的健身方法,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同时,自主学习赋予教师“教”以新的内涵,促进教学实践活动,达到师生之间的帮教互助。这样不仅能够开发学生的潜能,还能培养学习的责任感。
(2)重视合作学习。在体育运动技术的学习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动作需要多人来完成,这里就需要提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还可以提高集体凝聚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体育运动技术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切磋对技术动作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针对一些问题一起研究,相互讨论,合作学习使他们有更多发展空间,看待问题也能更加全面,这样不仅培养他们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动机。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认知学习理论对对提高大学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水平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单调的教、学、练,让学生觉得枯燥无聊,毫无兴趣,而是看重学生已有经验,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教学的主体,师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进步。教师应重视体育运动技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与方法,重视学生体育基础和体育能力的差异,重视培养学生的体育学练兴趣;学生应该注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让认知学习理论更好的指导体育运动教学课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建议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掌握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体育运动技术的提高都有很大帮助。认知学习理论能够指导体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对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教师应该不断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增强认知学习理论相关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所以多参加相关的专题辅导,专家讲座,多进行学术交流,多看相关的文章,多在网上浏览相关资料,扩大体育教育视野很有必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将认知学习理论运用到每一节课中,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学生应该运用认知学习理论相关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勤学慎思,有目的的去上每一节课,认真对待每一次练习,在每一个进步中增加成功的体验挖掘自己的潜能。另外,学生应该把教师当成朋友,积极促进教学实践活动,和教师帮教互助,达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邹萍.认知学习理论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启示[J].大连大学学报,2011(1).
[2]徐向明,卢清.认知主义学习论对新课程学习模式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10(4).
[3]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张奇.高等教育心理学[M].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0.
[5]张丽华.教育心理学[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42.
[6]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7]张力为,马启伟.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8]窦龙.试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改革大学体育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6.
作者简介:赫霄蓉(1992-2-16),女,学历:硕士,研究方向:体育人文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