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农学院作为唯一的市属本科农业院校,多年来,一直以立足北京、融入郊区、服务首都“三农”为己任。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学校紧紧抓住北京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契机,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加强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全力培养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优秀人才。
一、率先开展都市型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2001年10月,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都市农业研究所”,在校内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讨论;2004年10月,主办了首届“都市农业国际学术会议”,其理论研究成果成为北京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北京农业转型期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
学校确立了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以服务北京现代化、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办学模式上,坚持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坚持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坚持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姻;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实现“产学研推”一体化,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促进农、工、经、管、法、文、理等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学校率先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观,在理论层面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设计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思路,提出了“懂生产、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突出办学特色,优化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结构
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体系。针对北京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农林经济与管理3大方向,整合资源、构建平台,打造了畜牧兽医学科群、植物科学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生物技术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法学科群;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由两个增加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从1个增加到4个。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层建设。第一层次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为校级骨干专业建设,第三层次为新建专业建设。近年来学校新增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规划等4个专业,对动物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学等传统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扩展与改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造就能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高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策划、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三、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进行了3次大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培养方案构建了“3大平台、4个模块、5大基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大平台:公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类群——基础教育平台、专业特色——扩展教育平台;4个模块: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公共实践和素质拓展;5大基地: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北京高校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市首批19个之一)、农业部都市型现代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新培养方案突出了一切以学生需求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精简20%理论课,增加35%实践课,加强文理交叉,实行分层教学。学校稳步推进“2 2”活动学期制,长短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学校整体优化教学体系,建成了以普通昆虫学等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为核心、优秀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着重解决了课程之间重复脱节和“因人设课”等问题;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实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和“效果好”的目标。
学校将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吸纳消化,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教材建设。其中《园艺植物栽培学》、《种子经营管理学》、《休闲农业概论》等12部教材成为国家和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等13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园林生态学》等两部教材荣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2002年,学校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实行“3 1”学制。毕业生中45.6%的学生考取国外研究生,其余学生全部就业。
四、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逐渐形成了“4年不断线、8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目标,将其分解落实到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施 “2 2”活动学期制。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科技大篷车连续9年驶入农村,参加学生达万余人次。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北京市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得“社会实践首都贡献奖”,2005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实施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每年遴选50项研究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由大学生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总结报告。近3年,先后有20位大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学校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都市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创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农业部都市型现代农业(北京)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为先导,引领实验教学改革,带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实践资源支撑。学校建成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两个,与延庆县四海镇、平谷区大华山镇等建立了6个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和73个类型不同的实践基地,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五、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信誉显著提高
2004年,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积极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率先研究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4.2%。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大学生“村官”培养也取得了显著成绩,3年共有285名毕业生奔赴京郊10余个郊区县担任“村官”,学校成立了“百名专家顾问团”,全程跟踪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学校“村官”培养作出重要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新型人才。”
北京市大力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亟需人才的培养,在全市考生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北京农学院继续稳定招生规模,专业调剂考生人数及调剂率明显低于往年。高职(专科)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北京市最低控制线,达到三批次录取线新生比例为80.5%。
如何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的规律与特征,找准位置、调整自我,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培养真正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北京农学院不断探索的课题。■
注:本项目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还包括何忠伟、史亚军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王有年系该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雯]
一、率先开展都市型高等农业人才培养的理论研究
2001年10月,学校成立了全国首家“都市农业研究所”,在校内外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与学科建设等问题开展了专题讨论;2004年10月,主办了首届“都市农业国际学术会议”,其理论研究成果成为北京市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在北京农业转型期发挥了理论先导作用。
学校确立了为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服务的办学指导思想,明确了以服务北京现代化、服务都市型现代农业为宗旨的办学指导思想;在办学模式上,坚持开门办学融入北京郊区、坚持开放办学与国际接轨、坚持开发办学与企业联姻;整合校内外、国内外各种办学资源;实现“产学研推”一体化,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主动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促进农、工、经、管、法、文、理等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学校率先提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的培养观,在理论层面对人才培养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创业教育”相互融合的教育理念,设计了“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科学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创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思路,提出了“懂生产、有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突出办学特色,优化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结构
学校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引领,构建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学科体系。针对北京新农村建设和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求,紧密围绕食品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现代农林经济与管理3大方向,整合资源、构建平台,打造了畜牧兽医学科群、植物科学学科群、生态环境建设与城镇规划学科群、生物技术学科群、农林经济与法学科群;市级重点建设学科由两个增加到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从1个增加到4个。学科建设为专业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校以特色专业建设为核心,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分层建设。第一层次为市级特色专业建设,第二层次为校级骨干专业建设,第三层次为新建专业建设。近年来学校新增了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区域规划等4个专业,对动物医学、农业经济管理、农学等传统专业进行了专业方向扩展与改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造就能从事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高科技园区规划与管理、休闲观光农业项目策划、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三、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实施人才培养方案
学校进行了3次大范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新培养方案构建了“3大平台、4个模块、5大基地”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3大平台:公共——通识教育平台、学科类群——基础教育平台、专业特色——扩展教育平台;4个模块: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公共实践和素质拓展;5大基地: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北京高校实验示范教学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全市首批19个之一)、农业部都市型现代农业(北方)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新培养方案突出了一切以学生需求为本,注重素质教育,突出能力培养。精简20%理论课,增加35%实践课,加强文理交叉,实行分层教学。学校稳步推进“2 2”活动学期制,长短结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
学校整体优化教学体系,建成了以普通昆虫学等5门北京市精品课程为核心、优秀课程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着重解决了课程之间重复脱节和“因人设课”等问题;整体优化教学内容,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实践性、先进性的特点,实现“学时少”、“内容新”、“水平高”和“效果好”的目标。
学校将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吸纳消化,加强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教材建设。其中《园艺植物栽培学》、《种子经营管理学》、《休闲农业概论》等12部教材成为国家和农业部“十一五”规划教材;《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学》、《家畜环境卫生学》等13部教材被评为北京市精品教材;《园林生态学》等两部教材荣获全国高等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
学校积极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拓展教育合作领域,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加快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调整,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2002年,学校成立了国际学院,2003年与英国哈珀亚当斯大学学院合作开办“国际商务管理”和“国际食品安全与零售管理”两个专业,联合招收学历教育本科生,实行“3 1”学制。毕业生中45.6%的学生考取国外研究生,其余学生全部就业。
四、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学校逐渐形成了“4年不断线、8个环节相互贯通”的实践教学体系。明确了实践教学目标,将其分解落实到实验、教学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科研训练及毕业论文(设计)、军训、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等各个实践教学环节中,实施 “2 2”活动学期制。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和“三下乡”活动,科技大篷车连续9年驶入农村,参加学生达万余人次。学校连续3年被评为北京市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连续3年获得“社会实践首都贡献奖”,2005年被团中央授予“全国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为了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实施了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每年遴选50项研究项目,在导师指导下,由大学生自主组织实施、独立撰写总结报告。近3年,先后有20位大学生在“挑战杯”等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
学校将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与都市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创建了“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即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农业部都市型现代农业(北京)重点开放实验室和北京新农村建设研究基地为先导,引领实验教学改革,带动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实验、实践资源支撑。学校建成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两个,与延庆县四海镇、平谷区大华山镇等建立了6个校外综合实践基地和73个类型不同的实践基地,为都市型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资源支撑。
五、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学校信誉显著提高
2004年,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学校积极适应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率先研究构建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体系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内涵丰富、成效显著、特色鲜明。
学校本科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到94.2%。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的大学生“村官”培养也取得了显著成绩,3年共有285名毕业生奔赴京郊10余个郊区县担任“村官”,学校成立了“百名专家顾问团”,全程跟踪支持大学生“村官”工作,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2008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对学校“村官”培养作出重要批示:“北京农学院培养‘村官’的经验很好,为新农村建设培养了新型人才。”
北京市大力支持都市型现代农业亟需人才的培养,在全市考生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北京农学院继续稳定招生规模,专业调剂考生人数及调剂率明显低于往年。高职(专科)文史类和理工类考生最低录取分数高于北京市最低控制线,达到三批次录取线新生比例为80.5%。
如何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正确把握都市型现代农业和高等农业教育的规律与特征,找准位置、调整自我,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培养真正适应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北京农学院不断探索的课题。■
注:本项目荣获2008年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一等奖,项目主要完成人还包括何忠伟、史亚军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 王有年系该院院长)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