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是发展学生思维和智力的源泉,是培养学生意志品质、形成健全人格的良方,是学生解疑释难的良药,阅读在人的生活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目前学生阅读中存在问题的严重性,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从三个方面作了阐述。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阅读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也强调:“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所以说,阅读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素养。阅读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增长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感情,还能提高人的修养。纵使一个人的学历再高,如果从来没有阅读习惯,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没有阅读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没有阅读的人生是缺少智慧的。阅读不仅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更能培养人的情感,揭开心中的难解之谜。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孤独的人来讲,阅读是获得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现在的中学生正是性格形成时期,可塑性非常强。但处于这个时期的他们往往比较叛逆、孤僻,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与老师的隔阂,导致他们愈加的迷茫与困惑,而阅读正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解除迷茫,并且广泛的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和素养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阅读调查及成因分析
据笔者随即抽样调查的091、092班108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为:所读课外书页数在100页以内的为30人;100~200页的为15人;300~500页的为2人;500页以上的为0,而且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就连他们喜爱的《西游记》,也仅仅是从电视上看到而已。
由调查可知: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不仅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更是终身学习的最大威胁。中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特别是农村学生。究其原因:
(1)家长因素。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父母的文化素养低,他们对读书的理解就是学习课本,对学习的理解就是听老师的话,只要读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不仅要唠叨半天,甚至会将孩子的书撕掉。家长没有读书的习惯,家中更是找不到一本与课本无关的书。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家长扼杀了。
(2)学校因素。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分数不仅成了评价一个学生好与坏的关键,更是评价一个老师、一所学校好与坏的重要因素。于是,学校、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施压。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整天埋在书山题海中,致使有些学生一见到书就烦,他们还有心情阅读吗?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学校、老师遏制了。
(3)社会因素。毋庸讳言,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人们越来越没了耐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当今社会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又有几个?书店要是不卖教辅,90%的恐怕要倒闭,计算机互联网光盘电视,这些能直接作用于视听,感官刺激较强烈,书籍阅读就显得枯噪乏味。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信息源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学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因而是无法替代文学阅读的。
3 阅读兴趣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范读。每节课留十分钟的时间,老师先范读《热带丛林历险记》,学生只是听。两周后发现学生不仅秩序好了,对听老师读书都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后来,有时也让学生范读。
(2)范读一个月后,学生已要求自己读书了。我到图书室借来许多书,让他们自己挑选,但对于读书不做任何要求,轻松读,自由读,愉悦读。
(3)推荐与交流。一个阶段后,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阐述理由,这时学生的情绪较高涨,有的复述故事情节,有的阐述人物精神。通过推荐与交流发现学生对知识性强、思维性强、时代性强的书不太喜欢,如《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伟人传记类、科普知识类,反倒对《哈利波特》、《杜立德医生》、《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较喜欢。于是,我就先从他们感兴趣的书下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然后再扩展他们的阅读面。
(4)摘抄名优句子进行展示。一定时间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摘抄自己所喜欢的词、句、段落并在教室墙壁上展示。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
(5)情感生活。利用讲故事、谈心得、写读后感的形式使阅读的作用得以升华,使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得以提升,如福尔摩斯慎密严谨的推理方法,杜立德医生诙谐幽默的性格和对动物的热爱,热带丛林中的惊险刺激,哈利波特的聪明才智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6)艺术提升。在学生范读到一定量时,让学生精读一本书,然后找出几部分重点赏析,让每个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交流,对文学的艺术性进行探究。
(7)习作。让学生自由写,只要语句通顺,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8)与家长沟通,以电话和书信的方式,让家长知道阅读课外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厌学的学生,让家长购买他们喜欢读的书,不强迫他们读什么,只要不是黄色淫秽书刊都可以,因为作家的水平要比老师和家长的水平高,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受到作家思想、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影响和改变孩子的思想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任何一种方法都应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更新,努力探寻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外阅读,使之更好地、高效地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改革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在探索实践中仍有许多困惑和疑点,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方法和艺术.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语文》(七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新课标理念 阅读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1 阅读的重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学方法和艺术》也强调:“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阅读应当成为孩子掌握知识的极为巧妙的工具,同时又是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源泉。所以说,阅读不仅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多方面提高他们的素养。阅读对人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够增长人的智慧,丰富人的感情,还能提高人的修养。纵使一个人的学历再高,如果从来没有阅读习惯,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没有阅读的生活是枯燥乏味的,没有阅读的人生是缺少智慧的。阅读不仅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更能培养人的情感,揭开心中的难解之谜。特别是对于性格比较内向孤独的人来讲,阅读是获得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现在的中学生正是性格形成时期,可塑性非常强。但处于这个时期的他们往往比较叛逆、孤僻,与家长之间的代沟,与老师的隔阂,导致他们愈加的迷茫与困惑,而阅读正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解除迷茫,并且广泛的阅读是一个人成长和素养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
2 阅读调查及成因分析
据笔者随即抽样调查的091、092班108名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情况为:所读课外书页数在100页以内的为30人;100~200页的为15人;300~500页的为2人;500页以上的为0,而且绝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有阅读过一部完整的文学作品,就连他们喜爱的《西游记》,也仅仅是从电视上看到而已。
由调查可知:现在的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文学阅读,文学阅读不仅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软肋,更是终身学习的最大威胁。中学生课外阅读面狭窄,阅读能力低下,特别是农村学生。究其原因:
(1)家长因素。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父母的文化素养低,他们对读书的理解就是学习课本,对学习的理解就是听老师的话,只要读课外书就是不务正业,不仅要唠叨半天,甚至会将孩子的书撕掉。家长没有读书的习惯,家中更是找不到一本与课本无关的书。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家长扼杀了。
(2)学校因素。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分数不仅成了评价一个学生好与坏的关键,更是评价一个老师、一所学校好与坏的重要因素。于是,学校、教师不断地给学生施压。孩子成了学习的机器,整天埋在书山题海中,致使有些学生一见到书就烦,他们还有心情阅读吗?孩子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学校、老师遏制了。
(3)社会因素。毋庸讳言,信息化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人们越来越没了耐心,变得越来越浮躁,当今社会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又有几个?书店要是不卖教辅,90%的恐怕要倒闭,计算机互联网光盘电视,这些能直接作用于视听,感官刺激较强烈,书籍阅读就显得枯噪乏味。这些以视听刺激为主的信息接受方式使我们的学生语言感受能力退化,从而削弱了他们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形成恶性循环。其实,这些信息源好比一次性消费的“文化快餐”,缺少文学阅读时的感受、想象、审美和创造,因而是无法替代文学阅读的。
3 阅读兴趣的培养
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方法:
(1)范读。每节课留十分钟的时间,老师先范读《热带丛林历险记》,学生只是听。两周后发现学生不仅秩序好了,对听老师读书都表现出高昂的情绪。后来,有时也让学生范读。
(2)范读一个月后,学生已要求自己读书了。我到图书室借来许多书,让他们自己挑选,但对于读书不做任何要求,轻松读,自由读,愉悦读。
(3)推荐与交流。一个阶段后,让学生推荐自己喜欢的书并阐述理由,这时学生的情绪较高涨,有的复述故事情节,有的阐述人物精神。通过推荐与交流发现学生对知识性强、思维性强、时代性强的书不太喜欢,如《青春之歌》、《钢铁是怎样练成的》、伟人传记类、科普知识类,反倒对《哈利波特》、《杜立德医生》、《福尔摩斯探案集》等较喜欢。于是,我就先从他们感兴趣的书下手,逐渐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读书的快乐,然后再扩展他们的阅读面。
(4)摘抄名优句子进行展示。一定时间后让学生进行自由摘抄自己所喜欢的词、句、段落并在教室墙壁上展示。这样极大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下转第100页)(上接第98页)
(5)情感生活。利用讲故事、谈心得、写读后感的形式使阅读的作用得以升华,使学生的人格、思想、情感得以提升,如福尔摩斯慎密严谨的推理方法,杜立德医生诙谐幽默的性格和对动物的热爱,热带丛林中的惊险刺激,哈利波特的聪明才智等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6)艺术提升。在学生范读到一定量时,让学生精读一本书,然后找出几部分重点赏析,让每个学生以书面或口头形式进行交流,对文学的艺术性进行探究。
(7)习作。让学生自由写,只要语句通顺,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即可。
(8)与家长沟通,以电话和书信的方式,让家长知道阅读课外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特别是对一些厌学的学生,让家长购买他们喜欢读的书,不强迫他们读什么,只要不是黄色淫秽书刊都可以,因为作家的水平要比老师和家长的水平高,孩子在读书的时候会有意无意地受到作家思想、情感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影响和改变孩子的思想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时代在前进,学生在变化,教学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任何一种方法都应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更新,努力探寻新课标理念下的课外阅读,使之更好地、高效地走进学生的生活,深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改革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在探索实践中仍有许多困惑和疑点,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韩和鸣.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方法和艺术.河南: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赵丽宏.为你打开一扇门.《语文》(七年级上册).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