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泉州位于台湾海峡西岸,是一座具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古城。它在唐代中叶,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主要起点港口城市。在这历尽沧桑巨变的古城中有座让海内外游子情牵梦萦的故乡的标志——威远楼。威远楼座落的地理环境有着深奥的历史意义和因素,唐久视元年(700年)间泉州州治从南安丰州东迁到今泉州市区,景云二年(711年)改称泉州,开元年间建城,依照“前市后朝”的布局,坊市约在威远楼南前,衙署机关大概设在今日的威远楼现址之地。相传五代王审知建立闽国后,就开始在泉州州治前建双阙(望防卫楼),下垒石如城,这是威远楼最早的雏形。到了宋代泉州太守王十朋就把泉州的北楼(威远楼前身)和武昌的南楼(黄鹤楼)并称为“天下名楼”。元至元九年秋八月(1349年),泉州长官契玉立就重新择址在州衙前建造这座古泉州标志城楼,命名为:“威远楼”。从康煕年间至光绪年间,威远楼仍经几次修茸。
据现存的《重修威远楼记》称:“泉州之威远楼,即古桐城之谯楼也。历岁久其间兴废不常,何可胜数。自康熙丁未岁(1667年),前提帅王公庇材重修,颜其额曰‘威远’”。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间,因耿精忠之乱时威远楼部份遭毁,但即以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威远楼又遭火焚毁失,于翌年重建。由于乱世缺少善护,威远楼逐渐倒塌。民国十四年(1925年)盘踞泉州的军阀孔照同对又一次威远楼进行修护。1959年春,泉州市政府接受文化部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古建筑专家杜仙洲的建议,决定拨款全面修复威远楼。1989年在泉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海内外泉州乡亲的积极响应和捐助下,使这座千年文物胜迹“威远楼”重光展现。
如今威远楼主体建筑占地732平方米,正面宽35.6米,南北进深16.4米,分上下二层楼阁式造型,建筑总面积为1100平方米,楼屋总高度为17.4米。一层四周墙壁采用巨粗又厚花岗岩石彻成,并由34支粗石柱和石栏连城回廊。二层中央展厅百余多平方米,东西设厢房,二层同样均有回廊,是座典型仿唐宋年间闽南古建筑七开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厅屋,翘脊瓦简,雕梁画栋,整幢城楼景观古朴宏伟。
泉台两地隔海相望,唇齿相依,不仅在地理方位上存在相互依临关系,而且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民俗信仰等方面也有共同之处。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存在难以割舍的亲密关系和文化情缘。近年来,泉州威远楼利用泉州对台关系上的“五缘”优势,与台湾各界文化机构加强交流,文化联系愈加热络,负责威远楼保护和管理的威远楼文物所从1988年成立至今已配合主管局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此举办二十七年的“威远楼之夏”闽南戏剧汇演月活动,每年在威远楼这座市民群众的文化窗口举办各类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中心城市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泉州最有影响力、亲和力的文化名楼。2004年8月至今,泉州威远楼书画院相续与金门县文化局、金门县书法学会、金门县美术学会、台湾画院等签署了两地文化艺术美术联盟友好协议。2010年11月,威远楼又与台南市艺术协会、高雄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台南赤嵌楼达成结谊的合作意向,与台北市立动物园展开横向联谊交流的机制。
泉州威远楼与台湾文化界的交流是当下泉台友好互动的一个小小缩影,是泉台“五缘”关系的真实写照。泉台两地本是同根而生,明清时代大批的泉州移民迁徙台湾,为台湾注入闽南文化的基因,奠基台湾文化的基础,因此也保留许多反映两地关系的实物遗存,记录了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些实物遗存的种类很多,有寺院、宫庙、宗祠、民居、碑刻、谱牒、陶瓷等等,这其中以发源于福建,命名于台南的安平壶最有特点。
安平壶,是一种古代白釉瓷壶,烧成温度1200℃,器身质地坚硬而厚重。因最初大量发现于台湾南部安平古堡附近的旷地上而得名。安平壶一开始并非在台湾安平制作,近年来福建省考古工作者在福建邵武曾发现大规模的安平壶窑址,烧制的安平壶远销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地。但因此壶最早在台湾安平出土,而被学术界称为“安平壶”。历史上,台湾就隶属泉州府或者福建省管辖。早在宋代,海峡东岸的澎湖列岛就隶属晋江县管辖,并在岛上驻军。泉州渔民也在台湾西海岸捕鱼,并深入台湾内地与原住民进行贸易,不少泉州人更定居下来。到了明末清初之后,因着人口膨胀,大批泉州人掀起移民高潮台湾的高潮。大举迁徙的移民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更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他们筚路蓝缕,流血流汗,开荒拓地,与台湾原住民同胞一起将原本蛮荒的东南海岛改造成为东南海疆的明珠,为开发台湾立下了丰功伟绩。在蛮荒的台湾丛林中,迁徙者面对着许多的艰难困苦,免不了对家乡的思念,这些思乡之情,又化为“直把他乡做故乡”的羁绊,因此台湾的很多地名直接照搬泉州的地名。
安平壶以台湾“台南古堡”的安平命名,而台南的“安平”又是照搬泉州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安平而来的。这个承载这迁徙者思乡之情的器物,大批跟着迁徙、贸易的人群从福建泉州运抵台湾,流入台湾汉人及原住民部落,作为盛置盐、酒、香料或酒类等生活用途器具,广泛传播开来。
泉州威远楼内也藏有几件以台湾地名安平命名的安平壶。这种器物在闽台交流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器物,在台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威远楼所藏的安平壶造型口部中等大小,短头、宽折肩、缩腰,收底至底径等同于口部。其器胎厚度0.7至0.8厘米左右,高度在18至22厘米之间,壶身直径约10厘米左右,身部上下分开制作再行接合。
安平壶因外观为壶口与壶底同宽,壶身为圆弧造型,带有稳重优美、朴素內敛的气质,很有东方文化气息,也使得安平壶由实用功能逐渐转为具文化气息的艺术品。根据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及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对安平壶考据资料显示,台南西拉雅原住民,将安平壶作为供奉器皿,因而被称为拜壶民族;宜兰噶玛兰族将安平壶当作贵重的墓葬用具。
安平壶是陶瓷史上少数以台湾地名命名的陶瓷,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安平壶行销台湾,促进了泉州乃至福建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加速了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泉台两地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共同谱写了两地血浓于水的深情。
据现存的《重修威远楼记》称:“泉州之威远楼,即古桐城之谯楼也。历岁久其间兴废不常,何可胜数。自康熙丁未岁(1667年),前提帅王公庇材重修,颜其额曰‘威远’”。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间,因耿精忠之乱时威远楼部份遭毁,但即以重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威远楼又遭火焚毁失,于翌年重建。由于乱世缺少善护,威远楼逐渐倒塌。民国十四年(1925年)盘踞泉州的军阀孔照同对又一次威远楼进行修护。1959年春,泉州市政府接受文化部文物局副总工程师、古建筑专家杜仙洲的建议,决定拨款全面修复威远楼。1989年在泉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海内外泉州乡亲的积极响应和捐助下,使这座千年文物胜迹“威远楼”重光展现。
如今威远楼主体建筑占地732平方米,正面宽35.6米,南北进深16.4米,分上下二层楼阁式造型,建筑总面积为1100平方米,楼屋总高度为17.4米。一层四周墙壁采用巨粗又厚花岗岩石彻成,并由34支粗石柱和石栏连城回廊。二层中央展厅百余多平方米,东西设厢房,二层同样均有回廊,是座典型仿唐宋年间闽南古建筑七开间单檐歇山式木结构厅屋,翘脊瓦简,雕梁画栋,整幢城楼景观古朴宏伟。
泉台两地隔海相望,唇齿相依,不仅在地理方位上存在相互依临关系,而且在风俗习惯、文化艺术、民俗信仰等方面也有共同之处。两地“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通、法缘相系”,存在难以割舍的亲密关系和文化情缘。近年来,泉州威远楼利用泉州对台关系上的“五缘”优势,与台湾各界文化机构加强交流,文化联系愈加热络,负责威远楼保护和管理的威远楼文物所从1988年成立至今已配合主管局泉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此举办二十七年的“威远楼之夏”闽南戏剧汇演月活动,每年在威远楼这座市民群众的文化窗口举办各类形式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了中心城市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泉州最有影响力、亲和力的文化名楼。2004年8月至今,泉州威远楼书画院相续与金门县文化局、金门县书法学会、金门县美术学会、台湾画院等签署了两地文化艺术美术联盟友好协议。2010年11月,威远楼又与台南市艺术协会、高雄市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台南赤嵌楼达成结谊的合作意向,与台北市立动物园展开横向联谊交流的机制。
泉州威远楼与台湾文化界的交流是当下泉台友好互动的一个小小缩影,是泉台“五缘”关系的真实写照。泉台两地本是同根而生,明清时代大批的泉州移民迁徙台湾,为台湾注入闽南文化的基因,奠基台湾文化的基础,因此也保留许多反映两地关系的实物遗存,记录了两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这些实物遗存的种类很多,有寺院、宫庙、宗祠、民居、碑刻、谱牒、陶瓷等等,这其中以发源于福建,命名于台南的安平壶最有特点。
安平壶,是一种古代白釉瓷壶,烧成温度1200℃,器身质地坚硬而厚重。因最初大量发现于台湾南部安平古堡附近的旷地上而得名。安平壶一开始并非在台湾安平制作,近年来福建省考古工作者在福建邵武曾发现大规模的安平壶窑址,烧制的安平壶远销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地。但因此壶最早在台湾安平出土,而被学术界称为“安平壶”。历史上,台湾就隶属泉州府或者福建省管辖。早在宋代,海峡东岸的澎湖列岛就隶属晋江县管辖,并在岛上驻军。泉州渔民也在台湾西海岸捕鱼,并深入台湾内地与原住民进行贸易,不少泉州人更定居下来。到了明末清初之后,因着人口膨胀,大批泉州人掀起移民高潮台湾的高潮。大举迁徙的移民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更带来了先进的文化。他们筚路蓝缕,流血流汗,开荒拓地,与台湾原住民同胞一起将原本蛮荒的东南海岛改造成为东南海疆的明珠,为开发台湾立下了丰功伟绩。在蛮荒的台湾丛林中,迁徙者面对着许多的艰难困苦,免不了对家乡的思念,这些思乡之情,又化为“直把他乡做故乡”的羁绊,因此台湾的很多地名直接照搬泉州的地名。
安平壶以台湾“台南古堡”的安平命名,而台南的“安平”又是照搬泉州郑成功的家乡——南安安平而来的。这个承载这迁徙者思乡之情的器物,大批跟着迁徙、贸易的人群从福建泉州运抵台湾,流入台湾汉人及原住民部落,作为盛置盐、酒、香料或酒类等生活用途器具,广泛传播开来。
泉州威远楼内也藏有几件以台湾地名安平命名的安平壶。这种器物在闽台交流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器物,在台湾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威远楼所藏的安平壶造型口部中等大小,短头、宽折肩、缩腰,收底至底径等同于口部。其器胎厚度0.7至0.8厘米左右,高度在18至22厘米之间,壶身直径约10厘米左右,身部上下分开制作再行接合。
安平壶因外观为壶口与壶底同宽,壶身为圆弧造型,带有稳重优美、朴素內敛的气质,很有东方文化气息,也使得安平壶由实用功能逐渐转为具文化气息的艺术品。根据台湾成功大学历史系及台南艺术大学艺术史学系对安平壶考据资料显示,台南西拉雅原住民,将安平壶作为供奉器皿,因而被称为拜壶民族;宜兰噶玛兰族将安平壶当作贵重的墓葬用具。
安平壶是陶瓷史上少数以台湾地名命名的陶瓷,在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地位。安平壶行销台湾,促进了泉州乃至福建与台湾的文化交流,加速了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泉台两地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共同谱写了两地血浓于水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