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省市把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列入了高考的内容,扩大了高考的选材范围,丰富了高考的命题形式。笔者相信,今后还会有更多的省市加入这一行列。因此,对这方面的试题做一点评析介绍,将有助于我们备考。
文学名著试题
一、 设置文学名著判断题
设置该类题型,走在前面的是福建和江苏,两省的高考试卷从2008年就开始设置名著客观试题(江苏卷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至今已有四年。2011年,江西卷也出现了这种题型。综观三省四年的命题情况,从涉及的体裁来看,福建卷和江西卷均为长篇小说;江苏卷涉及到长、短篇小说,诗歌,戏剧。从考查内容上看,福建卷和江西卷重点考查故事情节;江苏卷除了考查故事情节,还涉及到形象分析、主题概括、选材特点等。从题干要求来说,福建卷采用的是“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江苏卷采用的是“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题型均为“五选二”;江西卷采用的是“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题型则为“四选一”。
二、 设置文学名著简答题
该题型主要也是出现在福建卷和江苏卷中。连续四年上述两省的试卷中均出现了名著内容概述主观题,考查内容也是同中有异:福建卷重点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了解情况,如2011年的两个题目:
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
2. 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而江苏卷的考查范围则更广,如:
1.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2011年试题)
2.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010年试题)
3.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2009年试题)
4.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2009年试题)
侧重考查的是对名著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这种题型既考查了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一种把文学知识和语文能力考查相结合的不错题型。
三、 结合文学名著设置语言表达题
这种题型首见于2010年的湖北卷第21题: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从知识点来说,这其实是一道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题,但命题者巧妙地把它跟文学名著“联姻”,使其成为了一道“名著‘专题’知识” “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考查题。
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有《红楼梦》中诗词和“开场白”特点的相关知识积累,否则手艺再巧也难为无米之炊;其次要懂得运用,要注意选用《红楼梦》中那些适用于开场白的诗词,当然,所写答案必须有“开场白”的鼓动性特点。例如:“‘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们的璀璨与绚丽吧!”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答案!
四、 结合文学名著设置作文题
大凡名著,都有一些历久弥新、耐人寻味,既有哲理性又有艺术性的精妙语言,这类语言因能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往往成为命题人关注的焦点,并用于高考命题的题料,包括作文的材料。如2010年山东卷就以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句话作为该省当年的作文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因此,对名著中的这类语言,我们平时应多加关注和思考。这类名言妙语,不仅适合用作作文题料,还是我们写作时或表达观点或支撑论点的理想材料。
古代文化经典试题
从2006年开始,福建卷率先把文化经典列入高考内容,并在2009年开始设置“文化经典阅读”板块。之后,浙江卷、湖南卷和江西卷也相继从古代文化经典中选材,把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的掌握情况与理解程度,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省市卷的题料,大多选自《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有时也选用韩非子、墨子等人言论。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社会背景下,先贤的言论犹如一股清风,能够荡涤人们的心灵,而古代文化经典中就不乏这方面的言论。利用这样的言论作题料,可以让今人借鉴古人的智慧,检视我们当今的一些行为,重新思考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设置文化经典阅读题
从考查要求来看,主要从“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和“鉴赏评价”(能力层级D级)的角度设题。
1. 从“分析综合”角度设题
例 (2011年福建卷第9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2) 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第一小题侧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三个选段表达了儒家对“过”(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思考作答时应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才能全面准确。答案有两个要点: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第二小题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该题是第一题的延伸,应明确本体和喻体,本体是犯错,喻体是日食、月食这两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用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来说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可根据分号提示从三个方面作答: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2. 从鉴赏评价角度设题
例 (2009年浙江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该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旨在通过理解古代文化论著内容,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吸收语言精华,丰富人文内涵。该题的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原则(或“自主学习原则”)、注重身教原则(或“无言之教”;“教是为了不教”)。评析时应注意:在理解原材料体现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一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不能以翻译代替评析;二是要紧扣文本内容评析,不能泛泛而谈;三是注意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总之,要注意分析所给语言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容,透过表象抓本质,形成论点之后再结合现实评析。
二、 结合文化论著设置作文题
1. 小作文
例 (2011年湖南卷第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该题前一问着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后一问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而从写作要求来看,更像是一道小作文题。
第一问是第二问的写作前提,因此,考生首先要扫清阅读障碍,准确把握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然后将这两段材料和现实结合起来,谈谈其现实意义——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写作时须按小议论文的要求,观点要鲜明,说理须清楚,要有相对完整的结构。
2. 大作文
在2010年高考中,上海卷就选用过孟子的言论作为作文材料——“……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要求考生运用其中的道理,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2011年江西卷的作文题出来之后,获得好评,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贯彻该省“回归教材”的命题方针,从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选择材料;二是题目设计有新意。先看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大家看好该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考生读完这道作文题之后,很有可能也会有“三乐”:该题虽是一道语文题,但命题人似乎还让它担负起了不只是语文题的功能——就材料中这一连串的“乐”字,都能让那些在气氛紧张的考场中答题的考生的心里为之“一乐”;材料虽不难懂,但命题人还是对其中两个稍有难度的词语做了括注,为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提供了帮助,也为考生的审题扫清了障碍,此为“二乐”;该材料涵盖内容广泛且层次清晰——“三乐”事实上分别包含“孝悌与亲情”“立身与处世”“教育与人才”等方面的内容,命题人据此颇具匠心地设计了要求考生“三选一”的立意方式,加上“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题干要求,这些都给考生提供了极其灵活的写作自由和极大的发挥空间。
除了上述题型,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之中的内容还可用于其他一些题型,如不少典雅而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就是字音、字形和词语(包括成语)题很好的题料,而一些意蕴丰富的诸子言论也是断句题的不错材料。即使是古诗鉴赏题,也可以跟名著“挂钩”,如选用名著中的诗歌作为鉴赏对象。在这方面,湖南卷早在2006年就开了先例——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选用了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和林黛玉的《咏白海棠》两首诗歌作为比较鉴赏的材料。
其实,高考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题的设置,主要是促进我们平时加强对名著、经典的阅读与积累,吸收和消化,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和丰富人文内涵的目的;而反过来说,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具备了足够“强”的语文能力和足够“富”的人文积淀时,我们在考场上答题是否会更加得心应手呢?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进名著,享受经典,或许就是享受高考,享受成功。
(编辑 文 墨)
文学名著试题
一、 设置文学名著判断题
设置该类题型,走在前面的是福建和江苏,两省的高考试卷从2008年就开始设置名著客观试题(江苏卷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至今已有四年。2011年,江西卷也出现了这种题型。综观三省四年的命题情况,从涉及的体裁来看,福建卷和江西卷均为长篇小说;江苏卷涉及到长、短篇小说,诗歌,戏剧。从考查内容上看,福建卷和江西卷重点考查故事情节;江苏卷除了考查故事情节,还涉及到形象分析、主题概括、选材特点等。从题干要求来说,福建卷采用的是“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有误的两项”;江苏卷采用的是“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两项”,题型均为“五选二”;江西卷采用的是“关于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题型则为“四选一”。
二、 设置文学名著简答题
该题型主要也是出现在福建卷和江苏卷中。连续四年上述两省的试卷中均出现了名著内容概述主观题,考查内容也是同中有异:福建卷重点考查考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了解情况,如2011年的两个题目:
1. 请简述《三国演义》中孙皓从即位到降晋的故事。
2. 请简述《巴黎圣母院》中隐修女失去小爱斯美拉达的故事。(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而江苏卷的考查范围则更广,如:
1.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2011年试题)
2. 《三国演义》“官渡之战”中“许攸投奔曹操”这一情节,表现了曹操什么样的性格特征?(2010年试题)
3. 《欧也妮·葛朗台》中的老葛朗台是个什么样的人?(2009年试题)
4.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2009年试题)
侧重考查的是对名著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内容的把握和概括——这种题型既考查了学生对名著内容的了解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是一种把文学知识和语文能力考查相结合的不错题型。
三、 结合文学名著设置语言表达题
这种题型首见于2010年的湖北卷第21题:某中学研究型学习小组举办《红楼梦》读书交流会。主题是“《红楼梦》诗词鉴赏”。请为主持人写一则开场白。要求:①紧扣主题;②表达得体,富有文采;③不写称呼语、问候语;④不超过60字。从知识点来说,这其实是一道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题,但命题者巧妙地把它跟文学名著“联姻”,使其成为了一道“名著‘专题’知识” “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考查题。
解答此题,考生首先要有《红楼梦》中诗词和“开场白”特点的相关知识积累,否则手艺再巧也难为无米之炊;其次要懂得运用,要注意选用《红楼梦》中那些适用于开场白的诗词,当然,所写答案必须有“开场白”的鼓动性特点。例如:“‘满纸荒唐言’,‘谁解其中味’,绝世奇书《红楼梦》中的诗词也是难得的艺术瑰宝。让我们走进宝山,去欣赏它们的璀璨与绚丽吧!”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答案!
四、 结合文学名著设置作文题
大凡名著,都有一些历久弥新、耐人寻味,既有哲理性又有艺术性的精妙语言,这类语言因能启迪智慧、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而往往成为命题人关注的焦点,并用于高考命题的题料,包括作文的材料。如2010年山东卷就以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中的“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这句话作为该省当年的作文材料,要求考生“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因此,对名著中的这类语言,我们平时应多加关注和思考。这类名言妙语,不仅适合用作作文题料,还是我们写作时或表达观点或支撑论点的理想材料。
古代文化经典试题
从2006年开始,福建卷率先把文化经典列入高考内容,并在2009年开始设置“文化经典阅读”板块。之后,浙江卷、湖南卷和江西卷也相继从古代文化经典中选材,把考查考生对文化经典的掌握情况与理解程度,作为高考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省市卷的题料,大多选自《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著作,有时也选用韩非子、墨子等人言论。的确,在当今物欲横流、道德滑坡的社会背景下,先贤的言论犹如一股清风,能够荡涤人们的心灵,而古代文化经典中就不乏这方面的言论。利用这样的言论作题料,可以让今人借鉴古人的智慧,检视我们当今的一些行为,重新思考我们人生的价值观,也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设置文化经典阅读题
从考查要求来看,主要从“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级)和“鉴赏评价”(能力层级D级)的角度设题。
1. 从“分析综合”角度设题
例 (2011年福建卷第9题)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 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论语·述而》)
②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③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论语·子张》)
(1) 请简要概括孔子和子贡对“过”的看法。
(2) 子贡以日食、月食为喻,说明了什么道理?请简要分析。
第一小题侧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文章要点的能力。三个选段表达了儒家对“过”(过错)的见解:儒家并不怕做错事,做错事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重要的是知错能改;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思考作答时应同时兼顾三个选段,信息的提取与概括才能全面准确。答案有两个要点:①人应该知错改错;②人不必回避错误。
第二小题侧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该题是第一题的延伸,应明确本体和喻体,本体是犯错,喻体是日食、月食这两种常见的自然现象,用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来说明“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道理。可根据分号提示从三个方面作答:①以日月比喻君子的正大光明;②以日月在运行中出现的日食、月食现象,比喻君子犯错误是显而易见的、暂时的;③日食、月食过后,日月光明依旧,君子知错改错,照样受到别人的尊重。
2. 从鉴赏评价角度设题
例 (2009年浙江卷)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该题考查考生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旨在通过理解古代文化论著内容,评价作者的思想观点,吸收语言精华,丰富人文内涵。该题的教学原则是:学生主体原则(或“自主学习原则”)、注重身教原则(或“无言之教”;“教是为了不教”)。评析时应注意:在理解原材料体现的教学原则的基础上,一是要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不能以翻译代替评析;二是要紧扣文本内容评析,不能泛泛而谈;三是注意结合现实,理论联系实际。总之,要注意分析所给语言材料,准确把握材料内容,透过表象抓本质,形成论点之后再结合现实评析。
二、 结合文化论著设置作文题
1. 小作文
例 (2011年湖南卷第20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墨子·兼爱中》)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200字左右。
该题前一问着重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后一问考查考生的语言综合表达能力,而从写作要求来看,更像是一道小作文题。
第一问是第二问的写作前提,因此,考生首先要扫清阅读障碍,准确把握儒、墨两家思想的异同——两段文字都体现了“爱”的思想,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以及表明的是推己及人,先后有别;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然后将这两段材料和现实结合起来,谈谈其现实意义——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也可以强调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还可以从儒、墨兼同,各取所长,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联系实际谈看法。写作时须按小议论文的要求,观点要鲜明,说理须清楚,要有相对完整的结构。
2. 大作文
在2010年高考中,上海卷就选用过孟子的言论作为作文材料——“……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要求考生运用其中的道理,结合现实生活写一篇作文。2011年江西卷的作文题出来之后,获得好评,笔者认为原因有二:一是贯彻该省“回归教材”的命题方针,从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选择材料;二是题目设计有新意。先看题目: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灾患),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惭愧)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下》)
孟子认为君子有“三乐”,其实,这也应当成为我们今天崇尚的人生之乐。请选择“三乐”中的一乐作文。
大家看好该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当考生读完这道作文题之后,很有可能也会有“三乐”:该题虽是一道语文题,但命题人似乎还让它担负起了不只是语文题的功能——就材料中这一连串的“乐”字,都能让那些在气氛紧张的考场中答题的考生的心里为之“一乐”;材料虽不难懂,但命题人还是对其中两个稍有难度的词语做了括注,为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提供了帮助,也为考生的审题扫清了障碍,此为“二乐”;该材料涵盖内容广泛且层次清晰——“三乐”事实上分别包含“孝悌与亲情”“立身与处世”“教育与人才”等方面的内容,命题人据此颇具匠心地设计了要求考生“三选一”的立意方式,加上“写议论文或记叙文”的题干要求,这些都给考生提供了极其灵活的写作自由和极大的发挥空间。
除了上述题型,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之中的内容还可用于其他一些题型,如不少典雅而富有生命力的词语,就是字音、字形和词语(包括成语)题很好的题料,而一些意蕴丰富的诸子言论也是断句题的不错材料。即使是古诗鉴赏题,也可以跟名著“挂钩”,如选用名著中的诗歌作为鉴赏对象。在这方面,湖南卷早在2006年就开了先例——从《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选用了薛宝钗的《咏白海棠》和林黛玉的《咏白海棠》两首诗歌作为比较鉴赏的材料。
其实,高考文学名著和文化经典题的设置,主要是促进我们平时加强对名著、经典的阅读与积累,吸收和消化,从而达到提高语文能力和丰富人文内涵的目的;而反过来说,当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具备了足够“强”的语文能力和足够“富”的人文积淀时,我们在考场上答题是否会更加得心应手呢?答案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走进名著,享受经典,或许就是享受高考,享受成功。
(编辑 文 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