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资源。教学文言文,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汉字规律,而且能丰富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相比较现代文和现代诗歌,文言文涉及的历史背景、人物事件更为丰富,更有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和情趣性以及生活性,能够更好地涵养高中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大语文观下,高中语文教师应更好地利用文言文这样的语文学习平台,促进学生得到综合、全面发展。
【关键词】文言文;大语文观;兴趣;诵读;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考查,在语文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体现着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和文言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大语文观下提升高中生的文言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大语文观是语文教学的扩大化、广泛化和社会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大语文观的实施,将会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语文观,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获得趣味,提升素养。
一、兴趣引领,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兴趣是学生爱上文言文,乐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激发学生爱学文言文的兴趣,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
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践行大语文观,可以通过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先提前根据课文内容做好教学设计,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应做到不多余、不滥用、不变成主体,视频、音頻或PPT等的引入要做到顺其自然、无缝对接,切忌生硬引入,使学生抓不住主要与次要。比如在教学《游褒禅山记》时,语文教师对课文进行导入,就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频播放中身临其境般地游览一次褒禅山,体验作者是如何游览的以及游览后的体验和感悟,以此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出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通过古诗词背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诗词和文言文二者密不可分,通过借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应是大语文观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古诗词韵律格调非常适合朗诵,学生在书声琅琅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古代文化的主动性。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对古诗词拥有的兴趣来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文言文。比如《琵琶行》《离骚》《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文言文学习起来相较于其他文言文要富有一些趣味,容易背诵,在熟读成诵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激发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就需要充分挖掘这些课文,让学生首先获得基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从而逐步提升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诵读先行,让学生在读中提升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语句道出了“读”字的重要意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让诵读先行,让学生在读中提升能力。
(一)反复诵读
理学大家朱熹曾指出:“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就需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培育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多给学生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不仅在课内读,而且在课外读;不仅读那些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如上述提到的《琵琶行》《离骚》《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等,还要读文字晦涩、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如《鸿门宴》《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学生则可以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二)学会品读
品读是所有“读”的方法中的最高境界。何谓“品读”?所谓“品读”,即先要理解文义、把握关键句和体会艺术美,然后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和生活经验,再有感情地把文言文诵读出来,并在诵读中慢慢品味,把作品的内涵凸显出来,从而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品读,在丰富多彩的古文中得到浸润和熏陶,提升审美品位和情感体验。比如《过秦论》《师说》《赤壁赋》《孔雀东南飞》等这些文言文,都充满着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和情趣性以及生活性,就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翻译为本,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殊途同归、万千归一,我们教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离不开翻译这一点。翻译为本,学生只有学会了翻译,弄得了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和古人“牵手”深入当时的大背景、大环境,从而真正在文言文教学中获得全面成长。
(一)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信、达、雅。在教学文言文翻译时,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多措并举、巧妙引导,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特点,在直译的过程中力求信、达、雅。比如,古人的名称、官职名和年号等,这些是不需翻译的,可以直译。
(二)了解时代背景
“文史不分家”,在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作品涉及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人情世故”。只有充分把握了这些因素,才能在翻译时紧密结合当时的人物事件,提高翻译的速度,避免出现一些笑话。
四、结语
总之,大语文观下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就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兴趣引领,使诵读先行,以翻译为本,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收获美好的体验,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丹丹.“大语文观”视域下“大阅读”教学的强化思考[J].课外语文,2019(6).
[2]许龙文,杨立华.如何以文言文教学涵养高中生的学科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6).
[3]杨德林,何平.文言文学习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J].课外语文,2018(20).
附
【关键词】文言文;大语文观;兴趣;诵读;翻译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考查,在语文高考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体现着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掌握程度和文言文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步伐的加快,在大语文观下提升高中生的文言文素养是高中语文教师需要探究的重要课题。大语文观是语文教学的扩大化、广泛化和社会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具有创新性、突破性。大语文观的实施,将会影响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大语文观,让学生身临其境、耳濡目染,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对高中文言文教学来说,语文教师要在充分研究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整合教学资源,把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获得趣味,提升素养。
一、兴趣引领,让学生乐学文言文
兴趣是学生爱上文言文,乐学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激发学生爱学文言文的兴趣,将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借助多媒体技术营造学习文言文的氛围
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践行大语文观,可以通过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对此,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先提前根据课文内容做好教学设计,让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而不是走过场、走形式。因此,在运用多媒体时应做到不多余、不滥用、不变成主体,视频、音頻或PPT等的引入要做到顺其自然、无缝对接,切忌生硬引入,使学生抓不住主要与次要。比如在教学《游褒禅山记》时,语文教师对课文进行导入,就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视频播放中身临其境般地游览一次褒禅山,体验作者是如何游览的以及游览后的体验和感悟,以此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出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通过古诗词背诵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古诗词和文言文二者密不可分,通过借助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应是大语文观下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众所周知,古诗词韵律格调非常适合朗诵,学生在书声琅琅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提高学习古代文化的主动性。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借助学生对古诗词拥有的兴趣来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文言文。比如《琵琶行》《离骚》《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等,这些文言文学习起来相较于其他文言文要富有一些趣味,容易背诵,在熟读成诵中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主动性,激发出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说,就需要充分挖掘这些课文,让学生首先获得基本的文言文学习能力,从而逐步提升他们的文言文素养。
二、诵读先行,让学生在读中提升能力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语句道出了“读”字的重要意义。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就需要让诵读先行,让学生在读中提升能力。
(一)反复诵读
理学大家朱熹曾指出:“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自然上口,久远不忘。”由此可知,高中的文言文教学就需要通过反复诵读来培育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本能力。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这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多给学生诵读的时间和机会,让学生不仅在课内读,而且在课外读;不仅读那些朗朗上口的文言文,如上述提到的《琵琶行》《离骚》《孔雀东南飞》《滕王阁序》《归去来兮辞》等,还要读文字晦涩、不易理解的文言文,如《鸿门宴》《赤壁赋》《游褒禅山记》等。通过反反复复的诵读,学生则可以逐步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二)学会品读
品读是所有“读”的方法中的最高境界。何谓“品读”?所谓“品读”,即先要理解文义、把握关键句和体会艺术美,然后指导学生学会联系实际和生活经验,再有感情地把文言文诵读出来,并在诵读中慢慢品味,把作品的内涵凸显出来,从而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品读,在丰富多彩的古文中得到浸润和熏陶,提升审美品位和情感体验。比如《过秦论》《师说》《赤壁赋》《孔雀东南飞》等这些文言文,都充满着故事性、艺术性、哲理性和情趣性以及生活性,就可以让学生在品读中获得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从而提高学生文言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三、翻译为本,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
殊途同归、万千归一,我们教学文言文的主要目的离不开翻译这一点。翻译为本,学生只有学会了翻译,弄得了字词句的含义,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才能和古人“牵手”深入当时的大背景、大环境,从而真正在文言文教学中获得全面成长。
(一)信、达、雅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做到信、达、雅。在教学文言文翻译时,高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多措并举、巧妙引导,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特点,在直译的过程中力求信、达、雅。比如,古人的名称、官职名和年号等,这些是不需翻译的,可以直译。
(二)了解时代背景
“文史不分家”,在文言文翻译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作品涉及的历史背景,了解作者的“人情世故”。只有充分把握了这些因素,才能在翻译时紧密结合当时的人物事件,提高翻译的速度,避免出现一些笑话。
四、结语
总之,大语文观下提升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就需要我们高中语文教师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让兴趣引领,使诵读先行,以翻译为本,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学生在高中文言文学习中收获美好的体验,获得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丹丹.“大语文观”视域下“大阅读”教学的强化思考[J].课外语文,2019(6).
[2]许龙文,杨立华.如何以文言文教学涵养高中生的学科素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6).
[3]杨德林,何平.文言文学习对高中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价值[J].课外语文,2018(20).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