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系统性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它对提高“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认为,在贯彻系统性原则的教学过程中,应合理运用课堂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严格制定考核方法。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系统性“概论”课教学设计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抵触心理,而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把握不够,采用了片面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贯彻系统性原则,使得高校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当然,关于此问题,学术界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学者上官文慧在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后,得出结论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使各门课各行其事,那样既是资金、能力的消耗.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使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她进而提出“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在考核中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不过,她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仅限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如何把系统性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在其文章中并未明述。同样,学者张若甲也注意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系统性原则的重要性,他以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之间的整体性为例,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科学把握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主线,组织好教学内容”。然而,对于该门课程和其他思政课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张若甲未作论及。
有鉴于此,笔者拟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对系统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索。“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05方案”)的主干课程,它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性原则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逻辑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系统是由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概论”课的教学就是_二个系统,它由诸多部分有机构成:“概论”课各章节之间成系统。“概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问成系统,“概论”课与其它思政类课程之间成系统,等等。
(一)“概论”课各章节之间的系统性
“概论”课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从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各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但在探索中国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它们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因此,“概论”课各章节的设计遵循了这样一种模式:
第一部分。总论。分设两章,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一章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内容。一章讲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一章讲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第三部分,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这一教学设计,就是强调贯彻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成果打通来阐述的原则,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行的艰难曲折探索的历程。
(二)“概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系统性
长期以来,在“概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现象,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教学系统工程。“概论”课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概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根据其教学内容可以得知,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拓展,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则是对三大理论成果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别是讲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一内容时,用实践教学的形式能够引导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思考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这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进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转化为行动。
因此,在进行“概论”课教学时,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看作是一个系统.结合不同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和实践特征.努力把理论讲深讲透.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促进“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概论”课教学与其它思政课教学之间的系统性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本科课程设置了四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
05新方案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其中。“基础”课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课的主要内容是以历史为线索.勾画出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的主线:“原理”课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为其它三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这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掌握程度,不仅关 系到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而且关系到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而“概论”课6个学分的安排正是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05新方案本科四门主干课程既统筹兼顾,又各有侧重,形成了有机的课程体系整体.体现了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显著特点。因此,必须将其视为一个教学系统,结合其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整体规划,避免各门课之间的重复。
三、启示与对策
(一)合理运用“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概论”课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概论”课是一门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严谨的教材语言往往使非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尤其是文件化表述的语言不容易让学生充分理解,因此,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系统讲授理论的同时,可以采取讨论式、研究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同时。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更好的效果,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视频影像资料能再现历史真实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形象地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增强对理论的理解。
(二)精心设计“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概论”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现成的结论,归根到底,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最终要通过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行动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这一基点,“概论”课很有可能变成枯燥单调的理论说教课。实践教学提供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训练,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为指导他们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演讲比赛等。以社会调查活动方案设计为例,为了取得最大实效性,要求教师周密设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调查时间、调查内容、参加调查的教师和学生人数、教师任务安排、学生调查报告、经费预算安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的安排不能脱离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和目标.即实践教学的进行必须和教材中的某个(或几个)知识点相联系,否则,实践教学就会成为纯粹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严格制定“概论”课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在考核方法上需要作一些改革。要改变以前考核以知识为主的弊端,确立新的全面系统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除了要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外,还要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考核形式上,采取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措施,避免学生平时忽视学习,期末考试期间“临阵磨枪”的弊端。平时考核主要有考勤、作业、笔记、发言等组成,总之,要在考核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上官文慧.系统化设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
[2]张若甲.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9-92.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9.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z].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系统性“概论”课教学设计
一、问题提出及文献综述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任。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多种困难和挑战,其中一个主要表现是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抵触心理,而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在于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系统性原则把握不够,采用了片面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如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贯彻系统性原则,使得高校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正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当然,关于此问题,学术界也有一些相关研究。学者上官文慧在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后,得出结论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要有一个整体的规划,不能使各门课各行其事,那样既是资金、能力的消耗.也会使学生产生反感的心理,使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她进而提出“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必修课程,列入教学计划,并在考核中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不过,她对于该问题的研究.仅限于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如何把系统性原则贯穿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在其文章中并未明述。同样,学者张若甲也注意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贯彻系统性原则的重要性,他以讲授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者之间的整体性为例,提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科学把握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逻辑主线,组织好教学内容”。然而,对于该门课程和其他思政课之间的系统性关系,张若甲未作论及。
有鉴于此,笔者拟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为例,对系统性原则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这一问题作一新的探索。“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即“05方案”)的主干课程,它是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角度出发.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中国化、什么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些问题。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性原则在“概论”课教学中的逻辑地位
马克思主义认为。“系统是由诸要素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有机整体”。“概论”课的教学就是_二个系统,它由诸多部分有机构成:“概论”课各章节之间成系统。“概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问成系统,“概论”课与其它思政类课程之间成系统,等等。
(一)“概论”课各章节之间的系统性
“概论”课的设置。是为了帮助学生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果作为一个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整体来进行把握,从而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各有其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实践基础。但在探索中国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方面,它们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因此,“概论”课各章节的设计遵循了这样一种模式:
第一部分。总论。分设两章,一章概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理论成果。一章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体系中的两个内容。一章讲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经验,一章讲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和经验。
第三部分,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部分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相对独立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祖国完全统一和外交政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靠力量和领导核心。
这一教学设计,就是强调贯彻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成果打通来阐述的原则,让学生系统地了解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进行的艰难曲折探索的历程。
(二)“概论”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系统性
长期以来,在“概论”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实践环节薄弱甚至缺失的现象,成为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教学系统工程。“概论”课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对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理论素质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概论”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根据其教学内容可以得知,毛泽东思想引导中国革命通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拓展,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最新理论成果则是对三大理论成果的创新和进一步发展,这些都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别是讲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一内容时,用实践教学的形式能够引导学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进行思考和研究,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层面上认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识这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进而升华为信仰。由信仰转化为行动。
因此,在进行“概论”课教学时,要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看作是一个系统.结合不同时期党的主要任务和实践特征.努力把理论讲深讲透.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促进“概论”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概论”课教学与其它思政课教学之间的系统性
科学的课程设置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按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新方案,本科课程设置了四门必修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简称“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简称“概论”)。
05新方案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加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系统性。其中。“基础”课立足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纲要”课的主要内容是以历史为线索.勾画出近现代中国人民选择马克思列宁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根源的主线:“原理”课所进行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教育,为其它三门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实际相结合产生的理论成果,这些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的、直接的指导思想,大学生对“概论”课的掌握程度,不仅关 系到大学生对党的方针政策和社会现实问题的理解和判断能力,而且关系到大学生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对党和国家的信任.而“概论”课6个学分的安排正是反映了它的重要地位。
综上所述,05新方案本科四门主干课程既统筹兼顾,又各有侧重,形成了有机的课程体系整体.体现了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显著特点。因此,必须将其视为一个教学系统,结合其特点,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要整体规划,避免各门课之间的重复。
三、启示与对策
(一)合理运用“概论”课的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概论”课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由于“概论”课是一门严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其严谨的教材语言往往使非政治学专业的学生感到枯燥和单调,尤其是文件化表述的语言不容易让学生充分理解,因此,需要教师高度重视对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系统讲授理论的同时,可以采取讨论式、研究式、辩论式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和互动。同时。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取得更好的效果,应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思维,提高学习的兴趣。尤其是视频影像资料能再现历史真实画面。把抽象的理论变成具体的形象,使学生能够更直观地、形象地感受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及其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指导作用,同时也能增强对理论的理解。
(二)精心设计“概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概论”课的教学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地记住现成的结论,归根到底,它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学生是否真正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最终要通过他们处理实际问题的行动表现出来,如果离开了这一基点,“概论”课很有可能变成枯燥单调的理论说教课。实践教学提供的真实情境有助于学生独立思维的训练,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为指导他们研究现实、解决问题的行动指南。
“概论”课的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演讲比赛等。以社会调查活动方案设计为例,为了取得最大实效性,要求教师周密设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调查对象、调查时间、调查内容、参加调查的教师和学生人数、教师任务安排、学生调查报告、经费预算安排,等等,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精心设计。
需要强调的是,实践教学的安排不能脱离理论教学的知识点和目标.即实践教学的进行必须和教材中的某个(或几个)知识点相联系,否则,实践教学就会成为纯粹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严格制定“概论”课的考核方法
考核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恰当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发挥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灵活性,而且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内容,在考核方法上需要作一些改革。要改变以前考核以知识为主的弊端,确立新的全面系统的考核机制。在考核内容上,除了要考核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外,还要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考核形式上,采取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成绩相结合的措施,避免学生平时忽视学习,期末考试期间“临阵磨枪”的弊端。平时考核主要有考勤、作业、笔记、发言等组成,总之,要在考核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平、公正和公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上官文慧.系统化设计: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8).
[2]张若甲.关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整体性教学的若干思考[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89-92.
[3]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9.
[4]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的通知(教社政)[2005]9号[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