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话”说

来源 :课外语文·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文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如何突破这一点是一个现实的问题,特别是让学生有“话”。学会立意、做好构思、发挥想象是三把金钥匙。
  【关键词】作文写作;话题;立意
  【中图分类号】G623
其他文献
【摘要】爱的表达,看起来浅显,口语与书面的表达似乎都信手拈来。但是,学生的表达在头脑中已形成从抽象主题到具象语言的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一件易事。这就需要借助阅读来创设情境,将阅读与写作勾连,寻找学生表达的决定性瞬间,促进爱的表达。  【关键词】爱的表达;面对面;远距离;创空间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9-0078-
【摘要】古典散文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意蕴,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阶段的古典散文教学中有效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教师可从拓展背景知识,感悟文本内涵;多种形式诵读,体悟作者情感;联系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兴趣;有效读写结合,落实迁移运用四方面来入手。  【关键词】古典散文;传统文化;《岳阳楼记》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
【摘要】自读文言文的学习以学生自读为主,《周亚夫军細柳》的自读过程以人物对话为突破口,以诵读指导为主要方法,指导学生认识人物,理解主题。教学过程中须站在单元整体教学的起点上,整合单元编写中读写素材,达成读写的过程整合,让自读文言文也能成为单元整体读写目标的承接点。  【关键词】单元教学;一点突破;读写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小学教育作为学生人生中的启蒙教育阶段,对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性格和习惯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培养学生各项素养与能力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而非单单注重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学生日后发展打下基础。本文从注重引导工作、注重阅读与写作、开展活动、重视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等几个方面,浅要论述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言语实践的组织与指导方面的方法与策略。  【关
【摘要】如何让中年级的学生在习作时有据可依、有感而发,写作之中不胡编乱造、杂乱无章,这个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许多语文老师。本文从人物观察习作教学和景物观察写作教学两个方面为例,探究模特及课堂情境设置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方方面面的作用。  【关键词】习作;模特;身临其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第二学段的目标要求是“能不拘形
【摘要】当前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社会当中的人际交往也日趋频繁。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应注重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老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当中真正做到多说多练,并让学生喜欢说。本文重点阐述了关于农村小学语文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几点思考,期望能够给予农村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
【摘要】插图是教材的“第二语言”,部编版教材根据一、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插图改革上下足功夫。发挥部编版教材中插图的新优势进行教学,能有效提高低年级学生的说话、写话能力。  【关键词】部编版教材插图;低年级;言语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部编版教材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资源,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砝码。部编版教材插图以低年级学生视角设计,贴
【摘要】利用思维导图的自身特性将其应用于习作单元精读课文中,将潜藏的篇章布局的思路“显现”,助力整体把握;让综合性的遣词造句的文法“解密”,助推言语探究。进而达成以阅读促写作,培养写作能力的目的,实现高效教学。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单元;精读课文;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27-080-03  【本
【摘要】初中古诗文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文化、开阔视野、培养情趣。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今的古诗文阅读教学却已出现文本解读表面化、肤浅化等问题。笔者通过数年的探索与实践,借助巧用课本剧这一活动形式,遵循古诗文相关特点,尝试使用巧妙引导、灵活编演、适时评拓等有效策略,分别实现把握古诗文具体内容、挖掘古诗文深刻内涵、扩展古诗文广阔外延这三个阶段性目标,层层递进
【摘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出自杜甫的《登高》,穿越时空,我们看到的是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的情形,诗人更是借此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对于笔者而言,十年的教书育人时光一闪而过,在这段教学生活当中,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快乐与幸福,我喜欢我的课堂和我的孩子们。虽然并不是每一节课都是那么的开心完美,但是,作为一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