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评价是课程实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查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它体现了评价的新理念、提出了评价的新要求。因此,探讨新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讨,取得一定的效果,本文就这个课题谈谈我们的做法。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评价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1.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旧的评价形式单一,教师只注重学期考试成绩这一结果,忽略了形成性评价。新课程评价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我们的做法是:(1)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档案,收集学生学习的各种资料,包括获奖记录、阅读的文字记录、创作的满意作品等。(2)采用阶段性评价,即每学习完一个学段,及时作出评价。如单元评价、家长、教师的月评及学期评价等,把评价具体贯穿到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口头评价,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做好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的整合,学生的综合评定由学习过程的评价成绩占30%与期末考试成绩占70%(含面试占20%和笔试占50%)组成。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课标》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我们在设计评价项目时,不仅注意到了定量的评价,如阅读量、写作量、书法练习量等,而且更注意到了定性评价,如学期评语、阶段评语等。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和肯定学生,客观评价学生韵进步与不足。
3.注重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前的评价只由教师操作,新的评价体系注重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组成一个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四个部分(即评价表一至表四)构成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多角度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家长了解其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并及时配合学校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评价的内容和操作
1.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本着“多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原则,我们实行了多维度评价方式。给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改变单纯书面评价方式为各种方法综合评价,从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如:满意的作品、作业、获奖证书、参加活动的相片、能力检查结果等。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的做法是设计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手册,利用手册进行操作。以单元为一个评价阶段,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四个评价环节组成,每一评价环节有若干评价内容,分A、B、C、D四个等级进行操作,分别为优、良、中、合格。学习过程综合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此外,还设有“课外阅读情况登记表”,目的是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积累语言词汇,拓展语文能力。
3.改变考试评价,采用了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打破以往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做法。(1)改变期末考试方式。设面试和笔试两部分:面试采用分项考试,内容有听、说、读、写、背等基础知识以及语文能力的运用,此项评价占综合成绩韵20%;笔试分开卷与闭卷,采用开放性题型,主要考查积累与运用、阅读(阅读一般不考课文内容,避免教师烦琐地讲解课文)和写作能力,此项评价占综台成绩的50%。(2)改变单元检测方式。允许多次考试,学生只要在单元检测中考得不理想,可以申请重考,使考试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之目的。
三、评价的效果与问题
1.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新的评价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主动互相合作与交流、探索与研究闯题”等评价内容,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在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习,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新的评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协作能力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
3.改变了教师、家长、学生旧的评价观念的思维定向,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和能力的发展。过去,家长只关注其子女的考试成绩,从不过问他们学习过程的表现,运用了新的评价做法后,逐渐地端正了家长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能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构建的这一评价体系还处在初始阶段,虽然有较明显的效果,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操作以及评价内容的整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疏漏与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对它加以改进、补充和完善,使到这一评价机制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真正起到推动课程改革实施和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平县三角镇三角中学)
编辑/赵军
【关键词】语文学习 评价
一、评价体系的构建
1.阶段性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旧的评价形式单一,教师只注重学期考试成绩这一结果,忽略了形成性评价。新课程评价要求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既要注重终结性评价,更要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我们的做法是:(1)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过程的档案,收集学生学习的各种资料,包括获奖记录、阅读的文字记录、创作的满意作品等。(2)采用阶段性评价,即每学习完一个学段,及时作出评价。如单元评价、家长、教师的月评及学期评价等,把评价具体贯穿到整个学期的教学过程中。(3)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口头评价,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4)做好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的整合,学生的综合评定由学习过程的评价成绩占30%与期末考试成绩占70%(含面试占20%和笔试占50%)组成。
2.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课标》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我们在设计评价项目时,不仅注意到了定量的评价,如阅读量、写作量、书法练习量等,而且更注意到了定性评价,如学期评语、阶段评语等。并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多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和肯定学生,客观评价学生韵进步与不足。
3.注重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以前的评价只由教师操作,新的评价体系注重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组成一个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家长评价、教师评价四个部分(即评价表一至表四)构成的学习过程评价体系,多角度地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能力发展情况,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家长了解其子女的学习成长过程,并及时配合学校加以引导和教育。
二、评价的内容和操作
1.建立学生学习成长记录袋。本着“多把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的原则,我们实行了多维度评价方式。给每一个学生建立“成长记录袋”,改变单纯书面评价方式为各种方法综合评价,从重结果评价为重过程评价。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材料,如:满意的作品、作业、获奖证书、参加活动的相片、能力检查结果等。
2.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我们的做法是设计了学生学习过程评价手册,利用手册进行操作。以单元为一个评价阶段,由学生自我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家长评价以及教师评价四个评价环节组成,每一评价环节有若干评价内容,分A、B、C、D四个等级进行操作,分别为优、良、中、合格。学习过程综合成绩占学期总评成绩的30%。此外,还设有“课外阅读情况登记表”,目的是检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积累语言词汇,拓展语文能力。
3.改变考试评价,采用了多样化的考试方式,打破以往单一的期末考试评价做法。(1)改变期末考试方式。设面试和笔试两部分:面试采用分项考试,内容有听、说、读、写、背等基础知识以及语文能力的运用,此项评价占综合成绩韵20%;笔试分开卷与闭卷,采用开放性题型,主要考查积累与运用、阅读(阅读一般不考课文内容,避免教师烦琐地讲解课文)和写作能力,此项评价占综台成绩的50%。(2)改变单元检测方式。允许多次考试,学生只要在单元检测中考得不理想,可以申请重考,使考试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发展之目的。
三、评价的效果与问题
1.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新的评价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如“是否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是否主动互相合作与交流、探索与研究闯题”等评价内容,让绝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大胆发言,积极讨论,在课堂上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学习,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2.新的评价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较全面的发展。如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协作能力都不同程度得到了提高。
3.改变了教师、家长、学生旧的评价观念的思维定向,转向关注学习过程的表现和能力的发展。过去,家长只关注其子女的考试成绩,从不过问他们学习过程的表现,运用了新的评价做法后,逐渐地端正了家长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评价观念,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与能力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我们构建的这一评价体系还处在初始阶段,虽然有较明显的效果,但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尤其是在评价的标准、评价的内容、评价的操作以及评价内容的整合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疏漏与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不断的进行探索、研究、总结,对它加以改进、补充和完善,使到这一评价机制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真正起到推动课程改革实施和发展的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连平县三角镇三角中学)
编辑/赵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