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主要从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入手,以当下我国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作为前提,详解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并提出了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策略,希望能给奋斗在第一线的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传统文化
历史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体会民族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建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拥有继承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余年的根本所在。在一段光辉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在世界范圍内,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由它而诞生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缔造出了对世界人类有着巨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需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加以灌输,并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这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
2.多种文化共存
中华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文化,它是将百家之精华融于一身的代表,它的内核之中包含了所有中华民族儿女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智慧。正因为如此,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以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项很有必要、也是很有历史责任感的光荣任务。当下,世界正处于发展变革的浪潮之中,各种思想正渐渐进入人的意识,这些文化思想有精髓、也有糟粕,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共通、也有对立。但不可否认,任何文化都有糟粕的地方,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以辩证的目光看待所有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应该舍其糟粕,得其精髓。同时,以理性的目光看待西方文化流入中国的现状,在中国这片土地,实现多种文化共存并良好发展的局面。
3.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新一代学生在课堂之上除了接受科学理论知识以外,鲜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缺乏相应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接受了较多外来文化的熏陶,且绝大多数中学生拥有主流意识形态,这些学生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程。但是众多西方文化糟粕涌入中国,而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没有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进行正确指导,很多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崇洋媚外等诸多恶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爱、民族精神气节背道而驰。因此,在中学时代,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使学生抵御住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让中学生茁壮成长。
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
1.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有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该向学生多多加以讲授,让学生学习并发扬,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取向继续弘扬贯彻下去,并成为鼓舞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之中,老师应让学生学会鉴别中华文化中的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不可“一刀切”。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发扬保持下去,并且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内核。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落后迂腐的糟粕,要让学生坚决抵制,以此实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目的。
2.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之中有可取之处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传递的文化往往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对学生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灌输往往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科目的觉悟,真正使学生树立起端正的价值观。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选择那些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要求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活动。
3.客观正确地评价“文化复古”潮流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德行操守的教育之外,也必须帮助学生客观正确解析中国当下的“文化复古”现象。文化复古现象包含了“保守文化现象”“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矛盾”等,这些思想在各界均存在,并且产生了较大的争端。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就是让相关老师正确指导学生看待这种“文化复古”现象,并且提醒学生,单纯不假思索地在现代直接使用传统保守的文化是不正确的。
4.坚持文化的多元和谐发展
当下中华民族对待文化保持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这一格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但在此之中,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目前,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渐渐开始被人们所忘却,在中学思想政治的教育中,老师要让学生逐步拾起这些被逐渐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多元文化”这一当前格局。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讲授技巧
1.在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在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需要着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爱国意识,让学生可以正确对待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分为经济、政治、生活、文化四个板块,着重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渗入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伦理观和情感价值观等。
2.注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关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策略的把握。以学生作为主体,完成“提出目标—制订相关策略—完成评价”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个人感情的表达,开展相关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3.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
教育部强调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应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以此达到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实践教学往往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让学生将魅力十足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去,是每一个老师必须完成的使命。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拥有明辨“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历史责任重大,需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谨言慎行,渗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 刚.论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3):73—74.
[2]邵晓芳.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实践教学[J].科技信息,2008,(31):196.
[3]崔学献.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4—135.
[4]孟庆男,潘皓琳.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88—9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传统文化
历史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传统文化,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体会民族情感,有效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建立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1.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拥有继承性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了五千余年的根本所在。在一段光辉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华文化孕育出了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产生了大量的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等。在世界范圍内,中国传统文化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由它而诞生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文精神与人文主义,缔造出了对世界人类有着巨大影响的科学成果和丰富的文化艺术作品。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需要在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中对学生加以灌输,并使学生有深刻的理解,这才能满足社会主义发展的需求。
2.多种文化共存
中华文化并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文化,它是将百家之精华融于一身的代表,它的内核之中包含了所有中华民族儿女们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智慧。正因为如此,中华传统文化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所以在中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一项很有必要、也是很有历史责任感的光荣任务。当下,世界正处于发展变革的浪潮之中,各种思想正渐渐进入人的意识,这些文化思想有精髓、也有糟粕,与中华传统文化有共通、也有对立。但不可否认,任何文化都有糟粕的地方,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在教学当中需要让学生以辩证的目光看待所有文化,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应该舍其糟粕,得其精髓。同时,以理性的目光看待西方文化流入中国的现状,在中国这片土地,实现多种文化共存并良好发展的局面。
3.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新一代学生在课堂之上除了接受科学理论知识以外,鲜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缺乏相应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因此,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代中学生生活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之下,接受了较多外来文化的熏陶,且绝大多数中学生拥有主流意识形态,这些学生今后会有怎样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前程。但是众多西方文化糟粕涌入中国,而老师往往只注重学生成绩,没有对学生的个人价值观进行正确指导,很多学生养成了自私自利、崇洋媚外等诸多恶习,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博爱、民族精神气节背道而驰。因此,在中学时代,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有效树立起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使学生抵御住外来文化中的糟粕,让中学生茁壮成长。
二、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原则
1.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
无论是中华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有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对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该向学生多多加以讲授,让学生学习并发扬,以此增强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价值取向继续弘扬贯彻下去,并成为鼓舞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之中,老师应让学生学会鉴别中华文化中的可取之处和不可取之处,不可“一刀切”。好的优秀的传统文化要继续发扬保持下去,并且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成为当代中学生的文化内核。在此基础上,对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落后迂腐的糟粕,要让学生坚决抵制,以此实现培养学生正确价值取向的目的。
2.让优秀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之中有可取之处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传递的文化往往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所以对学生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灌输往往可以提升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科目的觉悟,真正使学生树立起端正的价值观。所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教师应选择那些符合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要求的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教学活动。
3.客观正确地评价“文化复古”潮流
中学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有关的德行操守的教育之外,也必须帮助学生客观正确解析中国当下的“文化复古”现象。文化复古现象包含了“保守文化现象”“传统与现代思想的矛盾”等,这些思想在各界均存在,并且产生了较大的争端。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就是让相关老师正确指导学生看待这种“文化复古”现象,并且提醒学生,单纯不假思索地在现代直接使用传统保守的文化是不正确的。
4.坚持文化的多元和谐发展
当下中华民族对待文化保持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共同发展”这一格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但在此之中,要让学生正确看待外来文化,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取向。目前,优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渐渐开始被人们所忘却,在中学思想政治的教育中,老师要让学生逐步拾起这些被逐渐遗忘的优秀传统文化,正确看待“多元文化”这一当前格局。
三、传统文化在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讲授技巧
1.在中学思想政治教材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出,在对初中生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需要着重于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和爱国意识,让学生可以正确对待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主要分为经济、政治、生活、文化四个板块,着重于马克思主义与我国国情的结合。教师需要与时俱进,对有关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渗入儒家思想中的道德伦理观和情感价值观等。
2.注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对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关教师必须注重教学策略的把握。以学生作为主体,完成“提出目标—制订相关策略—完成评价”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学生个人感情的表达,开展相关讨论,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接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发扬学生的主体性。
3.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
教育部强调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应强化学生的实践环节,以此达到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中,实践教学往往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好效果。
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让学生将魅力十足的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继承下去,是每一个老师必须完成的使命。在此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拥有明辨“精华”与“糟粕”的能力。因此,中学思想政治老师历史责任重大,需要在对学生的教育中谨言慎行,渗透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赵 刚.论传统文化与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关系[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3):73—74.
[2]邵晓芳.浅谈《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论》的实践教学[J].科技信息,2008,(31):196.
[3]崔学献.浅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134—135.
[4]孟庆男,潘皓琳.中学思想政治课发展史探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88—93.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石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