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课程资源,教师以新的理念、新的眼光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利用“错误”,激活学生与文本对话;利用“错误”,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利用“错误”,激发学生创新思考。相信每一个错误的出现,都将会预示着一段精彩教学的开始。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课堂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其实,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期间往往蕴藏着创新的精神和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变废为宝”,将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以新的理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让错误“错”出一片精彩。
一、利用“错误”,激活与文本对话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生成与开发;教学也不是预设的简单实施,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错老师的问题是很常见的,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如何处理,则充分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悉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要微笑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努力把课堂中的“错误”转变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结束时,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疑问,有没有敬佩,有没有憎恨,有没有同情,有没有气愤……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完后,纷纷发表看法。“我觉得唐僧叫人气愤,因为他总是错怪孙悟空。”“我同情孙悟空,因为他总是受冤枉。”……学生发言很积极,一个比一个出色。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一个小男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敬佩白骨精,因为她想吃唐僧,一次又一次失败,却不泄气。”教师听后,一脸失望:“课文都快学完了,你居然说出这样的感受!”只见发言的男孩红着脸坐下了……
其实,课堂是最容易出错也是最应当出错的地方。没有错误的课堂恰恰是课堂最大的错误。诚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挖掘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越,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如该课中当学生说出“敬佩白骨精”时,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想法并不完全荒诞,其根本症结在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对文本的把握以偏概全,但教师的“一脸失望”和对学生发言的“顿然否定”,无疑白白丧失了学生与文本再次对话的契机。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白骨精一次又一次不泄气是在干些什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瞬间被再次激活。学生经过思考,就会顿悟:白骨精的这种“一次又一次不泄气”是为了吃唐僧肉,是在想尽办法干坏事,当然是不能敬佩的。这样,学生就不会带着困惑“红着脸坐下了”,而是带着醒悟“微笑着坐下”。与此同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也会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逐渐形成。
二、利用“错误”,引领深入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发生错误,一次次地纠正错误,从而使得他们的知识得以不断获取,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思维得以不断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分析其背后的学习障碍,同时,更应当慧眼识金,敏锐洞悉“错误”的价值,充分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利用错误”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错误”,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例如:教学《林海》一文,当学生读到“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一句时,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教师马上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教学环节。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了。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大兴安岭差别大不大?
生:它们差别很大。秦岭“云横”,而大兴安岭则是“那么温柔”。
师: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秦岭和大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作画)
师:(指图)—个险峻,—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齐答)大不一样。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意见乃至错误的回答都应是完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案例中的教师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是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抓住这一“错误”,巧妙地把纠错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拓宽、深化了教学目标,使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三、利用“错误”,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置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地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趣味的考验中求索、创新。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我在出示小黑板时,故意把“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中的“滑”写成了“划”。终于一个怯怯的女声给我指了出来:“老师,书上第四自然段第四句中是‘滑’,不是‘划’。”我心中暗喜,肯定这个学生的细心,但同时指出,为什么船不是“划过”而是“滑过”,分小组讨论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讨论一会儿后,我让大家安静下来:“同学们,听老师读这个句子,看看昆明湖到底美在哪里?”我开始朗读句子,声音静静的、柔柔的,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昆明湖静得怎样?绿得怎样?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第二,昆明湖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讨论后,我又问:“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现在觉得是用‘滑’还是‘划’呢?”全体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似有所悟。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用‘滑’字好一点儿。因为船很轻,划过湖面,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用‘滑’好。因为昆明湖太美了,她那么绿,那么静,游船怎么舍得从她身上‘划’过去呢?”我就势说:“同学们读得太认真了,想象太丰富了!”学生非常兴奋,意犹未 尽,课堂效果非常好。这样,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不仅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更难得的是学生迸发出无数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利用“错误”,向学生传递温情
作为承载着教育孩子求真、向善、臻美使命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拥有一颗涌动的爱心。然而,不少教师却不明此理,不谙此道,常常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便对其进行训斥、讽刺,甚至谩骂。殊不知,当学生学有所误、知有所困之际,正需要教师传递关爱的情怀。
例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题。谁知这位学生将“huái”读成了“huí”,结果引来其他同学一阵哄笑。对此,这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这个字的确很难读,老师也曾读错过。不过我想说的是,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齐)帮助他。
师:谁来帮助他呢?
生:(看着老师)这个字应该读“huái”。
师:你想帮助我吗?
(生恍然大悟,立刻转过身来,对着刚才读错的那位同学)
生:这个字应该读“huái”。
生:(淡淡地)哦。
师:你觉得这样说,他能愉快地接受吗?
生:他好像不是很愉快。
师:那该怎么说呢?
(生若有所悟,再次转过身去)
生:我觉得你其他地方读得都很好,就是这个“槐”字需要更正一下。这个字应该读“huái”,不读“huí”。
生:谢谢你。
师: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好!
在这一案例中,当一位学生因为读错课题而引来其他同学的哄笑时,这位教师没有批评那位读错的学生,也没有指责那些嘲笑同学的孩子,而是通过“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和“你觉得这样说,他能愉快地接受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错误与不足,恰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正是有了教师机敏睿智、春风化雨的引导,才避免了一次哄笑带给学生无言的伤害;也正是有了教师诚挚和谐、润物无声的伴奏,课堂因此弹奏出了如此美妙动人的乐章。
罗杰斯说:“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获得明天的成功”。的确,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学生就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不要把学生的错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谈错色变”,相信,每一个错误的出现,都将会预示着一段精彩教学的开始!
(责任编辑:符洁)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错误资源;利用
课堂是允许出错的地方,课堂也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对待错误,许多老师视为洪水猛兽,唯恐避之不及。或“快刀斩乱麻”,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的嘴,接二连三提问学生,直至得出“正确答案”;或“亲自上阵”,把答案“双手奉上”。或“堵”或“送”,都是置学生的实际于不顾。其实,学生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学生真实的思维过程,反映出学生建构知识时的障碍,期间往往蕴藏着创新的精神和智慧的火花。教师应“变废为宝”,将错误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以新的理念、新的眼光,站在新的视角对其价值进行重新审视,对其进行新的探索和实践,让错误“错”出一片精彩。
一、利用“错误”,激活与文本对话
教学不只是课程的执行和传递,更是课程的生成与开发;教学也不是预设的简单实施,而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答错老师的问题是很常见的,但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如何处理,则充分体现出一个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机智。“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布鲁纳)所以,教师在课堂中要悉心倾听学生的声音,要微笑地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并努力把课堂中的“错误”转变为宝贵的教学资源。
例如:在《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一文结束时,教师引导:“同学们,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看看还有没有疑问,有没有敬佩,有没有憎恨,有没有同情,有没有气愤……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读完后,纷纷发表看法。“我觉得唐僧叫人气愤,因为他总是错怪孙悟空。”“我同情孙悟空,因为他总是受冤枉。”……学生发言很积极,一个比一个出色。不料半路杀出了个“程咬金”,一个小男孩迫不及待地站起来:“老师,我敬佩白骨精,因为她想吃唐僧,一次又一次失败,却不泄气。”教师听后,一脸失望:“课文都快学完了,你居然说出这样的感受!”只见发言的男孩红着脸坐下了……
其实,课堂是最容易出错也是最应当出错的地方。没有错误的课堂恰恰是课堂最大的错误。诚如心理学家皮亚杰所说:“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犯错误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不断通过反复思考挖掘错误的缘由并逐渐消除错误的过程。”一般情况下,只要学生经过认真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某种合理的成分,有的甚至隐藏着一种超越,一种独特,反射出智慧的光芒。如该课中当学生说出“敬佩白骨精”时,教师应意识到,学生的想法并不完全荒诞,其根本症结在于学生在思维过程中对文本的把握以偏概全,但教师的“一脸失望”和对学生发言的“顿然否定”,无疑白白丧失了学生与文本再次对话的契机。此时,如果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思考白骨精一次又一次不泄气是在干些什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就会瞬间被再次激活。学生经过思考,就会顿悟:白骨精的这种“一次又一次不泄气”是为了吃唐僧肉,是在想尽办法干坏事,当然是不能敬佩的。这样,学生就不会带着困惑“红着脸坐下了”,而是带着醒悟“微笑着坐下”。与此同时,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也会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中逐渐形成。
二、利用“错误”,引领深入理解文本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不会到会、人格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次次地发生错误,一次次地纠正错误,从而使得他们的知识得以不断获取,能力得以不断提升,思维得以不断发展。因此,作为教师,不仅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努力从学生的角度去了解、分析其背后的学习障碍,同时,更应当慧眼识金,敏锐洞悉“错误”的价值,充分挖掘“错误”的潜在资源。教师只有具备“主动利用错误”的新理念,才会看到“错误”背后的成功,才会因地制宜地处理好“错误”,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例如:教学《林海》一文,当学生读到“大兴安岭这个‘岭’字,跟秦岭的‘岭’可大不一样”一句时,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教师马上抓住这一细节,增设了教学环节。
师:他刚才哪儿读错了?
生:他把“大不一样”读成了“不大一样”了。
师:这两个词语意思相同吗?
生:意思不同。“大不一样”是说差别很大。“不大一样”是说差别并不怎么大。
师:读读课文,想想秦岭与大兴安岭差别大不大?
生:它们差别很大。秦岭“云横”,而大兴安岭则是“那么温柔”。
师:谁到黑板上来画画,看看秦岭和大兴安岭是什么样的?(生作画)
师:(指图)—个险峻,—个温柔,看来,二者确实是——
生:(齐答)大不一样。
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兴趣、意见乃至错误的回答都应是完善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性资源,教学环节的推进必须纳入这些变化的学情。案例中的教师面对学生错误的回答,不是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抓住这一“错误”,巧妙地把纠错转化为语言文字的训练和对课文的深入理解,拓宽、深化了教学目标,使许多未曾预约的精彩不期而至。
三、利用“错误”,激发学生创新思考
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在参加一次世界性的比赛时,曾连续三次中断了指挥,因为他认定乐谱中出现了“错误”。其实,这正是评委们故意设置的“陷阱”。事实上,对这个“陷阱”的大胆否定,正验证了小泽征尔作为音乐指挥家的真正实力。教师也应善于恰当地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趣味的考验中求索、创新。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我在出示小黑板时,故意把“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中的“滑”写成了“划”。终于一个怯怯的女声给我指了出来:“老师,书上第四自然段第四句中是‘滑’,不是‘划’。”我心中暗喜,肯定这个学生的细心,但同时指出,为什么船不是“划过”而是“滑过”,分小组讨论一下。一石激起千层浪,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
讨论一会儿后,我让大家安静下来:“同学们,听老师读这个句子,看看昆明湖到底美在哪里?”我开始朗读句子,声音静静的、柔柔的,学生们听得很认真。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昆明湖静得怎样?绿得怎样?作者把昆明湖比作什么?第二,昆明湖美吗?美在哪里?学生讨论后,我又问:“同学们说得太好了,现在觉得是用‘滑’还是‘划’呢?”全体学生沉默了一会儿,似有所悟。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用‘滑’字好一点儿。因为船很轻,划过湖面,几乎不留一点痕迹。”另一个学生说:“我觉得用‘滑’好。因为昆明湖太美了,她那么绿,那么静,游船怎么舍得从她身上‘划’过去呢?”我就势说:“同学们读得太认真了,想象太丰富了!”学生非常兴奋,意犹未 尽,课堂效果非常好。这样,学生在教师所设的“陷阱”中大胆否定、批判、辨析,不仅教学的难点迎刃而解,更难得的是学生迸发出无数创新思维的火花。
四、利用“错误”,向学生传递温情
作为承载着教育孩子求真、向善、臻美使命的语文教学,需要教师拥有一颗涌动的爱心。然而,不少教师却不明此理,不谙此道,常常在学生犯了错误之后,便对其进行训斥、讽刺,甚至谩骂。殊不知,当学生学有所误、知有所困之际,正需要教师传递关爱的情怀。
例如:教学《槐乡的孩子》时,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题。谁知这位学生将“huái”读成了“huí”,结果引来其他同学一阵哄笑。对此,这位教师这样引导——
师:这个字的确很难读,老师也曾读错过。不过我想说的是,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生:(齐)帮助他。
师:谁来帮助他呢?
生:(看着老师)这个字应该读“huái”。
师:你想帮助我吗?
(生恍然大悟,立刻转过身来,对着刚才读错的那位同学)
生:这个字应该读“huái”。
生:(淡淡地)哦。
师:你觉得这样说,他能愉快地接受吗?
生:他好像不是很愉快。
师:那该怎么说呢?
(生若有所悟,再次转过身去)
生:我觉得你其他地方读得都很好,就是这个“槐”字需要更正一下。这个字应该读“huái”,不读“huí”。
生:谢谢你。
师:你们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生:好!
在这一案例中,当一位学生因为读错课题而引来其他同学的哄笑时,这位教师没有批评那位读错的学生,也没有指责那些嘲笑同学的孩子,而是通过“当同学出现错误时,我们该怎么做呢”和“你觉得这样说,他能愉快地接受吗”这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他人的错误与不足,恰当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正是有了教师机敏睿智、春风化雨的引导,才避免了一次哄笑带给学生无言的伤害;也正是有了教师诚挚和谐、润物无声的伴奏,课堂因此弹奏出了如此美妙动人的乐章。
罗杰斯说:“我们甚至‘期望’学生犯错误,因为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便可获得明天的成功”。的确,犯错误是学生的权利,学生就是在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只要我们不要把学生的错误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甚至“谈错色变”,相信,每一个错误的出现,都将会预示着一段精彩教学的开始!
(责任编辑:符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