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初中提质强校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53018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初中提质强校面临十分紧要的形势.文章基于当前初中学校教育管理面临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从加强理念创新、促进教学相长以及实施优质教育常态化战略等三个维度,对新形势下初级中学提质强校的管理策略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其他文献
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应主动对接时代,在主动融入时代文化建设进程中展现学校文化建设特色,发挥文化浸润效应,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独特效果.文章从学校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及路径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希望对学科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而音乐课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知识是抽象的,自主学习难度较大,因此,将小组合作学习法应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要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避免合作形式化,又要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地吸收课堂知识,这两点是采用此方法开展音乐教学的重中之重.文章通过探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创新性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策略,为合作学习模式改革提供部分参考.
音乐感知能力涵盖旋律感、节奏感以及音高辨别能力等,是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过程中应当具备的一种基本素养和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已经成为音乐教学课堂的首要任务.尤其在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音乐学科在增强学生审美意识、丰富学生情感、激发审美情趣等方面的主导作用愈加明显.
针对综合实践活动存在的非常态化问题,重庆市合川太和中学以整体化、个性化、生活化、灵活化、导向化为实施策略,以培养学生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为实施路径,立足“新二十三常能”开展活动,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常态化.在课程实施中,需提高师生的认识、搞好课程顶层规划、抓实过程管理、做好评价激励、突出学生体验探究.
在小学生的眼里世界是五彩斑斓的,但他们对色彩的感知与认识还不够完善,色彩感对于学生后续的美术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美术水平,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色彩感,提升学生对色彩运用的能力.
少数民族音乐在中华民族文化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传承少数民族音乐,已成为小学音乐教育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通过教学让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产生强烈的兴趣,如何在教学环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师深思.在此背景下,文章围绕小学音乐教学实际,分析了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发挥出少数民族音乐的价值,助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改革,从而构建起更高效的音乐课堂.
音乐作为初中阶段的一门素质教育类学科,在培养学生个人审美能力、陶冶思想道德情操等方面始终占据着主导位置.而合唱作为一种集体性的艺术表演形式,是初中音乐课堂的教学侧重点,这种演唱形式借助于集体合力,对音色、音域、声效的表现力远远超过独唱与重唱的演唱形式.因此,音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应当始终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为教学主抓手,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法、趣味化的授课流程、生动化的技巧讲解,帮助学生在合唱这种演唱形式所构建的艺术氛围当中,深刻体会和感悟音乐的无限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革新,我国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是否具备优良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成为检验人才的重要标准.为了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必须加强对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的必修课,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涉及不少集体活动,在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具有优势.教师要发挥课程优势,在完成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落实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和成长创造良好条件.基于此,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作为载体,首先分析小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接着就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据《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19日02版报道:作为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的一项民生工程,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的重要举措.从实际情况来看,今年秋季开学以来,各地义务教育学校的课后服务开展顺畅,认真做到课后服务时间不早于当地普遍下班时间后半小时,努力实现对学生的培优补差和差异化引导.
期刊
据《中国教师报》2021年10月20日03版报道:2020年,江西体育中考分值由55分提至60分,云南则由50分提至100分,成为全国首个体育与语数外同等分值的省份;2021年,福建体育中考分值由30分提至40分;2022年,天津体育中考分值也将由30分提至40分……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和体育中考分值的提高,部分中小学生周末和节假日开始由学科类培训转场体育类培训,这也暴露部分学校、教师和家长的认知偏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