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进入21世纪,劳动教育经历了不断拓展和丰富、不断深入和探新两个阶段,目前正处于全新构建和再发展时期。通过对CNKI数据库“劳动教育”的文献分析,借助CitaSpace软件绘制出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表,得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以及劳动教育的相关领域等。劳动教育的文献不断增长,且具有时代特征,研究热点十分丰富,从关注理论到聚焦实践,研究样本多样化,各学段紧密联系,研究演进不断深入,具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形态。
关键词:劳动教育;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A-0058-06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1世纪,劳动教育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期,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法对2000—2020年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分析,以期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10日,设定检索的主题词为“劳动教育”并含“劳动”,检索条件为精确。为了保证研究结果具有权威性,期刊来源类型选择为核心期刊。鉴于进入21世纪,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要求,因此将文献的检索时间定在2000—2020年,以便更好地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教育的研究走向。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和关键词,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后,最终共保留有效文献477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据分析工具CitaSpace,它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对文献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借助CitaSpace绘制出劳动教育高频关键词表,以此来分析2000—2020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领域以及趋势。
二、劳动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劳动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运用CitaSpace软件,Node Types选择Keyword选项,将时间切片设置为5年,“TopN”设为50,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然后使用EXCEL软件绘制出表1:“劳动教育文献高频关键词Top10”。可以看到劳动教育属于频次最高的关键词,除此之外,“劳动”“劳动技术教育”“新时代”“职业教育”等关键词的频次也比较高。但作为研究热点,还应该结合每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因此,综合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总结出2000—2020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热点的三个方向:一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二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三是劳动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
1.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献,发现理论研究成果占比大,内容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二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和方法。
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是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结合。马克思称“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劳动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我国的《文史哲百科辞典》中记载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同理,劳动教育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种是据工具书考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记载:“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第二种是据学者的解读,徐长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2]第三种是据国家颁布的文件,2015年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做了全新的解释:其一,它是一门如何学习劳动的课程;其二,它是一种校内的实践活动或校外的公益活动;其三,它也是指让学生在家里落实的家务劳动。
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包含诸多内容,通过梳理,发现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要素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手工劳动和技术劳动为主的工农业生产劳动,二是以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为主的日常劳动,三是以社会服务和义务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劳动[3]。学者们认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不是单纯的德育或智育。对于劳动教育中关于实施劳动教育的方法,学者们认为劳动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张童明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建议:劳动教育的内容应贴近社会、贴近学校、贴近学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劳动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劳动实践的落实[4]。
2.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實践研究 學校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劳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同样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教育课程[5]。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师资队伍数量不够且不是专职,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例如,张拥军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劳动认知水平整体较好,但部分学生仍存在认知肤浅化、劳动选择功利化等问题。同时,学校所提供给学生的劳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化[6]。尽管劳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短板,但我国部分地区正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尝试,以更加创新和适合学生的方式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例如,贵州省黔西第一中学将劳动教育渗透进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7];张蕊调查了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的“我爱劳动”的校本课程,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大方面,分16个系列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和实践[8]。
3.劳动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其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劳动教育重要的载体。新时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抓手,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9]。在职业教育研究方面,沈有禄认为职业学校具有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10]。在素质教育研究方面,有学者提出,在学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渗透到了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起着辅德、益智、健体、育美的作用[11]。于文雪提出围绕劳动课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劳动课为突破口、核心、载体,建立劳动基地,开展多种活动,丰富素质教育。
(二)劳动教育研究趋势分析
在CitaSpace 的可视化界面下选择TimeZone View的功能选项,可以得到劳动教育时序图。根据时序图可以反映出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和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因此,可以将2000—2020年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研究趋势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劳动教育不断拓展和丰富的时期(2000—2010年)
这一时期的热点比较集中,出现了“劳动”“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关键词。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劳动技术教育更加被重视,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提出劳动教育就是五育并举中的那座桥,建好劳动桥,可以使儿童身心灵合一,从而更好地抵达五育的彼岸[12]。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加强调知行合一,不仅要养成正确的劳动观,还要勤于动手,热爱劳动。劳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既是促进人的“完成”的基础,又是培育“完整的人”的必要路径[13]。劳动教育重在通过劳动的方式强化育人,劳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会劳动,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美[14]。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拓展和丰富。
2.劳动教育不断深入和探新的时期(2011—2015年)
这一时期的热点比较零散,主要包括“接班人”“劳动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键词。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成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经常被边缘化、被忽视的现状,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不断地呼吁青少年加强劳动教育。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出现,使劳动教育更加社会化、全民化。
3.劳动教育全新构建和再发展的时期(2016—2020年)
这一时期的热点比较集中,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关键词包括“新时代”“大学生”“育人价值”“劳动观”“职业体验”“家务劳动”等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强调和推崇。劳动教育研究开始真正地回归学生本身、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身体。陶行知的生活力学说告诉我们劳动教育的内核是生活力,劳动教育是关乎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活离不开劳动[15]。这一时期的研究抛弃了以往“体脑二分”以及纯理论化、课堂化的劳动教育形式,更加强调育人价值,让大学生以及中小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体验,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做社会主义事业真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劳动教育的研究结论与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教育成为了全面发展教育下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研究的热点从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到劳动教育的实践以及劳动教育的相关领域,涵盖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同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不同的学科背景和方法的结合下,不断凸显出新的研究思路和热点。
(一)文献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劳动教育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受到了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通过对2000—2020年该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初步统计,可以推测出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一方面,劳动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一线教师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我国对劳动教育十分关注和重视,关于此方面的政策不断优化,使得劳动教育的研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一阶段的研究都有自己出彩的地方,在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结合课堂改革,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科中,以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研究热点十分丰富,从关注理论到聚焦实践
通过对劳动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层面从对内涵的分析逐渐扩展到对内容、意义、相关理念、政策演进的分析,涵盖的方面特别丰富。有关实践的研究也很丰富,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主体,但更多的是依托学校这个阵地对劳动教育现状开展研究,也包括一些一线教师对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创编。以家庭和社会为主体的劳动教育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同时,研究的热点话题也贯彻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研究内容从关注理论到聚焦实践不断丰富,未来的研究将在更加科学的劳动教育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有关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此外,有关中小学劳动教育如何一体化的问题有待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解决。一线教师要在提高自身劳动素养的前提下以身作则,做好学生劳动教育的榜样,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直接和间接地考核,将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同时,在家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也十分值得研究。
(三)研究样本多样化,各学段之间紧密联系
通过对劳动教育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劳动教育研究的主阵地在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研究样本的选取,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大学都有涉猎。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教育,都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样本的多样、完整,使得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这样各学段之间紧密联系,一线教师可以借鉴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研究者也可以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出更加有价值的观点。研究多集中在对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方面,对于幼儿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研究明显不足,可供借鉴的高质量论文不多。未来的研究可以多关注幼儿学段的劳动教育。幼儿期属于一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幼儿期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出一批从小就热爱劳动的孩子。
(四)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形态
劳动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拓展和丰富、深入和探新、全新构建和再发展时期,研究不断深入,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和实践行動。在2000—2010年第一个阶段,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许多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在2011—2015年第二个阶段,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已成为学科和活动课程的目标,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国家对于学校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劳动教育得到了升华。在2016—2020年第三个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劳动教育迈进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劳动教育更加强调育人价值,而不是单纯将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摒弃以往“体脑分离”的劳动教育形式,更加追求“学思做”合一的方式。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创设积极的劳动环境,为劳动教育提供一个稳固的后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直接为学生建设劳动基地,或者也可以同一些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机会和岗位,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同时,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的新变化。还应深化产教结合,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整合三方力量,协同育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构建现代化劳动教育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
[2]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对习近平总书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重要思想的学习体会[N].中国教育报,2015-05-06(7).
[3]艾兴,李佳.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演变、特征与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20(1):23.
[4]张童明,丁玲.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8(7):16-17.
[5]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5):34.
[6]张拥军,李剑,徐润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54.
[7]曹彬.高中数学课堂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20(1):49.
[8]张蕊.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9(23):50-51.
[9]魏东红,王丽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之劳动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6):120.
[10]沈有禄.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天时、地利、人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12.
[11]肖映雪.浅谈劳动技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2000(12):25.
[12]庄惠芬.劳动桥:儿童身心灵合一的践行[J].人民教育,2020(1):20.
[13]余文森,殷世东.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类型与实施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20(10):92.
[14]牛瑞雪.中小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实践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5):11.
[15]胡佳新,刘来兵.回归生活力视域下的青年劳动教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1):110.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1-04-20
作者简介:常泽楠,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硕士研究生;安宝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副教授。
关键词:劳动教育;研究热点;研究趋势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A-0058-06
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即确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等)和养成劳动素养(有一定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等)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党历来坚持的教育方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21世纪,劳动教育在我国进入了新的发展期,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直接决定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法对2000—2020年国内劳动教育研究现状进行研究热点和研究趋势的分析,以期为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和趋势提供参考。
一、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本研究的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采用高级检索方式,检索时间为2020年12月10日,设定检索的主题词为“劳动教育”并含“劳动”,检索条件为精确。为了保证研究结果具有权威性,期刊来源类型选择为核心期刊。鉴于进入21世纪,劳动教育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同时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使命和要求,因此将文献的检索时间定在2000—2020年,以便更好地反映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教育的研究走向。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和关键词,剔除与主题不相关的文献后,最终共保留有效文献477篇。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数据分析工具CitaSpace,它是应用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通过对文献数据进行科学计量,借助CitaSpace绘制出劳动教育高频关键词表,以此来分析2000—2020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的热点、研究的领域以及趋势。
二、劳动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
(一)劳动教育研究热点分析
运用CitaSpace软件,Node Types选择Keyword选项,将时间切片设置为5年,“TopN”设为50,得到关键词共现网络图,然后使用EXCEL软件绘制出表1:“劳动教育文献高频关键词Top10”。可以看到劳动教育属于频次最高的关键词,除此之外,“劳动”“劳动技术教育”“新时代”“职业教育”等关键词的频次也比较高。但作为研究热点,还应该结合每个关键词的中心性。因此,综合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和中心性,总结出2000—2020年我国劳动教育研究热点的三个方向:一是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二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三是劳动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
1.劳动教育的基本理论研究
通过梳理劳动教育相关的文献,发现理论研究成果占比大,内容比较丰富,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二是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目标、内容和方法。
劳动教育起源于劳动,是劳动与教育的有机结合。马克思称“劳动是人类特有的活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基本特征,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劳动的内涵在不断地丰富。我国的《文史哲百科辞典》中记载劳动是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同理,劳动教育的具体内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种是据工具书考证,《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记载:“劳动教育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第二种是据学者的解读,徐长发认为:“劳动教育是使青少年学生获得正确的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劳动情感、劳动精神,了解和懂得生产技术知识,掌握生活和劳动技能,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的育人活动。”[2]第三种是据国家颁布的文件,2015年的《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对劳动教育做了全新的解释:其一,它是一门如何学习劳动的课程;其二,它是一种校内的实践活动或校外的公益活动;其三,它也是指让学生在家里落实的家务劳动。
劳动教育的基本要素包含诸多内容,通过梳理,发现内容、目标和方法等要素是学者们较为关注的。劳动教育内容主要有三类:一是以手工劳动和技术劳动为主的工农业生产劳动,二是以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为主的日常劳动,三是以社会服务和义务劳动为主的社会公益劳动[3]。学者们认为劳动教育的目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不是单纯的德育或智育。对于劳动教育中关于实施劳动教育的方法,学者们认为劳动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任务,家庭和社会也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张童明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中小学劳动教育提出建议:劳动教育的内容应贴近社会、贴近学校、贴近学生,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既要重视劳动知识的传授,也要重视劳动实践的落实[4]。
2.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實践研究 學校是教育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劳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不仅仅是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同样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劳动教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以贯之的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实施渠道是开设劳动教育课程[5]。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在现阶段,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对劳动教育的价值认识不到位、课程体系不够健全、师资队伍数量不够且不是专职,教学方式也较为单一。例如,张拥军等学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大学生劳动认知水平整体较好,但部分学生仍存在认知肤浅化、劳动选择功利化等问题。同时,学校所提供给学生的劳动教育形式比较单一化[6]。尽管劳动教育是当前教育的短板,但我国部分地区正在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尝试,以更加创新和适合学生的方式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例如,贵州省黔西第一中学将劳动教育渗透进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7];张蕊调查了上海市闵行区浦江第一小学的“我爱劳动”的校本课程,学校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校内劳动、家务劳动、社会劳动三大方面,分16个系列对劳动教育课程进行了深入的研发和实践[8]。
3.劳动教育相关领域的研究
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面,学者们主要关注的是其与劳动教育的关系。劳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形式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是劳动教育重要的载体。新时代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十分重要,劳动教育作为重要的抓手,成为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途径[9]。在职业教育研究方面,沈有禄认为职业学校具有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得天独厚的条件[10]。在素质教育研究方面,有学者提出,在学校教育阶段,劳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渗透到了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起着辅德、益智、健体、育美的作用[11]。于文雪提出围绕劳动课教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以劳动课为突破口、核心、载体,建立劳动基地,开展多种活动,丰富素质教育。
(二)劳动教育研究趋势分析
在CitaSpace 的可视化界面下选择TimeZone View的功能选项,可以得到劳动教育时序图。根据时序图可以反映出关键词出现的时间和各关键词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这一领域的研究趋势。因此,可以将2000—2020年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研究趋势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1.劳动教育不断拓展和丰富的时期(2000—2010年)
这一时期的热点比较集中,出现了“劳动”“劳动技术教育”“素质教育”“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关键词。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劳动技术教育更加被重视,成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有学者提出劳动教育就是五育并举中的那座桥,建好劳动桥,可以使儿童身心灵合一,从而更好地抵达五育的彼岸[12]。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更加强调知行合一,不仅要养成正确的劳动观,还要勤于动手,热爱劳动。劳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既是促进人的“完成”的基础,又是培育“完整的人”的必要路径[13]。劳动教育重在通过劳动的方式强化育人,劳动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热爱劳动,会劳动,以劳动为荣,以劳动为美[14]。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拓展和丰富。
2.劳动教育不断深入和探新的时期(2011—2015年)
这一时期的热点比较零散,主要包括“接班人”“劳动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关键词。在2010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劳动教育成为了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环节。针对劳动教育在学校经常被边缘化、被忽视的现状,我国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不断地呼吁青少年加强劳动教育。同时,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出现,使劳动教育更加社会化、全民化。
3.劳动教育全新构建和再发展的时期(2016—2020年)
这一时期的热点比较集中,研究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关键词包括“新时代”“大学生”“育人价值”“劳动观”“职业体验”“家务劳动”等关键词。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被强调和推崇。劳动教育研究开始真正地回归学生本身、学生的生活和学生的身体。陶行知的生活力学说告诉我们劳动教育的内核是生活力,劳动教育是关乎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生活离不开劳动[15]。这一时期的研究抛弃了以往“体脑二分”以及纯理论化、课堂化的劳动教育形式,更加强调育人价值,让大学生以及中小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劳动体验,养成正确的劳动观,做社会主义事业真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劳动教育的研究结论与趋势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劳动教育成为了全面发展教育下重要的一个环节。我国关于劳动教育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体系,相关研究的文献数量呈不断增长的趋势。研究的热点从劳动教育的相关理念到劳动教育的实践以及劳动教育的相关领域,涵盖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研究内容十分丰富。同时,研究的视角和方法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在不同的学科背景和方法的结合下,不断凸显出新的研究思路和热点。
(一)文献的数量呈增长的趋势,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劳动教育是目前的研究热点,受到了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的关注。通过对2000—2020年该研究领域学术成果的初步统计,可以推测出有关劳动教育的研究将会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一方面,劳动教育在实际的教学中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了一线教师研究的对象。另一方面,我国对劳动教育十分关注和重视,关于此方面的政策不断优化,使得劳动教育的研究具有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每一阶段的研究都有自己出彩的地方,在继承中不断推陈出新。在未来的研究中,可以结合课堂改革,将劳动教育渗透在学科中,以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研究热点十分丰富,从关注理论到聚焦实践
通过对劳动教育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笔者发现对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理论层面从对内涵的分析逐渐扩展到对内容、意义、相关理念、政策演进的分析,涵盖的方面特别丰富。有关实践的研究也很丰富,涉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主体,但更多的是依托学校这个阵地对劳动教育现状开展研究,也包括一些一线教师对劳动教育校本课程的创编。以家庭和社会为主体的劳动教育相关研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同时,研究的热点话题也贯彻劳动教育的方方面面,研究内容从关注理论到聚焦实践不断丰富,未来的研究将在更加科学的劳动教育相关理论指导下,进行有关劳动教育的实践研究。此外,有关中小学劳动教育如何一体化的问题有待在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解决。一线教师要在提高自身劳动素养的前提下以身作则,做好学生劳动教育的榜样,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直接和间接地考核,将劳动教育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同时,在家庭中如何更好地进行劳动教育和劳动教育的家校合作,也十分值得研究。
(三)研究样本多样化,各学段之间紧密联系
通过对劳动教育文献的梳理,笔者发现劳动教育研究的主阵地在学校。对于劳动教育研究样本的选取,从幼儿园到中小学,再到大学都有涉猎。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教育,再到高等教育,都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研究样本的多样、完整,使得研究成果也十分丰富,这样各学段之间紧密联系,一线教师可以借鉴有效的劳动教育方法,研究者也可以互相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提出更加有价值的观点。研究多集中在对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方面,对于幼儿劳动教育开展情况的研究明显不足,可供借鉴的高质量论文不多。未来的研究可以多关注幼儿学段的劳动教育。幼儿期属于一个人发展的基础阶段,在幼儿期开展劳动教育,能够培养出一批从小就热爱劳动的孩子。
(四)研究不断深入,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和实践形态
劳动教育进入21世纪以后,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是拓展和丰富、深入和探新、全新构建和再发展时期,研究不断深入,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导向和实践行動。在2000—2010年第一个阶段,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为目标,许多学校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形式进行劳动教育的渗透。在2011—2015年第二个阶段,学生劳动素养的养成已成为学科和活动课程的目标,五育并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是国家对于学校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劳动教育得到了升华。在2016—2020年第三个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劳动教育迈进了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劳动教育更加强调育人价值,而不是单纯将劳动教育作为一种惩罚手段,摒弃以往“体脑分离”的劳动教育形式,更加追求“学思做”合一的方式。因此,应当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创设积极的劳动环境,为劳动教育提供一个稳固的后方。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直接为学生建设劳动基地,或者也可以同一些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社会服务机会和岗位,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产的过程中。同时,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该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针对劳动新形态,注重新兴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的新变化。还应深化产教结合,拓宽劳动教育的途径,整合三方力量,协同育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积极构建现代化劳动教育一体化模式。
参考文献:
[1] 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19(2):82.
[2]徐长发.劳动教育是人生第一教育——对习近平总书记“以劳动托起中国梦”重要思想的学习体会[N].中国教育报,2015-05-06(7).
[3]艾兴,李佳.新中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设置:演变、特征与趋势[J].教育科学研究,2020(1):23.
[4]张童明,丁玲.核心素养视角下中小学劳动教育再思考[J].中小学德育,2018(7):16-17.
[5]卓晴君.我国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变迁与展望[J].基础教育课程,2019(5):34.
[6]张拥军,李剑,徐润成.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及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湖北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实证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0(6):154.
[7]曹彬.高中数学课堂中劳动教育的渗透[J].教学与管理,2020(1):49.
[8]张蕊.小学劳动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J].江苏教育,2019(23):50-51.
[9]魏东红,王丽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施途径之劳动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26):120.
[10]沈有禄.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天时、地利、人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7):112.
[11]肖映雪.浅谈劳动技能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促进作用[J].教育探索,2000(12):25.
[12]庄惠芬.劳动桥:儿童身心灵合一的践行[J].人民教育,2020(1):20.
[13]余文森,殷世东.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内涵、类型与实施策略[J].全球教育展望,2020(10):92.
[14]牛瑞雪.中小学如何构建劳动教育特色课程体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的实践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20(5):11.
[15]胡佳新,刘来兵.回归生活力视域下的青年劳动教育[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0(1):110.
责任编辑:赵赟
收稿日期:2021-04-20
作者简介:常泽楠,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硕士研究生;安宝珍,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临汾,041000),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