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错误”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教师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生的错题,不要遇到错题便采取指责或者忽略的方法,应该多花些时间分析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对症下药,降低学生的错误率。让学生能正确对待错题,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加以改正以降低错误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解题错误
中图分类号:C931.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00-02
数学错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很重要的生成性资源,利用得好,便能将“错误”变得美好。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常伴左右,无论是做作业的过程中、测验的过程中还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长久以来,人们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美好愿望,不愿面对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有错误,便批评指责,或催促订正,直到纸上写上或嘴里说出正确答案才会让家长和教师放下心来。殊不知一味地指责惩罚,钳制了学生的思想、双手和嘴巴,扼制住了学生独立探究和自由想像的能力和欲望,教師应该帮助学生利用错题,让错题为数学的学习服务。
一、学生解题错误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审题存在不足。由于小学生缺乏耐心,好动的特点,审题时难免会有点心浮气躁,做不到认真审题,将题意理解错。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审题才能知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让我们求什么,如果条件和问题都不知道,怎样解题呢?不过由于受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限制,许多小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可能难以准确地理解题意,以至于产生偏差。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相背而行”等类似的表述可能会让小学生一时转变不过来。
(二)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笔者在翻阅学生的作业本收集错题时,明显感觉到学生做题习惯的差异,有的学生解题步骤井井有条,作业干净整洁,让人看了非常舒心,整理起来也很方便。但是有的学生的作业写得乱七八糟,解题步骤一会横着写,一会竖着写,本该写在草稿纸上的竖式也在作业纸上写,算完了再擦掉,让人看了都觉得不舒服,整理起来更加不方便,甚至找不到解题步骤写在哪里的,要找上半天,这也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之一,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主要表现在格式不正确,书写潦草、杂乱,懒于列竖式计算,不能自觉地回头检查等方面。
(三)做题时的环境和心态不同。通过对学生做题时的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的研究,笔者认为会出现课外作业错误率高于课堂作业及单元测试错误率现象的原因是在课间或者在家里面做的作业,周围环境没有课堂环境好,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由于小学生好动,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还是在相对嘈杂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不强,一心想着快点完成作业就可以玩了,这样难免心浮气躁,沉不下来心,追求速度而不求质量,而课堂上或者测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课间或放学后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课堂上这种相对紧张的氛围里,他们潜意识里就会提醒自己这个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做题,这种氛围能感染到每一个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心思集中在解题上,自然正确率就提高了。
(四)态度不端正。学生很苦恼自己的错题,错的多就得不到好的等级,还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订正,大部分的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不够端正,笔者实地调查时发现有错误的学生订正时会私下里问别的学生正确答案,不管自己理解不理解只要作业订正对了就好,当然,下次有可能还会错。有的时候错误不大,漏写或多写数字、未化简或者单位写错等“低级错误”,学生便不屑一顾,甚至说“我会做就行,只是少写了一个零而已,添上不就行了?”“没化成最简形式,我再化简就行了,不能算错误”等等,类似的说法基本上每天都能听到,学生意识不到这种小错误是考试的时候最忌讳的,这也反映出来学生粗心大意的特征,应该及时纠正。有时候学生没勇气面对自己的错题,作业做错了就像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有不懂的也不敢问老师,一知半解,下次还是做不对,时间长了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五)概念理解不到位。概念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因此概念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学习理解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时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含义相近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以致频繁的出错。
(六)计算能力欠缺。调查中发现学生计算题的错误率非常高,源于学生对算理和算法不理解、不清楚。例如,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使得计数单位相同,如果学生对“相同数位”“相同计数单位”这些概念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理解,很难计算准确。再比如小数的乘法计算,先要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是几位小数就从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学生根本不清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便会无从下手。
(七)解题策略不当。小学阶段学过很多解题的策略,如分析数量关系、画图、列表、假设等,有些题目看上去很复杂,无从下手,可能画画线段图便会一目了然,迎刃而解了,但是有些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拿到题就看题目,冥思苦想做法,却不会想着用解题策略来分析题目,或者使用不当的策略,该画长方形示意图的偏偏使用列表的方法,这样难免导致解题失误。
(八)上课不认真听讲。笔者认为学生解题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容易注意力分散,无法掌握或理解新知识,注意力分散时就会意识不到教师强调的易混易错知识,解题时便会产生错误。
二、减少学生解题错误的策略
(一)让学生交换批改作业。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随机发下去让同学间相互批改,批改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分析自己手中的这份作业错误的原因,也会努力回想自己是怎么思考这道题目的?有没有犯错?这样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融洽学习氛围,也能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还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以别人的错误来警戒自己。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笔者觉得减少学生的错误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上好课。教师要对课堂有充分的预设,根据经验和对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的认真分析,尽可能地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并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地方,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对比和变式的应用,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并理解知识,能有效减少错误的产生。
(三)建立错题集。学生应自觉的将自己的错题整理成错题集,将错题原型写上,分析原因并附在错题旁,分析不出来的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忙,然后再将正确的订正在旁边。同时应该勇敢的面对自己错题,可以将自己的错误原因说给大家听,全班同学一起反思这种错误,互帮互助,经常抽取一些自己常错的题目进行练习,让错题集上的错题越来越少。
(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良答题习惯导致的失误最让人觉得遗憾,笔者认为学生应该养成以下答题习惯:
1.审题仔细、耐心;
2.答题格式规范;
3.多用画图、列表等解题策略帮助理解;
4.答题步骤井井有条;
5.需要笔算的要笔算,草稿本上的演算也要整洁有序;
6.做完后回头检查。
三、结语
恩格斯曾说:“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理就是从本身的错误当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去学习。”错题伴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始终,错题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取决于你能不能通过表面看到它的价值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带领学生抓住“错误”这个机遇,正确对待学生的错题,科学客观的分析,错题的价值不在于错题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真理的启迪,当我们拒绝错误,将错误关在门外时,真理往往也就被关在了门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解题错误
中图分类号:C931.1,D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3-0100-02
数学错题是学生学习活动中很重要的生成性资源,利用得好,便能将“错误”变得美好。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错误常伴左右,无论是做作业的过程中、测验的过程中还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长久以来,人们都有一种追求完美的美好愿望,不愿面对错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差错,是老师和家长都不愿意看到的,一有错误,便批评指责,或催促订正,直到纸上写上或嘴里说出正确答案才会让家长和教师放下心来。殊不知一味地指责惩罚,钳制了学生的思想、双手和嘴巴,扼制住了学生独立探究和自由想像的能力和欲望,教師应该帮助学生利用错题,让错题为数学的学习服务。
一、学生解题错误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审题存在不足。由于小学生缺乏耐心,好动的特点,审题时难免会有点心浮气躁,做不到认真审题,将题意理解错。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和关键,通过审题才能知道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条件,让我们求什么,如果条件和问题都不知道,怎样解题呢?不过由于受阅读和理解能力的限制,许多小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可能难以准确地理解题意,以至于产生偏差。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相向而行”“同向而行”“相背而行”等类似的表述可能会让小学生一时转变不过来。
(二)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笔者在翻阅学生的作业本收集错题时,明显感觉到学生做题习惯的差异,有的学生解题步骤井井有条,作业干净整洁,让人看了非常舒心,整理起来也很方便。但是有的学生的作业写得乱七八糟,解题步骤一会横着写,一会竖着写,本该写在草稿纸上的竖式也在作业纸上写,算完了再擦掉,让人看了都觉得不舒服,整理起来更加不方便,甚至找不到解题步骤写在哪里的,要找上半天,这也是导致学生解题出错的原因之一,缺乏良好的答题习惯主要表现在格式不正确,书写潦草、杂乱,懒于列竖式计算,不能自觉地回头检查等方面。
(三)做题时的环境和心态不同。通过对学生做题时的心理状态及周围环境的研究,笔者认为会出现课外作业错误率高于课堂作业及单元测试错误率现象的原因是在课间或者在家里面做的作业,周围环境没有课堂环境好,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不同,由于小学生好动,无法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集中,而且还是在相对嘈杂的环境里,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不强,一心想着快点完成作业就可以玩了,这样难免心浮气躁,沉不下来心,追求速度而不求质量,而课堂上或者测验时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课间或放学后的心理状态和周围环境有很大的不同,在课堂上这种相对紧张的氛围里,他们潜意识里就会提醒自己这个时候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所有人都安安静静地做题,这种氛围能感染到每一个人,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心思集中在解题上,自然正确率就提高了。
(四)态度不端正。学生很苦恼自己的错题,错的多就得不到好的等级,还要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订正,大部分的学生对待错题的态度不够端正,笔者实地调查时发现有错误的学生订正时会私下里问别的学生正确答案,不管自己理解不理解只要作业订正对了就好,当然,下次有可能还会错。有的时候错误不大,漏写或多写数字、未化简或者单位写错等“低级错误”,学生便不屑一顾,甚至说“我会做就行,只是少写了一个零而已,添上不就行了?”“没化成最简形式,我再化简就行了,不能算错误”等等,类似的说法基本上每天都能听到,学生意识不到这种小错误是考试的时候最忌讳的,这也反映出来学生粗心大意的特征,应该及时纠正。有时候学生没勇气面对自己的错题,作业做错了就像是犯了很大的错误,有不懂的也不敢问老师,一知半解,下次还是做不对,时间长了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五)概念理解不到位。概念是一类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和特征,因此概念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由于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发展的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学习理解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时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含义相近的概念很容易被混淆,以致频繁的出错。
(六)计算能力欠缺。调查中发现学生计算题的错误率非常高,源于学生对算理和算法不理解、不清楚。例如,用竖式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将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使得计数单位相同,如果学生对“相同数位”“相同计数单位”这些概念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不理解,很难计算准确。再比如小数的乘法计算,先要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方法计算,再看因数是几位小数就从右边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学生根本不清楚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便会无从下手。
(七)解题策略不当。小学阶段学过很多解题的策略,如分析数量关系、画图、列表、假设等,有些题目看上去很复杂,无从下手,可能画画线段图便会一目了然,迎刃而解了,但是有些学生很难做到学以致用,拿到题就看题目,冥思苦想做法,却不会想着用解题策略来分析题目,或者使用不当的策略,该画长方形示意图的偏偏使用列表的方法,这样难免导致解题失误。
(八)上课不认真听讲。笔者认为学生解题错误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容易注意力分散,无法掌握或理解新知识,注意力分散时就会意识不到教师强调的易混易错知识,解题时便会产生错误。
二、减少学生解题错误的策略
(一)让学生交换批改作业。平时的作业教师可以随机发下去让同学间相互批改,批改的过程中学生会认真分析自己手中的这份作业错误的原因,也会努力回想自己是怎么思考这道题目的?有没有犯错?这样能促进学生之间互帮互助的融洽学习氛围,也能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还能借鉴别人的经验或者以别人的错误来警戒自己。
(二)采取多样的教学方法。笔者觉得减少学生的错误最关键的就是教师要上好课。教师要对课堂有充分的预设,根据经验和对教学内容以及学情的认真分析,尽可能地预设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并在教学时有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地方,通过正例与反例的对比和变式的应用,帮助学生清楚的认识并理解知识,能有效减少错误的产生。
(三)建立错题集。学生应自觉的将自己的错题整理成错题集,将错题原型写上,分析原因并附在错题旁,分析不出来的可以找同学或老师帮忙,然后再将正确的订正在旁边。同时应该勇敢的面对自己错题,可以将自己的错误原因说给大家听,全班同学一起反思这种错误,互帮互助,经常抽取一些自己常错的题目进行练习,让错题集上的错题越来越少。
(四)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不良答题习惯导致的失误最让人觉得遗憾,笔者认为学生应该养成以下答题习惯:
1.审题仔细、耐心;
2.答题格式规范;
3.多用画图、列表等解题策略帮助理解;
4.答题步骤井井有条;
5.需要笔算的要笔算,草稿本上的演算也要整洁有序;
6.做完后回头检查。
三、结语
恩格斯曾说:“要明确地懂得理论,最好的道理就是从本身的错误当中,从亲身经历的痛苦经验中去学习。”错题伴随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始终,错题对你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就取决于你能不能通过表面看到它的价值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机会,带领学生抓住“错误”这个机遇,正确对待学生的错题,科学客观的分析,错题的价值不在于错题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真理的启迪,当我们拒绝错误,将错误关在门外时,真理往往也就被关在了门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