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中成药治春季过敏性皮肤病

来源 :家庭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fys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百花齐放,花粉飞扬,各种微生物滋生,侵袭人体。进食时令蔬果,刺激口唇和胃肠道,均易引起春季特有的皮肤和胃肠过敏症状——春季过敏症,出现皮肤瘙痒、红斑、湿疹、腹痛、腹泻等,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治疗这种疾病如用化学药抗组胺类(如扑尔敏)可引起嗜睡等;用激素(如地塞米松)可引起胃痛、痤疮、高血压等;用维生素类过多也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如维生素B6可致畸胎,维生素C可致草酸钙结石等)。如用中成药,则可以避免上述状况的出现。为此,笔者根据临床经验,就春季过敏症如何使用中成药介绍如下。

一、症状初起者——肤红颗粒


  姚小姐每于春季皮肤就会出现风团、瘙痒、发红、发肿等症状,自我诊断为“过敏性皮炎”,服扑尔敏后出现嗜睡、心悸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春季血淤风盛所致的风疹(慢性荨麻疹急性发作),給予肤红颗粒口服后症状缓解,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红花、川芎、白英、苍耳子、地肤子、蛇床子等组成,具有活血祛风、散淤解毒、除湿止痒的功效,主治初起的风疹、湿疹、风瘾疹等属血淤风盛(皮肤淤斑、瘙痒、活动性风团,舌紫、少苔、脉迟缓)之证。临床上,本药常用于皮肤瘙痒症,寻常性、人工性、压力性荨麻疹,亚急性、慢性湿疹等治疗。
  用法:冲服,成人每次9~18克(每袋18克,即半袋至1袋),每天3次,儿童酌减。
  注意:毒热或湿热重(症见头身困重、发热等)者应配合其他药物使用,孕妇忌服。

二、伴头晕目眩、大便秘结者——皮肤病血毒丸


  吴先生每于春季就会全身出现红斑、湿疹、水疱等症状,伴头晕目眩、便秘,以为是“皮肤过敏”,自行服用湿毒清胶囊,不料症状未见缓解反而加重,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为春季湿热血燥所致的湿疹(过敏并感染性湿疹),给予皮肤病血毒丸口服,之后症状缓解,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茜草、赤芍、地肤子、牡丹皮、大黄(酒炒)、大茯苓、金银花、赤茯苓、白鲜皮、白茅根、苦地丁、皂角刺组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痒的功效,主治热毒(局部发红发热)和感染(真菌感染)性皮肤病。临床上,本药用于湿热血燥引起的风疹、湿疹、皮肤刺痒、雀斑粉刺、面赤鼻齄、疮疡肿毒、脚气疥癣,此外还可用于头晕目眩、大便秘结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0粒,每天2次(本药儿童不适用)。
  注意:感冒期间停服,孕妇忌服。

三、小儿瘾疹者——消风止痒颗粒


  小明每到春季就会出现风疹、水疱、剧烈瘙痒、眼红流泪等症状,曾到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丘疹性荨麻疹,给予扑尔敏、维生素C、葡萄酸钙等治疗,虽有缓解,但易反复,于是家人带到某中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春季风湿热邪所致的瘾疹(过敏性丘疹性荨麻疹),给予消风止痒颗粒口服,6天后症状缓解,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荆芥、防风、苍术、蝉蜕、生石膏、木通、地骨皮、亚麻木、当归、生地黄、甘草组成,具有清热除湿、消风止痒的功效,主治皮肤瘙痒。临床上,本药用于风湿热邪(症见遇风则痒,局部潮湿或有水疱、发热)所致的湿疹、风瘙痒、小儿瘾疹,以及湿疹、皮肤瘙痒症、丘疹性荨麻疹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3袋;7~14岁每次2袋;3~7岁每次1袋;1~3岁每次半袋(均为每天3次)。
  注意:1.服药期间清淡饮食,忌酒、辛辣、油腻、海鲜、乳类;2.出现胃痛或腹泻应立即停药;3.阴虚血亏(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少津)者不宜服;4.孕妇慎用。

四、顽固性苔藓样改变者——湿毒清胶囊


  陈先生素有湿疹、神经性皮炎病史,每于春季症状加重,伴易激动、精神烦躁症状,自我诊断为“顽固性过敏性皮炎”,自服氯雷他定、强的松、维生素B6未见效,于是到中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春季血虚风燥所致的湿疹(湿疹并神经性皮炎苔藓样改变),给予湿毒清胶囊口服,2个月后症状完全消失且未见复发。
  本药由地黄、当归、苦参、白鲜皮、土茯苓、黄苓、丹参、蝉脱、甘草等组成,具有养血润肤、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血虚风燥(皮肤干燥、脱屑、瘙痒,伴有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引起的瘙痒症。临床上,本药用于湿疹、神经性皮炎苔藓样改变或其他皮肤病患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3~4粒,每天3次,儿童7~14岁剂量减半。
  注意:湿热俱盛或火热炽盛(症见面红、目赤、口舌生疮等)者、孕妇慎用,服药期间忌辛辣、海鲜、乳类等食物。

五、遇热加剧、日轻夜重者——皮敏消胶囊


  莫女士有皮肤瘙痒、皮疹、红斑游移不定症状多年,曾到多家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慢性荨麻疹,给予多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显后,去中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春季湿热内蕴、风热袭表、郁于肌肤所致的风团(慢性荨麻疹),给予皮敏消胶囊口服,14天后症状缓解,继续巩固治疗2个月,随访未见复发。
  本药由苦参、白鲜皮、荆芥、地骨皮、地黄、紫草、牡丹皮、黄苓、黄柏、苍术、蛇床子、蒲公英、紫花地丁、青黛、蝉脱等组成,具有清热凉血、化湿解毒、祛风止痒的功效,主治湿热内蕴、风热袭表、郁于肌肤(症见皮肤灼热刺痒,搔后即现红色风团,时隐时现,部位不定,疹色鲜红,遇热加剧、得冷则减,病情缠绵不愈,日轻夜重,伴心烦)引起的瘾疹。临床上用于急、慢性荨麻疹或见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4粒,每天3次(急性者疗程1周,慢性2周)。
  注意:1.脾胃虚寒者和儿童、老年人、体质虚弱者慎用;2.孕妇、哺乳期女性禁用;3.偶有轻度腹泻、恶心、头晕和大便不爽,停药后可消失。
  除此之外,治疗春季过敏症的中成药还有很多,如赛金化毒丸、克银丸、复方青黛丸(胶囊)和乌蛇止痒丸等,不过大家在用药时需谨慎,遵医嘱合理用药。
其他文献
自新一轮课改实施以来,在对深化中招体育考试制度和学校体育改革上,合肥市作为安徽省基础教育改革的领头雁,采取了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每一年的体育考试都认真组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一致好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合肥市为研究对象,在分析近三年来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的基础上,对当前我市体育考试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具体的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
22岁女性因面部和脚踝部水肿前往医院就诊,检查发现肾脏出了问题,而罪魁祸首,居然是在某美容机构使用了半年多的美白产品;21岁女大学生有输尿管结石,父亲偶然得到“排石药方”并自行配药让她服用,结果不但结石没排出,还造成右肾功能中度受损……类似的因不良习惯或行为导致肾脏损伤的案例,生活中并不少见,护肾的关键就在于日常保健,在此提醒人们注意以下几点——  1.勿滥用药物:不少止痛药、感冒药和中草药都有肾
本届研讨会的15节现场课,从教师的教案书写和上课的表现看,都经过精心的准备。教案书写能够做到单元备课,重难点清晰,图文并茂,备课效果好。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中时常看到,操场中的各类活动器械时常出现倒塌、断折、不平整等多种不安全隐患。为了避免这一隐患影响师生的安全,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索改进,反复尝试最终得出:由原来体育老师自己负责管理体育器械过渡到分班分级负责管理。在分班管理的基础上让各班学生都来关心护理,发现问题及时用写小纸条的形式上报体育教师,争取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争创平安校园献计献策。  具体做法如下:向全校每位学生
所谓的“框架式”教学就是:教师、学生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打破传统的“教与学”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大纲的范围内给学生一个“标题框架”,让学生在“框架”的范围内,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各抒己见,相互讨论,寻找自己最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并形成一套可行的方案,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创新地组织并完成教学任务。  具体实施办法:事先将班内学生分好6-8个小组,前一节课后教师将下一节要用
竞争与合作是现今体育活动的特点,也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学中,创造性地改变教学组织形式,合理设计教学过程,给学生营造良好的交往与合作氛围,提供学生间的团结合作、相互帮助,这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客观要求。我在一堂体育课“负重跑”中,用合作的方式组织学生演绎“新龟兔赛跑”,让学生意识到化敌为友的好处,取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在课进入负重跑这一教学环节时,我把学生带到事先布置好的场地,有模拟
一位位专家的课高屋建瓴,代表着当前体育教学的前沿和方向;一位位特级教师、优秀教师的成长之路催人奋进,他们优秀的教学课例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他们对教材深入浅出的分析,令我们耳
在生物靶向药领域,目前已经有部分抗癌药实现了国产,最热门的品种为肺癌靶向药吉非替尼,目前共有11家国内企业申报仿制,其中,齐鲁制药的伊瑞可作为吉非替尼的首仿药已经面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福音  肺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占多数。作为常见的癌症之一,肺癌容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病,而近年来我国空气质量状况下降,与之对应的是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  吉非替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