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利用实验创设动态生成性化学课堂,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课前要有高质量的预设,课中要捕捉和巧用动态生成资源,及时问题诱思,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多维互动,精彩的生成就会不断呈现;课后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学习、总结、反思,让学生在反思中进步,教师在反思中成长,运用教学机智将打造高效课堂真正落在实处。
关键词:生成;课堂;有效性;反思
一、理论基础与背景介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切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创新教育理论主张:“因学定教,多维互动,活动构建,动态生成。”[1]学生是自我发展和创新的主体[2]。目前九年级化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部分教师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师生互相抱怨,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3]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教学的魅力所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创设动态“生成性”课堂[4],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化学课堂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异彩,将打造高效课堂真正落在实处。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铁的冶炼”教学为例,谈一下巧用生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二、情境描述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学的新知识回顾一遍,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有不完美的地方。”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不够完美?
生1:其一,课本中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仅仅是把它当作废物处理;其二,实验中点燃两盏酒精灯,浪费了酒精。考虑到这两点我觉得课本上的实验装置不够完美。
生:(齐答)生3组。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想办法克服生3这一组装置设计中的缺点;想想看实验前后通CO的目的是什么?
生5:实验开始时是为了排除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
师: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既能排除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又不和铁反应,也无毒的气体存在呢?(学生思考片刻 )
生6 :氮气好像具有这个功能……
生7:氦气也能起到这个作用……
生8:稀有气体都能起到这个作用……
师:边引导学生分析,边画出如图4所示的装置,然后提出问题:“实验时,我们该怎么操作呢?”
生9:实验开始时打开通氮气的开关,先通一会氮气,排除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点燃酒精灯,关闭通氮气的开关,打开通CO的开关,反应开始;实验结束时,关闭通CO的开关,打开通氮气的开关,熄灭酒精灯,直到硬质玻璃管冷却。
生9回答完毕,我带头鼓起了掌……
课后,我不由得慨叹:多么好的一个课堂生成性资源,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教学中自己死搬教条,岂不留下终身的遗憾!
三、反思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建构动态“生成性”课堂,切忌搞“一言堂”“满堂灌”,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把思考时间还给学生,过程让学生经历,精彩让学生展示,结论让学生得出,规律让学生总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问题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将它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创造出民主、平等、竞争合作的和谐教学氛围,才能唤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愿望,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更精彩。
关键词:生成;课堂;有效性;反思
一、理论基础与背景介绍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知识是学生与他人进行交流、切磋中主动建构起来的。创新教育理论主张:“因学定教,多维互动,活动构建,动态生成。”[1]学生是自我发展和创新的主体[2]。目前九年级化学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部分教师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烦,师生互相抱怨,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课堂。化学教育家戴安邦先生曾指出:“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是化学学科素质教育的有效组成部分。”[3]实验是化学的灵魂,是化学教学的魅力所在,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创设动态“生成性”课堂[4],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增加化学课堂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异彩,将打造高效课堂真正落在实处。
下面以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八单元“铁的冶炼”教学为例,谈一下巧用生成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实践与反思。
二、情境描述
师:……请同学们把刚才学的新知识回顾一遍,看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
学生思考了一会儿,忽然,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觉得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有不完美的地方。”
师:你觉得哪个地方不够完美?
生1:其一,课本中把未反应的一氧化碳点燃,仅仅是把它当作废物处理;其二,实验中点燃两盏酒精灯,浪费了酒精。考虑到这两点我觉得课本上的实验装置不够完美。
生:(齐答)生3组。
师:下面我们共同来想办法克服生3这一组装置设计中的缺点;想想看实验前后通CO的目的是什么?
生5:实验开始时是为了排除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实验结束时,防止生成的铁被氧化。
师: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既能排除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又不和铁反应,也无毒的气体存在呢?(学生思考片刻 )
生6 :氮气好像具有这个功能……
生7:氦气也能起到这个作用……
生8:稀有气体都能起到这个作用……
师:边引导学生分析,边画出如图4所示的装置,然后提出问题:“实验时,我们该怎么操作呢?”
生9:实验开始时打开通氮气的开关,先通一会氮气,排除硬质玻璃管中的空气,点燃酒精灯,关闭通氮气的开关,打开通CO的开关,反应开始;实验结束时,关闭通CO的开关,打开通氮气的开关,熄灭酒精灯,直到硬质玻璃管冷却。
生9回答完毕,我带头鼓起了掌……
课后,我不由得慨叹:多么好的一个课堂生成性资源,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教学中自己死搬教条,岂不留下终身的遗憾!
三、反思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建构动态“生成性”课堂,切忌搞“一言堂”“满堂灌”, 教师应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全体学生搭建一个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把思考时间还给学生,过程让学生经历,精彩让学生展示,结论让学生得出,规律让学生总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感、问题参与课堂教学,教师只有真正做到:了解每一位学生,尊重每一位学生,友爱每一位学生,并努力将它贯彻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真心交流,彼此沟通,创造出民主、平等、竞争合作的和谐教学氛围,才能唤起学生积极思考的愿望,课堂教学才会更有效、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