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练笔的评价真正“有效”起来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ai53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练笔的有效性评价是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能及时分析学生练笔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水平,引发继续练笔的兴趣和激情。因此,针对目前课堂练笔中重过程轻评价的现状,笔者尝试通过量化评价指标、细化评价方式、深化评价过程的开放策略,对评价方法的有效性进行初步研究。
  
  一、 量化评价指标——有据可依,合理可信
  
  笔者尝试从抒发真情实感、运用写作技巧、提高原有水平三个方面设立出一套规范合理的评价指标。主要量化标准可见下表:
  在《小学语文课堂练笔评价指标量化一览表》中,分为A、B两个区域,通过百分制从情感、方法和能力三个方面对于练笔的质量进行了量化,其评价不只是对学习结果进行描述与判断,更融入了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关注度,实现了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统一。在运用百分制的评价方式时,可采用与A区的要求相符合就加分,出现B区错误做法时就减分的方式,最后根据练笔的总分得到相应的等级,并在对应等级的括号内打“√”作为最终的结果。在表格末端还增设了对于本次练笔结果的简单评价。它是评价者对于这次练笔情况的大致描述,尤其是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对于被评价者改进写作方法、提高下一篇练笔的水平有很大的鼓励和启发作用。
  
  二、 细化评价模式——全员参与,主体互动
  
  在量化了一系列指标后,我们再来仔细审视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发现存在这样的问题:(1) 因为教学时间安排不妥当,练笔无法当堂评价;(2) 一味采用教师批改的单一模式,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3) 学生没有参与评价,只重视练笔的等级,并不重视在练笔中得到的收获;(4) 传统评价语言刻板,对于大部分学生无法起到推动和激励作用。当评价出现了虚浮和无效的现象后,它必然缺失了其真实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细化评价模式,加强主体互动,增强全员参与意识,把教师和学生从原有的状态中解脱出来。
  1. 教师评价——权威型评价模式。改变评价模式,并不是说一味地甩手,放任学生自由批阅,传统的教师评价仍然具有一定的主导作用。只是教师要选择性地进行批阅,让其他主体也有参与评价的体验和乐趣。比如一学期20篇练笔,教师评价占四分之一,其他部分可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促进评价效果的提升。
  2. 自我评价——自助型评价模式。自我评价是一种主动参与型的评价模式,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也具有个人的风格和特色,教师评价模式因带有主观性,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作品,很可能会更改习作者原本想表达的内容和情感,而自我评价这种自助型模式有助于保留作品原貌。同时,自我评价也促进了学生养成“文章不厌百回改”的良好习惯,在反复修改中得到提升和进步。
  3. 同伴评价——沟通型评价模式。同龄人最懂彼此的想法,也是最容易沟通的群体。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巧妙利用他们平时就喜欢互相交流习作的特点,采用同伴评价不失为评价的一种好方法。这种沟通型的评价模式,可以让学生跳出自己看问题,走近他人长学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主动地自我建构,从而正确认识自我、认识他人,取长补短。
  (1) 同桌互评。指导学生尊重同桌的劳动成果,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练笔中最动人的语句,尝试找闪光点、精美词语、感动之处,用红笔圈画出来,让学生学会对作品进行正确鉴赏、品析。
  (2) 小组互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体的互换批阅,用发现的触觉去寻找练笔中需要改进的病句、错别字,及时地进行纠正,并采用眉批、尾批的方法提出建议,既帮助同学改进练笔质量,又能提高自己的批阅水平。
  (3) 网上互评。鼓励学生利用班级博客,定期发表自己的作品,加强宣传力度,用优秀作品增加点击率,吸引更多的读者群,在网络博客中交流、评析自己的文章,达到“取百家所长,避一己之短”的效果。
  4. 抽样评价——随机型评价模式。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在练笔评价中,我们也可以采用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多阶段抽样法等多种形式,重视对学生阶段性的评价,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学生原有的基础和进步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对于班级中习作基础相对差的学生,这种评价模式更容易让他们体会到成功的快乐,激发习作的动力。
  5. 家长评价——客观型评价模式。课堂练笔的篇幅一般不长,很多是片段式的练习或是对关键词句的体会,因此教师可以发动家长一起参与其中。这样的语文学习不再仅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家长的融入有利于提高学生练笔的兴致。教师要善于引导家长做出公正合理的评价,可以在练笔中提出修改意见,可以用读后感的方式写一写体会,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动笔,就同一篇练笔要求写“下水文”,然后再与孩子共同探讨彼此的优缺点。这种参与模式让学生带动家长,与文本走得更近,让家庭教育的范畴更加宽泛,是亲子课堂学习中的崭新尝试。
  
  三、 深化评价过程——层次分明,形式多样
  
  过程性评价是对学生练笔的整体把握,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始终,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
  1. 评价要有层次。练笔是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产物,学生的想象充满了创造色彩,充满了灵性。只要是源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感想,哪怕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问题的,教师也不必求全责备,应当有民主的胸怀,大力提倡不唯书、不唯师的精神,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健全个性。
  2. 评价要有重点。每一次课堂练笔一定要目的明确,针对某个方面有所侧重地训练。在评价时,也要根据事先设定的习作重点进行判断,既要预防出现“全面论”,也要避免出现“偏激论”。即既不能要求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面面俱到,也不能随意地布置练笔要求,让学生无从下手,影响了这次练笔的效果。
  3. 评价要有弹性。评价标准有弹性,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写话要抱以积极、热切的希望,关注每个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并能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准确地给学生的写话以肯定。特别珍惜写作能力较弱学生的点滴亮点,让学生在评价中获得一份收获、一份快乐,从而拥有写作的自信。
  4. 评价要有反思。不但要重视对学生练笔结果的评价,教师在每一次练笔后,也应该对于自己的练笔内容是否贴合文本,切入点安排是否妥当,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反思。反思能帮助教师积累教学经验,是教师迅速从课堂教学中成长起来的有效途径。
  总之,课堂小练笔是学生借助文本,挖掘内涵,提炼自身,抒发情感的重要平台,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小练笔中的个性,并在点评中给予肯定和鼓励,借助有效的评价体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让他们爱上语文课,爱写小练笔,让课堂练笔真正有效起来。
  (作者单位:扬州市东关小学)
其他文献
笔者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地反思……希望寻找到一条最适合语文教学的,能够一蹴而就的道路。寻寻觅觅,苦苦反思,待整合所有的思想碎片,蓦然回首,原来语文教学之路没有“奇迹”,唯有实实在在走语文之路。    一、 实实在在品味,让语言文字在学生那里鲜活起来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真正的语文课,应该踏踏实实地回归文本,聚焦于语言文字本身,凸显语文课堂的本色,着力于学生的语言
近年来,作为信息时代高端产物的多媒体,以其快节奏、大容量、高时效迅速占领课堂,有人认为借助多媒体后课堂教学效率最大化了,课堂高效了。但是,一些单纯片面地追求效率的最大化,而不求效益的最优化的做法,会把我们带入高效的误区。  [现象一]板书藏匿了  板书是厚重的课堂积淀,呈现了教学行走的轨迹,见证了课文由厚变薄的过程。精湛的板书是知识的凝练和浓缩,是重难点的辐射源,是课文结构的示意图。然而这种积淀随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资料的搜集整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学段,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第二学段,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第三学段,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我们可以根据这些要求,指导学生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料的基本方法。    一、指导学生查找信息    教师要指导